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留学群推荐专题“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相关内容。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1
今天教师节,上了一堂开头颠簸,结尾愉快的课。
上的是六年级的《郑成功》第一课时。自读课文后先出示的字词,由于我前一天不在,没有及时布置预习,再加上字词本身就有难度,孩子们学得不是很顺。慷慨激昂中的慨学生咬字模糊;徭役两个字部分后进生都不会读;还有蔽、隅、耙后面几个我都是单独出示的字,就是想真正检查学生们认不认识这个字,而不是凭朗读的一点印象去读。在纠正完字音后,我再让他们组词,由遮天蔽日随机理解了文中的风帆蔽空,还有不理解的打上问号,文中学习。比较扎实的学完了字词,接下来的朗读倒是流利多了。由此看来,即使是六年级,该抓字词的时候决不能放松。
学习课文1-3小节时,我原先的教案是让学生直接找出能体现郑成功英雄气概的语句(第三小节),再从后往前学。但实际操作时,我发现第一小节就是我这个教案步骤的自然过渡:民族英雄郑成功是福建省南安县人。和以往不同,我让学生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而不是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学生的答案除了民族英雄就是福建省南安县,大部分学生的眼球一下就被这民族英雄给吸引过去了。学生们在说他们画这个词的理由时说出了民族英雄是一种极高的评价,由此我再引导学生往下找出能体现郑成功英雄气概的语句,看起来就更加顺理成章,学生对民族英雄也有了一份更多的期待。
下课时,回头想想,偶尔也该改改常用的教学模式,多试试其他方法,使课堂教学减少些生硬,更加流畅自如。
反思2:
本科教学,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引导抓住各段的关键词句,学生通过认真朗读、品味,体会到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英雄的气节和品格,并通过学生的感情朗读充分表达出来,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在复述时,要求学生条理清楚,完整,但学生缺乏这方面积累平时也不太注意人物动作,表情,细节描写不太成功。
《郑成功》教学反思3
教学完《郑成功》这一课,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1、抓住课文语段,引导学生感悟郑成功的人物形象,谈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引导学生想象等,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2、在不同语段学习的过程中,扣住学生的感情线索展开教学,学习第2自然段,突出恨透,学习第三自然段,激发出慷慨激昂,学习第4自然段,激发出激动的心情,学习第5自然段,激发出大快人心的心情,学习第6自然段,激发出高兴的心情,学到最后,要激发产生敬仰、崇敬之情。这样,学生才能用心去读,用心去悟,才能荡起情的涟漪,受到感染。
反思4:
教学设计好后,还要有好的实施过程。这篇课文在选定之后的两三天内,我反反复复读了好多遍。以上的设计就是在这一遍一遍读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比如终于这个词,我在朗读时尝试着用各种不同的语调去读,读的过程中发现,这个词蕴涵的感情十分丰富,它写出了郑成功周密的准备,道出了台湾同胞长达38年的苦难,暗含了我们扬眉吐气的时刻到了,预示着胜利必将属于我们。再比如英勇这个词,在朗读中我发现第四小节的每一句话,都是在写郑军官兵英勇的,而且细细品味发现,每一句话反映英勇的内容又是不同的。第一句话,写荷兰侵略者负隅顽抗,告诉我们英勇就是不畏强敌;第二句话,写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舰冲去。写出英勇就是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于是我就在备课时,想把体会终于英勇作为本课的亮点,课后确实也有几个老师说想到抓这两个词语非常好。但是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上课的时候,没能很好地与朗读结合起来。现在提倡:通过朗读体会语言文字,体会之后还要回到朗读中来。读是手段,读更是目的。我在备课时也考虑到这一点,应该在学生体会到一个意思后,马上让他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句话。但在课堂上却忽略了这一点,使得这个环节没有做完整。
同样的问题还存在于写话环节中。学生交流之后,应该再点一点,荷兰侵略者狼狈不堪的样子,也能反映出郑军官兵的英勇。还可以问一问学生为什么作者不把这些内容写上去?使得设计再深入一些。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2
《大自然的秘密》这篇课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岛上所闻、所见、所做、所想为线索,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揭示了大自然万物都有生存之道,躲避灾难之本能的秘密。我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力求主线明确,目标定位准确,按照从整体一部分一整体的结构进行教学。学生的潜心会文、自悟、自得和老师的相机点拨,适时指导,和谐统一。
