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高考考试报名已经开始了,相信很多考生已经在备战2023年的高考,为了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3年高考必背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可供各位考生参考。更多考试相关信息请各位考生继续关注本网站。
2023年高考必背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一、姓名和称谓
(一)人称姓名
1.直称姓名(或名)
(1)用于自称。例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
(2)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例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3)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4)尊者对卑者称名。例如:求,尔何如?《论语》
(5)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例如:夫子何哂由也?《论语》
2.称字、号、斋名、谥号
这种情况是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1)称字。例如: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送东阳马生序》
(2)称号。例如: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3)称谥号。例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范仲淹为文正公。
(4)称斋名。例如: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3.称官名、爵名
(1)称官名。例如: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称韩愈为“韩吏部”。
(2)称爵名。例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后人以武侯相称。
4.称籍贯
例如: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南海”代指康有为)《谭嗣同传》
5.称郡望
例如:唐代诗人韩愈系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6.几项兼称
这种情况一般是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例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7.唐代还有种特殊称呼,即以曾祖兄弟的长幼排行来称呼
例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8.特殊称谓
(1)职业+人名。例如: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庄子·养生主》
(2)姓+之+人名。例如: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左传·僖公三十年》
(二)谦称、敬称、贱称
1.谦称
(1)王侯自称
①朕 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后为皇帝自称专用。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例如:朕为始皇帝。《史记》
②寡人 皇帝的谦称,译为“我”。例如: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③孤 皇帝王侯的谦称,汉以后盛行,译为“我”。例如:
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赤壁之战》
④寡君 对别国人谦称本国君主。例如: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左传》
⑤不谷不善,古代诸侯的谦称。译为“我”。例如:
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僖公四年》
(2)臣子自称
①臣 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男性谦称,可译为“我”。例如: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②老臣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多指年长者。例如:老臣贱息舒祺,最少。《战国策·赵策》
(3)一般人自称
①仆 谦称,译为“我”。例如:仆非敢如此也。《报任安书》
②愚 愚蠢的人,谦称,译为“我”。例如: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赤壁之战》
③某 代替自己的名字,谦称,译为“我”。例如: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答司马谏议书》
④小人 谦称,译为“我”。例如: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左传·隐公元年》
⑤鄙人 古人表谦卑的自称。本指居住于郊野之人,又引申为见识短浅的“鄙俗”之人、“鄙陋”之人,后常用以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见识浅薄。例如:
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⑥不才 本意为没有才能的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例如: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报刘一丈书》
⑦不肖 即“不似”“不贤”,旧时表谦卑的自称,自谦自己没有本事,不能继承祖辈德行,多用于长辈死后。例如: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韩非子·功名》
⑧不佞(nìnɡ) 同“不才”。例如:不佞寝疾,不能趋走。《战国策·赵策二》
⑨后学 学者或读书人的自称。例如:零邑后学田玉书石。《朝阳岩铭》
⑩贱子 谦称自己。例如: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无家别》
(4)女子自称
①妾 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译为“我”。例如: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乐羊子妻》
②贱妾 女子谦称。例如:贱妾留空房。《孔雀东南飞(并序)》
③婢子 受奴役的女子,谦称,译为“我”。例如:
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左传·僖公十五年》
(5)自称家人
①家严 亦称“家君”“家尊”,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②家慈 旧时对别人称自己母亲的谦辞。旧俗有“严父慈母”之说,故有此称。
③舍弟 对自己弟弟的谦称。(称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家里人,称呼前常加“舍”。)
④拙荆 旧时一般人家丈夫对妻子的一种称谓。“荆”本为一种灌木,荆钗布裙为古代贫寒人家妇女的穿着,故以此代称。又作“山荆”“荆室”。
⑤贱息 古人对自己子女的谦称。例如:老臣贱息舒祺,最少。《战国策·赵策》
⑥犬子 对人称自己的儿子。例如:
同犬子,祝龟龄,天教二老鬓长青。《鹧鸪天·为老母寿》
又指对别人儿子的鄙称。例如: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三国演义》
⑦弱息 原指年幼弱小的子女,后多指幼弱的女儿。
⑧息女 古人对外人称自己的女儿为“息女”。例如:
臣有息女,愿为箕帚妾。《汉书·高帝纪》
⑨小女 对人称自己的女儿。例如:贫贱有小女。《宋史》
2.敬称
(1)称君王
①陛下 对帝王的尊称,译为“您”。例如: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史记·秦始皇本纪》
②庙号 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是对已死皇帝的敬称。例如: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海瑞传》
③殿下 古代对仅次于天子的侯王或皇太子的尊称。“殿”即“宫殿”,“殿下”本为宫殿的陛阶之下。古代天子宫中可称宫、称殿,丞相府中只可称殿,不能称宫。汉代在称天子为“陛下”的同时,称侯王为“殿下”。唐以后只称皇太子为殿下,侯王不称。
(2)称臣子
①麾下 古代对将帅的一种尊称。麾是古时军中将帅指挥用的旌旗,为将帅指挥权力的象征,故以此称之。例如: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三国志·吴志》
②足下 手下人。不直接称对方,而称对方的手下人,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例如: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
③执事 侍从。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例如: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④阁下 尊称,译为“您”。例如: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与于襄阳书》
⑤左右 在左右的侍臣。不直接称对方,而称对方左右的侍臣,即称“左右”,表示尊敬对方,译为“您”。例如: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报任安书》
⑥君 尊称,译为“您”。例如: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冯谖客孟尝君》
(3)称师长
①夫子 尊称,译为“老师”或“您”。例如: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②丈人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与今之“岳父”不同。例如:
至江上,欲涉,遇一丈人。《吕氏春秋》
③老 对老年人的尊称。如张老、谢老等。
④父(fǔ) 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对老年人的尊称。周代贵族取字时,在字前加“伯、仲、叔、季”以示排行,而在字后加“父”或“甫”以示性别,后多沿用为男子的美称。另泛指对老年人之尊称,如渔父、田父等。另,读fù,父亲或男性长辈之称。如祖父、伯父、舅父等。
⑤亚父 亚,仅次一等的。古代侯王往往称自己尊敬的贤臣为“亚父”。意为仅次于父亲的人。例如: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史记·项羽本纪》
⑥甫 同“父(fǔ)”,古代男子的美称。参见“父(fǔ)”条。
⑦母 古代对贵族女子的一种美称或泛指女性长辈。周代贵族女子取字时,字前要加姓,姓前加“孟(伯)、仲、叔、季”排行,字后加“母”或“女”以示性别。如姬原母、孟姜女等。另泛指女性长辈。如祖母、伯母、姑母、舅母等。
⑧膝下 古代儿女对父母的敬称。往往用于书面语。例如:
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孝经·治经》
⑨爷 旧称父亲或尊贵者。例如: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⑩高堂 古称父母为高堂。
泰山 旧时呼妻父为泰山。
先考 对已故父亲的敬称,又称“先君子”。
先妣(bǐ) 对已故母亲的敬称。
(4)称朋友、同辈的人
①先生 尊称,译为“您”或者“先生”。例如:
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史记·平原君列传》
②卿 尊称,译为“您”。例如: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世说新语·德行》
③子 尊称,译为“您”。例如:子路曰:“愿闻子之志。”《论语·公冶长》
④公 尊称,译为“您”。例如: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
⑤吾子 尊称,比称“子”更亲热,译为“您”。例如: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左传》
3.上称下或平辈之间的称呼
这种称呼,无尊卑之说,一般直接使用第二人称代词。例如: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并序)》
4.贱称
①小子 贱称,含有轻蔑的意味。例如: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并序)》
②竖子 贱称,如同“小子”。例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5.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
①加“从”表示叔伯关系。例如: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谢安传》
②加“太”表示长一辈。例如: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左忠毅公逸事》
③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例如:妪,先大母婢也。《项脊轩志》
(三)名、字、号
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ī)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有两种情况:①“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②“名”和“字”意思相反,例如,曾点,字皙。后人取字,通常是以两个字为“字”,例如,诸葛亮,字孔明。古人通常在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时称自己的名,表示自己谦卑时也称自己的名。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的“籍”就是项羽自呼己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还有号(又称别字)。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号。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号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个以上字的。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压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称杜甫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四)谥号、庙号、年号、改元、尊号、徽号
