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坐落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作为全美最难入读的学府之一,哈佛大学课程多元丰富,追求自由真理,在不少国人心目中代表着世界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今天,留学群和大家一起走进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简介
哈佛大学是美国本土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建立于1636年,最早由马萨诸塞州殖民地立法机关创建,初名“新市民学院”。 为了纪念在成立初期给予学院慷慨支持的约翰·哈佛牧师,学校于1639年3月更名为“哈佛学院(Harvard College)”,而1780年哈佛学院正式改称“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学由十所学院以及一个高等研究所构成,坐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系统,2018学年注册本科生6699余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13120余人。 哈佛大学在文学、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及研究机构之一。 截止至2018年10月,哈佛大学共培养了包括富兰克林·罗斯福、贝拉克·奥巴马在内的8位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而哈佛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中共产生了158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第一)、18位菲尔兹奖得主(世界第一)、14位图灵奖得主(世界第四)。
2019-20年,哈佛大学位列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第一、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一、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三、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七。 2019-20年,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声誉排名中,哈佛大学位列世界第一。
哈佛大学历史沿革
15世纪末,由欧洲通往美洲的大西洋航道被哥伦布开辟,欧洲人纷纷远涉重洋来到美洲。17世纪初,首批英国移民到达北美,在那里开拓自己的“伊甸园”——新英格兰。移民中有100多名清教徒,曾在牛津和剑桥大学受过古典式的高等教育,为了让他们的子孙后代在新的家园也能够受到这种教育,他们于1636年在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畔建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学府——哈佛学院。[1]
1636年10月28日,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议会通过决议,决定仿照英国剑桥大学,筹建一所高等学府,每年拨款400英镑;学校初名“新学院(New College)”或“新市民学院(the college at New Towne)”,成为全美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
1638年9月14日,牧师兼伊曼纽尔学院院长的J.哈佛病逝,他把一半的积蓄720英镑和400余册图书捐赠给这所学校。同年正式开学,第一届学生共9名。
1639年3月13日,为感谢以及纪念约翰·哈佛牧师在创立初期对学院的慷慨捐助,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议会通过决议,将学校更名为“哈佛学院”。
1650年哈佛学院获准成立法人机构。
1693年,北美第二所学府威廉·玛丽学院诞生;1701年,耶鲁学院(耶鲁大学的第一所学院)成立。这两所学院的出现,使哈佛学院有了伙伴和竞争的对手;受英国古老大学传统影响较深的哈佛学院,面临着强有力的挑战。
哈佛学院最初模仿英国的大学模式展开办学,但清教徒的哲学思想却获得了保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院的领导者都由神职人员担任,直到1708年第一个非清教成员的校长上任,哈佛才从清教思想的管制中独立出来。
1721年学校正式设立神学教授职位。
1727年,为顺应北美产业革命的势头兴起、新兴的工商业对应用科学的需求,哈佛学院设立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教授职位。数学和自然科学开设后,哈佛学院还置备了一批科学仪器和设备,教授们用实验的方法,向学生讲授天文、物理和化学知识;在数学领域内,设立了测量术和航海术等技术学科。
哈佛大学杰出人才
哈佛大学共出过8位美国总统和数十位诺贝尔、普利策奖获得者。此外,还培养了一大批知名的学术创始人、世界级的学术带头人、文学家、思想家,如诺伯特·德纳、拉尔夫·爱默生、亨利·梭罗、亨利·詹姆斯、查尔斯·皮尔士、罗伯特·弗罗斯特、威廉·詹姆斯、杰罗姆·布鲁纳、乔治·梅奥等;著名外交家、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也出自哈佛。
近代中国,也有许多科学家、作家、学者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如胡刚复、竺可桢、杨杏佛、赵元任、陈寅恪、林语堂、梁实秋、梁思成、江泽涵等。而马克·扎克伯格和比尔·盖茨则是该校久负盛名的辍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