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发达地区,出国读大学早已成为一种潮流。在高考人数膨胀及留学渠道拓宽的合力拉动下,近两年留在国内升学的高三学生迅速锐减。有广州市内的重点高中作出统计,全年级1000名学生参加国内高考的不足800人;更有学校估计,十年内出国学生将达到全级人数的1/3。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选择出国读大学,学校如今也对学生出国积极鼓励。资料图片记者同时发现,以往为求升学率而挽留学生参加国内高考的中学,如今对学生出国却是积极鼓励。为何市内的中学对尖子生的流失不再“纠结”?针对众多学生作高考、留学“两手准备”的需求,中学又如何因材施教?带着这些问题,南方日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多家广州市的重点中学。
■调查
美国高考人流如“春运”
◎学生
“目前国内的教学体系是‘中学紧,大学松’,很多学生一上大学就‘放羊’;而国外的大学宽进严出,注重培养学生建立自己的独立思维,学术氛围浓厚。”这是广雅中学高三学生李妮选择出国深造的理由。虽然已被荷兰海牙大学录取,但李妮依然会参加国内高考,为的是“给自己12年的学习生涯一个交代”。
李妮告诉记者,高一时赴杭州参加的一次交流培训让她动了出国这根弦。而选择去荷兰不仅由于当地高校商科较强,较高的性价比也是吸引她的一个重要原因。她透露,如今到荷兰留学学费约15万元/年,而英美等国家则一般需20万—30万元/年。
而他的同学张维天选择去美国留学,则是从小耳濡目染而形成的梦想:父母同为大学教授,7岁起就随当访问学者的父亲到以色列、美国等地,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毅然决定赴美攻读“农业与应用经济”专业。
张维天告诉记者,赴港考SAT的经历让他对“留学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由于SAT(美国高考)在中国大陆没有考点,学生们都要到香港考试。为了考取一个好分数,他在半年内考了四次,而每次来到亚洲展览馆的考场,“都像到了‘春运的火车站’”。
张维天说,前几年他的一个哥哥考了2030分,申请到了南加州大学,而这两年“水涨船高”,这个分数已经难以申请到最顶尖的高校了。如今他已被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录取,但仍在等待另一所心仪学校的offer。
事实上,遵循兴趣和理想而出国深造的李妮和张维天都是准留学生中的佼佼者。然而,在更多中学生心中,通过出国规避高考才是重点,于是不少人选择了高考和出国“两手准备”。对此,有业内人士提醒,这种做法容易“两头不着岸”:由于不少国外名校的offer来得较晚,假如因等待而影响高考甚至放弃高考非常冒险。
多种国际课程拓宽出国通道
◎学校
记者了解到,如今广州市内出国留学的现象在几所重点中学中比较普遍,越来越多的学生早在高一就“剑指”出国,而高二、高三则是出国留学的高峰期。
据粗略统计,华师附中高中部(非国际部)每届约500名学生中,出国留学的学生在30人左右;省实验中学高中三年中,出国留学的约占1/5;而在广雅中学,近3年来该校平均每个年级都有50—60名学生不参加高考,而申请国外的高校。该校教导处主任何智估计,十年内广雅中学出国学生将达到全级人数的1/3。
事实上,学生出国的热情离不开学校在课程建设上的支持。近年来,为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留学需求,市内众多学校都加强了国际化办学的进程。
如广雅中学,近年与境外近10所名校结成姐妹中学,同时通过校长实名推荐、直录取、全额奖学金的形式把学生推荐到纽约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名校。2010年,该校获英国边境局公文认定,凡高二学生校内英语考试及格以上者均被认定为雅思5.0。
此外,市内一批中学全日制的国际班更如雨后春笋般创立,教授与国外大学本科接轨的A-Level、IB、IFY、AP等国际课程。以华师附中的AP班为例,其开设了包括微积分、经济学、英语文学、学术英语等选修课程,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近3600所大学承认AP学分为其入学参考标准。此外,AP考试合格的考生获得1400所美国大学给予一年的学分,这就意味着,这批学生入读外国高校后,或许只需三年就可完成本科四年的课程。
■解读
毕业班评价标准有变:
1个名校留学生可顶7个尖子生
以往,放弃国内高考争取出国的学生大多为“尖子生”。对于看重升学率的中学而言,一不希望流失高分段考生,二不鼓励学生冒着“顾此失彼”的风险。因此,虽知出国留学不失为一条好路子,但中学在国际办学上却没有“放胆走”。
时至今日,为何学校又力挺学生“走出去”呢?
广雅中学教导处主任何智告诉记者,市教育局今年对毕业班评价标准作了修改,在“教学工作高校录取”一栏,首度提出“按规定修满高中阶段学分并在高二下学期后(含高二下学期)出国留学,被境外知名高校录取,每生加1.2分”。而“境外知名高校”则明确为31个国家和地区的300所世界知名院校,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等都位列其中。
对于这1.2分的份量,记者对比其他的加分方式发现:培养出一个飞行员,每生加0.5分;而培养3个高考650分以上的尖子生才等于1个飞行员。如此一算,一名学生到国外名校留学,为母校争取的加分足以顶上约7个尖子。
此方案的实施无疑是个风向标,将对高中生的国际交流项目起极大促进作用。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担心,在学校软硬件配置有限的情况下,一味扩大国际化办学规模难免会挤占了本地的优质教育资源。此外,如今国外高校良莠不齐,通过量化加分来鼓励学校培养学生出国留学,会让部分学校盲目跟风,从而对学生和家长产生误导。(记者:毕嘉琪通讯员:钟秀平区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