我觉得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学生自由辩论。联系上下文,谈谈对向导的看法。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发表见解的平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时间非常充分。学生们敢于大胆发言,课堂上出现了争辩的场面。有的同学认为向导做的对。以次来让这些旅行者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有的同学说向导做的不对。不能以牺牲几十只幼龟的生命为代价来让人们觉醒。还有的同学认为向导的做法既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课堂上一番唇枪舌战,难分高下。也博得了听课老师的阵阵笑声。
本节课在设计上有欠妥之处。导入新课时,我引导学生学生说出了都知道大自然的哪些秘密。如果把这一环节放在学完课之后,效果会更好些。结合课文最后一段,学生会更加深刻理解动物有生存之道,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如果自作聪明到干涉动物的行动,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3
本课的设计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教师和学生在自由愉悦的心态下积极参与与教学。在朗读基础上师生共同商定学习目标,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主探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合适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允许学生用自己独有的方法,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课前学生通过学生多种方式查阅资料,不断将教学引向深入。
阅读教学返朴归真,以读为本,读中积累,读中感悟,读写结合,阅读教学过程成为教师、学生和课文之间互相对话的过程。
本文应用比较恰当的现代教育技术,使音像材料和文字材料互相补充,自然整合,实现超文本阅读,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学生其他素养的发展必须通过理解和运用语言实现,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坚守属于自己的那块领地。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4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针对教坛中公开课作秀现象,越来越多的教师高声呼吁:语文阅读教学公开课应充分追求常态下的真实、朴素。为此,许多教师对所谓的真实、朴素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认为所有的公开课不应该将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班级翻来覆去地上个滚瓜烂熟,否则,就失去了公开课原汁原味的真实、朴素。殊不知,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是需要教师不断地用情去浇灌文本,用心去唤醒学生,不断地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感动自我。这是一个学会反思、追求完美的过程,这是一个走进学生,熔炼自我的重生过程。因此,我认为,将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班级翻来覆去地炼课,是促进教师不断成长,获得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我就以公开课《大江保卫战》开课之前的炼课经历,来回顾在此过程中的种种感受、收获和成长。
第一次所谓的理想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唤醒生活积累,创设紧张气氛
1、谈话:20xx年年底,印尼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特大海啸,谁能给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2、学生作介绍。(当学生介绍到洪水肆虐的情景时,教师相机出示第一自然段中有关词句。)
二、学习第一段采用电影特写,激情走入文本。
过渡:除了海啸,无休止的暴雨同样能造成洪水泛滥,请看
(1)学习第一层。
(出示: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
①齐读。
②出示地图,介绍长江、荆江、武汉、九江等地理位置。
③指导感情朗读。(读出紧张的气氛)
提示:一连3个!说明了什么?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当时的情景?万一大江决堤会造成什么后果?如何把这种危急的情况读出来?
过渡: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万一这些地方失守,将会给人民、给国家带来多大的损失。灾情就是命令,于是
(2)学习第二层。
(出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①齐读,他们去干什么?
②你从日夜兼程挺进体会到什么?
③再读,读出心急如焚,急人民所急的心情。
3、教师小结:是啊,此时此刻,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胜利!所以,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战洪水,斗恶浪,打响了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三、揭题释题抓住关键字,指导学生审题。
1、板题,读题。
2、释题:题目中的关键字是什么?你认为课文围绕着战字,会写哪些内容?(为什么战?怎样战?战的结果如何?)
四、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把握文章中心
1、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写了什么?(即为什么战?)
