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为您整理“吉林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相关栏目发布的信息。
吉林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一、 阅读(60分)
(-)名句积累与运用(10分)
1.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 ______________?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3. 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4. 一夜之间长春披上银妆,树枝挂上了蓬松的雪,你将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两句诗来形容其壮丽,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李白常用典故表达内心的憧憬,如《行路难》中就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表现了他对王维诗歌的推崇,王诗讲求意趣真,“不以词害意”。
请写出王维的任意两句诗,并作简单分析。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甲)阅读《鱼我所欲也》,然后回答问题。(l5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本文是________家代表人物________所写,表现了他对于“义”的看重。(2分)
2.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文中的含义(2分)
故不为苟得也( ) 故患有所不辟也( )
万钟于我何加焉( ) 乡为身死而不受( )
3. 作者用“鱼”和“熊掌”引出“生”和“义”,这是什么论证方法?有何好处?(3分)
4. 请给画线句子做个评注。(3分)
5. “生命”和“义”不能两全时,作者选择的是“弃生而就义”,对此你怎样评价?(3分)
6. 人生之路上我们常常要面对两难的选择,在处理这种情况的时候,你的原则是什么?(2分)
(乙)课外文言文(5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三字经》
l.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含义(2分)
性本善( ) 玉不琢( )
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3. 在人的成长道路上,作者强调了什么因素的重要性?(l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王家庄
毕宇飞
对于具体的当事人来说,死亡是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在任何时候,面对它都是困难的。可是如果你把空间放大一下,你马上就会释然了,正如王家庄的人们所说的那样,哪一天不死人呢?还是毛泽东说得好,他教导我们说:“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斯大林同志说得更好,他在谈论阵亡的将士的时候说:“死亡就是一个统计数据。”一个数据,的确是这样。三丫死了,王家庄的乱葬冈多了一个坟包,别的就再也没有什么了。
三丫的命不好,真的不好。活着的时候都那样了,不说它了。死了,照理说不该再有什么了。可她的丧事就是办得没有一点样子,连一点丧事的样子都没有,喜气洋洋的了。出殡的时辰是在下午,大伙儿挺悲痛的,一起围着三丫的尸体,念叨她的好。谁能想得到王家庄热闹起来了呢?三丫的尸体还没有入殓,王家庄的鸡、鸭、狗、猫、猪、马、骡、牛、羊、兔、驴、鼠一下子出动了,热闹了。其实是有征兆的,一大早就有了迹象,谁也没有留意罢了。大清早最早撒欢的是那些母鸡们,它们并没有下蛋,可它们像生了龙凤胎的女人,大呼小叫的,撒娇了。而那些公鸡就更可笑了,它们平白无故拿自己当成了雄鹰,企图在蓝天与白云之间展翅翱翔。它们蠢笨的翅膀无比地卖力,想飞,又飞不高,就从地面跳到树梢上去。它们在树巅上,像巨大而陌生的鸟。鸡一飞狗就跳了,这个是不用说的。狗一跳动静就大了,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全部出洞了。它们雄赳赳,一个个伸长了脖子,还挺起胸膛,用自己的嘴巴当武器,对着没有危险的前方慷慨赴死。它们没有仇恨,却义愤填膺,好像真理就在前方,等待它们去誓死效忠。它们飞腾、吼叫,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三丫的尸体就是在这样乱糟糟的场景下搬出了家门。所有的人都很纳闷,今天到底是怎么了呢?没想到更大的事情还在后头——水里的鱼虾也折腾起来了。起初的水面还是好好的,平整如镜,偶尔也只是一两个水花。接下来却不一样了,水花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人们走到河边,吓了一大跳,岸边的水面全是鱼的嘴巴,白花花的,却又是黑乎乎的,一张一闭,仿佛水鬼在召唤。还有虾。它们青黑色的背脊一溜一溜地贴着水面,脑袋一律对着河岸,长长的须漂在那儿,而许多大鱼一闪一闪,已经失去了力量,失去了它们神秘、优雅而又雍容的姿态——这可是鱼呀!有人跳进了水中。榜样的示范作用彻底地体现出来了,更多的人跳进了水中。到了这个时候,不只是家禽、牲畜和水里的鱼虾疯了,人也疯了。消息很快就传递到送葬的队伍里来了,有人捞出了鱼,有人捞到了虾,用“捷报频传”来说一点也不为过。捷报传来,送葬的队伍一下子喧哗起来,热闹了,松了,眨眼的工夫就溜掉了一大半。到后来,差不多走光了。他们在哪里呢?在河里。要知道这可不是按劳分配,而是按需分配,想捞多少就捞多少。谁也没有料到共产主义就这样实现了。
