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新课标中明确要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切实提高育人质量,新课标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实行,在此之前应尽快熟悉内容。以下是由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提供的“2022化学课程标准全文最新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义务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
(202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 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 成果,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 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 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 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各课程标准,坚持 了正确的改革方向,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基础教育质量提高作 出了积极贡献。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 “上好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 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 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义务教育课程必须与时俱进,进 行修订完善。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 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 育。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 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 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 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
二、修订原则
(一)坚持目标导向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有理 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确立课程修订的根本遵 循。准确理解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全面 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 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 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
(二)坚持问题导向
全面梳理课程改革的困难与问题,明确修订重点和任务,注重对 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 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 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减负提质。细化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 课程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三)坚持创新导向
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借鉴国际先进教育 理念,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 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适宜性。坚持与时俱进,反 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 课程时代性。
三、主要变化
(一) 关于课程方案
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 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 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 体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政策要求, 在保持义务教育阶段九年9522总课时数不变的基础上,调整优化课 程设置。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为 “道德与法治”,进行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 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 选择开设。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科 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 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 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 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二) 关于课程标准
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 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 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统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 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 式。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 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
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各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 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 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四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 求“ “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一学一 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 “为什么教”“教 什么” “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 “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 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 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依据学生从小学 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 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 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 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勤勉认真、行而不 辍,不断创新实践,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 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 课程性质 1
二、 课程理念 2
三、 课程目标 5
(一)核心素养内涵 5
(二)目标要求 7
四、 课程内容 10
(一) 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 12
(二)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18
(三)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23
(四) 物质的化学变化 26
(五) 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 31
五、 学业质量 37
(一)学业质量内涵 37
(二)学业质量描述 37
六、 课程实施 40
(一)教学建议 40
(二) 评价建议 45
(三) 教材编写建议 50
(四)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53
(五) 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 55
附 录 59
附录1跨学科实践活动案例 59
附录2教学案例 67
附录3评价案例 73
附录4学生必做实验与跨学科实践活动 80
一、课程性质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 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化学是 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理学共同构成物质科学的基础,是材 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和航空航天工程 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力量,在应对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人类面临的 重大挑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具有基础性和实践 性,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 要价值。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形 成物质及其变化等基本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创新精神与实践能 力,养成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理念
1. 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 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化学课程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反映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化学基 本观念和规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传承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培养 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引 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 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社会进步而奋斗的崇高追求。
2. 整体规划素养立意的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对核心素养的要求,既重视与小学科学课程和 高中化学课程的衔接,又关注与义务教育阶段其他有关课程的关联。
化学课程既强调化学学科及科学领域的核心素养,又反映未来社 会公民必备的共通性素养,倡导学会学习、合作沟通、创新实践,从 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全 方位构建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体系。
