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热遍世界各地
中国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中国独特悠久的文化和古迹,中国人走出国门者日众……诸多原因在持续催生着全球一波波的汉语热潮。
3月12日,英国BBC开播汉语卡通教学片,这是欧美国家首次通过主流媒体向儿童教授汉语。如今在英国,很多中产阶级以能让孩子说汉语为荣,这些家长以10年到20年为孩子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考量,他们认为,从现在开始让孩子学习汉语,在孩子成年的时候,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会比现在大很多,掌握汉语能让他们的孩子在今后更有竞争力。目前在英国,每7所中学中就有1所提供中文课程。
4月6日,法国政府向中国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授予法国学术棕榈军官勋章,以表彰她在创建孔子学院,推广中文教学等方面做出的贡献。据法国驻华大使白林介绍,近年来,法国教育部陆续通过政令,正式颁布中小学和中文国际班汉语教学大纲。目前,全法共有700多所大中小学开设汉语课,法国中小学学习汉语人数连年增幅达40%以上,汉语正从第三外语向第二外语和第一外语发展。
合格教师名额难求
汉语热的兴起,直接导致了对于汉语教师需求的激增。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约需1万名对外汉语教师,而我国每年仅能派出2000人左右。预计到2015年,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将超过两亿人,至少需要500万名汉语教师。
有人说,只要自己掌握汉语,那么教授外国人说汉语则是件容易的事。事实并非如此。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院长郭鹏(微博)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在教学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都有特殊性,与普通的中文教学相比区别明显。一个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除了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从业能力外,最重要的是要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具有一种自觉性,时刻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是把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人,你的教学对象已经具有一种以上的非汉语母语能力以及相应的文化背景,你是在这些文化影响和语言迁移下,去引导他们习得汉语。同时,你要把这个理念自然而然地贯穿在课堂教学以及教案、教材的编写中。所以,一个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需要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不是想当然,而是紧紧围绕外国人汉语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对新入行的教师而言,必要的引导和系统的培训是必要的。培养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定要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
郭院长幽默地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对自己母语的特点往往习焉不察,一般人若不经过专业学习,对汉语的许多语言现象就会缺乏科学严谨的认知,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很多时候只能告诉学生“是什么”,却很难说清“为什么”,特别是缺少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为什么”。这也是“能说汉语,并不一定能教汉语”的原因。
多方协作满足需求
目前对外汉语教师的派出有3个主要途径:一是中外合办孔子学院时,中方合作院校负责派遣中文教师;二是招募汉语教师志愿者,经考试、培训后派往国外;三是考取了相关汉语教师资格证书的社会人士,通过多种渠道赴海外任教。
目前,我国有近300所大学设立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以1985年最早设立该专业的北京语言大学为例,该专业多年来累计培养毕业生1650余人。显而易见,仅靠大学的力量远远不能满足对汉语教师的数量要求。
作为汉语国际推广的权威机构,国家汉办采取多种形式应对师资紧张局面。至2011年底,国家汉办共派出汉语教师6000余人,汉语教师志愿者1.6万人,培训教师2.5万人。外派汉语教师分布在123个国家的孔子学院和大学、中小学。近几年来,随着开设汉语课的中小学越来越多,派往中小学的教师逐年增加,这也反映出外国汉语学习者低龄化的趋势。汉语教师志愿者则多数在中小学任教。
国家汉办汉语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为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发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注重外国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每年邀请大批外国汉语教师来华参加汉语知识及教学技能、教材使用培训;另外,每年派出专家学者赴海外培训当地汉语教师。
巨大的需求,也催生了相关教师资格考试的繁荣。据了解,近年来,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证书、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书等考试的报考人数逐年增加,报考者中既有留学(微博)生、海外华侨,也有即将出国留学、移民(微博)和有志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人士。
著名的水桶效应告诉我们,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文化,是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了解、友谊的途径,也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需要。在汉语热的大背景下,要想满足海外众多汉语学习者的需求,就需要教材、师资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希望通过政府、民间等多方协作,不让汉语教师成为水桶上那块最短的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