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意义在于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 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下面由留学群小编带大家更加详细的了解一下全国防灾减灾日,希望大家喜欢,仅供参考。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 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 "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 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拓展一:各地行动
2013年,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纳入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框架。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不断完善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应急体系。2016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印发,要求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2017年7月31日,黑龙江省正式印发《黑龙江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规划提出,完成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3个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分库建设,创建20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开工建设"三江连通"骨干工程,建成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三江治理"工程,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等工程,到2020年力争基本完成城镇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完成60万户农村泥草(危)房改造。
2018年应急管理部成立以来,组建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建了27支专业救援队、一批跨区域机动救援力量和7支国际救援队,着力打造应急救援"尖刀"和"拳头"力量。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主动对标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定位,适应从"单一灾种"向"全灾种"应对全面转型的需要,一手抓改革转制,一手抓转型升级,坚持在实践中锻炼队伍、提升能力。2018年,共出动1270万人次、219万车次,营救疏散群众67.6万人,抢救保护财产价值313亿元。
2019年5月7日,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全国集中竞赛在国家(重庆)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正式开赛,27支经过区域选拔和培训考核的决赛队伍在破拆、绳索、水域3大类12个技能竞赛项目展开激烈角逐。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时期,全国建成各级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2000多个。历次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全国共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6亿份,举办培训及讲座4.5万场,举行不同规模的演练14.5万场、主体宣教活动2.6万场,参与现场活动的直接受教育人群6500万人次。
拓展二:防灾减灾顺口溜
一、地震:
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
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
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二、火灾:
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
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
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
三、洪水:
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
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
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四、台风:
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
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
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
五、泥石流:
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
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
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六、雷击:
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
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
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七、暴雪:
暴雪天,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
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
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
八、龙卷风:
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地窖,
室内躲避离门窗,电源水源全关掉,
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车里面不可靠。
九、疫情:
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
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
人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