1.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谥号按性质分为三类:
(1)表扬性的:
经天纬地曰文 布义行刚曰景
威强睿德曰武 柔质慈民曰惠
圣闻周达曰昭 圣善闻周曰宣
行义悦民曰元 安民立政曰成
布纲治纪曰平 照临四方曰明
辟土服远曰桓 聪明睿智曰献
温柔好乐曰康 布德执义曰穆
(2)批判性的:乱而不损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 近内远礼曰炀
(3)表同情的:恭仁短折曰哀 慈仁短折曰怀 在国遭忧曰愍(mǐn)
2.庙号 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是第一个皇帝的谥号太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3.年号 是纪年的名称,也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4.改元 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
5.尊号、徽号“尊”为尊敬,“徽”为美好。“尊号”和“徽号”都是为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唐代。皇帝和皇后往往在生前就有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现代也有赠送徽号这种情况,但性质和内容已不一样,如孙炳文曾赠给郭沫若一个徽号——“戎马书生”。
(五)年龄称谓
1.襁褓 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语出《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后来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 指二三岁的儿童。例如: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孟子·尽心上》
3.齿龀·龆龀(tiáo chèn) 指儿童换牙时,五六岁。例如:有遗男,始龀。《愚公移山》
4.总角·垂髫 指幼年儿童。例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5.豆蔻年华 指女子十三四岁。例如: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
6.笄(jī)年 指女子十五岁。例如: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缡。《对酒示行简》
7.束发·成童 指男子十五岁。例如: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
8.冠·加冠·弱冠 指男子二十岁。例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9.而立之年 三十岁。
10.不惑之年 四十岁。
11.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 五十岁。
12.花甲·花甲子·耳顺之年 六十岁。天干地支按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或花甲子。又《论语》中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故称六十岁为耳顺之年。
13.耆(qí)艾 古指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例如: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荀子·致士》
14.古稀 七十岁。例如: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15.耆耋(dié) 指高寿,老年。耋指七十岁(一说八十岁)。
16.耄(mào)耋 指高寿,老年。耄指八十岁(一说九十岁)。
17.期(qī)颐 一百岁。例如: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苏轼《次韵子由》)
(六)作品命名
1.以“地名”命名
(1)《柳河东集》 作者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2)《昌黎先生文集》 作者韩愈,因昌黎韩姓为郡内望族,世称韩昌黎。
(3)《孟襄阳集》 作者孟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4)《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王安石,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5)《亭林诗文集》 作者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
(6)《小仓山房文集》 作者袁枚,辞官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小仓山。
2.以“书室名”命名
(1)《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聊斋”是其书室名。
(2)《饮冰室合集》 作者梁启超,“饮冰室”是其书室名。
(3)《惜抱轩诗文集》 作者姚鼐,“惜抱轩”是其书室名。
(4)《七录斋集》 作者张溥,“七录斋”是其书室名。
3.以“谥号”命名
(1)《王文公文集》 作者王安石,谥文。
(2)《欧阳文忠公文集》 作者欧阳修,谥文忠。
(3)《诚意伯刘文成公集》 作者刘基,封诚意伯,谥文成。
(4)《范文正公集》 作者范仲淹,谥文正。
4.以“名号”命名
(1)《诚斋集》 作者杨万里,号诚斋。
(2)《庸庵全集》 作者薛福成,号庸庵。
(3)《随园诗话》 作者袁枚,号随园主人。
(4)《稼轩长短句》 作者辛弃疾,号稼轩。
(5)《文山先生全集》 作者文天祥,号文山。
(6)《方望溪先生全集》 作者方苞,号望溪。
(7)《南雷文定全集》 作者黄宗羲,号梨州,又号南雷。
(8)《震川文集》 作者归有光,号震川。
(9)《洪北江全集》 作者洪亮吉,号北江。
(10)《樊川文集》 作者杜牧,号樊川。
5.以“字”命名
(1)《李太白全集》 作者李白,字太白。
(2)《魏叔子文钞》 作者魏禧,字叔子。
(3)《王子安集》 作者王勃,字子安。
6.以“官职”命名
(1)《王右丞集》 作者王维,官至尚书右丞。
(2)《杜工部集》 作者杜甫,官至工部员外郎。
(3)《高常侍集》 作者高适,官至散骑常侍。
(4)《宋学士文集》 作者宋濂,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
(5)《高太史大全集》 作者高启,官至翰林院国史编修。
7.以“年号”命名
(1)《白氏长庆集》 作者白居易,此集为唐穆宗长庆年间编辑。
(2)《嘉祐集》 作者苏洵,此集为宋仁宗嘉祐年间编辑。
二、官职和科举
(一)官职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职(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3.中国古代官职
(1)官职介绍
爵 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时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被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被封为莱国公,王安石为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刘基为诚意伯,王阳明为新建伯;清代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左宗棠为二等恪靖侯,李鸿章为一等肃毅伯。
丞相 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例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
太师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 位列三公,正一品位,处于专制统治者的核心位置,直接参与军国大事的拟定和决策,是皇帝统治四方的高级代言人。后逐渐成为虚衔。
少保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蜕。”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 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学士 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上卿 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例如:
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大将军 先秦、西汉时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例如: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张衡传》
参知政事 简称“参政”,唐代始设,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例如:
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谭嗣同传》
军机大臣 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例如:
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谭嗣同传》
军机章京 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例如:
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谭嗣同传》
御史 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秦御史前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
枢密使 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如《〈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当时掌管军事要务。
左徒 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例如: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屈原列传》
太尉 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上大夫 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大夫 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 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例如: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石钟山记》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五人墓碑记》
太史 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如《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文起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称太史。
长史 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如《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长史”指张裔。《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侍郎 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如《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谭嗣同传》:“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袁世凯为兵部侍郎。
侍中 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如《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郎中 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
令尹 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如《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明清时指县长,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尹 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都尉 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例如: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鸿门宴》
冏卿 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如《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司马 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 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例如: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红楼梦》
经略使 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刺史 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 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如范晔曾任宣城太守。例如: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都督 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
巡抚 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抚军 参见“巡抚”条。如《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促织》:“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校尉 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唐以后地位渐低。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