3. 构建大概念统领的化学课程内容体系
精心选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化学课程内容,注重结合学生 已有生活经验,反映化学科学发展的新成就,体现化学课程内容的基 础性、时代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科内的融合及学科间的联系,明确学 习主题,凝练大概念,反映核心素养在各学习主题下的特质化内容 要求。
每个学习主题围绕大概念选取多维度的具体学习内容,既包括核 心知识,又包括对思维方法、探究实践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 求,充分发挥大概念对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和素养化的功能价值。
4. 重视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
聚焦学科育人方式的转变,深化化学教学改革。基于大概念的建 构,整体设计和合理实施单元教学,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 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样化探究活动;创 设真实问题情境,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开展项目式 学习,重视跨学科实践活动。
基于每个学习主题的特点与核心素养发展的具体目标,提供有针 对性的教学策略建议、情境素材建议和学习活动建议。
5. 倡导实施促进发展的评价
树立科学评价观,重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依据核心素养导向 的课程目标,设计学业质量和各学习主题的学业要求,为评价的设 计、实施提供依据和指导。
改进终结性评价,探索核心素养立意的命题,科学设计评价工 具,重视评价学生的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 度与责任等核心素养;加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化学学习活动中 的表现,基于证据诊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实现“教一学一评” 一体化;深化综合评价,探索增值评价,注重提高学生自我评 价、自我反思的能力,引导教师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改进教学,实现以 评促学、以评促教,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三、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 念,确立课程目标。
(一)核心素养内涵
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而逐 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 格和关键能力。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化学观念、科 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 养在化学课程中的具体化,反映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教育价值与育 人功能,体现了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化学课程学习 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
1.化学观念
化学观念是人类探索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应用、化学反应 及其规律所形成的基本观念,是化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提炼与升 华,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化学观念主要包括: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具有多样性,可 以分为不同的类别;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结构决定性 质,物质性质决定用途;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其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且伴随着能量变化,并遵循一定的规律;在一定条件下通过 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等等。
2. 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在化学学习中基于事实与逻辑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 对不同信息、观点和结论进行质疑与批判,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 是从化学视角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思路与方法;是从宏观、微 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
科学思维主要包括:在解决化学问题中所运用的比较、分类、分 析、综合、归纳等科学方法,基于实验事实进行证据推理、建构模型 并推测物质及其变化的思维能力,在解决与化学相关的真实问题中形 成的质疑能力、批判能力和创新意识。
3. 科学探究与实践
科学探究与实践是指经历化学课程中的实验探究,基于学科和跨 学科实践活动形成的学习能力;是综合运用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 法,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和完成综合实践活动 中展现的能力与品格。
科学探究与实践主要包括: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网 络查询等技术手段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简单的技术 与工程方法设计、制作与使用相关模型和作品的能力,参与社会调查 实践、提出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方案的能力,与他人分工协作、沟通交 流、合作问题解决的能力等。
4. 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在理解科学、技术、 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对化学促进社会可持续发 展的正确认识,以及所表现的责任担当。
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发展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想象力和 探究欲,保持对化学学习和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对化学学科促进人 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具有积极的认识;具有严谨求实 的科学态度,敢于提出并坚持自己的见解、勇于修正或放弃错误观 点、反对伪科学的科学精神;遵守科学伦理和法律法规,具有运用化 学知识对生活及社会实际问题作出判断和决策的意识;形成节约资 源、保护环境的习惯,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热爱祖国,增强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责任感。
(二)目标要求
1. 形成化学观念,解决实际问题
初步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能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能从元 素、原子、分子视角初步分析物质的组成及变化,认识“在一定条件 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从定性和定 量的视角研究物质的组成及变化,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对资源利用和物 质转化的重要意义;能通过实例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的关系,形成 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能从物质及其变化的视角初步分析、解决一些 与化学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 发展科学思维,强化创新意识
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手段获取化学事实,能初步运 用比较、分类、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形成一 定的证据推理能力;能从变化和联系的视角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能 以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方式认识和表征化学变化;初步建立物 质及其变化的相关模型,能根据物质的类别和信息提示预测其性质, 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能从跨学科角度初步分析和解决简单
的开放性问题,体会系统思维的意义;能对不同的观点和方案提出自 己的见解,发展创新思维能力,逐步学会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
3. 经历科学探究,增强实践能力
认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和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能进行 安全、规范的实验基本操作,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 任务;能主动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 标,设计和实施探究方案,获取证据并分析得到结论,能用科学语言 和信息技术手段合理表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并与同学交流;能从化 学视角对常见的生活现象、简单的跨学科问题进行探讨,能运用简单 的技术与工程的方法初步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完成社会实践 活动;在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中,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学习计 划,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能与同学合作、分享,善于听取他人的合理 建议,评价、反思、改进学习过程与结果,初步形成自主、合作、探 究的能力。
4. 养成科学态度,具有责任担当
具有对物质世界及其变化的好奇心、探究欲和审美情趣;热爱科 学,逐步形成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大胆质疑、追求真理、反对伪科 学的科学精神及勇于克服困难的坚毅品质;学习科学家胸怀祖国、服 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淡泊名利、潜 心研究的奉献精神;认识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 位,努力把科技自立自强信念自觉融入人生追求之中。
赞赏化学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出的重大贡献;具有安全意识和合理选用化学品的观念,提高应对 意外伤害事故的意识;初步形成节能低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态 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 系,遵守与化学、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及法律法规,能积极参加与化 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并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初步形成主动 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和绿色发 展观,具有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 习化学的志向和责任担当。
因为正文内容过多,请大家通过网盘下载课程原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