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

目录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通用

字典 |

2022-11-29 11:28

|

【 liuxuequn.com - 实用资料 】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七第1题。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向学生渗透事物间联系的思想和统计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1、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知平均分。

  2、指导学生试算,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明确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区分平均分与求平均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

  四、教具学具准备

  例2水杯挂图、小黑板、卡片若干、长方体积木16块。

  五、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用卡片出示)

  (38+52)3(7620)7

  说出205表示的意义。

  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通过此题,使学生复习平均分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平均分的结果是每杯水的实际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上题这样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常听说这样的说法,例如:火车提速后,平均速度达到每小时120千米,我们班的语文平均成绩是91分,某足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是26岁,平均身高是182厘米等等,像这些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都是平均数。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平均数怎样求呢?它与以前学习的平均分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请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仔细体会。

  2、教学例2:

  (1)、出示例2: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2)、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假设水面高度同样高时水面的高度值。

  (4)、教师出示第27页水杯图的上半部,问:怎样做才能使这4杯水的水面高度同样高,而得到这4杯水的水面平均高度值呢?

  (5)、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

  (6)、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16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人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人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7)、教师出示第27页水杯挂图下部分(标有平均高度虚线)。

  教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刚才通过操作,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这4杯水的水面高度才相等了。也就是说,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4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厘米,矮个身高140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160厘米。这个160厘米代表的是两个身高的平均水平,并不是把高个的身体一部分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也就是说,求平均数并不要;变原来的实际值。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杯水: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

  通过引导学生回答,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

  (引导学生操作,使学生感知平均数。从直观到抽象,帮助建立平均数概念。)

  (8)、指导学生列式计算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9)

  、区分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结果每个杯子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不要求发生变化。

  (10)、反馈练习:教材第29页第1、3题。

  先读题,口述解题思路,再独立试做,集体订正。

  通过订正进一步明确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3、教学例3:

  (1)、出示例3:

  (2)、读题,分析题意,组织学生讨论:两组人数不同,每人的身高也不尽相同,想要直接比较出哪一组的身高较高,怎么做比较好呢?

  (3)、根据讨论结果,明确先求出每组的平均身高,再进行比较。

  (4)、列式计算: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

  =9667

  =138(厘米)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比第二小组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5)、反馈练习:教材第29页做一做第2题。(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在书上直接填空即可。)

  (计算不是难点,引导学生试算,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七第1题。

  2、小明上学期学习进步很快,数学第一单元检测成绩是75分,以后每单元都比上一单元提高4分,求他上学期数学五个单元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此题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提示试用其他方法解答,主要解法有:

  ①基本方法,先分别求出各次成绩,再求平均数。

  ②75+(4+42+43十44)5。

  ③75+4+4。

  (四)、课堂小结

  通过小结,进一步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两个概念的不同义,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

  1、练习七第2题。

  2、回家后量出你家中每个人的身高,记录下来,并求出全家人的平均身高。(单位:厘米)

  七、板书设计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省义务教育教材第八册P7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求平均数是统计的一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2.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求平均数和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同学们,老师从海盐来,到了咱们嘉兴以后,老师想带点咱们嘉兴的土特产回去,想送给海盐的老师尝尝,你们能不能给老师介绍一下咱们嘉兴有哪些土特产,(......)。咱们嘉兴的土特产还真多......

  一、谈话引入:

  教师刚买好了些五芳斋粽子,想送给两位老师,但感觉买的太少了,于是又去买了些。

  二、概念建构:

  1、感知:

  但是没注意,买的只数不一样,12只,8只。后来一想,要送给两位老

  师同样多的粽子,所以请同学们帮个忙,想个办法使两人收到的粽子同样多。

  学生思考,想象移的过程。移完了是怎样的?

  老师操作,并问:这个别10是它们的什么数?(......)

  师:象这样通过移多补少,使不相同的几个数变的同样多,同样多的那

  个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平均数,好不好!

  揭题:平均数。

  ☆每次来到咱们嘉兴,总回想起我第一次来的情景,那次我才上一年级,

  我爸爸带我去公园,竟然没让我买全票,后来我才知道,原来120厘米以下不用买全票的,你们现在应该很高了吧!

  2、拓展:

  ①师: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吗?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有多高?是多少厘米?

