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学历、无需语言”、“名校申请99%高成功率,包你轻松实现留学梦”这些动人的标语在 留学中介机构登的广告上屡见不鲜。作为掌握不少学校信息和升学政策的 留学 中介本可以为学生申请留学及签证提供必要的帮助。然而,事情并非尽如人意,许多中介机构为赢得客户作出的承诺也包含不少的水分。下面留学群老师来为您揭秘留学中介的几种常用伎俩。
秘密1:乱开空头支票
在具体操作上,这些机构往往会通过煽动性的广告吸引客户,待有意向者上门后,就会安排一个口才出众的“资深老师”前来忽悠,鼓吹机构有多专业多可靠,不少还会编出来一些和申请人情况十分相近的“成功案例”诱惑消费者,信誓旦旦地承诺能保证申请到某某名校。一旦等申请人交钱之后,原本热情联络的中介服务就会迅速降温,相关服务也是一拖再拖。等到“承诺”无法兑现时,这部分中介往往会将过错推到申请人“成绩不好,背景不够”上,最后为别无选择的申请人申请一个机构合作的三流学校或让申请人明年再行申请搪塞了之,消费者不仅损失了时间和金钱,还可能延误了原本的留学机会。
秘密2:虚报各项费用
家长选择留学中介无非是因为自己对境外学校情况不了解、对申请留学的程序不清楚。也正因为这样,在与留学中介合作的过程中,消费者往往容易处于被动。特别是在遇到黑心中介时,很可能需要花更多的钱,损失更多时间。
目前中介市场并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这就给中介公司虚报学杂费、手续费、银行贷款利息等各项费用提供了条件。表面看来,各家中介公司的报价可能差不多,但细看后就会发现,同类型的项目收费金额未必相同。现在留学服务竞争很激烈,一些中介机构会在价格上动手脚,先以低价赢得客户,再慢慢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巧立名目,额外追加一些费用。比如登记费、材料翻译费、学校申请费、邮寄费、境外服务费等等,这些费用看上去数额都不大,而且听上去也似乎很名正言顺,但各类项目加在一起并不便宜多少,甚至比一般机构收费还要贵。最终,申请人就会不知不觉地陷入收费泥潭。
秘密3:“野鸡大学”摇身变名校
“野鸡大学”害人不浅。一些中介在没有得到国家权威认证机构认证的情况下,将师资薄弱、教育水平低劣的学校包装成所谓的名校,借此蒙骗留学申请人。比如将语言学校或技术培训机构包装成提供预科课程的大学关系户;毫无名气的大学被包装成国际知名学府;位置偏远、人口稀少的小镇竟声称可提供丰富的打工机会;甚至有些能在网上找到精美的学校网站,但实际上连学校都压根没有。
这些偷梁换柱的误导手段,无非是为了赚取中介费用,与海外学校勾结,骗取留学佣金、坐享回扣,致使中国留学生踏上毫无保障的求学路。
即便最终能够毕业、取得学位,也无法在当地获得认可,想要进一步深造,或到知名企业任职根本无法实现。不仅浪费了多年辛苦学习的时间,更让投入的留学成本打了水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国内企业在招聘时,也加强了对海外“野鸡大学”的防范,这些留学生回国求职的道路也未必顺畅。
秘密4:签订霸王条款
据了解,2004年教育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就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委托合同(示范文本)》的通知。教育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也一再强调,对仍继续使用不规范留学合同、利用“霸王条款”进行欺骗欺诈、损害留学当事人利益以及违法违规的自费留学中介机构,将依法进行处罚。、
但统计显示,在出国留学纠纷中,仍有60%是因为合同引起的。利用消费者对申请过程不熟悉的特点,一些不法中介机构在合同中写入一些看似公正实则有损消费者利益的条款。这种霸王条款通常含有类似“只负责申请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申请人如未获签证概不退款”的规定,又或者一方面叫申请人按其要求提供虚假材料,另一方面却提出“材料如不属实,后果自负”。消费者不得不防。
秘密5:故意“偷换概念”
事实上,向你承诺所谓的不需要“托福”、“雅思”成绩就能办理出国留学,将来可进入优秀高等学府的,不是彻头彻尾的不法中介,就是那些故意“偷换概念”玩文字游戏的不良中介。所谓的“有机会”那就真的只是有机会,至于机会多还是少、出路松还是严,那就都是消费者自己的事情了。
仔细想来不难发现,通常正规的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都需层层考核方能进入,绝非读完语言学校就能直接升入的。一些中介向消费者说的诸如“你只需……就可以……”这样的句型,实际上并不保证你一定能够成功。只说有机会,就是给中介机构日后推卸责任留下了一个伏笔。有些消费者会认为这是一种欺诈行为,可以通过当时签订的合同协议来进行维权,但事到临头却往往发现,中介“偷换概念”暗藏了逃避责任的方式。如果你到了当地真的学出来了、升上去了也无疑是可能的,中介就没有骗人;你学不出来呢?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这才是中介玩的“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