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分析说明】
事件:爱惜的录音机丢失,到处寻找未果。行为症状:到处寻找,知道已经找不到,仍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继续寻找。
情绪症状:心情烦躁、情绪低落。
躯体症状:吃饭不香、失眠。
1.ABC【解析】求助者心情烦躁,属于焦虑情绪,常常有意识寻找,属于强迫观念,情绪低落,属于抑郁。
2.B【解析】知道找不到了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继续寻找,属于强迫症。
3.B
4.D【解析】求助者性格内向,从小懂事。
5.ABCD
6.AB
7.BCD【解析】相貌与求助者心理无关。
8.C
9.AC
案例二
【分析说明】
事件:硕士毕业后继续深造,还是就业,以及就业后是否去南方。
症状:失眠、消瘦、学习效率低、食欲下降、内心焦虑。
10.C
11.ACD【解析】求助者表现头晕、头昏而非头痛。
12.A
13.ABD【解析】案例无说明求助者有躯体病变。
14.ABD【解析】案例说明求助者一个多月来的情况,所以无需再了解病程。
15.ACD
16.A
17.ACD
18.ACD
19.ACD【解析】咨询目标必须是具体可行并且求助者能够接受的。
案例三
【分析说明】
事件:在学校经常被同学欺负,不想上学,一个多月没上学。
家庭环境:父亲经常打他,与父亲关系不良。
学校环境:同学欺负他,怕与人交往。
性格特点:内向、胆小、缺乏自信。
20.CD
21.B
22.ABD
23.C
24.AD【解析】由与父亲关系泛化成与同学关系,不想上学已影响了社会功能。
25.AD【解析】求助者自知力完整,妈妈强迫咨询属于被动。
26.A【解析】由于是被动咨询所以咨询师首先应启发求助者寻求帮助。
27.AB【解析】案例未提到求助者是否孝敬父母,内向、胆小属于积极方面。
28.A
29.B
案例四
【分析说明】
该案例属于一精神病性心理问题。
30.B
31.AC【解析】关系妄想是患者坚信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都与他有关;嫉妒妄想是认为自己的配偶或爱人不患,并设法取得不患的证据;钟情妄想是认为所有人都爱慕自己;夸大妄想是以自负、自感伟大和优势为内容病态信念。刘某可能是AC两个形态。
32.D【解析】本案例中刘某的单方面表述,需进一步核实与辅导员关系。
33.C
34.C
35.C【解析】学校女生嫉妒他、背后说他坏
话,属于被害妄想。
36.C
37.AB
38.D
39.B
案例五
【分析说明】
事件:母亲经常为一些小事给我打电话,并在婆婆面前说父亲老不正经
认知:母亲不应该为小事打电话给我,说父亲老不正经是很糟糕的
症状:讨厌母亲,情绪低落
40.AD【解析】求助者主要是情绪低落和对母亲行为的认知偏差
41.C【解析】埃利斯认为引起人们心理问题的是我们持有的认知、信念等,并非现实刺激。
42.AC
43.AB
44.ABD
45.A【解析】从后面的对话可以看求助并非反抗
46.C【解析】心理咨询师在用埃利斯的理论描述求助者行为,情绪的原因是解释技术。
47.A
48.BD
案例六
【分析说明】
事件:肺癌早期已治,但住院期间看到很多癌症复发病友。
症状:疑虑、恐惧、悲观失望、情绪低落。
认知:医生不重视自己病情,自己癌细胞转移。
49.ABC
50.AB
51.B
52.AD
53.AD
54.BD
55.A
56.A
案例七
【分析说明】
事件:经常有报复父母心里,觉得不应该,但又控制不住。
家庭背景: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亲再婚并有一女,与父亲继母关系不良。
认知偏差:学习的好同学,品行都不好,学习不好的同学心眼好。
情绪:不喜欢继母和妹妹,恨父亲。
57.BCD
58.A
59.C
60.A
61.BCD
62.AC【解析】想报复父母觉得不应该,但控制不住,属于强迫思维或意向。
63.ACD【解析】本案例中性别不影响咨询。
64.B【解析】咨询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心理方面的,并具可评估的。
65.C
66.AC【解析】求助者动机和合作态度对咨询有重要影响。
67.ACD
68.CD
69.AB
70.A
留学群心理咨询师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