  ②这么多同学愿意讲啊,我们抽一组,共请五个人。

  ③请生报身高,教师扳书。

  如:128、132、137、138(135)

  ④有135的同学吗,添上括号中的数。

  ⑤现在我们请这五位同学站到屏幕上来,请你观察一下,板书:观察,最高的是(),最低的是(),你能估计一下这五名同学的平均身高吗?。板书:估计。

  ⑥可以先和旁边同学说说看!

  A、请几名同学猜。

  B、你是怎么想的。

  C、那么这五名同学确切的平均身高到底是多少呢?

  D、那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就按你想出来的办法办)。

  ⑦请生计算好后问:是多少厘米?(问2-3个同学),请生肯定计算结果。

  A、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果的?把你的想法告诉旁边的同学。板书:交流。

  B、请一生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补板书:求,使之变成求平均数)

  C、和这几位同学想法不一样的有没有?如结果一样,那么你是怎样想的?

  D、134是这位同学(最高的)的身高吗?是不是那么同学(最低的)的身高啊!那么是什么的高度啊!(是他们的平均身高)

  ☆过渡:咱们这五位同学的平均身高可真高啊,比咱们海盐的同学的平均身高要高,我就了解到刘波班同学的平均身高。

  三、情境辨别:

  情境一刘波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35厘米。(平均身高只是个代表数,他的实际身高并不知道,可能比135高,也可能低,也可能正好。)

  1、把你的想法说给旁边同学听。

  2、会是怎么样的?请生回答。我们来听听他的想法。(三个)

  3、你们认为在这几个同学中那位同学的说法更全面些?请生评价。

  4、有不同想法吗?

  5、用手势表扬。

  ☆过渡:我们那里还有一位同学叫杨杨,(出示情境二)

  情境二杨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不是40厘米,刘波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不是135厘米,所以杨杨要比刘波高。(不一定,可能高,可能低或相等。)

  1、把你的想法和旁边同学说一说。板书:讨论。

  2、请生回答(3个)。你们听清楚了他的想法吗?

  3、同学评价。

  4、你们赞同他的观点吗?谁也能说说看。

  5、如一开使声的回答比较好,也要再请几个学生来讲。

  6、如果你跟杨杨比谁高呢?

  ☆过渡:杨杨同学很喜欢游泳,有一次他去游泳池学游泳:(出示情境三)

  情境三一个游泳池的平均深是120厘米,杨杨身高是140厘米,他想在这个游泳池里学游泳,很安全不会有什么危险。(不一定,如果在深水区,也许就有危险,安全比危险大可能性要大。)

  1、你们去过游泳池吗?

  2、让去过的同学讲一下平均水深是什么意思!

  3、相互讨论。

  4、发表意见(3个)。

  5、浅水区也要注意安全。

  四、实际运用: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门感受到了平均数的含义,而且还回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你们觉得除了解决以上问题以外,还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1、请生举例。

  2、如1--3月平均每月的家庭收入

  1--3月平均每月的家庭用水等。

  3、请生列式口答。

  4、①师:教师也收集一写数据,发现第一季度老师家用电情况如下:一月份20度,二月份96度,三月份102度,你能用刚才学到的本领算算老师家第一季度平均每月的用电量是多少,好吗?

  ②学生计算汇报。

  ③现在,如果让你来预测一下四月份的老师家的用电情况,你觉得可能回是多少度?说说你的想法。

  ④生交流。

  ⑤汇报:你是根据什么来估计的?为什么这样估计?

  A、前3个月的代表性数据。B、今后的发展趋势

  ⑥如果每度电是5角钱你觉得老师四月大约该安排多少钱付电费呢?

  (可能有生说天渐渐热了,用电量会增长)。(机动)

  五、自主评价:

  ☆过渡:刚才同学们都参与的很热烈,你们觉得老师与同学的这节课完成的怎么样?你有没有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人家评分的场景?那么请你给我们这节课打个分,并把它写在纸上。(100分制)

  教师板书学生的打分。

  ①师:那么我们这节课到底是几分啊?

  这么多同学打分,那我们以谁的分数为标准啊?怎么办?

  生答:计算平均得分。

  ②教师巡视。

  ③可能出现两种解法,同时板书。讨论:他们那里为什么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呢?而且要加上算法指导,为何除以5的原因。

  ④生汇报交流,(离平均数误差太大)(和你比较好就打高分)(不好就打低分),要听取大多数人的意见。

  六、小结收获:

  我们要谢谢打高分的同学,他给了我们大家鼓励。也要谢谢打低分的同学,他对我们要求比较高,鞭策我更努力提高水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交流。

  师:能不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们学会的?......

