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BCD )。
A. 随机抽取若干分测验试卷,有两位评分者按评分标准分别给分,然后再根据每份测验试卷的两个分数计算相关,即得评分者信度。
B. 所有题目看起来好像测量同一特质,但相关很低,或为负相关,则测验为异质。
C. 认得多说心理特征如智力、性格、兴趣等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间隔一段时间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D.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
14.rxx信度系数,下列(CD )情况属于极端情况。
A. rxx=0.90
B.Rxx=0.80
C.rxx=0.00
D.rxx=1.00
15.信度系数在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时的作用是(BC )。
A. 估计误差分数的范围
B. 估计真实分数的范围
C. 了解实得分数再测时的可能的变化情况
D.了解误差分数的大小
16.一般来说,在一个测验中增加同质的题目,可以提高信度。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BD )。
A.测验越长,测验的测题取样或内容取样就越有代表性。
B.测验越长,被试受猜测因素的影响就越小。
C.测验越长,越遵循报酬递增率原则。
D.测验越长,有时反而会引起被试的疲劳和反感而降低可靠性。
17.效度具有相对性,因此,在评价测验的效度时,必须考虑测验的(B )与( C )。
A.信度
B.目的
C.功能
D.长度
18.信度与效度的关系可以表述为(CD )。
A.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充分条件
B.信度是效度的充分条件
C.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效度是受信度制约的
19.美国心理学家在1974年发行的《教育与心理测量之标准》一书中将效度分为几个大类:即( ABC )。
A.内容效度
B.构想效度
C.效标效度
D.区分效度
20.内容效度的评估办法有(AD )。
A.专家判断法
B.双向细目表
C.统计分析法
D.经验推测法
21.为了使内容效度的确定过程更为客观,弥补专家对同一测验的判断可能不一致,可采用的步骤是(ABC )。
A.定义好测验内容的总体范围
B.编制双向细目表
C.制定评定量表来测量测验的整个效度
D.进行统计分析
22.出了一些描述性语言外,内容效度的确定也可以采用一些统计分析的方法,如(ABD )。
A.计算两个评分者一致性
B.复本相关
C.专家推测
D.再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