教头 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 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 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例如: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知府 即“太守”,又称“知州”。例如: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登泰山记》
县令 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例如: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孔雀东南飞(并序)》
里正 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例如:令以责之里正。《促织》
里胥 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例如: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
(2)官职变动词语集释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 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例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
辟 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例如:
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
荐、举 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例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 授予官职。例如: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选 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例如:
延祐、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元史·贾鲁传》
除 任命,授职。例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授 授予官职。例如: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贾鲁传》
赏 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例如:
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传》
封 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例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 起用人任以官职。例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元史·贾鲁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 免去,解除官职。例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黜 废掉官职。例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 罢免。例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 削除。例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废 废黜,放逐。例如: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史记·吕太后本纪》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 升官。例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 在原官上提拔。例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 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例如:
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 一般指提升。例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 进用。例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加 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例如:
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 因罪被降职或流放。例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 降职。例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
左除、左降、左转、左授、左宦、左迁:降职。例如: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
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白居易《自题》)
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裴延龄传》
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 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例如:迁东郡太守。《汉书·王尊传》
徙 一般的官职调动。例如:徙王信为楚王。《史记·淮阴侯列传》
调 变换官职。例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 调动官职。例如:
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补 补充空缺官职。例如:太守察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 改任官职。例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出宰 离开京城外调。例如: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后汉书·张衡传》
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韩愈《县斋读书》)
入 地方官调任京官。例如:
由和州刺史入为主客郎,复作《游玄都》诗。《新唐书·刘禹锡列传》
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 兼任。例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摄 暂代官职。例如: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守 暂时署理职名。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的职务。例如:
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簿,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
领 兼任。例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 代理官职。例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 代理、暂任。例如: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 暂代官职。例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 高位兼低职。例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⑦表辞去官职的词语
悬车 辞官归家。例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陈太丘碑文序》
解官 辞去官职。例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宋史·包拯传》
致仕 交还官职,即退休。例如: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后汉书》
乞骸骨 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例如: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
乞身 古代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请求退职为“乞身”。例如:
故山桃李半荒榛,粗报君恩便乞身。(苏轼《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诗次韵》)
请老 告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例如: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左传·襄公三年》
移病 上书称病,为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例如:
使匈奴,还报,不合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移病免归。《汉书·公孙弘传》
⑧其他
视事 任职。例如:是时,茂陵守尹公新视事。《汉书·游侠传》
下车 官吏初到任。例如:
自明府(对郡守的敬称)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后汉书·刘宠传》
解褐 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任为官。例如:绍惧不自容,将解褐,故咨之于涛。《世说新语》
赠 死后追封爵位。例如:步夫人卒,追赠皇后。《三国志·吴主传》
(二)科举
1.汉代实行征辟制和察举制
征辟制 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方面。例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
察举制 又称举荐制。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开始的。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自下而上),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例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2.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
科举制,即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士而得名。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见后表)。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隋文帝废除贵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唐代于进士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诸科之中,唯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宋以后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宋神宗熙宁时,王安石改用经义。元、明、清均用其法。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光绪二十四年(1898),一度改变科举办法,废止八股。变法失败后复旧。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即被废除。
明清科举简表
童生试 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应考者称童生,未被录取者虽至白首,不改童生之称,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直隶州、厅)试与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录取者为生员,送入府、县学宫,称“入学”。岁考、科考则为考核已入学的生员的考试。《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3.与科举相关的内容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季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持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进士及第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通俗地讲,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进士及第。及第后称考官为座主、恩门,对座主自称门生。
连中三元 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金榜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 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例如: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训俭示康》
诸生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有时也指进入国子监学习的监生,例如: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八股文 也称“时文”“制艺”“制义”“八比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字数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文章内容空洞,形式死板。
4.学校与教师