  学生介绍。(观察、估计、交流、讨论)

  师:有困难时,同学间相互商量也是一个好办法。还有什么问题吗?

  七:课外实践:(机动)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例2的学习,能初步理解移多补少或剪长补短的简单的教学思想方法,了解平均数的实际含义。

  2.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明确求平均数的方法实质是各数量的和数量=平均数。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求平均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移多补少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准备

  拔河比赛的绳子、秤(称人体重量用的)、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开展活动,导出问题

  1.全班同学都到操场上举行拔河比赛。

  (1)注意挑选一、二组6人、三、四组6人。

  (2)教师挑选一、二组气力,个子最小的6人,挑选三、四组气力,个子最大的6人。

  (3)结果有什么不同?第一次交锋胜负不明,持续时间长;第二次交锋时间短,不比亦知胜负。

  (4)宣布比赛规则。(6个人的总体重要相同)(两个队的总重量不变)(相同重6人或轻重搭配)

  (5)自报体重,验证体重。

  一、二组先挑选6人,称好体重的总重量,然后算出平均数,由三、四组的平均体重较接近的6位同学参加比赛。

  2.设问:为什么要求两个参赛队的体重相等?

  (读比赛有关规则)

  (二)自学自问,感知平衡

  1.自学课本第73页中的准备题。

  (1)是否只有搬动的惟一办法,即总共有多少,堆成了3堆,每堆有几块?

  (2)可以机械地数出一共有多少块。

  (3)可以把三堆加起来,求共有多少块。

  (4)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块?

  2.先算例2,再看结果。

  由投影出示例2,每位同学自己独立计算。

  例2:(1)体育锻炼小组的5个同学,身高分别是146厘米,152厘米,149厘米,147厘米,151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2)校对答案:予以评价。

  (每一个组派一名学生介绍计算过程)

  (3)自学课本例2,自我校对,自我评价。

  (三)练习试一试,开展比一比

  1.出示课本第74页中的试一试:

  第一中队的少先队员捡麦穗。各小队捡麦穗的重量是:第一小队845克,第二小队913克,第三小队1014克。平均每个小队捡麦穗多少克?

  (分四组进行比赛。分两步:第一列式,第二计算)

  2.比一比。

  (1)先叙述列式。

  (2)再进行计算。

  (3)评出优胜组。

  (四)练一练第75页第1、2两题(要求课堂完成)

  (五)课堂小结:平均数=各数量的和数量

  (六)作业:《作业本》第61页[五十八]。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1、知道平均数的意义。

  2、掌握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3、会正确解答简单的平均数应用题。

  4、初步建立平均数的统计思想。

  5、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要求下列问题,必须已知哪两个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平均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2)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3)平均每组分到几本书?

  (4)平均每筐重多少千克?

  2、导入

  (1)象以上这些问题都是要求平均每一份是多少。类似题

  称之为求平均数。所谓平均数,就是把不相等的几个数量,在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使其相等。

  揭示课题:平均数

  (2)求平均数用什么方法?

  求平均数首先从问题中判断:把什么作为总数平均分;

  是按什么平均分的,即与总数对应的总份数是什么;然

  后用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

  二、探究

  有4组小长方体,第一组有9个,第二组有5个,

  第三组有7个,第四组有3个。平均每组有多少个?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3.小明和小刚的体重和是160斤,平均体重多少斤?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实际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不一定是实际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是有区别的.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2.教学例2.

  (1)出示例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2)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水面高度同样的高度值.

  (4)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

  (5)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

  16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入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入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6)师: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操作时,我们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4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改变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厘米,矮个身高140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并不是把高个的身体削下一部分来,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

  (7)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小结:通过上题的计算,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除以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

  (8)看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即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的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并不要求发生变化.

  (9)反馈练习.

  小强投掷三次垒球,每次的成绩分别是:28米、29米、27米.求平均成绩.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1、知道平均数的意义。

  2、掌握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3、会正确解答简单的平均数应用题。

  4、初步建立平均数的统计思想。

  5、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要求下列问题,必须已知哪两个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平均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2)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3)平均每组分到几本书?

  (4)平均每筐重多少千克?

  2、导入

  (1)象以上这些问题都是要求平均每一份是多少。类似题

  称之为求平均数。所谓平均数,就是把不相等的几个数量,在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使其相等。

  揭示课题:平均数

  (2)求平均数用什么方法?

