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规矩——重温祖辈留下的老家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流传于民间的规矩有很多。在祖祖辈辈留下的传统老规矩中,有的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有的显得不那么切合时宜,但有的则与一定的礼仪、礼貌有关,绝大部分是可取的,有一些老规矩蕴含的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规范,而是传统文化的习惯,甚至安全的意识,遵守他们不是坏事,因为“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俗语不是乱说的,老规矩不能忘记!当然今天还应该加上:“吃饭不能玩手机”这条!
1、“筷子不许立插米饭中”看着像拜先人的祭品,让上了年纪的长辈心里不舒服,而且米饭无法固定筷子时,饭粒会被筷子挑到桌面,让同桌吃饭的感觉不好。别人的感受要顾及,对吧?
2、“不能用筷子敲盘碗”制造出来的噪音破坏了就餐的氛围,长辈生气了,骂一句“像个乞丐”,孩子能体谅吗?
3、“客人添饭时一定不能说:还要饭吗?”就是,如果换了你作客时主人家的孩子说你是“要饭的”,而且“还要饭”,你会痛快吗?与人相处,要关注别人的感受。
4、“敲门应该先敲一下,再连敲两下,急促拍门属于报丧。”或许大家都知道,听到三下连续的敲门声,屋里的人已经感觉到敲门者的急躁了;如果不是敲门而是拍门,受惊的老人家发现是个混小子在瞎拍,骂一句“报丧呀”不是很正常吗?先敲一下,再连敲两下,让屋里的人好接受些,这就是教养。
5、“吃饭坐哪就不能再换,端着碗满处跑那是要饭的。”也不好好想想怎么又挨骂了!坐下来了又要换位子,您是在挑剔谁呢?换个位,得罪了谁都不知道,要辩解,还真讲不清楚。这是为人处世的经验之谈,如果孩子没有超强的领悟力,家长还是得耐心解说一下。至于端着饭到处跑,这习惯一旦养成,别说家长头疼“孩子怎么都不老老实实吃饭”,端着饭跑邻居家合适吗?把鸡骨头到处扔雅观吗?就着路边的尘土吃饭卫生吗?
6、“全家人围坐用餐,大人不动孩子不能动。”起码的尊老传统,就不用再解释了吧?
7、“长辈坐正中,其他人依次而坐,一般来说夫妻要挨着。”长幼有序,就不用再解释了吧?老公老婆乱坐一气,总有一点不方便吧?
8、“有的孩子得宠,可以挨着老人,但坐椅不可高于长辈。”教孩子学规矩不在课堂上,而在生活中;孩子教好了,有教养就更能被社会接受,这比家长的面子更重要,对吗?
9、“喝汤不许吸溜,吃饭不许吧嗒嘴,要闭上嘴巴。”能想象一下旁人的感受就不难理解了。有一回吃饭,不慎瞥到糊状物在别人嘴里的情形,那一顿我吃得很少。
10、“吃饭时,手要扶碗,绝不许一只手在桌下。”您要不觉得这不好看,我也没法子解释了;有一回我应邀到朋友家吃饭,看到他们一家老少吃饭时左手都不知在桌底下干啥,感觉真的很古怪。
11、“不许叉腿待着,不许咋咋呼呼,不许斜着眼看人,不许抖腿。”前两项,是男孩的话就是“粗豪”,绝对和“优雅”不沾边;女孩子的话,现在都流行“女汉子”了,能否嫁到好人家,恐怕已经不足为虑了?斜着眼看人,也就是文学作品中的“不以正眼看人”,属于藐视,有教养的都该懂得尊重人,对吗?至于抖腿,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反正我觉得俗话说的“腿一抖人就贱”,是很客观、很精确的描述。
12、“递剪子时要手攥剪子尖儿,把剪刀柄让给对方。”嗯,总不能等扎伤人了才来道歉吧?如果都扎了人了,还要怪别人不小心,那我真的无话可说了。
老家规还有:
1、不许吧嗒嘴儿;
2、不许叉着腿儿;
3、不许斜楞眼儿;
4、不许罗着锅儿;
5、不许不称长辈为您;
6、不许掳袖管儿;
7、不许挽裤腿儿;
8、不许搅菜碟儿;
9、不许筷插碗儿;
10、不许嘬牙花儿;
11、不许抖落腿儿;
12、不许不叫尊称或名字就说话儿;
13、不许当众喳呼;
14、不许说瞎话儿;
15、夹菜不过盘中线;
16、不许吃饭咬着筷子;
17、不许壶嘴对着人;
18、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只能夹眼前的;
19、吃饭前要礼貌性的招呼长辈,长辈坐下说吃饭才能吃;
20、作客时,主人动筷子客人才能动;
21、不许拿筷子、勺子敲碗;
22、不许反着手给人倒水或倒酒;
23、吃饭不能西里呼噜出声;
24、不许压人肩膀;
25、倒茶不能倒满;
26、做客不能坐人家的床;
27、做客不许进没有人的房间;
28、单独和异性在办公室要开着门;
29、站不倚门、话不高声;
30、未嫁姑娘不许站在窗前往外看;
31、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
32、出门要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