庠(xiánɡ) 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序 周代学校的名称。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及教育事业。例如: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国学 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的教学内容都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 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 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国子监(jiàn) 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学官 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 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 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 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 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 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 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书院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又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三、地理常识
古代地理知识,包括地区名、政区名、山川关隘名、城市村镇名等。
(一)地区名
江表 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例如: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江东 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例如:亮兄瑾也,避乱江东。《赤壁之战》
江左 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例如: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群英会蒋干中计》
西河 又称河西,黄河以西地区。例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
淮左 指淮水东面。例如: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慢》
关中 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例如: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三秦 指陕西一带地区,古代为秦地。项羽灭秦之后,把秦地分为雍、塞、翟三部分,故称三秦。例如: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山东 指崤(xiáo)山以东的地区。例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
有时“山东”也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例如: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货殖列传》
河北、河南 分别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例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中国 指中原地区。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三江 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例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
岭南“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五岭以南地区,约今广东、广西地区。相对中原地区来说,该地在五岭以外,故又称“岭表”。例如: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枝》
朔漠 指北方沙漠地区,也可简称“朔”,泛指北方。例如: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百越 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 闽粤各地,统称百越。故其泛指南方地区。例如:
南取百越之地。《过秦论》
(二)政区名
赤县·神州 代称中国。上古时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中国又指春秋战国时中原各诸侯国,后又泛指中原地区。“国”则是古代诸侯王的封域。
九州·九土·八州·八荒·五服 九州九土是传说中的我国古代中原的行政区划,又可泛指中国。九州即冀州、徐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八州,因秦居雍州,所以称八州。八荒即八方。五服指古代京畿外围的地方,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叫“五服”。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己亥杂诗》
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三晋·三楚·三秦 战国时晋一分为三(赵魏韩),后人把原晋地称为“三晋”。秦汉时分原楚地为西楚、东楚、南楚,即“三楚”。项羽灭秦后,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封给秦的三个降将,后泛称关中地带为“三秦”。
中原·塞外 狭义的中原指河南省及其附近的地区,广义则指黄河中下游或全流域。长城以北地区为塞外,又称塞北。长江以南地区称江表,长江南岸苏南、浙江一带,又称“江东”,三国时为孙权统治。
都·鄙·邑 周时四县为都,夏制十县为都;“都”也指京都。鄙是周代地方组织之一,五百家为鄙,也指小邑,又指边远地方。
六合 上、下、东、西、南、北,泛指天下或宇宙。例如: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四海 古以中国四周有海环绕。四海,等于说“天下”,泛指全国各地。例如: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中州 古地区名。即中土、中原。狭义的中州指今河南省一带,因其地在古九州之中得名。例如: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永遇乐·落日熔金》
郡 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例如:
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国 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例如: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张衡传》
道 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唐代先分天下为十道,后又分为十五道。例如:
陈明选下骑搏战,至兵备道前被杀。《阎典史传》
路 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例如: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省 本是官署名称。元代始设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名称,简称省。例如:
以此省此府此县而憎彼省彼府彼县。《原道醒世训》
县 地方基层行政区域。例如: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海瑞传》
(三)山川关隘名
江 指长江。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河 指黄河。例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殽 指殽山。例如:殽有二陵焉。《殽之战》
函 指函谷关。例如: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
岱 指泰山。例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岳》
五岳 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例如: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
四岳 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四渎 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大泽 指云梦(在今湖北省长江南北,本为两泽,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后来淤为陆地,今洪湖等是其遗迹)、洞庭、彭蠡(今鄱阳湖)、具区(又名震泽,今太湖)。
五湖 一般指具区、洮涌(即太湖附近的洮湖和涌湖)、彭蠡、青草(在洞庭湖东南)、洞庭湖。
玉门关 又称玉门,在甘肃省敦煌市西北。汉代置关,是古代出塞的必经之路。例如: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军行》之四)
阳关 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因在玉门关的南边,故称阳关。汉代置关,也是出塞的必由之路。例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四)城市村镇名
1.有古称、别称的地名
南京 又称秣陵、建康、建业、金陵、应天府、江宁、白下、石头城等。例如: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桂枝香·金陵怀古》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石头城》
杭州 又称临安、钱塘、武林等,例如: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临安春雨初霁》
福州 又称三山。例如: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指南录〉后序》
镇江 又称京口。例如: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指南录〉后序》
开封 又称大梁、汴梁、汴京、东京。例如:
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柳敬亭传》
扬州 又称广陵、淮上、江都、维扬。例如: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扬州慢(淮左名都)》
苏州 又称姑苏、吴郡。例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
武昌 又称夏口、江夏。例如: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赤壁赋》
2.三都、两都、三辅
三都 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和京都长安。
两都 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三辅 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Pínɡ yì)和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因为是管辖京都及其附近地区,故合称“三辅”。
3.畿 古代王都所在的千里地面。后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例如:
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
(五)其他
阴阳 阴,指山岭的北面,河流的南面;阳,指山岭的南面,河流的北面。例如: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登泰山记》
一般来说,在由两个字构成的地名中,如果第一个字是山、水名,第二个字是“阴”或“阳”,“阴”或“阳”就表明该地的方位。如“华阴”是华山的北面,“江阴”是长江的南面,“衡阳”是衡山的南面。
六大古都 中国有六大古都,分别是北京、南京、西安、杭州、开封和洛阳,可以成为古都的城市一定是古代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
九朝古都 洛阳为九朝名都,先后有夏、商、西周、战国韩、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中华 民国等政权,新、后赵、东魏、北周、后汉、后周、北宋、金等陪都政权,因此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
六朝古都 南京,从三国的吴国开始近400年间,连续有六个朝代,吴、东晋、宋、齐、梁、陈在南京建都,后人称南京为“六朝古都”。
四、宗法和礼俗
(一)宗法
宗法 旧时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系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这种制度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
嫡子 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宗子 指嫡长子。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又叫“宗主”。
庶子 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生的儿子。周代以后王位由嫡子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此。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众子 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包括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妾(小妻)所生的庶子。
