这样一种服务意识,要从每一个老师到他的课堂,每一个校长到他的教师,每一个教育行政部门到他们的学校,彼此都要强化教育服务,这个强化的历程,才能真正感受到温暖,才能真正地让我们的教育受欢迎。我们口口声声声称,我们是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实际上,我们没有做到。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观念,没有这样的意识。有了这样的观念,这样的意识,你就要真心真意地去看待每一个孩子。实际上,服务意识和爱是从两个侧面来规范教育形象。爱是发自内心的,爱是教育良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毫无疑问。服务就不同。服务是最基本的要求。
今天中央一套在放非常非常好的片子,片名就叫《小学教师》,很感人。一个代课一个多月的男教师班上,有个孩子叫迈克,他的父亲得了爱滋病,父亲已经瞒了五年,没让自己的孩子知道,但潜伏期过后,他支撑不住,没法瞒。新去的一个护理人员,有一个孩子跟他的孩子一个班,而且同一个组,这个护士很愚昧,她不知道爱滋病怎么传染,她就偷偷告诉她的孩子不要和那个孩子坐。然后就围绕这个展开人性的善良的讨论,讲到这小学教师怎么样全身心地爱他的孩子,怎么样和家长沟通,怎么样请性教育专家和十二岁的孩子讲爱滋病,怎么样帮助那些家长,去用一颗爱心,一颗善良的心,教育帮助孩子,我看了很感动。因为这个老师不仅仅是爱他自己的孩子,他还有一种义务感,一种使命感,去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也变得善良起来。我看过一个《乡村女教师》,当时,我是看得流泪。教师要的就是服务意识,这种爱的精神,在我们的整个教育过程,还是太少。我们缺的是服务意识,缺的是从服务走向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