2、学生初读课文,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思考:
(1)怎样战?战的结果怎样?分别在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热情赞颂了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精神风貌)
(3)为了赞颂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精神风貌,着重向我们介绍了哪三件感人的事迹?(大堤抢险、铁汉本色、救护遇难群众)
3、结合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五、精读第二段感受伟大精神,领悟写作方法。
1、学习大堤抢险部分。
(1)学生自学,画出直接描写人民子弟兵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精神的词句,并在旁边写一写批注。
(2)同桌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3)观察课文插图,进行说话训练:在长江大堤旁,我看到了这样一幅感人的画面。
(4)指导朗读。
(5)(出示环境描写的句子)提问:这些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可以结合《爷爷的芦笛》一文的环境描写进行教学提示。)
2、学习铁汉本色部分。
(1)自读,用自己的话向同学介绍黄晓文的事迹。
(2)理解在那几十个难忘事迹啊!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3)指导朗读。
3、学习救护遇难群众部分。
(1)用画出一句排比句,想一想,从中体会到什么?
(2)文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称人民子弟兵为大救星?
(4)指导朗读、背诵。
4、指导领悟选材精当,叙议结合的写作特色。
(1)在大江保卫战中有许多感人肺腑的事迹,作者为什么选这三件事例来写?
(2)根据学生平时的日记进行写作指导。
六、学习第三段回顾全文内容,明白结构顺序。
1、齐读。
2、这段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七、布置作业
1、造句。(1)惊心动魄(2)闪烁
2、背诵第五自然段。
3、写一篇读后感。
[评议]
一个自以为理想设计能使师生激情澎湃的语文课,竟然上得波澜不惊,兴味索然。评课中,大家的主要观点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课文导入远兜远走,效果不佳。印尼海啸虽然近在眼前,然而由于大多数学生缺乏对世界大事的关注,也就没有所谓的生活积累,所以,课堂上师生之间未能引起情感共鸣,没有起到为学习课文创设下紧张的气氛。
2、朗读感悟不痛不痒,浮于表面。对于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对一群涉世不深的学生来说,如果教者不引导学生对相关资料的收集,缺少设身处地的情感体验,仅仅*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咬文嚼字,那么,学生的朗读感悟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冷眼旁观者的冷静剖析。
3、情感激发忽冷忽热,浅尝辄止。这是一堂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主线的课,但是整堂课中,学生与教材,与战士,与教师间却存在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学生始终未能深入地走进教材,没有被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所感染。
[反思]
之一:语文课,是以教师为起点,还是以学生实际为起点?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直以来我都非常重视课文的导入设计。然而在《大江保卫战》一文的教学中,我发现设计的过程中,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语文课,是以教师为起点,还是以学生实际为起点?假如设计是从教师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为起点,那么,就会造成本课中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冷场局面。建够主义理论又一次提醒我: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才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认知去解读文本,绝对产生不了超越文本的情感和精神。所以,作为一个教师,我们要学会从下看上,即从学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发展状况,以及学生发展能力和素质,以此为出发点来设计、反思教的行为、教的目的和教的思想。否则,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将成为一句空话。
之二:语文课,有了抠课文,是否需要开资源?
以前我总是认为,阅读教学只要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进行咬文嚼字,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进行朗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有所体验,语文课就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了。《大江保卫战》一文的教学使我明白,如果语文教学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学生学习语文这个层面上,起点应该是很低的。新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还非常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现代的语文教学,不仅要用好教材,更要广开各种有利的资源,使这些资源为阅读教学服务,让学生的朗读感悟真正融进自己的精神和灵魂,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更能获得享受语文所带来的精神和情感上的愉悦。
之三:语文课,在新理念的引领下,如何穿上新鞋走新路?
综观全过程,我发现,情感激发的忽冷忽热主要是我教学理念的钟摆式造成的。采用电影镜头特写的方式导入课文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未读文就先有其情,教师应该抓住这个良好的开端,披情入文,直奔课文重点内容的学习,然而我却浅尝辄止,回过头去释题审题,硬生生地把原本以进入扮演角色的演员拉出了剧本之外。这种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使我屡次错过了把课堂的情绪场推向更高层次的最佳机会。
第二次的喜忧参半和第三次的激情澎湃
一、[导入部分的调整]
●导入设计一:对联导入,把握主题
1、出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震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问:这副对联告诉我们什么?
过渡:让我们关心1998年夏天发生的一件国家大事。(板书课题)
2、抓关键字,指导审题。
(1)题目中的关键字是什么?为什么把抗洪水战恶浪当成一场战斗?