亲戚 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以称“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亲”。前者如《送东阳马生序》:“其将归见其亲也。”后者如《左传·隐公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què)杀掉谋杀国君的儿子石厚时,说石碏是“大义灭亲”。“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使用频率极低。汉代以后,“亲”主要表内亲,“戚”表外亲。“亲”与“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包括本宗与外姻,即同姓本族与异姓外族姻亲。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六亲 泛指亲属。但具体说法不一:按《左传》说,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亚;按《周易》说,指父子、兄弟、夫妇;按《汉书》说,指父母、兄弟、妻子;等等。
三党 指父党、母党、妻党,亦即父族、母族、妻族。
考妣 旧时父亲死后称“考”,母亲死后称“妣”。《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如《项脊轩志》:“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昭穆 古代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的次序。始祖庙在中间,以下各代按照辈分,分别列于两侧:二世、四世、六世居左,为昭;三世、五世、七世居右,为穆。后由宗庙的次序,又推广到坟地葬位和祭祀时的排列顺序,后又泛指一般宗族的辈分。
丧服 旧时居丧时穿戴的服饰。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称作“五服”,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sī)麻”。丧服制度反映了男尊女卑的观念,也反映了血统亲疏的等级。习惯上以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
期功 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指大功和小功,分别为九个月和五个月。如《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七庙 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如《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太庙 天子的祖庙。如《伶官传序》:“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三纲 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合称。意思是臣要绝对服从君,子要绝对服从父,妻要绝对服从夫。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后经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加以系统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义。
五常①即“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这些人伦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五伦中君臣关系居于首位,故又叫“大伦”。如《论语·微子》:“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②即“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③指仁、义、礼、智、信。
五教 是父、母、兄、弟、子五者之间的封建关系准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
七出 封建社会遗弃妻子的七种借口:无子、淫泆、不事舅姑(即公婆)、口舌、盗窃、妒忌、恶疾。有其中之一就可以遗弃。又叫“七去”“七弃”,是为维护夫权而制定的迫害妇女的礼教。
三从四德“三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指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是封建伦理道德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
伯仲叔季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如《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次序依伯、仲、叔、季并循环使用。兄弟姊妹中年纪最大的称“伯”,有时也称“孟”,但二者有区别:嫡长子称“伯”,庶出长子称“孟”。另外,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所以后代常用“伯仲”指兄弟或表示不相上下。如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礼俗
礼俗 即礼仪习俗。泛指婚丧、祭祀、交往等的礼节与习俗。
五礼 五种礼的合称。古代以祭祀的事为吉礼,冠婚的事为嘉礼,宾客的事为宾礼,军旅的事为军礼,丧葬的事为凶礼。
六礼 有两种解释:①指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相见礼。②指婚姻成立的手续,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冠礼 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古代未成年的男子束发,不戴冠,行过加冠礼后则标志着进入成年了。举行加冠礼的年龄,有20岁和19岁两种说法。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未冠”等说法。如《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祭妹文》:“予弱冠(初加冠,体还未壮,故称弱冠)粤行。”
笄(jī)礼 古代女子到了成年时举行的盘发插笄(即簪子)的礼仪。举行笄礼的年龄一般在15岁时,表示年届成人,可以结婚。后来女孩子到了成年又称“及笄”“笄年”。
合卺(jǐn) 指结婚。古时把一个匏分为两个瓢叫“卺”,举行结婚仪式时,一对新人各执一瓢而醑(xǔ)(用酒漱口),就叫“合卺”。后世遂以“合卺”为结婚的代称。
妻 男子的配偶。在宗法时代指正式的配偶、嫡妻。从等级上看,“妻”当是指诸侯以下男子的正式配偶,因为诸侯的正式配偶称“夫人”,帝王的正式配偶称“后”。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 最初指家庭的女奴,后指贵族娶的“小妻”,实际上“小妻”是女奴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结果,但地位仍极其低贱。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旧时正式婚配的妻子、夫人有时自己也称“妾”“贱妾”,这是自谦的说法。如《孔雀东南飞(并序)》:“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姬 原是古代的显姓。如周王族姓姬。后来成为贵族妇女的代称,再进一步泛化,便成为妇女的美称,进而成为美女的通称。如《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后来又成为富贵人家婢妾的美称。
媵(yìnɡ) 指古代诸侯的女儿出嫁时随嫁或陪嫁的人。它是古代一夫多妻制的一种形式。其方式是,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嫡夫人,女方以侄女、妹妹随嫁。此外,还有两个和女方同姓的“国、家”送女儿陪嫁,也各以侄女、妹妹相从。这些随嫁、陪嫁的人统称为“媵”。但这些被称为“媵”的贵族妇女,其间虽有辈分、嫡庶之分,但都是主子,不是奴才,她们都是经过“聘”的,都有资格成为夫人。后来随着“媵女”制度的逐渐消亡,“媵”的地位逐渐降低,在只有妻妾之分的时代,就与“妾”成了同义词。如《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青庐 用青布搭成的篷帐,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如《孔雀东南飞(并序)》:“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文定 相传周文王卜得吉兆纳征订婚后,亲迎太姒至渭滨。后世因此以“文定”代称订婚。
朝 周代各国的诸侯,按规定的时间觐见周天子,叫“朝”。《礼记·王制》:“吾年一朝天子。”另一种说法是《左传·昭公十三年》杜预注:“三年一朝。”每次朝见天子,都要带着玉帛、兽皮、珍玩和土产等贡品,叫做“朝贡”。如《左传·隐公八年》:“郑伯以齐人朝王,礼也。”如果不按时朝见天子,就被认为是不尊敬天子,天子就要出兵讨伐。如《左传·隐公九年》:“宋公不朝,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伐宋。”
觐 朝拜皇帝。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称觐。诸侯春见曰朝,秋见曰觐。诸侯朝见天子的仪式称觐礼。觐礼规定,天子不得下堂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失礼。如《谭嗣同》:“至七月,乃扶病入觐,奏对称旨。”
聘 天子派卿大夫见诸侯叫“聘”。《礼记·王制》疏云:“其天子亦有使大夫聘诸侯之礼。”诸侯德风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天子往往也派人去聘问。如《左传·隐公七年》:“冬,天王使凡伯来聘。”凡伯是天子的大夫,周王派他来见鲁隐公。
诸侯的国君即位,强大的诸侯国来贺见,也叫聘。《左传·襄公元年》:“九月,邾(Zhū即邹)子来朝,礼也。”“冬,卫子叔、晋知武子来聘,礼也。”邾是小国,所以叫朝;卫、晋是大国,就叫聘。
诸侯派大夫见别国诸侯也叫聘。这是诸侯之间邦交的礼节。《礼记·王制》:“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左传·隐公七年》:“齐侯使其弟年来聘。”诸侯相聘,使者还带着玉帛,表示尊敬对方的意思。所以《左传》注曰:“诸聘皆使卿执玉帛以相存问。”
相互来往朝聘,也有一定的名称。由此国往彼国的聘叫“如”。例如《左传·襄公二十年》:“冬,季武子如宋,报向戍(shù)之聘也。”季武子自鲁去宋,叫做“如”。反之,在襄公十五年时,宋派向戍来鲁国,就说成“宋向戍来聘”。这是由彼国来此国,叫做“聘”。所以说:“内适外言如,外适内言朝聘。”意思是:由本国到别国去叫如,由别国到本国来叫朝聘。
誓 用语言相互约束表示决不违背信约叫“誓”。《礼记·曲礼》:“约信曰誓。”诸侯之间举行这种仪式,叫“誓礼”。举行这种仪式,不用杀牲、歃(shà)血(以牲血涂抹口上)。
盟 两国以上或两人以上互相宣誓约定来协同办事叫“盟”。会盟时杀牲、歃血,并且宣读盟书,誓于神,叫做“盟礼”。《礼记·曲礼》:“涖牲曰盟。”盟与誓不同之处就在于举行仪式时要杀牲、歃血。遇有急难,诸侯之间会见,举行盟礼,共同约定,相互援助,就叫“会盟”。如《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歃血 指古人盟誓时双方主事人用嘴吸一点牲畜的血以表示诚意的仪式。如《史记·毛遂自荐》:“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
结盟以后,双方就有义务约束。如《左传·襄公三十年》记载,宋国在五月间遭特大火灾,冬,与宋同盟的十一个诸侯会于澶渊,商量以财货来援助宋国。
遇 诸侯之间不在规定的时间或地点忽然相见,就叫“遇”。如《左传》疏云:“遇者,草次之期,二国各简其礼,若道路相逢遇也。”事先没有约定,偶尔相逢,犹如人们在路上偶然相遇一样,在礼节上要比“朝”简单。
诸侯途中相遇,以距各自的都城远近来划分主宾,地近的一方为主,地远的一方为宾,双方用主宾之礼接待。如《左传·隐公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
免胄 胄,盔。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如《殽之战》:“左右免胄而下。”
祖 古代饯行时的仪式,即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引申为在半路上为别人设宴送别。如《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封禅 古代统治者不仅重视祭宗庙,也重视祭天地、山川。《白虎通》云:“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山川。”
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叫做“封禅”。一般都是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古时认为泰山是五岳之长,称为岱宗。五岳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泰山高,离天近,所以先要到泰山顶上举行祭天的仪式,以报答天之功,叫“封”。然后再到泰山脚下的一座小山——梁父山上举行祭地的仪式,以报答地之功,叫做“禅”。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Yì)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禅梁父。”
斋戒 旧时祭祀鬼神时,穿整洁衣服,戒除嗜欲(如不喝酒、不吃荤、不妄行动、不狂言戏笑等),以表示虔诚。《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衅钟、衅鼓 用牲血涂器祭祀。古时新钟铸成,必杀牲口取血涂在钟的孔隙上,并举行祭钟仪式,称衅钟。这是一种礼制,凡重要器物(钟、鼓等)制成,定杀牲取血涂在上面。如《殽之战》:“不以累臣衅鼓。”“衅鼓”在这里是“处死”的意思。
社稷 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代表国家。《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五人墓碑记》:“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牺牲 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做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叫“牲”。古代又有“三牲”之说,指祭祀用的牛、羊、猪。后来以鸡、鱼、猪为“三牲”。《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太牢 古代祭品,指牛、羊、猪各用一头。
少牢 古代祭品,指猪、羊各一头。《伶官传序》:“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崩 本指山倒塌。古时用来比喻帝王和王后的死。《战国策·赵策四》:“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薨(hōnɡ)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信陵君窃符救赵》:“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死 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古代对“死”的委婉称呼)
