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以下是留学群小编为您整理的精选备课教案范文,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备课教案范文
教案内容分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案、教学反思 范例如下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求比值、认识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过程。
2.了解比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关系,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简比。
3. 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黄金比”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一只毽子,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写在纸条上。
教学反思:
补充说明:
单元分析(数学、语文每单元教学之前要写整单元的单元分析),内容包括:
一 单元教材分析;
二 学生情况分析;
三 课时安排:如 数学:《统计》单元 共需要( )课时
语文:1课《桂林山水》:共需要( )课时
2课 :共需要( )课时
教案编写补充说明:
1 整篇教案本着节俭的原则:字号(小四 宋体 固定值:20磅)(页边距:上下左右2厘米) (设置:双面打印)教学反思根据所留空地,写出适当 内容。
2 教案原则上正反面一页,数学一课,语文一课时。
3 数学一课时一反思,语文一课一反思。
4 在复案时,要有批注、有勾画,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体现。体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备课教案模板。
5 在写教学反思时:
(1)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2)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3)对本节课的好的建议。
(4)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的反思。
篇二:精选备课教案范文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 法 情感、态 度与价值 观 教学重点
2.1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从空间的线线垂直过渡到线面垂直,逐 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 2.2 通过对判定定理和其推论的证明及应用,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 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 3.1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发现及概念,有效解决它在实际生活中 的应用 3.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思路 “问题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 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和学习活动中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 性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及时 间
教师活动 问题 1:空间中两直线有什么样关系? 问题 2:平面内如何判定两直线垂直? 问题 3:在长方体中那些棱是互相垂直的?
学生活动 自由作答
1.复习引入(5 分钟)
引导学生利用手中两支笔,由垂直相交,经 过平移其中一条,得到异面两直线垂直的情 形,从而引出空间两直线垂直的定义 空间两直线垂直的定义——如 空间两直线垂直的定义 果两直线相交于一点或经过平移后相交于一 点,并且交角为直角,称这两直线互相垂直。
2.问题探究(8 分钟)
①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说出旗杆与地面、高 楼的侧棱与地面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②请把自己的数学书打开直立在桌面上,观 察书脊与桌面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③请将①中旗杆与地面的位置关系画出相应 的几何图形。 回答以上问题后思考:①一条直线与平面垂 直时,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直线有什么样的 位置关系? ②多媒体演示:旗杆与它在地面上影子的位 置变化。 定义: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 内的任意 定义:如果直线 l 与平面 内的任意一条直 线都垂直, 与平面α互相垂 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 l 与平面 垂 直,记作:l⊥α.
分组讨论, 并派代表回答 问题 请学生用文字语言描述 运算法则。
观看多媒体演示, 并初步 得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 定义。 在老师的指导下明 确相关概念。
直
线 l 叫做平面α的垂 线,平面α叫做直线 l 的垂面.直线与平面 垂直时,它们唯一的公共点 P 叫做垂足。 问题: 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 1、 这条直线一定垂直于这个平面吗? 2、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这 条直线一定垂直于这个平面吗? 3、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平行直线, 这条直线一定垂直于这个平面吗? 4、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这条直线一定垂直于这个平面吗? 学生思考讨论, 可以利用 几只笔来演示。 前三个问 题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第 四个会有争议, 可以暂时 设一个疑问。
5、应用举例(8 分钟)
同学独立完成, 注意解题 步骤
6、课堂练习(8 分钟)
学生练习,练习 A,3、4 题
注重解题步骤, 独立完成。
7、归纳小结(1 分钟)
篇三:精选备课教案范文
一、如何备课(备本班幼儿及幼儿家长,备知识,备自己,备材料)
(1)、备教材
教材包括教师用书、幼儿用书、参考资料、电化教材等。它反映的是大纲的内容和要求,把每一个领域的目标反映的更加具体和清晰,有了教材,老师才能得心应手,有了教材,幼儿才能学有所依。
(2)、备教参
做到“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教师要广泛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开拓知识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个野,掌握新知识,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
(3)、备幼儿
性差异、兴趣爱好、性格气质。
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和思维特点。
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现有水平、现实需要。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4)、备方法
备方法就是在解决“教什么”的基础上,落实“怎么教”的问题。即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幼儿实际进行教学法的设计、选定和加工。方法是一个教师教育理念、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能力、教育智慧的综合体现,因此,它是备课的高层次内容。
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有:实物、图书、图片、挂图、幻灯片、照片、录音带、碟片以及自制教具等。
活动法:实验法、游戏法、操作练习法
直观法:观察法、参观法、演示和示范法
口授法:谈话与讨论法、讲解与讲述法 (5)、怎样备?
A、单元备课。在每个单元活动开始前,围绕大主题设定单元小主题,从周一至周五设计安排好一周教学活动及相关各类活动。
B、课时备课。主要开展“一课三研”讨论。第一次讨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使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形成基本的教案。第二次讨论教案的设计是否适宜、恰当等,并提出修改意见。第三次讨论在第二次研讨的基础上形成成熟、完善的活动方案。
二、备课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1.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
是否是本班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及本班幼儿可能的兴趣点或关注点? 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
与幼儿的原有经验的结合点是什么?
是否对幼儿的学习尤其是思维的发展有挑战和思考的空间? 是否能整合多领域经验的学习?
该教育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2.确定适宜的教育目标
(1)与此学习内容相关的核心教育价值是什么?幼儿需要学习的关键经验是什么?
(2)幼儿与此关键学习经验相关的已有经验是什么(包括幼儿在情感、态度、认知和技能水平、能力发展等方面的已知、已会)?
(3)针对本次活动期望幼儿可以获得的具体学习经验(有挑战性但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操作性经验)是什么?
(4)不同经验和能力发展水平的幼儿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可能达到的不同标准是什么(对教育目标的分解)?
3.梳理有线索的教育过程
(1)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具体目的是什么?与教学目标之间是什么关系?
(2)教学重点是如何贯穿在每一个环节中,并一步步接近目标的?
(3)教学难点体现在哪些环节中?突破的关键点在哪儿?需要用什么方式去帮助幼儿突破?
(4)如何关注到不同经验、水平和发展需要的幼儿,如何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并都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感和自信心。
(5)是否需要在生活中先进行经验的感知和积累,或在生活中进行经验的运用?
(6)是否需要在区域活动中进行经验的准备和积累,或进行经验的练习、巩固与运用?
(7)是否该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与家长合作的结合点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