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中介机构的良莠不齐,留学从业人员素质的专业与否等等因素的存在造成数以万计的家长对于如下几个留学涉及到的核心问题困惑不已,笔者尝试从一个亲历者的角度对留学涉及的几个核心问题进行顺理和解析,希望能拨开留学的迷雾,给更多的家庭创造福祉。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留学?二类人选择留学会更好,一是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目前到美国读高中、本科、研究生每年平均的费用大概的费用在15-25万人民币左右。到英联邦国家大概每年在25万左右。如果经济上允许应该优先考虑出国留学而不是在国内读高中或者大学。西方主流院校的本科阶段重视通识教育,训练孩子们最基本的科学思维方式,比如critical thinking(批判式思维),基础写作训练,人文科学作品的大量阅读等很好的塑造了孩子们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而以记忆知识为主要授课手段的主流国内大学四年的大学生活多数与思辨、科学的研究方法、世界观、人生观关系不大。很多的国内大学生都是在游戏、拍拖、玩耍中度过。造成的结果就是国内大学四年毕业后的茫然,与方向感极强的西方学生或留学生形成鲜明对比。诚然留学和成龙成凤并非是必然的等号关系,在新的时代家长需要松开自己宽厚的臂膀让孩子们进入大自然去迎接挑战。二是学习成绩特别优异的孩子。由于信息不对称,很多家长误认为只要大城市孩子、名校的孩子才有出国留学的机会。其实不然,中国的出国留学经历了公派(清末年)到私人出国为主,公派为辅两个阶段。在可见的将来公派留学的比例会逐年下降。之所以说并非只有大城市、名校的孩子才能出国留学根本原因是西方国家入学申请与国内入学的不同造成的。其一,拿教育资源来说,中国目前有1000多所教育部认可的大学,美国有各类政府承认的大学4000多所。把人口基数考虑进去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国内的那几个少数名校那么的难考了。从资源占有的角度讲申请美国的大学的难度系数甚至远远低于考入理想的国内某个大学。其二,中国的大学时一考定终生,并不认可考试里面的偶然因素,造成无数600分读清华,599读二本的悲惨结局,尽管我们知道一个考600分和考599分的考试能力上差别不大。然而一分之差就可能改变很多人的命运和未来的起点、圈子、职业道路等等。从本质上来说这种cutting score (分数线)制度是一种变相的歧视和不公平。而西方的大学的录取并没有一个cutting score (分数线),也没有所谓的高考。综合评估是西方大学录取学生的核心词。
他们选择申请者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评估:
(一)高中阶段或者大学阶段的GPA (Grade Point Average)成绩,即所有科目平均成绩。通常情况下GPA在80分(100分制)以上的学生均能够被美国或者英国的大学录取。即使GPA不到80分,也并不意味着与留学无缘。可以通过后面的几个条件加以弥补。
(二)标准化考试的成绩。目前到美国和英国读书的主流考试有两大类,一类是测试母语非英语的国际学生是否具备获得留学成功所必备的语言技能的考试,有英联盟的雅思考试,美国ETS管理的TOEFL考试。雅思6.5是到英国读研究生的一个普遍的最低要求,托福90分是进入美国研究生院学习的一个大概最低要求。另一类考试则是为了使即将到西方国家读书的孩子们提前了解西方教育的核心价值观,主要研究方法,需要具备的知识底蕴而设计的主要以测试考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人文社科基础知识为目的考试,目前英联盟还没有这样的考试,主要是到美国读书高中生读本科需要考SAT,读研究生需要考GRE,和GMAT(商学院)。
(三)学术成果或者其他获奖的经历。如果在大学期间有发表的论文且与学生未来申请的专业一直或高度相关就会成为非常好的砝码。或者在大学或高中阶段有获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国际级别的各种奖项的经历都是申请留学的加分点。
(四)出色的Person Statement (个人陈述)和明确的职业规划。除了以上三个申请的砝码外出色的PS也是申请的关键之一,出色PS的定义是清晰的告诉你未来的大学或研究生院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大学,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你对自己未来五到十年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留学的经历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让你实现你的梦想。一个方向感极强、毅力极强的人一定能打动人心。综上所述,西方学校申请并非一考定终生,而是综合评估。那么我们的结论是成绩特别优异的孩子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可以申请奖学金来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大学的录取有一个fund-blind(资金忽略原则),意思是说只要你足够优秀,读书的钱大学来给你,原因是美国的大学把学生当资产来经营,好的学生就是蓝筹股,当然要不惜一切代价纳入帐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