棺椁“棺”是装殓死人的器具,即棺材。“椁”是外棺,即棺材的套棺,用以保护棺材。上古贵族的墓里大多有椁。
殉葬 指古代用活人或器物从葬的一种风俗。即人死以后,逼迫死者的妻妾、奴隶等随同埋葬。周代以后多用“俑”代替活人,有时也把死者生前用的饮食器、兵器、乐器、装饰品等作为随葬物品。
殓 指给尸体穿衣下棺。也叫“入殓”。
殡 古代指殓而未葬。后世把灵柩送到埋葬的地方叫“出殡”“送殡”。
七七 旧俗。人死后每隔七天为祭祀日,祭奠一次,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
丧礼 古代“凶礼”之一。旧时处理死者殓殡奠馔和跪拜哭泣的礼节。
坟墓 埋葬死人的地方。古时高出地面的葬人土堆叫“坟”,与地面相平的葬人场所叫“墓”。后世“坟”与“墓”并称,不再有所区别。旧时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叫“墓志”;立在墓旁,刻载死者生平、表扬其功德的石碑叫“墓表”。
合葬 指夫妇死后葬在一起。《孔雀东南飞(并序)》:“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稿葬 庶人死了至多用“稿葬”。“稿葬”就是用草苫子裹住尸体埋葬。《促织》:“日将暮,取儿稿葬。”
庐冢 也作“庐墓”。指古人在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的坟墓而盖的房舍。“庐”,房屋;“冢”,坟墓。《游褒禅山记》:“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坐 以两膝着地,两股贴在脚跟上,是“坐”。两膝着地,直身,股不着脚跟,是“跪”。跪而挺腰耸身,叫做“跽”(jì)。
坐席也有讲究,所谓“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把身体往后坐一点,表示谦恭的样子;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一点,不因饮食而玷污坐席。
跪 与坐不同,往往有急事或表示谢罪之时,直身,两股也离开了脚跟。所以前人指出跪与坐二者的区别是“跪危而坐安”。《史记·刺客列传》:“荆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跪又表示对长者的尊敬。《论语》:“‘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这里的“舍瑟而作”,就是指曾皙放下瑟,从席地而坐到耸身直起腰来,与跪着相同,表示尊敬。
长跪 指挺直上身而跪,表示恭敬。《孔雀东南飞(并序)》:“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跽 跪起,准备起身,膝尚在地上。如《鸿门宴》中写樊哙进帐,“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跽,是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这种动作因与跪的动作相似,因而也叫“长跪”。如《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
箕踞 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箕畚,叫做“箕踞”。这种姿势是表示傲视对方的意思。如《史记·刺客列传》写荆轲刺秦王不中,身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拜 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就是行礼叩头。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拜礼。《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拜礼中,礼节最重的是稽首。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
顿首是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即举起,所以叫做顿首。
空首是拜跪于地,先以两手拱至地,再以头至手,因其头不至地,所以叫做空首。
稽首是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多时方起,因为头叩地多时,有所稽留,所以叫做稽首。
肃拜是拜礼中礼节最轻的。《周礼·春官》注:“但俯下手,今时撎(jī)是也。”只是拱手行礼,就是现在的揖。军队中有这样的肃拜。妇人行礼,主要也是肃拜。褒拜是手持符节行的礼。丧礼中先作顿首后作稽颡,叫“吉拜”;先稽颡(sǎng)后顿首,叫“凶拜”;振动,是战栗变动之拜。
揖 古代作揖与后世不同,古人作揖是推手。《仪礼·乡饮酒礼宾厌介注》:“推手曰揖。”古人作揖,根据对象的不同,推手时有高平下之别。《周礼·秋官》:“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对庶姓,没有亲属关系,推手时稍微往下,叫土揖。对异姓,是指有婚姻关系的,则用时揖,平推手。对同姓,是同一个族的,就用天揖,推手时稍微举高。
执手 表示亲昵的行礼方式,和现在的握手相似。最先见于《诗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雨霖铃·寒蝉凄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寿 以酒或物向别人祝福。如《鸿门宴》:“沛公奉卮(zhī)酒为寿。”
趋 臣见君时的礼节。小步快走,表示恭敬。如《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趋。”
郊迎 到郊外等候迎接,以表敬重。如《战国策·秦策一》:“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施饮,郊迎三十里。”
万福 旧时妇女对人行礼,口里说着“万福”,后来用“万福”作为行礼的代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拭着眼泪,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
九宾 也称“九仪”,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一种礼仪,由九名傧相(迎宾赞礼人员)立于殿廷,接引宾客上殿。《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百姓 古代奴隶社会对贵族的总称。贵族有姓,平民无姓,这种状况在春秋战国时代仍然存在。到了汉代,自天子以至于一般平民才皆可以有姓了。“百姓”遂随之指称一般平民了。
布衣 即平民。古代平民穿麻布葛衣,故“布衣”成了平民的代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臣 最初指男性 奴仆,跟女性的“妾”相对。后来成为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邹忌讽齐王纳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另外,“臣”又是表示谦卑的自称。《墨子·公输》:“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黎民 即“平民”“众民”之意。也称“蒸黎”“黎元”等。
士 商、周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卿大夫下面是士,这种“士”通常担任卿大夫统治区域(即家)的家臣。春秋以后“士”又成了武士、文士的称谓,再以后便逐渐成了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了。《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为人,仁而下士。”《〈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奴隶 为奴隶主劳动而无人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最初的“众”“奚”“仆”“臣”“妾”都是奴隶。
黔首 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平民的贱称。黔,黑色。黔首,犹如黑头。据说秦尚黑色,当时平民皆用黑布包头,故名。《过秦论》:“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庶人 也叫“庶民”。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其身份比奴隶高。
小人 西周、春秋时代对被统治的劳动人民的称谓。又指道德低下的人。前者与“大人”相对,后者与“君子”相对。《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另外,“小人”又是旧时地位低的人对上自称的谦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李小二便拜道:‘自从得恩人救济,赍(jī)发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着,迤逦不想来到沧州,投托一个酒店主人,姓王,留小人在店中做过卖。’”
(三)尊卑
1.室内座位尊卑 古时座次、坐向规定严格,一般坐北朝南为尊位。如《鸿门宴》:“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
2.车座的尊卑 古时车座分左中右。一般车座以左为尊。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官位的尊卑 秦汉以前,朝堂及官位多以右为尊,以左为卑。
4.古以右为尊 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左”,贬官称“左迁”。
(四)忌讳
1.古人讳言“钱”字 “古人以钱之名不雅驯,缙绅先生难道之,故易其名曰赋,曰禄,曰饷,天子千里外曰采。”常见的说法是“孔方兄”。再如,把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钱物称为“润笔”;两汉时,将钱买官谓之“铜臭”等。
2.古人讳言大小便 常见的说法有“更衣”“出恭”“解手”等。如《赤壁之战》:“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3.古人讳言“死” 《礼记·曲礼下》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宗教教义中也讳言死,如:西归、仙游、升天、坐化、圆寂、涅槃、就木、入土、谢世、作古等,现代汉语中如逝世、长眠、遇难、捐躯、殉国、夭折等。
(五)避讳
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即遇到与君主、尊长的名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种方法回避。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国讳,一是家讳。
1.国讳 指诗文中不直书在位甚至前朝某些君主及其亲属的名。例如《吕氏春秋》中称“楚”为“荆”,是因为“庄襄王名子楚,讳之故言荆也”。《治平篇》中“自此而元焉”,因避康熙玄烨讳,改“玄”为“元”。
2.家讳 或称为私讳,即说话行文中,避免提到自己的父名、祖名。例如:司马迁祖父名僖,所以《史记》中“僖”字皆作“釐”。“昭王薨,安釐王即位。”《信陵君窃符救赵》
3.避讳的方法
(1)改字法,就是把帝王及所尊者之名改用其他字来代替。
(2)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作“□”。
(3)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少写一两笔。
(4)改音法,就是读书时遇到讳字,就改变声调或读别的字音。
五、服饰和器物
(一)服饰
1.头衣
冕 从曰免声,即古“帽”字,是大礼帽,天子、诸侯、卿大夫在祭祀时所戴。冕上有长方板叫“延”,前后有数串小圆玉叫“旒”(liú),天子有十二旒。
冠 从幂从人从寸,会意字,寸是手,以手执幂戴人头上为“冠”。冠,与后世的帽子在形制上明显不同。冠并不能像帽子那样把头顶全部罩住,而是用一个冠圈套在发髻上,上面有冠梁,自前至后,覆在头顶上。从冠的作用看,主要是捆住头发,同时也起装饰的作用。
弁 贵族戴的比较尊贵的头衣,有皮弁、爵弁之分。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由几块拼接而成,缝制的形式类似后代的瓜皮帽,皮块相连接处缀以许多五彩玉石,称为綦(qí)。爵弁,又称雀弁,是红中带黑的弁,因其颜色与雀头相近而得名,据东汉的《释名》则皮弁、爵弁只是颜色不同,形制完全一样。
巾 平民百姓的头衣。古时只有统治阶级、王公贵族才能冠(戴帽),百姓只能用巾(黑纱)包头。《释名》说:“士,冠;庶人,巾。”巾,又称绡头,幅巾,帻(zé)。
2.体衣
衣、裳 王先谦《释名疏证补》:“凡服上曰衣。衣,依者,人所依以芘(bì,遮蔽)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可知上衣下裳,各有作用。《诗经·齐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先秦时衣长而裳短,裳的上半藏衣内。古代男女服装差别不大,男女都穿裳。而且颜色不一,上士元(黑色)裳,中士黄裳,下士杂裳。与衣裳相类似的还有裙。《释名》:“裙,群也,连接群幅也。”可知裙是集众幅而成的。唐宋以后,女以裙为常服,男以袍为常服。后来,衣裳泛指衣服。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衿 衣领。《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子衿,青绿色衣领,为学子所服。衿,亦作“襟”。衣前也称“襟”,即衣下两旁掩裳处。中原一带衣襟一般右掩。
袍 长衣,下无裳,包住全身。南朝梁陈之间顾野王《玉篇》:“袍,长襦也。”古者袍必有表,后代为外衣之称。《论语·子罕》:“衣敝缊(旧絮)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缊袍敝衣,是贫贱者穿的。
襦 短衣。《陌上桑》有:“紫绮为上襦。”《孔雀东南飞》中有:“妾有绣腰襦。”上襦,即短小的上衣。绣腰襦,是绣花的齐腰短袄。
褐 粗衣。用粗毛或粗麻织的灰色短衣,也泛指贫苦人穿的衣服。因贫苦人穿褐衣,后以“褐夫”作为贫苦人的代称。
布衣 用麻、葛织品做的衣物。上古的布不是棉布(棉花自汉代从西域传入),而是麻、葛织品。帛是丝织品总名,贫苦人穿不起丝织品,只能穿由麻、葛织成的布,因而“布衣”就成为平民的代称。诸葛亮《出师表》中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裘 御寒的反毛皮衣。裘有高低,贵族穿狐、貉裘,百姓穿犬、羊裘。
禅 单衣。衣服有里曰复,无里曰禅。
绅带 古代服装没有纽扣,用丝带系结,然后在腰间束带。带有两种:一种是用皮革制成的革带,又叫“鞶”(pán);一种是用绢织成的大带,叫“绅”。平民用的腰带是用熟牛皮做的,叫“韦带”。
3.胫衣、足衣及其他
上古时有裳无裤,但有袴(裤)。袴后无裆,只有两个裤筒,类似后世的套裤。后来加上裆,称“裈”(kūn)。裤脚短的称犊鼻裈(因形状像犊鼻),即现在的短裤衩,一般为贫贱者所穿。
足衣,就是鞋,上古称屦(jù),汉以后叫“履”。上古时,鞋分革、丝、麻、草四种,有钱人穿革履丝鞋,贫苦人穿草鞋或光脚,如《孔雀东南飞》:“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此外还有寝衣,包括深衣(亵衣)、衾枕、锦衾、布衾、罗帐等。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与冠服相关的还有衣带、香囊、玉佩、耳环等装饰品。
