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紧跟“人民领袖”,永葆初心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下面是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人民领袖》有感,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留学群(liuxuequn.com)。
观《人民领袖》有感(一)
春节前夕,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推出网络微视频《人民领袖》。视频配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同期声,讲述了他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到今天的心路历程,让我们领略到了大国领袖的初心和使命。听着总书记那朴实、厚重、坚定、自信的话语,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亲切感、自豪感、幸福感油然而生。
我们有幸于伟大的时代,我们有幸于伟大的领袖。上个世纪60年代末,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到陕西延安梁家河村插队当农民,一干就是七八年。在那儿,他亲身经历了乡亲们生活的困苦,立下了将来从政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志向。从在梁家河村“期盼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到“居庙堂之高,仍然不忘江湖之远”,习近平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践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走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康庄大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革故鼎新、扬帆破浪,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胜利,使中华民族逐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前所未有、世所瞩目。
迈入新时代,我们作为党员干部,要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为老百姓做好事”进行到底。
“为老百姓做好事”当以“真”字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毛泽东同志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村当支部书记时,为了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条件,自费跑到四川绵阳,用几个月时间学会了沼气池建造技术,帮助乡亲们解决了生活燃煤不足的问题,此事成为当地老百姓至今难以忘怀的记忆。我们党员干部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要以“为官避事平生耻”的责任担当,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精神,攻城拔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杜绝“假大空”,追求“真善成”,不让百姓有“哭脸”,常让百姓带“笑脸”。
“为老百姓做好事”当以“实”字为要。政者,正也。我们党员干部,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舍近求远,不贪大求全,要以“小”见“大”,“小题大做”,把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当成国家大事来做,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把“改厕”当成“革命”来抓。要摒弃“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政绩观,从实际出发,关心老百姓的冷暖安危,多做老百姓看得见的“实事”,不做老百姓看不见的“大事”。
“为老百姓做好事”当以“需”字为重。民之所需,政之所向。“人民最需要什么,我们就抓什么。”党员干部要常思“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才不会“跑偏”失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倾听民声、俯察民意、感知民忧、善解民情,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密切党群关系,增进鱼水情深。
“为老百姓做好事”当以“勤”字为先。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他从插队梁家河村当农民开始,矢志不渝,一以贯之,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全党树立了光辉榜样。我们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就要以“勤”为先,勤勤恳恳,久久为功,做实做细每一件事,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观《人民领袖》有感(二)
春节前夕,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推出网络微视频《人民领袖》。让我们跟随习近平的同期声,追寻他的初心和使命。上个世纪60年代末,才十几岁的习近平,就从北京到陕西延安一个叫梁家河的小村子,到那儿去当了农民。
乡亲们的生活十分的困苦。他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他说,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他说,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如果我们有了为人民服务的心,你居庙堂之高,你仍然不会忘江湖之远。
他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时刻心系困难群众。他说,人民最需要什么,我们就抓什么。人民最需要扶贫,就抓好扶贫。
他会揭开锅盖看群众家里吃什么,他会关心困难群众住着冷不冷,他看到农村改厕了会替村民们感到高兴。他说,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他对群众说,党中央制定的政策、措施,看你们是哭还是笑。要是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在他看来,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打击。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他要求,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查处一个,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他被老百姓称为“腐败分子的克星,全国人民的福星”。他说,一定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他说,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他从人民中走来,总是牵挂着人民,始终为人民谋幸福。迈入新时代,他带领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观《人民领袖》有感(三)
春节前夕,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推出网络微视频《人民领袖》。让我们跟随习近平的同期声,追寻他的初心和使命。上个世纪60年代末,才十几岁的习近平,就从北京到陕西延安一个叫梁家河的小村子,到那儿去当了农民。乡亲们的生活十分的困苦。他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
这就是我们的总书记习近平同志,他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我们的共产党离不开人民群众,只有和人民群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充满力量,奋勇向前。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本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信念,为了全国人民的和平生活冲锋陷阵,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代,我们共产党员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的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积极应对重大挑战和重大风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为人民服务,禁得起各种考验,生机勃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实实在在的为人民办实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我们团结一心、苦干实干的继续奋斗中,铭记激荡百年而依然坚定豪迈的誓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观《人民领袖》有感(四)
在近期热播的微视频《人民领袖》中,习近平总书记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他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从去年9月被选聘为大学生村官来到淮宁湾镇姜家湾村,至今一年有余。这一年来,在乡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四支力量”的密切配合下,在全村人民的共同支持下,我村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脱贫攻坚方面,根据贫困户配套使用的“八个一批”帮扶措施,在发展产业、享受教育、医疗救助、就业创业等八个方面对贫困户提供了有力帮扶,并创造性的运用“三变改革”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使基础条件较好的贫困户顺利率先脱贫。在乡村建设方面,协同县农工部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使家家户户住所院墙得以美化,道路得以硬化,极大的改善了居住环境。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建立了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开展了道德评议会评选出“淮镇好人”一名,以先进带动后进,推动乡风更加文明;同时定期组织党员群众收看远程教育视频,极大地提高了党员思想认识,村委班子战斗力显著提高。
春节过后,2018年工作又将拉开大幕,继续做好各项工作,履行职责才能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年后我们村要进行换届,选出好的村委班子将会带领我村取得更大的发展;面对深度贫困人群,运用好帮扶政策,实现他们真脱贫;同时继续做好村党支部的建设,创新方式组织党员群众把上级文件、精神学懂弄通做实。做好各样工作,必须坚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古语有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官不在大,村官也是官。造福村民事大,向总书记看齐,在岗位上发光发热,照亮村民的幸福之路。
观《人民领袖》有感(五)
春节前夕,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推出网络微视频《人民领袖》,该视频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同期声为脉络,追寻他的初心和使命。笔者在《人民领袖》习近平总书记点点滴滴的生活片段所吸引,同时也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所以,我们一定要以《人民领袖》为榜样,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我们作为新一代党员干部,一定要有为民服务的意识。既然国家主席都能够扎根基层,根植于人民群众中,与农民同甘共苦。那么,作为我们基层的干部,就一定要以《人民领袖》为榜样,应该在思想上提高认知,恪守为民服务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真真实实地为老百姓做好事。
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就要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为老百姓做好事”进行到底。在跟群众打交道,就需要有服务群众的本领和能力。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村当支部书记时,为了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条件,自费跑到四川绵阳,用几个月时间学会了沼气池建造技术,帮助乡亲们解决了生活燃煤不足的问题,此事成为当地老百姓至今难以忘怀的记忆。我们党员干部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
观看视频后,对我感触很深,让我知道了学习、实干、历练,是习近平总书记成长历程中非常鲜明的东西。我们为老百姓做好事,当以“实”字为要。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以《人民领袖》为榜样。从实际出发,关心老百姓的冷暖安危,多做老百姓看得见的“实事”,不做老百姓看不见的“大事”。做实做细每一件事,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让人民真正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