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河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考点在高考《考试大纲》中归入表达运用这一考试内容中,能力层级为D级。2007年《考试大纲》对于常见的修辞方法规定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八种。
考查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实践,而不是单纯考查概念。考生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一是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辨认和理解;二是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的运用修辞方法,能够理解修辞语句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能够评价修辞语句运用的优劣;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从近几年高考来看,对于修辞考点的考查,较少单独设题,而是将本考点融入到其它考点,综合考查考生对常见修辞方法的运用能力。下面我们结合近两年高考对于本考点在不同设题类型上来作一番解析,以期对本考点在高考试题中的具体体现有明确的了解。
1.辨析辞格,分析其表达作用。
【例1】对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5年辽宁卷第6题)
A.那些文字拙劣的、词不达意的、欠通的语句密密麻麻,作者有点像是骑在“文字”这匹未驯的马上,马乱蹦乱跳,把他掀下来了。
“‘文字’这匹未驯的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给抽象的事理以形象的解说,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同时也耐人寻味,给人以艺术享受。
B.南面,则是苍茫无垠的渤海,这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进了渤海岸边,这个所在,就是那有名的老龙头,也就是那万里长城的尖端。
这句话中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用“直冲下来”“一头扎进”给静态的“万里长城”以动态的描写。语言表达既生动优美,新奇鲜活,又简洁明快,直截了当,激发了读者的艺术联想。
C.你看那黑土呵,黑得这样油光光,乌亮亮,真叫人看不够,爱不够!我忽然想起一句民谚,这样的土地,种上车杠能发芽,插下扁担会结瓜。
语段中引用的民谚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既生动地突出了土地肥沃、能种出好庄稼的特征,又抒发了作者对黑土地挚爱的情怀,同时还增强了语言的对称美。
D.不是有无数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吗?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那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
这里连用两个反问,并套用了排比,既起到强调语意、强化语势的作用,又使语言表达跌宕有致,同时也抒发了强烈的感情。此外,还使语言富有整齐美和节奏感。
【解析】采用选择题的题型直接考查修辞方法,从近几年来看,较少出现,但并不就意味着对本考点不作这样的直接考查。2005年辽宁卷这道直接考查修辞方法的题目提醒我们,高考复习对于《考试大纲》中所出现的考点都应有足够的重视。本题对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当的一项为B,B项中关于辞格的判别说是“比拟”,这样的表述不够清楚,“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类型,而原句中只是把长城当作人去写,应是“拟人”,不包括拟物。
【答案】B
2.结合句式仿写,考查修辞方法的运用能力。
【例2】请在“家园”和“思念”中任选一个词,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写三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写法,三个句子的内容有内在联系。(2006年全国卷Ⅰ第20题)
示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解析】仿用句式是近年高考中频频出现的语言运用题型。仿用句式,指的是依据提供的语句特点,仿写前后意义贯通、语言形式相似的句子。在仿用句式时,要求作到句式一致、内容统一、修辞恰当。仿用句式讲究形神兼备,不仅句式要求一致,而且内容、修辞方法上也要求一致。高考中常将“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考点的考查有机糅入到仿用句式这一考点当中以综合考查语言的运用能力。本题在仿写当中,就应特别注意的是每个句子都要有比喻和比拟(拟人或拟物)两种修辞方法。
【答案】
思念示例:⑴思念像一株刚萌发的幼苗,对外界探头探脑。思念像一株小树,亭亭玉立的,生长着,伸展着。思念像一棵枝丫横生的老槐,狂舞着,张扬着,深深地扎在我的心中。示例⑵:思念像春天的雨丝,柔柔的,亲着,吻着。思念像夏天的蝉声,充斥于整个天地缠着绕着,想逃也逃不脱。思念像永远的秋季,任黄叶挥洒,任秋雨缠绵,任那浸透古人心神的浓郁韵味熏染。
家园示例:家园像幼年时的摇篮,摇着我童年的梦,要我快快长大。家园像青年时的单间,随时等我,随时离我,任我逍遥,任我奔波。家园像老年时的古宅,纵使有些残破,让人心安,让人有所依托。
【例3】标点符号往往能引发人们的联想,例如:“省略号像一条漫长的人生道路,等着你去书写它留下的空白。”请以一种标点符号(省略号除外)为描述对象,写一个比喻句,形象地阐发某种生活道理。(2006年浙江卷第22题)
【解析】本题结合仿写,考查修辞方法的运用能力。但设题又绝不拘于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更注重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和生活感悟能力。可供考生选择的标点符号很多,每一种标点符号都能引起考生不同的联想,如句号让我们想到圆满,叹号让我们想到粗犷有力,省略号让我们想到停顿间隙……考生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并且由形似进而想到神似,也即是说要以某个标点符号来形象阐发某种生活道理。
【答案示例】问号,就像人躬身自问一辈子,因为人生最大的困惑来自我们自身。
3.结合古诗文鉴赏,考查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能力。
【例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江西卷第14题第2小题)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①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①将:行,流过。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解析】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尤其是古诗鉴赏当中,较为注重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要求考生从辨识和理解角度来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方法。而其中,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又较多侧重考查对其作用的理解。
【答案】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风浪考验的主旨。
【例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安徽卷第12题第2小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解析】“诗言志”,诗歌在表达方式上较多使用抒情,而诗歌的抒情又常常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运用,对于诗歌的阅读鉴赏,解读意象,领会情感常可从修辞运用角度入手。本题设题就注意到了这一特点。联系标题,可以看出诗歌是一首赠别诗,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伤感和别后的思念。但诗人并不是直接地抒写内心的这种情感,而是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来借“实”景以写“虚”情。
【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4.结合现代文阅读,考查理解修辞手法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
【例6】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画线段落加以赏析。(2006年江西卷第17题)
对应段落: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势高雅优美,你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棱的荒野者。
【解析】在现代文阅读中,尤其是在文学作品的阅读当中,“鉴赏评价”能力层级要求考查的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其中对于语言、表达技巧的鉴赏就包括了修辞手法,而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又主要是考查考生准确理解修辞手法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即表达效果)。对本题的解答首先应该从修辞运用角度找出具体的修辞手法,再结合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抒发来分析表达效果。
【答案】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从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灿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光里的“黄金树”由衷的赞美,为文意的转折作铺垫。
【例7】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06年福建卷第13题)
对应段落:此外失望人的傻笑,挨了骂的下人对主子的赔笑,生离永别时节的苦笑——这些笑全是“自然”跟我们为难,把我们弄得没有办法,我们承认失败了的表现,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②。
莎士比亚的妙句“对着悲哀微笑”说尽此中的苦况,传出“笑”的悲剧的情调。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题目要求考生辨识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对句意作释解。结合句子的具体语境不难作出回答。
【答案】使用了暗喻(或比喻)的修辞手法。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因素把我们弄得无可奈何,只好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5.结合写作,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
高考写作在“发展等级”中关于“有文采”强调:“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作文当中能够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文章就可以显得内容丰赡、气势充沛、辞采华茂、形象富丽。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复习方法 |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 高考饮食攻略 | 高考励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