哀伤被鲤鱼、鲢鱼、鲫鱼、鳊鱼、鲶鱼和虾取代了。人们忘了,三丫还在下葬呢。可话也要说回来,不能因为三丫要下葬其他的人就不过日子。人们的心情好得要命。……这个傍晚的炊烟真是出格的妩媚,无比的轻柔,袅袅娜娜。伴随着夜色的降临,红烧与清蒸的气味蔓延开来了,很鲜,在厨房、天井、猪圈、草垛、巷口和晚霞的边沿飘荡,笼罩了王家庄。盛大的鱼虾宴开始了。人们在吃鱼。……就在当天的夜里,在凌晨,所有的人都还流淌着口水、沉浸在睡梦中的时候,大地突然变成了水,波动起来了。波动起来的大地再也不像平日里那样厚实了,一下子柔软得要命,娇气得很,人们即刻明白了过来,地震了。但只是一会儿,令人陶醉的波动顺着大地的表面去了远方,“嗖”的一下,去了遥不可及的地方,再也无迹可求。人们冲出了房门,不少社员顺手操起了锄头和扁担。他们在等,等它再来,他们要和地震作最后的搏斗,有种你就再来。
人们彻底失去了睡意。在漆黑的夜里,他们扶着钉耙,还有锄头。就在天快亮的时候,高音喇叭突然响了,湿漉漉的凌晨传达室来了吴蔓玲的声音,她的声音在雾蒙蒙的水汽中显得格外的洪亮。她的讲话时间并不长,提纲挚领,主要表达了三点意思。第一是警告。她警告了王家庄的敌人,不要在这个时候轻举妄动,那将是徒劳的;第二则是祝贺。吴蔓玲热情洋溢地告诉王家庄的社员同志们,他们在与地震的战斗中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最后,吴蔓玲从全局出发,对抗震工作做了全面的展望,她告诉王家庄的社员同志们,他们将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也就是从胜利走向胜利。而最后的胜利属于谁呢?当然是王家庄。
和以往一样,吴蔓玲在高音喇叭里说得最多的其实只是一样东西,那就是“胜利”。她这样说,显然是带有王家庄的特色了。要是细说起来,王家庄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痴迷胜利、最渴望胜利了。王家庄什么都可以没有,什么都可以不要,就是不能没有胜利。胜利是王家庄的命根子。吃的,穿的,喝的,这些东西都很要紧。然而,在胜利面前,这些东西就是次要了,它们是附带的。
接下来王家庄才知道,真正地震的可不是王家庄,而是一个叫唐山的地方。唐山在哪呢?这件事情伤脑筋了。王家庄没有一个人知道,连王瞎子都不能确实。王瞎子倒是抬起头了,拼了命地挑眉毛,用他并不存在的眼睛对着远方眺望了好半天,最后很有把握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很远。非常远。”
“远”是个好东西。在地震面前,“远”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东西了。“远”了安全。“远”有一个好处,它不可企及了,变成了梦。一不疼,二不痒。谁听说梦“疼”了?没有。谁听说梦“痒”了?没有。王家庄在最短的时间里头就把唐山忘了,趁着人多,嘴巴一调头,立即杀了一个回马枪,重新把三丫捡了回来。
——节选《平原》有删改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入殓( ) 义愤填膺( ) 提纲挚领( ) 眺望( )
2. 指出下列句子暗含的成语并简单解释成语的意思。(2分)
鸡一飞狗就跳了,这个是不用说的。
3. 文章开头写毛泽东和斯大林对死亡的陈述,表现了当时人们对三丫和别人的生命持一种什么态度?(2分)
4. “三丫的尸体还没有入殓,王家庄的鸡、鸭、狗、猫、猪、马、骡、牛、羊、兔、驴、鼠一下子出动了,热闹了。”作者把动物们介绍得那样详细甚至还说到了老鼠,用意何在?(4分)
5. 文章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好在哪里?请再从文中找出一个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句子,抄在下面。(4分)
6. 王家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用你的语言简单概括。(4分)
7. “山雨欲来风满楼”,作者将地震来临之前的一切迹象描写得那样形象传神,让人叹服。或紧张、或激烈、或热闹、或寂静等气氛在生活中你一定也经历过,请你也做一个惟妙惟肖的描述。(4分)
8. 请你根据文章中的信息猜测一下本文所要表现的年代,或者描述一下那个时代的特点也可以。(3分)
(四)名著阅读(5分)
1. 《枉凝眉》中“阆苑仙葩”,指的是《红楼梦》中的________(人名),“美玉无暇”指的人是_________“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指的人是___________。
2.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人有吴用、______、刘唐、_____、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
二. 创作题(60分)
(-)综合实践(l0分)
在现代文阅读中有这样一段话——“远”是个好东西。在地震面前,“远”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东西了。“远”了安全。“远”有一个好处,它不可企及了,变成了梦。一不疼,二不痒。谁听说梦“疼”了?没有。谁听说梦“痒”了?没有。