  求平均数首先从问题中判断:把什么作为总数平均分;

  是按什么平均分的,即与总数对应的总份数是什么;然

  后用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

  二、探究

  1、例1:

  有4组小长方体,第一组有9个,第二组有5个,

  第三组有7个,第四组有3个。平均每组有多少个?

  (1)默读题目,想一想这到题的数量关系式

  长方体的总个数组数=平均每组的个数

  总数份数

  (2)生列式,并说明是怎样想的?

  (9+5+7+3)4

  问:平均每组的个数会不会比最多一组9个多,会不会

  比最少一组3个少,为什么?

  (3)阅书P116的例1

  2、例2:

  陈小红期中考试成绩,数学和英语都是98分,语文

  96分,自然常识100分。她的平均成绩多少分?

  (1)自学例2的解题过程:

  A.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括号中为什么会出现两个98相加?

  总份数为什么是4?)

  B.你能完整说说这题的数量关系式吗?

  总分科数=平均成绩

  (2)练习:

  书P117的练一练的1、2(只列式)

  三、运用

  1、根据问题找总数、总份数

  (1)平均每辆车运煤多少吨?

  (2)平均每季度生产多少台?

  (3)平均每人踢毽子多少个?

  (4)平均每组踢毽子多少个?

  (5)平均每次踢毽子多少个?

  2、列式解答

  (1)第一组植树12棵,第二、第三小组共植树20棵。平均

  每组植树多少棵?

  (12+20)3

  括号中只有两个数字相加,后面为什么要除以3,不除以2?

  (2)书P117的试一试

  书P118/2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7

  教学内容:数据整理--教材第23-24页例1,做一做题目及练习六1-4题及5*。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数据整理的方法,初步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2.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能把整理的数据填入简单的统计表,并能在条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3.使学生能根据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4.培养学生整理数据能力和根据统计表、统计图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

  5.对学生渗透初步的统计思想、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思想。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把不完整的统计表或统计图补充完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结合时事,根据当前生活中一些热点问题的有关数据,引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调查统计一些事物的数目,这些事物的数目通常叫做数据(板书数据一词)。数据往往都是从生活实际中,通过认真的调查核实,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是国家进行进一步统计、汇总,进而制订有关方针政策的原始依据,必须真实。而数据因为直接来自于生活,往往比较零乱,没有次序,显示不清主次多少。为了把调查结果表示得更清楚明了,就需要对数据进行一定的整理,今天我们就共同研究一下简单的数据整理(板书,把课题补充完整)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学生分布的挂图或小黑板。

  教师指出这张图是调查了四年级某班学生居住情况后制成的,通过这张图,一眼就可看出哪条街,哪条巷有这班学生,很形象,很直观。

  2.老师进一步引导,每条街,每道巷分别住了多少同学?哪条街,哪道巷住的人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个?全班共多少同学?这时如果只看图,要准确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很不容易。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做能使回答方便?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先逐街,逐巷数出人数,记住,再进行比较,回答出问题。

  3.教师指出:只看图不容易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我们先数一数各街巷的同学数,在图上标注上数字。数出的各街各巷的同学数,就叫做数据(渗透特点:来自于生活实际,是真实的。)

  启发学生:这些数据真实可信,但是比较零乱。我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把这些数据简单明了地表示出来,使别人不用再看图,就能一眼看出各街各巷住了多少学生,全班一共有多少学生呢?(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讨论结果可能多种多样,只要有道理,就应加以肯定。从中再选出统计表的方案。)

  教师:以上各方法实际上都是对数据进行整理。

  我们先用画表的方法进行整理。出示下表(空表框)

  教师指出:第一栏不填写具体街巷名称,一般留作合计(一共多少人)。从第二栏起,逐一写街巷名。

  5.组织学生根据原始图填写,老师先带领学生填写两个街巷的数据,再让学生在其它街巷对应地方填写数据。学生先填写在书上23页的不完整统计表。然后问一共多少人,在合计栏中填出,形成完整的统计表。指出这样的表叫统计表。

  6.组织学生根据表回答问题:(投影出示问题)

  哪条街巷住的人最多,是多少?

  哪条街巷住的人最少,是多少?

  全班共多少人?