4.官员的服饰
我国封建时代,皇帝以下的文武百官共分九个等级,称为“九品”。他们的服饰,以清代为例。文官服饰:一品为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为雁,五品为白鹇,六品为鹭鸶,七品为紫鸳鸯,八品为鹌鹑,九品为练雀。武官服饰:一品为麒麟,二品为狮子,三品为豹,四品为虎,五品为熊,六品为彪,七品、八品为犀牛,九品为海马。
5.佩饰
环,玉制的佩器。圆形,中空。古人重视佩玉,有“君子必佩玉”之说。如杜甫《咏怀古迹》中咏王昭君:“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玦,环的周边上留一缺口就是“玦”,玦与“决”同音,故常以玦寓指决断、决别。如《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容臭(xiù),即香袋,后代称“香囊”,内装香料,随身佩带,香气绕身,故名容臭。臭者,香气也。如《送东阳马生序》:“同舍生皆被绮绣……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二)器物
器物种类繁多,在这里只介绍食器和酒器。
1.食器
古代食器,大小不一,功能也不同。有的主要用于烹饪,有的则用于取食。
鼎 形制多为圆腹三足两耳,主要用于煮肉盛肉,腹下可烧火。后来常用“钟鸣鼎食”形容贵族的奢侈豪华。鼎,还可用于祭祀,并作为王权的象征。人们以“问鼎”比喻图谋王位或颠覆某国政权。如《世说新语》:“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
镬(huò) 也是煮肉的炊具,大于鼎,古时常在镬中把肉煮熟,后再移到鼎中就食。如《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鬲(lì) 古代炊具,主要用于煮粥。形制与鼎相近。圆腹三足,三足中空,与腹相通,作用是能最大限度受火。加快煮食物的速度。《尔雅·释器》说:“鼎款(空)足者谓之鬲。”
蒸食物则可用甑(zèng)。甑,上下两部分能分开,上为甑(后来变成蒸笼),下为鬲。战国后期,甑、釜常常连用。釜像锅,甑底有细孔,放在釜上。如《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
簋(guǐ) 形似大碗,人们从甗(yǎn,古代的一种炊具)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
簠(fǔ) 一种长方形的盛装食物的器具,用途与簋相同,故有“簠簋对举”的说法。
箪(dān) 盛饭的用具,用竹或苇制成,《孟子》:“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豆 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
皿 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
盂 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形之足。盆盂,均为盛物之器。
案 又称“食案”,是进食用的托盘,形体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进食时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
匕 长柄汤匙。
俎 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着吃。常以刀匕、刀俎并举,并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如《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说的就是这种境遇。
箸 夹食的用具,与“住”谐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讳故取反义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加个“竹”字头为“筷”,沿用至今。
食器的质料可选用竹、木、陶、青铜等。一般百姓的食器大多用竹、木、陶制成,贵族的食器质料则以青铜居多。古代统治者所用的筷子,有的用金、银或象牙制成。
2.酒器
古代的酒器,即用于酿酒、盛酒、温酒和饮酒的器物,大多是陶质和青铜质的。
盛酒器物主要有尊(又作“樽”,敞口收颈,腹大底小)、彝(yí,陶质或铜质)、壶(盛酒浆)、卣(yǒu,口小腹深)、觞(shānɡ)、觥等。例如:“金樽清酒斗十千”(《行路难》),“或暖壶酒儿,或烹瓯茶儿”(《灌园叟晚逢仙女》)。成语“箪食壶浆”。
饮酒器物主要有觚(ɡū,长身细腰,大口圈足,盛酒二升)、觯(zhì,圆形敞口,束颈鼓腰,盛酒三升)、角(形似爵)、卮(圆形,盛酒四升)、杯等。
3.水器
水器之中,最常见的是盘、匜(yí)。鉴也是重要的水器之一,或者无耳,或有两耳、四耳。它是一种大盆,通常有三种用处:其一,盛水用以洗浴;其二,贮水以照面;其三,用来装冰,即《周礼》所说的冰鉴。这个字解作镜子、光照、审查,即源于此。
另外,槃也是古代盛水用于盥洗的用具。《礼记·内则》:“进盥,少者奉(捧)槃。”除这种承盘外,还有直接用以盛水洗脸的小盘,用作沐浴的大盘。
4.兵器
古代的青铜兵器和我们后来常见的十八般兵器有所不同,青铜兵器种类较多,如钺、刀、剑、戈、矛、铍、镞、殳、弩弓、甲胄等,功能和形状也较为原始。
最常见的青铜兵器是钺。它是用于斩杀的刑具,因而又演化成为权力的象征。
5.乐器
青铜制乐器的种类较多,最早的莫过于距今四千年左右的铜铃。其他如铙、钟、镈(bó)、鼓、(chún),于商代后期才流行起来。
后来出现的乐器主要有:埙、缶、筑、排箫、箜篌、筝、古琴、瑟等。汉唐以后,源于外国的乐器如:笛子、筚篥、琵琶、胡琴等大量为中国音乐采纳,并被改良发展。
6.衡器(量器)
我们通常所说的量器包括度、量、衡三方面。用以度量长度的,主要是铜尺。测量容积用的量器,依其容积不同命名,有撮、勺、龠(yuè)、升、参(三分之一斗)、半(二分之一斗)、斗、斛等名称。称量重量的有衡,即“天平”。
7.其他器物
榻,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如《孔雀东南飞(并序)》:“移我琉璃榻。”
床,古代也指供人坐卧的器具。如《孔雀东南飞(并序)》:“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几,一种小桌子。如《促织》:“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
案,长方形的桌子,与放置食器的桌案有差异。如《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
奁,古代妇女盛梳妆用具的匣子,一般用木制,加漆。所以妇女陪嫁物称妆奁。
六、历法和刑罚
(一)历法
1.纪年法
(1)干支纪年法
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如辛亥、戊戌之类。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为六十,因而,干支纪年每六十年一个循环。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与妻书》
(2)帝王年号纪年法
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从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例如: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张衡传》
(3)王公年次纪年法
这种纪年法大多用在春秋,战国时代。例如: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廉颇蔺相如列传》
(4)年号和干支兼用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梅花岭记》
2.纪月法
(1)序数纪月法
古代纪月,常用序数。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后来又按夏历把一年分为正月、二月、三月、四月等十二个月,并以此来纪月。例如:
四月初五日辰刻。《三元里抗英》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游褒禅山记》
(2)时节纪月法
有的用“孟”“仲”“季”分别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份。如“孟春(一月)”“仲秋(八月)”。例如: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古诗十九首》
(3)地支纪月法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加特定的“建”字。例如:
荒村建子月(农历十一月),独树老夫家。《草堂即事》
3.纪日法
(1)干支纪日法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石钟山记》
(2)序数纪日法
初八日,始开靖海门及大南大东二城门。《三元里抗英》
(3)特定称谓纪日法
①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例如:
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阎典史传》
②望。农历每月的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例如: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与妻书》
③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例如: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登泰山记》
(4)传统节日
①元日 农历正月初一日。
②人日 农历正月初七日。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人日题诗寄草堂。”
③三元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合称为“三元”。
④社日 农历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在春分前后,杜甫有诗:“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⑤花朝 农历二月十二,相传为百花的生日。《琵琶行(并序)》:“春江花朝秋月夜。”
⑥寒食 农历清明前二日,冬至后一百五日,又谓之“寒令”,须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令”的代称。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诗:“时当一百五。”
⑦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日。
⑧伏日 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的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终伏(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总称“三伏”。
⑨初七、下九“初七”,农历七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叫“七夕”。传说每年此夜牛郎织女在天河鹊桥相会。“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日,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日为“中九”。汉时,初七、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如《孔雀东南飞(并序)》:“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⑩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以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所以是赏月的佳节。
重阳 农历九月九日。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冬至 冬至节,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叫做“冬至一阳生”。《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腊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风俗。
除夕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之意。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或“除日”,所以那天晚上叫“除夕”。
4.纪时法
(1)特定称谓纪时法
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一般地说,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叫日中,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西斜叫做昃(zè,太阳偏西)。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bū)时,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以后分别是鸡鸣和昧旦,这是天将亮的时间。此后是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例如: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木兰诗》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并序)》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孔雀东南飞(并序)》
(2)十二地支纪时法
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古人把第一个小时叫做初,第二个小时叫做正。例如子时的两个小时就叫子初、子正。
十二时辰表
更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5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五鼓,或称五夜。例如:
(3)古时计时单位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孔雀东南飞(并序)》
鼓 古时常夜间击鼓报更,所以古人常以鼓代更。例如:
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与妻书》
古代计时单位
时 时是时辰,介绍见“天色纪时法”。 漏 古时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
点 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每点约等于现代的24分钟。
