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高校的具体名单是什么?不知道的小伙伴看过来,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双一流高校名单 关于双一流大学的含义”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双一流高校名单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北京】
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36所,B类高校6所,其中,北京市共有8所世界一流大学,为全国最多的省市,且该8所大学以前全为985大学,以下是具体名单,供大家参考。
序号 | 学校名称 | 属性 | 所在地 |
1 | 北京大学 | 一流大学A类 | 北京 |
2 | 清华大学 | 一流大学A类 | 北京 |
3 | 中国人民大学 | 一流大学A类 | 北京 |
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流大学A类 | 北京 |
5 | 北京师范大学 | 一流大学A类 | 北京 |
6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流大学A类 | 北京 |
7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流大学A类 | 北京 |
8 | 中央民族大学 | 一流大学A类 | 北京 |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北京】
序号 | 学校 | 属性 | 所在地 |
1 | 北京交通大学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2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3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4 | 北京化工大学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5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6 | 北京林业大学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7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8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9 | 首都师范大学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10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11 | 中国传媒大学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12 | 中央财经大学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13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14 | 外交学院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15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16 | 北京体育大学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17 | 中央音乐学院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18 | 中国音乐学院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19 | 中央美术学院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20 | 中央戏剧学院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21 | 中国政法大学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22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23 | 华北电力大学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24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25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26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一流学科建设 | 北京 |
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北京】
序号 | 学校 | 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
1 | 北京大学 |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 |
2 | 中国人民大学 |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3 | 清华大学 | 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现代语言学 |
4 | 北京交通大学 | 系统科学 |
5 | 北京工业大学 | 土木工程(自定) |
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7 | 北京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
8 | 北京科技大学 | 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
9 | 北京化工大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
10 | 北京邮电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1 | 中国农业大学 | 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
12 | 北京林业大学 | 风景园林学、林学 |
13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 |
14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
15 | 北京师范大学 | 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语言学 |
16 | 首都师范大学 | 数学 |
17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18 | 中国传媒大学 | 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
19 | 中央财经大学 | 应用经济学 |
20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应用经济学(自定) |
21 | 外交学院 | 政治学(自定) |
22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公安学(自定) |
23 | 北京体育大学 | 体育学 |
24 | 中央音乐学院 | 音乐与舞蹈学 |
25 | 中国音乐学院 | 音乐与舞蹈学(自定) |
26 | 中央美术学院 | 美术学、设计学 |
27 | 中央戏剧学院 | 戏剧与影视学 |
28 | 中央民族大学 | 民族学 |
29 | 中国政法大学 | 法学 |
30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31 | 华北电力大学 | 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32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
33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34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双一流大学是什么意思
双一流大学是什么意思
双一流大学建设,即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是国家层面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亦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
到2021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21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所有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都有一流学科建设。可以说前42所整体实力强于后95所。
双一流大学名单
序号 | A类36所 | 所在地 |
1 | 北京大学 | 北京8所 |
2 | 中国人民大学 | |
3 | 清华大学 | |
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5 | 北京理工大学 | |
6 | 中国农业大学 | |
7 | 北京师范大学 | |
8 | 中央民族大学 | |
9 | 南开大学 | 天津2所 |
10 | 天津大学 | |
11 | 大连理工大学 | 辽宁 |
12 | 吉林大学 | 吉林 |
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 |
14 | 复旦大学 | 上海4所 |
15 | 同济大学 | |
16 | 上海交通大学 | |
17 | 华东师范大学 | |
18 | 南京大学 | 江苏2所 |
19 | 东南大学 | |
20 | 浙江大学 | 浙江 |
2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安徽 |
22 | 厦门大学 | 福建 |
23 | 山东大学 | 山东2所 |
24 | 中国海洋大学 | |
25 | 武汉大学 | 湖北2所 |
26 | 华中科技大学 | |
27 | 中南大学 | 湖南 |
28 | 中山大学 | 广东2所 |
29 | 华南理工大学 | |
30 | 四川大学 | 四川2所 |
31 | 电子科技大学 | |
32 | 重庆大学 | 重庆 |
33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2所 |
34 | 西北工业大学 | |
35 | 兰州大学 | 甘肃 |
36 | 国防科技大学 | 湖南 |
序号 | B类6所 | 所在地 |
1 | 东北大学 | 辽宁 |
2 | 郑州大学 | 河南 |
3 | 湖南大学 | 湖南 |
4 | 云南大学 | 云南 |
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 |
6 | 新疆大学 | 新疆 |
拓展阅读: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新时代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新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很多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就业”和“慢就业”的现象十分突出。在就业过程中,很多毕业生盲目从众,缺乏自己的主见和规划,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用人单位急于招聘高校人才,高校毕业生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招人难”和“就业难”的情况同时并存。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部分毕业生存在就业信心不足,就业不积极的情况,心理情况十分复杂。
大部分高校由招生就业处或学生处来承担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统筹工作,校级成立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但具体的工作还是由二级学院的毕业班辅导员和就业联络员老师负责。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党建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和团学工作等,很难一对一的为毕业生提供精准的就业服务和精细化的就业指导,无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需求进行就业帮扶。
精准的就业服务需要进行“互联网 ”模式和大数据分析,对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就业指导教育是精准就业服务的重要环节,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中,仍采用大班教学的传统“漫灌式”,教育没有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职业兴趣和职业性格进行“滴灌式”教育,课程设置单一,课程基本上以理论为主,缺少实践的时间和学习。
同时,教育内容与市场脱节,课程理论具有滞后性,无法跟上就业市场的巨大变化以及当年就业热点、经济形势的变化。
当今社会家庭经济条件好转,大多数学生生活压力小。
秋季各企业单位在高校校园里面举行秋季招聘会,学校各学院及班主任积极鼓励毕业班学生参加,班主任到招聘现场了解本班的学生们到现场的不多,积极性不高。
春季部分企业单位也会在校园内举行现场招聘会,但是参会企业相对秋季单位较少,大学生的惰性一次次失去与企业面对面的交流学习机会。一家媒体对200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9%的受访者周围有“慢就业”的大学生,62.4% 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选择“慢就业”是因为对未来职业还没规划好。
企业和高校都希望能互相开展紧密合作,促进学生和企业的交流。
在企业与学校的对接方面,建立企业导师制,带学生到导师所在的企业实习,这样双方的信息可以互相了解,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学生毕业后就顺理成章地被企业留用,这不仅为企业提前输送了人才,更是大批量又针对性地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
企业方也需要建立专门管理人员,和高校班主任及就业管理人员共同努力,开展各种企业的交流、探讨发掘就业策略、招聘高质量人才的创新点,为积极解决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各种人才需求问题而努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