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小巴也发现中国学生有相似点,比如中国学生一般都会根据课堂内容,在论文中得出“正确”的结论,但论文整体叙述就比较天马行空了。写的人大概觉得自己通晓古今直抒胸臆,看的人却一头雾水,提交的作品不像是“论文”,更像是“散文”。
更让小巴头疼的是,几个很有想法也还算勤奋的中国学生在写论文的时候似乎就是很难理解论证的意义在哪里,他们总觉得“这么简单的道理,不是很显然么?”——这里出现了一个挺滑稽的场面:老师担心学生根本没有掌握基本学术意义,学生则郁闷老师的理解力有待提高。
这大概是很多中国学生都有的困惑。最近我在国内某问答网站看到这么个问题,“为什么一目了然的逻辑关系也总是要长篇累牍地论证来论证去呢?所谓严谨的讨论比泛泛而谈的讨论效率要高么?”有几个答案一语中的:学术不是讲效率的,它首先追求的是经得起推敲的扎实精准。
其实学术思辨从苏格拉底反诘法开始,其核心就是对“很显然”的基本前提和逻辑假设进行提问、评估与考证,以规划出其“显然”所对应的范围、情景和条件。文科理科都是如此。我在英国认识一位著名的生命科学学家,其理论改变了医学界对心血管科学的部分认识,问其如何获得此成就,他说,其实是年轻时发现课本里有一条公认的小理论并未经过认证,他就以最简单的“学术需论证”的思维,设计了试验去证实这个主流观点,但没想到数据出来后,这个观点被证伪了,由此引出了他后面的重大发现。
回到论文写作上,行云流水的“数据散文”之所以难以合格,其实并非老师“看不懂”或不能“领悟观点”,而是因为西方论文考核的不是学生是否如海绵一样对信息有强大吸收能力,而是考察是否掌握了识别、考量、筛选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收集知识还是学会创造知识,这大概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甚或“知道分子”和知识分子的一个区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