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正值一年当中最热的时期,有些地方可能高达40多度以上,该怎么预防呢。下面是由留学群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大暑节气相关知识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大暑节气相关知识有哪些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萤火虫产卵在落叶与枯草之间。
经幼虫、蛹而至成虫。
在盛夏孵化而出。
仲夏之夜。
林间荧光闪烁,仿若仙境。
是难得一见的绝妙景象。
二候土润溽暑。
此时土壤内湿气潮润。
天气也湿热难耐。
在这“上蒸下煮”的时节。
来一份清热解暑的绿豆汤。
是这个季节惬意的享受。
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节气。
常在午后降下大雨。
雨势大,但下雨的时间不长。
雨后可以稍稍缓解一些暑气。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说的就是暑天大雨的情景。
大暑饮食。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在酷热的大暑时节。
人们很是注意饮食。
在北方将之称为“贴伏膘”。
北方人的习俗是。
吃面条、饺子、鸡蛋。
老北京人还会做冰镇酸梅汤沿街叫卖。
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
民间百姓认为。
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
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
所以也被用来。
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
广东有“吃仙草”的习俗。
“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
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
有神奇的消暑功效。
大暑养生。
【多吃“苦”】。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
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
适当吃点苦瓜、苦菜。
苦荞麦等苦味食物。
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
【多喝水】。
大热天。
如果有人提醒你多喝水。
那绝对是真爱。
因为此时人体的水分消耗很大。
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还可以饮用绿豆汤、菊花茶等。
出汗较多时可饮用糖水、盐水。
以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少动“火”】。
“大暑”时节天气持续高温。
人们易动“肝火”。
常常无精打采、食欲不振。
或许身体还没中暑。
情绪却已“中暑”。
基础天气特点:日照最多。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
在我国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如苏、浙、赣等一带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恰如左河水诗云:“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烦静在蝇蚊。纵逢战鼓云中起,箭射荷塘若洒金。”如果大暑前后出现阴雨,则预示以后雨水多。农谚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的说法。
而在我国的华南西部地区虽然高温出现也最频繁,但雨水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这里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
根据大暑的热与不热,有不少预测后期天气的农谚有:如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中期预示的有“大暑热,秋后凉”;长期预示的有“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大暑不热要烂冬”等。
具体特点:高温酷热。
大家都知道“热在三伏”。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这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而且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刚好与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相吻合。大暑相对小暑,顾名思义,更加炎热。在《1971~2000中国地面气候资料》中,从30年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统计中可以看到:有一部分省区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出现在7月下旬,绝大部分省区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都是出现在8月上旬,刚好都出现在7月下8月上的大暑时期。
为什么大暑比夏至热。
三伏天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
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少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大暑节气,是一年之中最热的节气,古书《二十四节气解》中说:“大暑,乃炎热之极也”。这足以说明了这个节气的炎热程度。“大暑”期间之所以炎热至极,是因为自入夏以来,地面上白天从太阳光中吸收的热量多于夜间散放的热量,热量不断积累,到大暑期间,所积累的热量达到了顶峰,所以大暑最为炎热。
太阳光照射到地面上,晒热了地面,地面吸收的热再放出去烘热空气,空气的温度主要是间接从地面得到的。虽然夏天的中午,太阳光照射地面最接近直射,地面和空气受热量强,但地面放出的热量,少于太阳所供应的热量,所以此时并非是最热的时候。
中午以后,地面温度仍能继续升高,一直等到地面放出的热量等于太阳所供应的热量时,地面温度才能升到最高;而近地面气温的升高,必须从地面放出的热量得到,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因此夏天最热的时候不是中午,而是午后两三点钟的时候。
三宜。
宜吃苦。
中医说夏主火,火入心。“多吃苦”能清热解毒养心。
苦瓜一类的苦味食物,可以刺激味蕾,促进食欲。不过,苦瓜性凉,对于脾胃比较虚弱的人来说,并不适合食用,吃太多反而会引起腹泻。
莲子心,则可以清心火,止疮痛。而且,对于心气虚的人,还能补心气。
莴苣,可以分为叶用莴苣,又称春菜、生菜;以及茎用莴苣,又称莴笋、香笋。莴苣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促进肠壁蠕动,帮助大便排泄。另外,莴苣中还含有一种芳香烃羟化脂,对于消化系统的肝癌、胃癌等,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脾胃虚寒、久坐办公室的人也不宜吃太多苦。
宜吃姜。
生姜的药性辛、温,归肺、脾胃经。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民间有句话: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好,大家都知道,但不能乱吃。大暑,最宜醋泡姜:补肝升阳、不上火。醋是收敛的,于是原本辛散的姜性由此变得平和起来,吃起来也没有姜的辣味了,不爱吃姜的人也可尝试。
宜晚睡早起。
中医讲:“顺四时而适寒暑”,人的作息要顺应四季轮转。
夏天阳盛而阴虚,白天时间长,要晚睡早起。
可以晚上十一点睡,早上六点起,是较为健康的作息。
中午可以适当休息,尽量控制在30分钟左右,以免影响晚上休息。
三忌。
忌饮食不洁。
大暑节气湿热交蒸,细菌和病毒繁殖快,皮肤病发病增多,此外也会致食物中毒。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注意灭蝇,不吃不干净的饭菜,最好当天的饭菜当天吃,隔夜饭菜要煮沸、热透。
忌用冷饮降温。
大暑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除了暑热之气,还会有湿浊之气,人们为了解暑往往还会饮用大量冷饮雪糕啤酒等来解暑,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胃肠不适,进而导致腹泻。
忌大量饮水。
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
推荐阅读:
立春 | 雨水 | 惊蛰 | 春分 | 清明 | 谷雨 | 立夏 | 小满 | 芒种 | 夏至 | 小暑 | 大暑 |
立秋 | 处暑 | 白露 | 秋分 | 寒露 | 霜降 | 立冬 | 小雪 | 大雪 | 冬至 | 小寒 | 大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