(2)一提到战斗,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实践与反思:把揭题审题提至导入环节,是为了突出说明抗洪水战恶浪的过程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斗,并试图通过两个战斗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抗洪救险虽然不见硝烟,但同样充满险恶,人民子弟兵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原以为学生对战斗非常熟悉,一提及战斗便会有声有色地描绘出战场上硝烟弥漫、战士们奋力杀敌的情景。然而教学中学生反应平平,根本没有触到战斗的激烈与紧张。剖析原因,才发现,我忽视了时代环境的差别。由于我们所处的是新中国成立不久的时代,当时电影电视的内容大多数是打仗片,所以对战斗的概念非常清晰;而当代孩子所处的是和平、发展的年代,所以战争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既遥远又陌生的文字代号。】
●导入设计二:对联引入,歌曲导情。
1、明朝顾宪成曾写过一副著名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震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指名学生说说大意。)
2、1998年夏天,我国就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牵动了数百万人的心。为了歌颂在这件事中涌现的许多无名英雄,有人满怀激情谱写了这样一首歌,请看(播放VCD:歌曲《为了谁》)思考:这首歌赞的是谁?他们的所作所为又是为了谁?
【实践与反思:这种单刀直入式的导入,使学生上课伊始就入情入境,歌曲中出现的一副副感人的背景画面,不仅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设下了铺垫,更为学生与文本、教师之间的情感共振积蓄了情感。】
二、学习第一段镜头特写,走进文本。
(1)学习第一层。
(出示: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
①指名读。(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读出紧张的语气。)
②相关资料链接
A、出示地图,介绍长江、荆江、武汉、九江等地理位置。
B、资料: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人口密集,工矿企业林立,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是我国工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由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地面高度普遍低于高洪水位数米至10余米,完全依*两岸3000余公里的干堤,30000余公里的支堤抵挡抵挡洪水,洪涝灾害威胁频繁严重。
[可结合这几个问题展开讨论理解:万一大江决堤会造成什么后果?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当时的情景?如何把这种危急的情况读出来?]
③集体感情朗读。(读出万分危急的气氛)
过渡: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万一这些地方失守,将会给人民、给国家带来多大的损失。灾情就是命令,于是
(2)学习第二层。
(出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①齐读,他们去干什么?
②你从日夜兼程挺进体会到什么?
③再读,读出心急如焚,急人民所急的心情。
3、教师小结:是啊,此时此刻,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胜利!所以,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战洪水,斗恶浪,打响了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实践与反思:由于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学生相关资料的链接,学生对危害的程度有了清楚的认识,从而克服了原先对危害认识的纸上谈兵,因此,学生的感悟更深刻,朗读更到位。】
三、[精读第二段的调整]
●第二段设计:自主阅读,体验精神。
1、学习大堤抢险部分。
(1)7月27日凌晨两点,当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的时候,四百多名官兵是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的?让我们打开课文,走进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和英雄们一起经历那激动人心的分分秒秒吧。在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反复读,仔细品,还可以在课文的空白处记下自己阅读时的所思、所感、所疑。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阅读课文,并注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研读交流,体验精神。
A、小组交流。
B、集体交流。(重点围绕行动神速、意志坚强、积极乐观的心态这几个方面展开。)
C、教师小结:是呀,感人的场面说也说不完,英雄的事迹道也道不尽,正如书中对联所写: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学生齐读对联,边读边想象战士们抗洪水战恶浪的情景,
D、说话训练:读着这副对联,我仿佛听到了,看到了。
E、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铁汉本色部分。
(1)自读,用自己的话向同学介绍黄晓文的事迹。(紧紧扣住扎来不及了涌)
(2)理解在那几十个难忘事迹啊!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3)指名介绍课前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教师相机进行补充说明。
(4)指导朗读。
3、学习救护遇难群众部分。
(1)个性朗读。
(2)联系上文理解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
(可以围绕文中的排比句、省略号等展开。教师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3)引读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实践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抓住课文中折射战士们奋不顾身、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伟大精神的重点词句,通过抠词抠句,细细品味,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感悟;并通过说的训练和相关资料的介绍,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近英雄,从而使战士们的英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深深地扎下根。这一系列的设计,不仅激活了语言文字,还积蓄了学生内心的情感风暴,从而将读、说、听与感、悟、思、情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样的教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为出发点,既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注重人文和语文的有机结合,使语文课达到了享受语文的极至目标。】
