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习知识,不能只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也要多看看有益的课外书,看完之后记得要把你的感受写出来哦!以下是由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好的我们读后感800字高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最好的我们读后感800字高中【一】
最好的我们》讲述了耿耿、余淮同桌三年的故事,在这些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有最好的班主任张平老师,有一群玩得很好的朋友,还有为了梦想不断努力的他们。虽然最后作者没有点明他们在一起了,但是我相信他们就是最好的。
八月长安将回忆写到了极致,将成长的点点滴滴以文字的方式展现给了我们,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高中时代的我,书里的一字一句都能引起我的共鸣、都能将我带回那年盛夏。那年,有写不完的理综试卷、有背不尽的古文、有神出鬼没的班主任、有我暗恋的男孩、有……那年,青春正好!
我很少看网剧,却一本正经的追起了《最好的我们》,只因这部剧能让我想起我的高中生活。一个时代的流逝,在夏天的风中留下空荡荡的遗响。《最好的我们》之所以能火,也行就是有许多像我这这样对过去念念不忘的人。
最好的我们必须自爱,只有自爱,你的心灵才会有一片晴空;最好的我们,就是为了梦想而努力拼搏、一直奔跑的我们;最好的我们,就是当下的我们,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失去,就不去拥有。我们都在追求自己认为的“最好”,殊不知也许最好的他或她就在我们身边。被爱的人是幸运而感动的,而爱人却是一次又一次猝不及防的心跳加速。
有人曾说:“光阴如梭,一切都生锈了”。我又何曾不希望自己能回到20xx年,回到那个天气正好、微风不燥的夏天、回到那个目光清澈湿润的年少。
最好的我们读后感800字高中【二】
三天的时间,我把《最好的我们》看完。一开始就撞到一起的女主舰耿和男主角余淮终于如愿在一起了。经过耿耿高中三年和后来的七年的心理斗争和反复试探,她终于跟自己的初恋携手。
比起《你好,旧时光》里的女主角余周周,《最好的我们》的女主舰耿给我感觉更贴近人间。余周周好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冷女神,难以靠近;而耿耿则是有着少女的小心思、理科学得特别吃力的普通高中生,她让我想起了高中时的自己。
高中时,我也跟耿耿一样,理科学不会,也没兴趣去学去做题,我总是用学文科的方法学习理科,效果自然打折扣,这是我后来才总结出来的。所不同的是,耿耿遇到了一个能够恰到好处地帮助她而她又喜欢被帮助的同桌余淮。在余淮的帮助下,她渐渐学得好一些,再加上她的“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她如愿考上北京的一所高校。并在毕业后经过尝试,发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且非常勇敢地辞去人们眼中的香饽饽北京市行政人员的职位,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摄影大业中,成为一个人见人羡慕的年轻有为的“眼里有光芒”的创业者。
还好,耿耿“长得特别想得开”,所以当她误打误撞进入全省乃至全国最有实力的高中学府振华中学时,当她看到身边的同学早已把她所不擅长总是搞得她晕头转向的数学在假期先学了一遍,她开始慌了。当她第N次下定决心“重新做人”好好学理科时,却发现现实是那么残酷。纵使她花费比别人多得多的精力和时间,她做的题仍是“错很多”。下发月考试卷时她得身手敏捷地把刚刚飘到书桌上的试卷遮盖好,以免被身边的大神看到自己那惨不忍睹的分数;课上,她“穿着拖鞋追赶老师的马车”,跌跌撞撞,跟得气喘吁吁,可眼看就要追上,马车又继续往前赶了。换做自尊心强又敏感内向的女孩,想必早就受不了了。而耿耿,虽然看似“胸无大志”,但她还是很有上进心的,她想得开,能够接受现实,就踏踏实实地继续“穿着拖鞋”走下去。