  7.认识条形统计图

  有时为更加形象直观表示数据的多少,也常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条形统计图是用长方形来表示数据的。

  出示画有小方格的小黑板,说明每一格代表一个人,有几个人,就用几个小格表示,可以把这几个小格涂上色。

  老师先在纵向上注明人数0、5、10(单位:人)。再在横向上标明街巷名称,标注时相邻街巷名称间要空一格,以求容易区别和美观。然后根据学生口述,老师在相应地方涂色,制成课本24页上部的条形统计图。

  8.看条形统计图,回答课本24页五个问题。

  9.反馈练习:在教师带领下完成课本24页做一做。

  教师先出示原题,指导学生弄清题意后,带领学生完成小芳的成绩:

  问:每一小格代表几米?小芳的成绩是多少米?应该涂几个小格?确定14个小格怎样确定较好?(找出15所对应的高度,向下数1格即可。不必从1数)

  其它同学的成绩要求同学们在书中填空完成,确定一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同桌间互相检查涂色是否准确。然后组织学生据条形统计图回答书中问题。

  [由于条形统计图是新接触,学生涂色有困难,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教学时教师的引导示范不能太少。练习时,教师要先示范,后放开由学生自己完成。]

  三、巩固发展

  1.练习六第1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完成。重点引导:合计栏应该怎样填写?

  学生分组完成时,可以互相讨论研究。教师巡视时重点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练习六第3题

  提示:先统一单位。并利用此题复习平均的含义,为下节课学习求平均数做铺垫。

  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知道了什么是数据,怎样整理数据,还学习了怎样填写统计表、统计图。

  五、布置作业:练习六第4题、第2题。(要求学生亲自去调查各班人数,独立完成。)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试做第5*题。

  活动性作业: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周日时间进行专项公益劳动(如擦玻璃),分别记录每人擦的块数,然后把小组擦玻璃的情况制成统计表。要求统计表中能反映出每人擦的块数和小组擦的总块数。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8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3页的第47题,练习八的第5、6题。

  教学目的:通过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

  答方法;掌握数据整理及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一、整理和复习三步应用题。

  1.教师在黑板上并列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4题和第5题。

  请两位学生读题后,分别说一说题里的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全班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集体订正后,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第4题和第5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为什么这两题都可以用简便算法计算

  2.教师先出示题目:同学们抬水浇树。三年级浇45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浇lo棵,五年级浇的棵数等于四年级的2倍。五年级浇树多少棵?

  请一位学生读题后,让学生自己解答。

  接着,教师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6题。读题后,让学生说一说题里的条件和问题,并且让学生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然后,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师提问:这一题与上面一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上面一

  题是两步应用题,下面一题是三步应用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教师:我们这一册所学习的三步应用题都是在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把两步应用题改编成三步应用题主要有2种方法:增加条件、改变条件的叙述方式、改变问题。第6题是从上面的两步题改变问题而变来的。现在,大家试一试用另外两种方法把上面的两步题改编成三步题。

  鼓励学生改编题,集体订正所改编的题。

  3.做练习八的第5、6题。

  教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做完集体订正。

  二、整理和复习数据整理及求平均数

  教师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第33页,默读第7题,理解题意。(教师也可用小黑板出示这一题。)然后看图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师提问:这个条形统计图中的一个格代表多少千克

  哪个年级采的最多?

  五年级比三年级多采多少千克?

  然后,让学生自己做第(3)、(4)小题。做完以后,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求平均数的方法是什么在这一题里,求平均数的算式是什么

  接着,让学生自己想根统计图中的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填写之前,教师提问:

  下面的统计表是统计什么的每个格里要填什么

  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练习八的第7*题。这道题先算出每种车的数量,然后才能填表,制成条形统计图。这是一道需要综合运用知识的题目,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很有帮助。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初步学会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能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测和预测。

  4、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体验运用已学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设计理念:

  1、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已知几个不相等的数量通过移多补少使其成为相等的几个数量。

  2、引导学生区分平均数与平均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1、小组成员分工调查,收集数据。(小组成员的体重,家庭1至3月份用水、一周气温变化情况等)

  2.学具:象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通过这节课,你想了解平均数的哪些知识?

  二、构建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按要求叠棋子,第一排叠2个,第二排叠7个,第三排叠3个。

  (1)看着面前的棋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小组活动讨论。

  (3)汇报交流。

  板书:不相等移多补少相等

  小结: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那个数就是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除了移多补少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有没有同学在移棋子前早就在心里算出平均数了?你能用算式表示这一过程吗?

  板书:(2+7+3)3=4

  你能用数量关系表示这个式子吗?

  板书:总数份数=平均数

  小结:这就是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2.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1)请你选择最喜欢的方法,求:7,3,6,4的平均数是多少?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这是我们班徐风同学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统计表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平均

  成绩

  94

  97

  98

  95

  ①先估计一下平均成绩?看谁想得快,也可以笔算。

  ②看了这组数据,你想对徐风说什么?