刻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00刻,实算96刻,每刻15分钟。漏刻指很短的时间。
其他常用时间词表(纪时法部分)
(二)刑罚
1.髡、黥、劓、笞、杖、刖、膑、宫
髡(kūn)又称髡首,剃去犯人头发的刑罚。
黥(qínɡ)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即墨刑,是古代五刑之一。即用刀刺刻犯人额颊等处,再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用来惩治犯有轻罪的人。古书记载“臣不正君,服墨刑,凿其额,涅以墨”,指的就是墨刑,即黥刑。
劓(yì)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割鼻子的刑罚。这种刑罚大约起于商代。《史记·商君列传》记载:“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
笞刑也是古代的一种刑罚,是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一直沿用到清代。
杖刑是一种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沿用到清代。
刖(yuè)刑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是一种砍掉脚的刑罚。“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一句中记载的就是这种刑罚。
膑刑是古代的一种剔去膝盖骨的酷刑。《汉书·司马迁传》中“孙子膑脚”即指膑刑。
宫刑是破坏人的生殖机能的一种酷刑。司马迁曾受宫刑。
髡、黥、劓、笞、杖、刖、膑、宫这几种刑罚比较起来,一个比一个残忍。髡刑最轻,宫刑最重。
2.大辟、炮烙、汤镬、车裂、凌迟、腰斩、弃市、枭首、菹醢、极刑
大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砍头的刑罚。周、商、春秋、战国等时期,为死刑的通称。
炮烙(páo luò)相传为商代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用炭烧铜柱使之热,令有罪者爬行其上,人堕入火炭中被烧死。
汤镬也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是把人投入到滚汤中煮死。
车裂也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人头、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同时分驰,撕裂肢体。也称“辕裂”,俗称“五马分尸”。“秦惠王车裂商君”,商鞅就是受车裂之刑而死的。
凌迟是古代最残酷的一种死刑。五代时开始在刑法外另设立凌迟一条。宋代凡是犯所谓“大逆”及“逆伦”等罪的人多用此刑,元代将凌迟(俗称“剐刑”)正式列入刑法之内,明清两代沿用。
腰斩也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罪人从腰部斩断,《史记·商君列传》:“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弃市是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的一种刑罚。秦、汉、魏、晋各代,这种刑罚极为流行。隋唐两代以后,虽然没有列为刑罚种类,但是执行死刑,一般都用弃市。
枭首,将斩下的首级悬于高处示众。
菹醢(zū hǎi),一种酷刑,把犯人剁成肉泥。
极刑是分割肢体、零割全身的酷刑。有时也用极刑指最严酷的刑罚。
七、古代音乐
(一)音乐知识
1.五音、六律 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音,从宫到羽,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来,形成一个五声音阶,即:
宫 商 角 徵 羽
1 2 3 5 6
后来再加上变宫、变徵,就形成七个音阶,即:
宫 商 角 变徵 徵 羽 变宫
1 2 3 4 5 6 7
例如: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荆轲刺秦王》
古书常把五音或五声和六律并举。律,本指用来定音的竹管,后来成为我国古代音乐方面的专门名称。即:黄钟、太簇、姑洗、蕤(ruí)宾、夷则、无射。例如: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
2.十二律 又称十二律吕。古乐的十二调。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其中单数的称“律”,双数的称“吕”。
3.宫调 中国传统乐学把音乐实践中音、律、声、调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起来,用以表明调性范畴的全面情况的基本理论。音乐实践中所用一定音阶的各个音级,各相应于一定的律高标准,构成一定的调音体系;某一调音体系中的音阶,又都具体地体现为以某“声”为主的一定调式。审察其间的诸种逻辑联系,包含律高、调高、调式间各种可变因素在内的综合关系的研究,即宫调理论。
4.八音 我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具体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5.雅乐“俗乐”的对称。指古代帝王郊祭、朝贺等大典上所用的音乐。
6.俗乐“雅乐”的对称。泛指古代各种民间音乐和外来音乐。宫廷中宴会也用俗乐,称为“燕乐”。历代俗乐都很流行。《庄暴见孟子》:“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7.乐师 古代以演奏乐器为职业的人。例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
(二)古代名曲
1.经首 相传为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一说为黄帝所作。《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2.六幺 唐时有名的琵琶曲名。本名《录要》,后讹为《绿腰》《六幺》。《琵琶行(并序)》:“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3.霓裳 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全曲共十二遍,前六遍为散板,无拍,不舞;后六遍有拍,有舞。《琵琶行(并序)》:“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4.桑林 传说中商汤时代的舞乐名。《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5.无射(yì) 本指古代十二音律之一。又指周景王所铸的钟名,《石钟山记》:“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6.阳春 白雪 《阳春》《白雪》都是古代楚国的歌曲名,当时认为是高级的音乐。所以后来用“阳春白雪”比喻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
7.下里 巴人 《下里》《巴人》皆为古代楚国的歌曲名,且为通俗的歌曲。所以后来用“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
8.中国十大古典名曲 《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若泰山”和“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故有《高山流水》之曲,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操。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传说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现仅存古琴曲,以《神奇秘谱》载录最早。早期并无内容记载,现多数琴家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据《琴操》中所载: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因为韩王铸剑误期而被杀。为报父仇,上泰山刻苦学琴十年之后,漆身吞炭,改变音容,返回韩国,在离宫不远处弹琴,高超的琴艺使行人止步、牛马停蹄。韩王得悉后,召进宫内演奏,聂政趁其不备,从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为了不连累母亲,便毁容自尽。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或《平沙》,作者不详。问世以后,深受琴家喜爱,广为流传,并有多种版本,是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对于曲情的理解,有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寓鸿鹄之志的,也有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音调静美,静中有动,旋律起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
《梅花三弄》——此曲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曲子以泛声演奏主调,并以同样曲调在不同的徵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十面埋伏》——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阳平楚》。明《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中记载琵琶家汤应曾奏《楚汉》:“……两军决斗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所绘之情景、声色与今之《十面埋伏》甚近似。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又名《夕阳箫鼓》《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深为国内外听众喜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地赞颂了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渔樵问答》——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三十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歌词,乐曲表现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
《胡笳十八拍》——汉末,著名文学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琰(文姬),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为左贤王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写了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
《汉宫秋月》——此曲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为筝曲,一为二胡曲。《汉宫秋月》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的情绪,以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阳春白雪》——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独奏古曲。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八、古籍注释体例
1.传
传述之意,主要用于解释经书、阐明经义。例如:《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
2.注
本义是用水灌注。水道阻塞,用水灌注才能流通。引申为对古籍中难懂的字、句加以解释、疏通。例如:《水经注》《礼记注》。
3.笺
指对前人的解释加以订正、引申、补充或发挥。例如:《诗经》有汉代毛亨传,汉代郑玄笺。
4.疏
指对经书注解的注解。例如:《诗经》有唐代孔颖达疏。
5.正义
也称“注疏”“义疏”,是一种经注兼释的注释。唐代出于思想统一和科举考试的需要,由官方以指定的注本为基础把经书的解说统一起来,这种新的注疏唐人称之为“正义”。例如:《左传》有唐孔颖达正义,《史记》有唐张守节正义。
6.诠
解释词义、字。《康熙字典》说:“诠,谓具说事理也。”例如:杨树达的《词诠》是解释文言文的。
7.义疏
古书的注释体制之一,内容为疏通原书和旧注的文意,阐述原书思想,或广罗材料,对旧注进行考核、补充辩证。例如:南朝梁黄侃的《论语义疏》。
8.义训
指不通过对语音和字形的分析而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是训诂的基本方法。具体形式有:用同义词解释,例如:《尔雅·释言》:“逆,迎也。”用反义词加否定词来释词,例如:《说文解字·曰部》:“旱,不雨也。”用下定义释词,例如:《说文解字·口部》:“口,人所以食言也。”用古今词语对照来释词,例如:《论语·子路》(郑玄注):“古者曰名,今世曰字。”用指出事物的类属来释词,例如:《说文解字·木部》:“杏,果也。”用说明事物的性质状貌来释词,例如:《说文解字》:“芋,大叶实根骇人者,故谓之芋。”
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训练:
1.从春秋时齐桓公开始,我国历朝历代都设有谏官,如汉朝的谏大夫,谏议大夫,左、右拾遗,均是谏官。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向君主提意见。( × )
解析 左、右拾遗是唐代官职。
2.礼部,为六部之一,主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务,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 √ )
3.“三司”,在唐代之前,同东汉时的“三公”,是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宋代的“三司”指兵部、刑部、户部。( × )
解析 宋代的“三司”指盐铁、度支、户部。
4.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官名,以节制兵马。( √ )
5.左徒,战国时楚国设此官,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接待宾客。屈原就曾任楚怀王左徒。( √ )
推荐阅读: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复习方法 |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 高考饮食攻略 | 高考励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