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无论是对文言实词的专项考查,还是对文句的翻译、文意的理解,都涉及对文言实词的含义的理解,覆盖面广,赋分值大,失误率也较其他知识能力点要高。究其错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不辨古今
从词义角度,将古代汉语的实词与现代汉语作比较,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词义完全相同,一类是完全不同,一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重点考查的是第三类。这类实词,从词义的古今变化来看,又可分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和名称说法改变等五种情况。所谓不辨古今,就是考生没有注意到词义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它们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以今义去解释古义。如2010年高考湖北卷第10题: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相与笑之曰:鄙鄙:卑鄙
“鄙”在现代汉语中,有“卑鄙”之意,这是道德层面的;但“鄙”在古代汉语中,绝没有“卑鄙”之意,而只有“浅陋”之意,这是认识层面的,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所以,A项就犯了不辨古今,以今义解释古义的错误,正确的解释应为“浅陋”。
二、不知通假
对古代汉语中部分实词的通假现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就不能按它们所通之字去解释,而仍按原字去解释,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如2010年高考四川卷第8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内:里面
该句中的“内”是“纳”的通假字,意思是“使……进入”,意译为“投入”,如“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C项就是因为不懂得它是通假字,未能按所通之字“纳”去解释,而仍按“内”的字面义去解释,因而造成了理解的错误。
三、不明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如果不明白这些词类活用现象,不按活用的类型解释词义,而仍按字面意思直接解释,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如2009年高考广东卷第5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奇:奇妙
该句中的“奇”是词类活用,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应解释为“以……为奇”(认为……是奇才),中学课本中“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促织》)两句的“奇”也是这种用法。而A项在解释“奇”时,不明白这一词类活用现象,仍按“奇”的字面意思直接解释,导致了解释的错误。
四、不分单双
在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就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相同。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地”和“方”是两个单音词连用,释义时应分别解释为“土地”和“方圆”;如果把它们误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名词“地方”,句子就解释不通,释义也必然错误。再如2008年高考北京卷第6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欺负:压迫、侮辱
该句中的“欺负”是两个单音词“欺”和“负”的连用,应该分别解释为“欺诈”和“背弃”;而A项却把它们误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欺负”,试想,下属哪来的胆子去“压迫、侮辱”上官呢?这明显有悖常理,所以A项的解释是错误的。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考查的实词,绝大多数源于教材,但最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就多达120个,而且每一个实词还有诸多的义项,考生要完全掌握已非易事,更何况迁移和运用?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对我们准确而快捷地解答高考文言文实词考查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现将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推断方法撮举如下:
1.形训推断法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会意字占12%以上,其形旁表义为我们破解文言实词的词义提供了帮助。如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第8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爨:做饭
该句中“籴”和“爨”两个实词都极为冷僻,“爨”只在中学语文课本《项脊轩记》一文中出现过一次:“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而“籴”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根本就从未出现过。但如果用形训推断法来破解,就迎刃而解了。“籴”是一个会意字,上为“入”,下为“米”,把两者的意思整合起来,就是“买进(粮食)”。而“爨”也是一个会意字,上为“锅灶”,下为“火烧柴木”,把两者的意思整合起来,就是“生火做饭”。据此可以推断出D项“做饭”的释义是正确的。
2.结构推断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互文句和并列结构非常多,其中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简易推出繁难。如中学课本中的下面两例:
①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贾谊《过秦论》)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①句中,“固”与“地”处于对应位置,我们借助“地”可以推断“固”应当是名词,进而解释为“险要的地势”。②句中,“忧劳”与“逸豫”处于对应位置,加之“兴国”与“亡身”语义相反,可以推断“逸豫”义应与“忧劳”相反,就是“安逸享乐”之意了。
再如2007年高考浙江卷第11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畏其敏畏:担忧
原文全句为“畏其敏,而服其工也”。在该句中,“畏其敏”是与“服其工”对举的。为此,我们可以借助“服(佩服)”的意义,推断出与之对位的“畏”的意义。“工”与“敏”的评价取向相同——均为正面,所以“服”与“畏”的情感取向也应相近——均为褒扬,可以解释为“敬畏”,据此可以推断出C项“担忧”的解释是错误的。
3.语法推断法
对实词所在的短语作结构分析,对实词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很快推断出文言实词释义的正误。如2010年高考重庆卷第8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贫甚,质女婢于人质:人质
通过对“质”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可以发现“质”是谓语,“女婢”充当“质”的宾语,而“于人”则充当“质”的补语。据此可以断定,“质”应为动词,所以D项将它解释成名词“人质”是错误的,应解释为动词“抵押,典当”。
4.语境推断法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准确地阐释了语境推断法的内涵,要想推断实词的正确意思,必须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钥匙。如2010年高考广东卷第5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上语诸将曰语:谈论
从语境“上语诸将曰:‘宋忠拥兵怀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因其未至,可先击之。’诸将皆曰:‘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上曰:‘非公等所知,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可以看出:这是一段皇帝与臣子的对话,话题是战争的形势和所应采取的对策——皇帝力主“先击”,而臣子则主张“固守”。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A项“谈论”的解释于理不合。因为如果“语”解释为“谈论”,那么皇帝下面的谈话就应该围绕“语”的宾语“诸将”来进行,否则,就“跑题”了。而皇帝下面的两处谈话说的都是“战争”,而对“诸将”均只字未提,这岂不匪夷所思?根据语境,该句中的“语”应该解释为“告诉”,这才符合围绕战争的君臣对话氛围。
5.成语推断法
现在运用的成语,还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熟知的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有时也能使解题“柳暗花明又一春”。如2010年高考辽宁卷第4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初以荫为泰宁主簿荫:功绩。
成语“封妻荫子”中的“荫”义为“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而取得的入仕权利”,用在此句中恰好吻合。该句的意思是“开始赵良淳因先辈的功德做了泰宁主簿”;而按B项“功绩”的解释,赵良淳是凭自己的功绩做上泰宁主簿的,这显然有违上文“赵良淳,字景程,丞相汝愚曾孙也”的文意。2010年高考试卷中的下列试题也可通过成语推断法来进行解答:
⑴(北京卷第6题A项)居善药居:聚积,搜集
⑵(山东卷第9题C项)遽薄京师薄:逼近
⑶(湖南卷第6题A项)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敌:敌人
上述三例中实词的词义可分别依据成语“囤积居奇”“日薄西山”“势均力敌”中加点的词的词义推断而出,通过比照可以看出,第⑴⑵例的解释都是正确的,第⑶例的解释是错误的,应解释为“对等,相当”。
解答高考文言文实词考查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你掌握的推断“武器”越多,你答题的准确率就越高。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复习方法 |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 高考饮食攻略 | 高考励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