  (3)例2:我们学校体育小组的5位同学,身高分别是147厘米、152厘米、149厘米、146厘米、151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三、实际应用

  1、应用一。

  (1)小组活动:拿出调查表,先用计算器求出平均数,再互相交流看法与观点。

  (2)交流反馈

  2、应用二。

  这是我们学校校园十佳小歌手歌唱比赛中一位同学的得分情况:

  评委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最后得分

  成绩

  84

  70

  88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平均数的奥秘。(板书:平均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师:读情境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一样。

  师:那有什么方法能使每人收集的个数一样呢?

  生: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师: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能知道平均数吗?

  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 (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师: 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结: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刚刚我们初步学会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接下来老师碰到了一个问题,你能帮我解决吗?

  2、进一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

  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已知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

  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 (18+20+19+19)÷4

  =85÷5 =76÷4

  =17(个) =19(个)

  17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师:那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小朋友做的。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同意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生:如果比较两队的总成绩,有失公平,因为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队的平均成绩比较公平些。

  师:对!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公平更好一些。

  师: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这个平均数会比原来的数的最大数大吗?会比最小的数小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用到平均数的地方。接下来老师来考考你们学习的如何。

    四、作业

  1、做一做第1题

  2、判断题

  (1)某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内容来自闪亮儿童网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 )

  (3)小明所在的1班学生平均身高1、4米,小强所在的2班平均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 )

  3、做一做第2题

  4、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频道小编推荐: |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11

    学情及教材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简单的统计表,本节课是把已学的统计知识和认识平均数结合起来,学会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移多补少,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多种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多角度理解和先求和再平分的求平均数一般方法的掌握。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今后还要学习稍复杂的平均数以及其他常见的统计量。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更要引导学生从数据处理分析的角度把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和特征,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本节课是在学习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最基础的数据整理分析,平均数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打下基础,新教材明显地加重了对平均数意义理解的份量,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既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意义,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能计算平均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的特征,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你乘车买票吗?六岁以前买票吗?你对乘车是否买票这方面的常识了解吗?我们把1、2米这条线叫“儿童乘车免票线”。看,就是这条线,经过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六岁以下儿童乘车免票线为1、2米。你知道怎么去确定这个标准吗?调查谁?如果数据来了,有高的,有矮的,如何处理?让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然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自主构建

   (一)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上个月我校开展了保护环境,争优环保小队活动,我班成立了三个小分队:快乐队、天使队、阳光队。

  1、相同数据,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代表性。

  出示快乐队数据:宁宁12个,丁丁12个,冰冰12个。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表示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用哪个数比较合适呢?

  小结:快乐队每人都收集了12个矿泉水瓶。12能代表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

  2、不同数据,深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出示天使队数据:小红12个,小兰14个,小丽11个,小明15个。

  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现在,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据代表第二小队每人的收集情况呢?14能代表吗?12呢?(如果每人同样多就好了)怎样把他们的瓶子变成同样多?

  小组合作学习,用学具摆一摆。并在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把它们变的同样多的。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

  生1:可以移动瓶子,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然后每个人就一样多了。(刚才这些同学都是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生2:计算的方法(14+12+11+15)÷4=1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先把四个人的瓶子数合起来,再平均分给四个人)为什么要除以4?除以3可以吗?4表示什么。括号里的表示什么?关系式:总数量÷份数。板书:先求和再平分)

  总结:其实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求和再平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原来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数叫做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3、追问中理解平均数的虚拟性。

  继续看天使队的收集情况:13是小红收集的数量吗?是小兰收集的数量吗?是小明收集的数量吗?

  13到底是什么呢?是哪个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数量吗?

  小结:13是天使队平均每人收集的数量。它代表天使队收集矿泉水瓶的一般水平。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快乐队每人收集12个,用12代表每人的收集数量。天使队每人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代表呢?学生体会到:都不合适,如果和快乐队一样,每人同样多就好了。通过移多补少或求和平分,用一个虚拟的13来代表。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慢慢体会平均数良好的代表性。在追问中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虚拟性特征,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出示阳光队收集矿泉水瓶统计表。阳光队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情预设:

  生1:快乐队收集了36个,天使队收集了52个,阳光队收集了60个,第三小队收集的多。

  生2:他们人数不同,这样不公平!

  生3:人数不同,应该比较平均数。怎么求阳光队的平均数呢?

