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二中全会已在北京举行,全国掀起学习热潮,大家有哪些学习心得呢,下面是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十九届二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留学群(liuxuequn.com)。
学习十九届二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这是十九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又一重要举措。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规定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说到这,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宪法至高无上,感觉很“高冷”,但其实宪法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宪法是集中体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制国家的利益和意志的国家根本法,从我们出生那天起,宪法就一直默默保护着我们。
现行宪法的四次修订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曾先后通过了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四部宪法,我国现行的宪法是82年宪法经过了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改发展而来的。事实证明,至高无上的宪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是在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遵循宪法不断完善的客观规律,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特有的国情基础作出的重大政治决策,对于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有效地转化为宪法规定,成为党领导全国人民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纲领和行为准则,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息息相关的宪法
宪法的权威来自于对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根本关怀,产生于宪法对民众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自我们每个人出生的那天起,宪法就与我们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从我们出生的那天起,我们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具有独立人格权的“人”。也是从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受到宪法保护。宪法规定我们的父母有义务保护、抚养我们的义务,不能虐待、遗弃我们,而我们也拥有了继承遗产的权利。到了学龄阶段,宪法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等到我们满18岁成年后,宪法又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等等权利义务。可以说,自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到终老,宪法都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保护着我们。
“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弘扬宪法精神,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规范的范围内活动,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是我们每个公民的基本准则。
学习十九届二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二)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宪法实施工作非常重视,把宪法实施的重要意义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对如何加强宪法实施工作作出了明确具体的部署。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于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这对于更好发挥宪法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全党同志应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维护宪法权威,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努力奋斗。
作为一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宪法意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自觉强化理论素养、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坚决维护宪法权威。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二中全会强调: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宪法意识。社会各项活动要以宪法为依据,一切治理活动都在宪法框架内进行,没有任何超越宪法的特权。同时,一切公民权利都依宪法来保护,一切违宪现象和行为都应接受审查和追究,为新时代宪法实施工作指明了方向。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宪法必须与时俱进、逐渐完善;同样,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的好宪法,可对时代发展产生巨大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通过在宪法层面及时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可有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地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
新时代下,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厘清职责定位,更好地对接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把握宪法精神,依照宪法法律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开展工作,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上为广大人民群众树标杆、作表率,推动形成学习宣传贯彻宪法法律的浓厚氛围。
因此,要真正做到维护宪法权威,就必须认认真真贯彻,扎扎实实落实,我们才能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迈出更快的步伐。换言之,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也是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的前提,也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学习十九届二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三)
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于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全会指出,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需要对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依据。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对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把宪法精神融入国民素质提升和核心价值观培育,由宪法及时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使宪法实施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关注与支持,让宪法深入贯彻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个层面,凝聚起依法治国的强大力量。
新修订的《宪法》,不仅仅保留了原来的经典,同时也增加了新时代的内容,那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其中,提出了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让党的领导更进一步深化。突出了五位一体、新发展理念和奋斗目标,让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宪法的保驾护航下稳步推进。再者就是修宪更突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发展的重任,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服务,为世界人民服务的内涵给诠释出来。还有就是在此次修宪工作中,也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重要内容充实到其中,让新时期的《宪法》在方方面面都充满了新时代的激情,赋予了《宪法》更强的生命力。
学习十九届二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四)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对宪法修改作出重要部署。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宪法,社会秩序的守护神。一个社会能否形成良好的法治秩序,保持法统的连续和权威,一部优良的宪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因此,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一部适应时代要求的宪法,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才能在日趋严峻的国际环境中脱颖而出。
宪法,人民权力的保证书。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历史方位,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重大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具有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战略判断。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的重要作用,需要对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所以,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证书。
宪法,中国梦的助推器。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充实宪法的重大制度规定,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梦是全中国人民伟大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必然要求。良好的社会环境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良好的社会环境势必离不开我们根本大法宪法的保障,故新时代下的宪法就成了我们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一大助力。
新形式、新气象、新挑战,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才能迸发出新活力,从而永远保持先进性,为我们伟大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学习十九届二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五)
伴随着十九大的胜利闭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大会主题深入人心。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基层服务人员的重要性和应肩负的使命感。身为一名基层工作的村官,是奋战在党的建设的第一线,经过两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第一要着力增进群众感情。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基层一线是与人民群众距离最近的地方,只有建立了真挚的情感,才会对群众的疾苦感同身受,才能真正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感情决定态度,有了对群众的真感情,就能时刻把群众的困难放在心上,切实融洽与群众的关系,帮助群众解疑答惑;感情强化责任,有了对群众的真感情,就能不消极、不懈怠、不折腾,扑下身子埋头苦干;感情催生行动,有了对群众的真感情,就能主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意志,砥砺品格。深入基层,就是要走访和接触群众,与他们谈心交心做朋友;深入群众,就是要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感受幸福与快乐、困难与艰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不断巩固执政基础。
第二要努力提高工作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基层干部要深入基层用脚步丈量大地。基层是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群众是提升能力最好的老师。干部下基层需要向基层干部多学习,学习如何把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如何处理纷繁复杂的问题,如何在艰苦环境中自觉奉献;干部下基层需要向实践多学习,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本职工作与基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把基层实践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总结上升为更好地推动工作的政策措施建议;干部下基层需要向群众多学习,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诉求,真正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
第三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群众对机关干部作风修养的评价关系到对党风的评价,必须要有基层意识和群众意识,把党员干部的良好作风树在造福人民的政绩里,树在人民群众的口碑里。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应当力争做到“三戒”:一是戒骄傲。只有放低身段、放下架子,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虚心向群众求教,切实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二是戒娇惯。只有努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真正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三是戒假空。不能把下基层当作镀金和作秀,那种“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级没注意”的错误想法,不会给基层带来实惠,反而会引起群众的反感。应当鼓励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通过多种方式,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基层,到群众需要解决问题的地方,培养干部养成艰苦奋斗的好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注重调查研究的好作风。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小编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