曾几何时,想过中考离我们很远,曾几何时,想过长大离我们很远,来不及细想,这一切已来到我们面前。如今,各种挑战时时逼视着我们,让我们不能回避。那么请你以一个初三学子的身份,抒写心中对未来的感慨与豪情吧。字数约100。
(二)作文(50分)
1. 命题作文:经历
2.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目拟题目,自择体裁(诗歌除外),为文一篇。
秋/蒲公英老了/子女问/有什么遗产/母亲默默地/在每个孩子头上/放一把远行的伞。
要求:任选一题;书写整洁;格式正确;字约600。
参考答案
一. 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0分)
1. 辗转反侧
2. 问君何能尔
3. 千里共蝉娟
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6.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语言朴实,重在写意,一个寂静、幽深的林间夜色生动再现。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甲)阅读《鱼我所欲也》,然后回答问题。(l5分)
1. 儒家、孟子
2.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文中的含义(2分)
故不为苛得也(苟且取得,苟且偷生)故患有所不辟也(躲避,回避)
万钟于我何加焉(高位厚禄)乡为身死而不受(接受)
3. 作者用“鱼”和“熊掌”引出“生”和“义”,这是什么论证方法?有何好处?(3分)
比喻论证,以生活常理生动形象地说明“义”的重量。
4. 请给画线句子做个评注。(3分)
用事实表明有的人宁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不肯失去宝贵的“义”,从而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有尊严的人。
5. “生命”和“义”不能两全时,作者选择的是“弃生而就义”,对此你怎样评价?(3分)
一种观点:这里的义包含很多内容,如“正义”“真理”“尊严”“大义”等等,失去了这些宝贵的东西,其生命是苍白的,没有意义的,犹如行尸走肉一般,所以舍生取义是值得肯定赞美的。(说理要充分)
另一种观点: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只有保全了生命,才有一切从头再来、更多努力的可能。义很重要,但生命对于个体来讲更为重要。
6. 人生之路上我们常常要面对两难的选择,在处理这种情况的时候,你的原则是什么?(2分)
我的原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笑对人生,智慧待事;舍其末节,追其主流等等。(唯私唯我者酌情扣分)
(乙)课外文言文(5分)
1. 性本善(本性,天性)玉不琢(琢磨,雕刻,雕琢)
2. 小孩子从小不好好学习,是不应该的。少小的时候不好好学习,老大了有什么作为呢?
3. 后天教育(父母及老师的教育)和后天努力以及“义”的重要性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l.
2. 鸡飞狗跳,指地震来临之前一切都慌乱不安。
3. 对生命的一种漠视无视。
4. 想表现在地震来临之前一切都是反常的,各种动物都具有预先的感知能力,而人类却浑然不觉。
5. 比喻和拟人,生动地表现了母鸡的狂躁不安和一反常态的表现。
它们雄赳赳,一个个伸长了脖子,还挺起胸膛,用自己的嘴巴当武器,对着没有危险的前方慷慨赴死。
它们没有仇恨,却义愤填膺,好像真理就在前方,等待它们去誓死效忠。它们飞腾、吼叫,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到了这个时候,不只是家禽、牲畜和水里的鱼虾疯了,人也疯了。
6. 王家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用你的语言简单概括。(4分)
三丫出殡的那天王家庄的家禽和各种动物都一反常态,连河里都无故漂满了鱼虾,当人们饱餐之后的夜里,就发生了地震,但最严重的地方不在王家庄而在唐山。
7. “山雨欲来风满楼”,作者将地震来临之前的一切迹象描写得那样形象传神,让人叹服。或紧张、或激烈、或热闹、或寂静等气氛在生活中你一定也经历过,请你也做一个惟妙惟肖的描述。(4分)
略,要求生动而传神;最少四个句子;否则扣分。
8. 请你根据文章中的信息猜测一下本文所要表现的年代,或者描述一下那个时代的特点也可以。(3分)
七十年代;是一个对政治敏感、对生命漠视、贫穷愚昧的时代。
(四)名著阅读(5分)
1. 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
2. 晁盖,公孙胜,
二. 创作题
(一)身份是初三学子,符合语境。有文采、文通字顺、书写工整者可给满分。
(二)语言、立意、字数、书写、格式等几个方面去批阅。
推荐阅读:
语文试题 | 数学试题 | 英语试题 | 政治试题 | 物理试题 | 化学试题 | 历史试题 |
语文答案 | 数学答案 | 英语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学答案 | 历史答案 | 政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