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主题阅读推荐:“课外活动策划”。
为了让工作更加简而易懂,策划书就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建立目标,对于自身的情况做好更多的展示。您是否也在考虑如何写好一份策划书呢?留学群特别编辑了“课外活动策划”,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课外活动策划 篇1
《新课标》要求:“第三学段(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能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我所带的六年级根据调查学生平均阅读量(五年级时)不到40万字(三本厚度为1厘米左右的课外书),阅读量还较少,特别是古诗文背诵积累量更少。为此,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和家庭、社区状况制定本班第一学期课外阅读活动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标:
(一)本学期的课外阅读阅读量达到40—60万字。
(二)背诵积累古诗文35——45首、篇(段)
(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四)初步尝试学生利用学校、社区以及盈利性图书馆以及网络进行探究性阅读。
二、活动要求:
(一)课堂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例如:写读书笔记、摘抄好词佳句、写心得体会等,课外积极实践,做好督促检查。
(二)根据《课标》附录,搜集古诗词文,督促学生进行背诵。
(三)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特别注重学生阅读速度、理解能力的培养。
(四)开展社区图书馆阅读、网络阅读经验交流,有效促进学生这方面的阅读能力。
三、活动实施措施:
(一)每两周给学生留出一节课专门进行课外阅读。
(二)做好学生课外阅读书目的推荐工作。阅读内容与课堂教学相联系,根据单元目标适时组织拓展阅读,使学生阅读有的放矢。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知识积累和阅读能力列出推荐阅读书目,供学生有选择的进行阅读。
(三)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做到:“课堂教方法,课外多实践。”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能力。
(四)广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尽量减少阅读负担,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阅读的快乐。
(五)保证学生每人每天都有一本课外书,随时进行阅读。开展“每天30分钟”阅读活动。
(六)适时开展活动,就爱发阅读兴趣,促进课外阅读有效开展。每人准备一个“阅读积累本”,将阅读中的各类信息进行分类积累,并适时进行展评。开展阅读经验交流,互相学习,促进课外阅读活动的长效开展。
(七)根据《课标》附录整理古诗词文,督促学生每天每天早上利用10——15分钟进行古诗词文的背诵。
(八)通过办阅读卡、读书证等方式对社区图书馆和网络阅读做有益的尝试。
六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上述课外阅读计划主要针对五个方面:一是在阅读量上要增加,二是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三是在古诗文背诵上下一些功夫,四是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五是尝试多种渠道进行阅读,拓展学生阅读空间。
总之,通过上述计划,扎实落实阅读措施,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有较大提高。
课外活动策划 篇2
(一)生物学课外活动内容安排的原则
1.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外活动内容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出发点,适当扩大、加深。如讲叶的结构,就配合做叶脉书签。讲环节动物之前,可开展采集和养殖蚯蚓的活动。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内容既要相互配合,又不能脱节,也不要重复。有的教师用课外活动时间来补课或复习,这显然是不对的。应根据不同年级的生物学课程,结合学生的兴趣来安排活动内容。
2.应以实践活动为主与课堂教学不同,课外活动应以实践为主。但课外活动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活动中要讲授理论。如养蚕小组主要进行养蚕活动,在活动中运用和学习有关知识。有的生物教师不注意以植物学知识去指导学生采集制作植物蜡叶标本,致使学生对做的很多标本都不认识。有的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果蝇的杂交实验,多次组织学习有关原理和步骤,不放心学生动手做实验。这些都直接影响课外活动的效果。
3.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生物学课外活动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及周围的条件、需要以及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内容。如当地植物资源丰富,就可进行生物资源考察和采集制作标本活动。学校周围是农村,就可安排农作物的栽培、农业害虫的调查及防治等内容。学校要绿化校园,或承担有栽培食用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等生产、科研任务,就可结合需要进行安排。有的学校生物学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当地动植物资源的考察,还就地取材制作了大量动植物标本。不仅有利于当地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所制的标本支援了许多学校和科研单位,并为本校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创造了充裕的物质条件。
生物生长发育有季节性的特点,活动内容应抓住有利时机安排,如春天适合植树种花草,观察青蛙的发育;夏天适宜各种野外考察活动;秋天利于采集昆虫标本,培育菊花新品种等。活动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爱好、知识基础及年龄特征,内容的深广度及份量都要适当,与内容相适应的活动形式也要多样化。避免成人化,并防止学生负担过重,导致影响课内学习及身体健康。
(二)生物学课外活动内容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采集制作生物标本适合初一二年级的活动小组。采集对象可根据当地资源及教学需要而定。植物可采集不同的根、茎、叶、花和种子;各种植物类群;本地特有的或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用、油料等植物。动物还可采集各种无脊椎动物和鱼、蛙、龟、蛇等小型的并允许采集的脊椎动物。采回的生物,根据需要和可能制成各种标本。植物可制成蜡叶标本、浸制标本和立体标本等。动物可制成剥制标本、浸制标本、骨骼标本、透明标本、血管色素注塑标本,昆虫标本及生活史标本等。
2.植物观察、培养、栽培、解剖、生理实验以及杂交实验生物学教学中常需要植物活体(包括微生物)作实验或演示观察。最好组织有关年级的活动小组长期管理,并探讨一些与教学有关的解剖观察和生理实验。这不仅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还可作教师实验教学的小助手。高中学生可做植物组织培养和杂交实验。