这部分让我想起一句话: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假如我盛耿的父母,或许我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趁着非典时期试题简单去填报正常情况下孩子够不着的学校“赌一把”,我会让她去考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学校,然后在那所学校里做最好的自己,如果ta足够上进,即使ta在自己学校里名列前茅,必定会把眼光投向全市全省,跟其他同龄人相比。在我看来,自信是最重要的。当一个人有自信有底气,那么再怎么困难的事情都能够迎刃而解;而如果自信丧失或不足,那么再简单的事情都会变得百般棘手。
当然,我并不是谴责耿耿的父母。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好学校,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做父母的对孩子的疼爱,无可厚非。只不过,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能够到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快乐学习,卸下不必要的心理包袱,快快乐乐过完高中三年,或许更让孩子们雀跃。
这跟我的个人经历有关。我就是那么一个自尊心强又敏感内向的女孩。当高一我处于所谓的尖子班,看着身边的同学冷漠地往前赶路,我却力不从心只能一点点挪动时,内心的抑郁与压力,不是文字所能表达出来。高二分班后,我进入所谓的普通班,班里的氛围一下子轻松很多,同学之间也不再仅仅盯着自己的成绩,防备着被超越,那种环境和同学间的感情让我渐渐放松下来,最终在高考中考得了还不错的成绩。
所以,我更推崇"合适“而不是”最好“。
窗外的小雨滴滴答答,回南天给门窗的玻璃蒙上一层层水汽。而我,在家里一边喝茶一边看八月长安的作品,实在是一种享受。
最好的我们读后感800字高中【三】
因为偶然在xx上看到这部戏是根据八月长安的小说改编的,所以就去翻原著了,花了差不多一个下午的时间,跌跌荡荡、起起伏伏,我只想说,我羡慕那些人的青春。虽然说我现在才大一。
我记得我上次看八月长安的作品是在我高二高三的时候,看的是《你好,旧时光》,当时我喜欢余周周,羡慕余周周,纵然他父母离婚,但是她的一切,在我看来,真的真的很美好!
回到《最好的我们》。
无疑,耿耿也是一个幸运儿。虽然说她的成绩不咋地,但在关键的时候,她却又总能不掉链子。所以,她可以因为非典成为xx中考上xx的幸运儿;她可以超常发挥考上xx的学校;她父母虽离婚但是她却依旧是它们的掌中宝,基本有所求必有所得。
其实我觉得身在南方城市的我和书中那些身在北方城市的孩子相比,它们真的好让我羡慕。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在他们那群人的身在,体现出来的就是北方的孩子要比南方的孩子学习更加的刻苦,家长更加的重视。
耿耿余淮,耿耿于怀。他们是最佳搭档,是最搭的同桌。即使耿耿很笨,余淮很聪明。
耿耿可以因为和余淮的一句承诺,毅然决然的选择那个烂到底的理科;余淮可以厚着脸皮大喊老师听不懂替耿耿解围;一切的一切,都发生的是那么自然,一切的一切来得又是那么的理所应当。
“那个谁,我们说好的,你乐意当我同桌吗?”“我愿意!“耿耿心中的余淮无所不能,她崇拜他,由内而外的崇拜。但在那不知不觉的打闹相处中,却也慢慢的揭开了余淮那脆弱的一面。或许他们口中的各种各样的全国性的竞赛都离我太远了。我并不能特别好的去理解他们。
但是,我又好像能够去理解他们。 也许这就是生命链吧,他们,包括余淮,包括余周周,包括杨林,他们在食物链的顶端;我在最尾巴。他们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北大清华。而我,身在南方的我;中考失利差一分进了私立高中,高中,最多最多也就敢奢望一下上个二A,虽然最后去到的还是二B。我也渴望有这样的一段青春。有一个像余淮一样的阳光大男孩,有一大帮直到上了大学,甚至毕业后还可以不忘彼此的死党。奢望。不过除掉这些后话。我意外结局。余淮失利,为了清华,选择复读。耿耿独自一人去了约好却还是没有他的城市读书。
等再次见面时,耿耿成为了最好的她吧,但最好的余淮却早已流失在他们的青春岁月里。余淮没有去清华,他断掉了和所有人的联系,他将自己严严实实的藏了起来。母亲的尿毒症,父亲的岗位调离,太突然了。他低头于生活的无奈。他也羞于生活的无奈。
故事结局又是悬念。“我在晚秋高地。”
他们的青春止于这条短信,又开始于这条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