四、[结束部分的调整]
●结束设计一: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用自己顽强的意志立下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出示最后一节内容)学生大声齐读两遍。
●结束设计二: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用自己顽强的意志立下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出示最后一节内容)学生大声齐读两遍。
2、(以歌曲《为了谁》为音乐背景,教师动情地说)同学们,经历了1998年夏天那一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
3、的确,伟大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结合最近几年发生的国家大事来证明这一点,如抗击非典、勇战禽流感等)。
4、集体起立,大声朗读三遍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实践与反思:由于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不断积蓄情感的过程,因此,课文接近尾声时,师生的情感如决堤的洪水一触即发,教师应充分抓住成熟的时机,将渗透于语言文字之中的精神进行升华、内化,然而设计一却错过了良机,使语文的学习戛然而止,意犹未尽。与之相比,设计二则巧妙地引导师生将喷薄而出的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无论是说还是读,都充满了发自肺腑的崇敬、骄傲和自豪,从而使整堂课在激情澎湃中圆满结束。】
五、布置作业(同第一次)。
【实践与反思:思索或许是令人痛苦而备受煎熬的,然而,如果没有前两次的实践以及在此实践基础上的反思,又怎么会有第三次精彩的重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个育人者,一个文明火炬的传递者,我们不仅要成为一个实践者,更应成为一个思考者!】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篇5
一、色彩美。
诗人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读来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畅?
二、结构美。
这首诗巧妙地将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既使诗在结构上浑然一体,又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一种神思驰骋的时空美。第一句两个黄鹂,写点,是近写;第二句一行白鹭,写线,是远写;第三句千秋雪,写面,表明了时间;第四句万里船,展现了空间。简短四句诗,点、线、面相互交织;远、近、时、空彼此对照,构成了这首诗内在的结构美,耐人寻味。
三、意境美。
这首诗描写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由近及远,由低及高,写的是动景,草堂周围翠绿的柳树上成对的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由远及近,写的是静景,作者身在草堂凭窗远眺西面的雪峰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低头瞥见门外停着的来自万里之外的东吴的船只,不禁喜上心头。短短四句诗,却描写了诸多景物,远近结合,动静交错。色彩明丽,有条不紊,勾画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色的画面,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和愉悦的情感。
作为三年级的学生不需要对古诗了解得多么透彻,理解得多么深刻,只要求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并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就可以了。理解诗句的意思我给学生设计了两个梯度:这首诗的前两句意思浅显,所以在教学设计时让学生自己来说,后两句意思学生比较难以表达,所以以老师的讲解为主。整首诗四句话的理解,我都是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去感悟和体会。如:在教学第一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读着这首诗,我们一起跟着大诗人杜甫去他的家乡四川成都草堂看看吧。此时正是阳春三月,天气晴好,微风徐徐。一日清晨,杜甫正在窗前研读诗文,忽然听见窗外鸟叫的声音,他往窗外一看,看见了什么?在教学第二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我们再随着杜甫的眼睛往高远的蓝天看看,又看见了什么?在教学第三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读了这两行诗,我们仿佛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处生机勃勃,春意融融。这时诗人杜甫往远处一看,又被什么景色吸引住了?在教学第四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这时诗人又低头一看,门外的江面上停着一艘艘船。猜猜哪个字是停的意思?这些船都是从遥远的东吴行驶而来的。哪个词说明这些船行驶的路途很遥远?我们的眼睛始终跟随着大诗人杜甫的眼睛去观察,去体会,仿佛自己置身于其中。
挖掘文本的空白点,然后进行说话或写话训练
挖掘文本的空白点,然后进行说话或写话训练,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
我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阳春三月,微风徐徐,柳树,有两只的黄鹂鸣叫,仿佛。天空,一群白鹭排着,展开的双翅,向着蓝天地飞去。凭窗远眺,只见西面的岷山上,整个美景好像是。门外江边,停泊着的船只,他们即将。
在练说、练写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也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日常积累,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课堂上让学生先根据出示的填空口头练习,再让学生把它当做一次小练笔写下来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写作能力。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