3.动物的饲养、解剖、生活习性的观察动物学教学和实验,需要各种动物活体,课外活动小组开展饲养小动物,并作解剖及习性观察的研究,不仅可解决实验材料,而且还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自然界生物及其生态观察即组织学生到校园郊外或动、植物园,直接观察各种生物的分布、生态环境,生物各类群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识别常见植物、动物;进行生物个体生态观察和各种植物群落的考察。
5.参加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这是生物学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在校内外积极参加绿化工作,可要求每人每年种一定数量树木,并落实种好管好的责任制。有条件的还可建立自己的花木苗圃。
(2)保护有益动物,消灭害虫。开展爱鸟周、爱鸟月活动,招引益鸟,进行濒危鸟类的人工孵化、饲养及放出等活动。保护稻田青蛙,创造适宜蛙卵和蝌蚪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参加拯救熊猫等珍稀动物的活动。配合协助消灭当地危害较大的农业虫害。
(3)除害灭病,增进健康。参加消灭老鼠,捕灭蚊、蝇等活动。协助学校搞好学生视力调查和健康普查,以及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卫生工作。
6.参加生物园、生物角工作生物园或生物实验园地,是配合生物学教学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的场所,是露天的生物实验室和教室,也是生物学课外活动的重要基地。它可用来上生物学课,或进行观察、实验、参观及实习;并提供教学演示的实物、标本及实验材料;在生物园开展生物学课外活动,可利用活的生物,进行科学实验;生物园还是绿化、美化学校的重要支柱;此外,结合当地农业生产需要,利用它进行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可向农村示范、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因而中学应创造条件建立生物园。土地较多的,如农村中学,可选整块地建园;土地较少的,如大、中城市的中学,则可因地制宜,利用楼顶、阳台、花坛及边角空地开辟园地。园址最好设在学校或附近。园地规划视其面积而定,面积甚小,应先满足生物学教学要求;面积大则可划分为植物分类区、动物饲养区、生态区、苗圃、温室、工具室等。各年级生物学课外活动小组,均可在园地进行种植、饲养、育种及生理实验等,并可参加生物园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生物角是学生课余观察活的生物、标本等教具及实验的场所,也是生物学课外活动的一个基地。由于上生物课演示的时间短,教具、材料少或小,生物角把演示的教具陈列出来,让学生课前课后充分观察,有利于提高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培养观察能力;结合生物角的建立、计划、陈列及管理,开展生物学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扩大,加深所学生物学知识,培养生物学能力。生物角设置在实验室教室或教学楼一角,也可设在学校走廊及宣传栏等处。生物角内可陈列生物活体、标本、模型、图表及实验,课外读物、优秀作业及课外活动成果等。并附上说明及思考题。陈列物应配合生物教学进度随时更换。各年级课外活动小组,可协助教师搜集陈列品、编制说明和思考题,并参加生物角的建设和管理。
7.宣传生物学知识可通过出墙报、办展览、专题报告、电影晚会、伟大生物学家纪念会等,宣传生物科学新成就。并向当地群众宣传优生、防止环境污染,爱护有益动物,保护生物资源,以及除害灭病、计划生育等知识。
8.组织生物学智力竞赛和游艺会如生物讲演比赛、生物猜谜等。
二、生物学课外活动的指导
生物学课外活动是由生物教研组责成生物教师组织和领导的。其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人们常说:学生的兴趣之火是老师用自己的兴趣去点燃的。指导好课外活动,首先是教师对生物学有浓厚的爱好和兴趣,同时还必须有良好的指导方法。
(一)建立健全的活动组织
根据学生自愿参加和教师挑选相结合的办法,按不同年级或不同班级组成课外活动小组,成绩优秀和中等的学生均可参加,但必须本人自愿,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积极性,同时还要与教师全面考虑和合理挑选相结合。小组要有教师负责指导,并选出责任心和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来作正、副组长。参加小组应有连续性,可从初一到初三以至高中毕业。
(二)确定内容,制定计划
根据各年级生物学课程内容、教学及生产科研的需要,学生的兴趣和基础,以及开展活动的条件等,由全组共同确定活动内容。讨论、制订活动计划,计划应明确活动内容及其目的要求,具体拟出活动计划表,包括活动时间、内容、地点、准备工作及负责人等项目。计划应向每个小组成员公布。现附一个中学初中二年级上学期课外活动小组的活动计划表(见第248页表24)。
(三)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课外活动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感到自己是课外活动的主人。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但也不要放任自流,教师在活动中仅起指导作用。即协助学生制定活动计划,讲授有关理论知识,解决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检查活动情况和效果,表扬和鼓励学生,最后帮助学生作好总结。
(四)认真总结
总结是课外活动的重要环节。可采取以下形式:
1.举办成果展览会可展出课外活动小组栽培的植物、饲养的动物或制作的标本等成果。既能使小组成员得到提高,又能使其它学生受到教育。
课外活动策划 篇3
一、实施目标: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起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潜力和理解潜力,使得课内与课外知识能更好地相结合。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高雅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推荐书目: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小学百科全书》、《全唐诗》、《上下五千年》、《自救手册》、《中外名人故事》、《爱的教育》等。
三、阅读安排:
1.阅读时间:每周星期五下午两节课为大阅读课。
语文教师在阅读前,做必要的指导,指导学生读书方法,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自己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平时回家自由读。
2.活动要求:
阅读笔记:以摘抄为主,兼顾练习写读后感或提纲型笔记,读书卡:每次要把所读过的书在卡中有所记录。
手抄报:办有关读书方面的资料,一月一次。
四、活动评价:
1、班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课有活动方案设计。
2、有对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跟踪检查记录。
3、加强阅读与写作联系。
能够尝试开展“我爱阅读”读后感交流会,透过此项活动将阅读深化到写作上来,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4、定期评选读书能手
要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突出的表现:a、阅读量大,阅读范围广;b、阅读质量高,有必须的积累和心得;c、阅读兴趣广泛强烈,用心参加各种读书活动;四、成绩优秀,并能将读书内化为必须的写作水平;d、品行端庄,谈吐不凡,博学儒雅,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书卷气。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以书为友,与书相伴,让书籍伴随师生共同成长!