  学生列式:(13+11+14+10+12)÷5=12(个)。12代表什么?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

  小结: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作比较更公平!

  平均数13能代表天使队的一般水平,12能代表快乐队、阳光队的一般水平。(板书: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设计意图:人数不等,哪个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学生清楚:比总数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每队收集的一般水平,所以用平均数作比较更公平。从而加深对平均数作用的理解。)

  (三)思考交流,理解平均数的敏感性

  如果阳光小队的王林收集的瓶子变多了或变少了,平均数会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平均数就是这么敏感!这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发生变化,都能引起平均数的变化。结合平均数观察表格,平均数处于什么位置呢?

  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可以代表一组数的一般水平,而且知道平均数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相信大家对平均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首尾呼应,引起共鸣

  相关部门是怎么确定这个儿童乘车免票线的呢?和你们想的一样,相关部门就是参照了平均身高确定免票线的。据统计:6岁男童平均身高119、3厘米,6岁女童平均身高118、7厘米。

  看来,平均数的作用真不小,连确定免票线的高度都可以参照它。

   (五)联系生活,体会平均数的用途

  生活中在哪儿用到过平均数呢?出示平均数资料。如果学校订做校服,用平均身高订做可以吗?平均数的用途很广泛,可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应用拓展,巩固提高

  1、小明家每人每天月平均用水量是多少?

  在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为3千克,你知道3千克的水有多少吗?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则信息。

  请选择正确答案。(2)第(1)式和第(3)式分别求的是什么呢?

  小刚家平均每人每天用水88千克,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3千克,比较这两个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2、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游泳池平均水深只有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小明站在游泳池里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回顾反思,结束全课

  谈谈你对这节课的收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说一说。

    五、板书设计

  如图:略

  六、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要培养学生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重要途径就是要在教学中着力展示统计的广泛应用。这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无处不在。

  这节课着眼于经历、体验、感受平均数的产生,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关注的是学习过程,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解题的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孩子在活动中“做数学”,给孩子提供大量的讨论合作、独立探索、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做中学”。从而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有关平均数的知识,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而是把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紧密联系实际,课的导入用“儿童身高免票线”如何确定的问题串,使学生体会到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涵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让学生再实践应用中,去把握平均数的特征,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怎样才能使四年级的小学生感受到学习平均数是一种需要呢?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此时,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于是,我设计了评比“环保小队”,出示表格里的总数,故意让学生出错,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认为人数不同比较总数不公平,应该比较平均数更合理。

  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及特征的把握,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开头相互呼应,学生梳理思路,明白了相关部门从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求平均身高,最后呈现6岁以下儿童平均身高,因此确定“儿童乘车免票线”为120厘米。

  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应用价值,为树立应用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形成了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将数学课中的统计与生活有机的结合,体会到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在平均数的教学中,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经历了从探索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从体验中发展的全过程。教师起到了一个组织者的作用,但交流者的作用体现不足,如能更好的与学生达到互动,能给孩子以富有个性的评价,相信效果会更好。在这节课中,学生一次又一次的认识了平均数,他们感到平均数就在身边,并获得了一次次成功的体验,学得兴趣盎然。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答: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五一班有42人,平均分成6个组,每个组有多少人?

  3.小明期中测验语文和数学两科成绩共得180分,平均每科成绩得多少分?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实际上它们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它们的平均数,而不是原来实际的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数平均分成几份,求1份是多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平均数的概念,如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产量等。怎样理解平均的概念,如何求出几个数的平均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板书:平均数)

  2.出示例2。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3.分析,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拿出盛水的4个同样的杯子,标明刻度。

  问:①这4个杯子水面高度相等吗?

  ②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什么意思?

  ③怎样才能找出4杯水的平均高度呢?

  出示挂图(即课本中的下图)放在4个杯子后面,指出红线标明的地方(4厘米)就是平均高度。

  教师演示,把水多的杯子倒一些到水少的杯子,使4杯水同样多,得到平均高度。

  问:这平均高度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吗?它是怎样得到的呢?

  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确,它不是每杯水的实际高度,而是把4个杯子里的水平均分的结果。

  问:如果我们不倒水,能算出这个平均高度吗?

  小组讨论。从而明确:要求4个杯子水的平均高度,要先把4个杯子的水面高度加起来,再除以4,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在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水平的高度是多少。用算式表示就是(6+3+5+2)4。

  板书:(6+3+5+2)4

  =164

  =4(厘米)

  答: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4厘米。

  说说括号里求什么?为什么除以4?得到的结果表示什么?

  强调4厘米是平均数。

  4.做29页上的做一做中的第1、2、3题。

  订正时要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5.总结规律。

  刚才做的几道题中,你能说一说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吗?

  概括为: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先要求出这几个数的总数,然后再找出要把它平均分成的份数,最后用总数除以总份数就可以得到平均数。

  6.出示例3。学生默读例3,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

  学生编号

  1

  2

  3

  4

  5

  6

  7

  平均

  第一小组

  136

  142

  140

  137

  135

  144

  第二小组

  132

  141

  133

  145

  138

  135

  142

  问:如何比较哪一组平均身高高一些?怎样计算出高多少?

  启发学生想:如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先算出各组的平均身高,就容易比较了。

  让学生运用从例2学到的方法,自己求出两组各自的平均身高,再求出哪一组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多少?

  问:如果不求平均身高,直接用各组所有人数的和进行比较行不行,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由于两组人数和每人身高不一样,不能直接比较,只能用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三、巩固反馈。

  1.选择正确列式,并说明理由。

  一辆汽车第一天行53千米,第二天行58千米,第三天上午行30千米,下午行27千米。平均每天行多少千米?

  A(53+58+30+27)3B(53+58+30+27)4

  2.光明小学五年级3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750元,六年级4个班为灾区人民捐款1210元。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这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小组讨论得出:

  平均每个年级捐款多少元?[

  (750+1210)2

  两个年级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750+1210)(3+4)

  强调:是把哪几个数平均分、分成多少份,要认真审题,找出所需要的总数及总份数,再求出它们的平均数。

  四、作业。

  练习七第1、2题。

  附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

  例2用同样的4个杯子装水,水面的例3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

  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

  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单位:厘米)

  学生编号

  1

  2

  3

  4

  5

  6

  7

  平均

  第一小组

  136

  142

  140

  137

  135

  144

  第二小组

  132

  141

  133

  145

  138

  135

  142

  (1)第一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6+3+5+2)4(136+142+140+135+137+144)6

  =164=8346

  =4(厘米)=139(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2)第二组平均身高是多少?

  是4厘米(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教学内容:课本第27-29页例2、例3,第29页的做一做的第1-3题,练习七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平均数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和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平均数实际上每一份不一定一样多,而平均分是指实际上每份都一样多。因此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是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教学重点。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实用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qun.com/a/4419358.html
延伸阅读
留学群栏目推荐你阅读“菊花说说”等专题内容。“有的花瓣是一条条的,还微微向上翘起,像洋娃娃的卷发。”随着网络的发展,交流变得更加容易,朋友之间总会共享一些有深度的句子,精简的语
2022-11-29
一般而言,只有实践能克服经验的错误。当我们完成一项任务时,我们需要写一份报告,写一份高质量的报告也是对自己的充分肯定。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初中寒假实践报
2022-11-29
“星期一总有种恍恍惚惚极不真实的感觉,似乎整个人还没有从睡梦中醒来!”在大多数人学习、生活、工作的过程中,分享好玩的句子已经成为一种社交方式,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去解读句子表达的意思。
2022-11-29
冬至到了,愿一切的好事至,一切的不快跑,冬至快乐。如今的生活日常离不开交流,也都喜欢在网络上分享一些优秀的句子。每一种心情都能找到合适的短句来表达。在寻找适合此刻心情的句子?以下是
2022-11-29
时代的发展为人们带来很多便利,作为职场人应该都接触过申请书,申请书是个人或集体向组织表述愿望,提出请求的一种方式。你还在苦恼不知道如何写申请书吗?经过搜索整理,栏目小编为你呈现“志
2022-11-29
想要了解平均数的小伙伴,赶紧来瞧瞧吧!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怎么算平均数平均数的意义”,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怎么算平均数先找出题目中的
2021-01-05
平均数怎么计算,有几种计算的方法?不知道的考生看过来,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求平均数的方法1、算术平均
2021-01-04
刚接触到平均数的同学们可能对这个概念不是很明白,所以不知道平均数的意义,那么它的意义是什么呢,以下是由留学群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平均数的意义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平均
2021-03-23
几何平均数是求平均数的方法之一,多用于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速度。下面是由留学群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几何平均数公式和定义是什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几何平均数的定义几何平均
2021-11-24
算术平均数怎么求,基本公式是什么?需要了解的考生看过来,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什么”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算术平均数的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