课外活动策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数学新课程标准》把数学看成一系列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人类活动,即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不断把与实际问题有关的材料进行整理和组织起来的活动。通过活动的持续重复和不断积累,带来更高的水平的概括,用这种“模式”去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的潜能,数学课程应当推动这种潜能的开发,通过提供足够的资源、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重复人类数学发现活动的机会,体验从现实生活开始,沿着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人类活动轨迹。
同时,通过学生参加数学活动的学习、获取知识,实现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形成具有一般性的洞察力,发展生存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数学而精彩。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数学课外活动课,使学生尝试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感、态度、方法。
2、通过数学活动、猜想、探究、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3、通过课外活动课的开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和意志品质,真正谋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活动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应充分开放活动空间,但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间的关系。
2、课内拓展与课外延伸相结合原则:数学课题学习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它将跨跃时间界限,有短期活动,也有长期活动。
3、主题性原则:各阶段的课题活动必须围绕各单元教学实际开展,且富有层次性,主题鲜明,并符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
4、合作性原则:各项活动的开展将根据学生差异合理分组,分工合作,共同参与,共同成长。
四、活动步骤
1、科学分组,构建和谐有效的活动小集体。课题活动是小组合作、互助互补的研究活动,因此应建立相对稳定、优势互补的数学活动小组。
2、分章节确定各阶段的活动主题,活动前让学生明确活动目标,并给予恰当的活动培训,指导学生加强活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合成成果。每一次活动结束,组织学生将相关的文字材料及活动作品整理成册。
4、成果交流共享、过程反思。定期进行活动成果评奖及展示,并组织学生反思活动得失。
5、成果归档。学期结束组织学生进行资料整理,确保活动有过程、有效果、有痕迹。
五、活动安排
本学期的活动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活动一:帮助家庭记录一周的生活收支账目,收入记为正数,支出记为负数,计算当周的总收入、总支出、总节余以及每日平均支出等数据。妥善保存账目,作为日后家庭理财的参考资料。活动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把正负数的学习应用到具体的时间生活中,从生活中体验数学无处不在。
(具体时间:9月14-18日)。
活动二:熟悉计算器的有关有理数的运算功能和操作方法,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使用计算器和体验使用计算器的简便性。
(具体时间:10月12-16日)
活动三:用火柴拼三角形和用小正方形拼大正方形。活动目的:让学生尝试合作交流,协同完成任务,体验规律的快感。
具体时间:10月26-30日
活动四:月历中的数学秘密。活动目的:让学生更生动的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增加数学的应用意识。
(具体时间:11月9日-13日)
活动五:寻找规律。通过学生查阅资料,把所有涉及找规律的题汇编成集,扩大知识面,逐步学会查资料的方法。
(具体时间:11月23日-27日)
活动六:学多姿多彩的图形以后,让学生设计校徽。
(具体时间:12月7日-11日)
活动七:迎新年贺礼:数学小论文——《我更爱数学了》。目的是总结回顾本学期的学习经历、探索历程,从中寻找出学习的愉悦,增强学习数学的情感,为后段学习作铺垫。另外,开展数学小制作等评比活动。
(具体时间:12月21日-25日)
活动八:优秀成果展。通过举办本学期所有的活动成果中的优秀成果展出,进一步诱导学生正确的、恰当的开展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正确的概括调查结论,充分地表现数学内容。
课外活动策划 篇5
说到课外阅读,他的好处大家都知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智力及写作水平,甚至对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并不是所有对学生有好处的事他都能接受,也并不是所有对孩子有好处的事家长都能理解。纵观我班课外阅读活动的现状,不容乐观。班上只有极少数的学生经常到图书馆去借书,绝大部分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如果老师节假日布置一些课外阅读的作业,他们也只是当作硬性任务去完成,而不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时间上也不能够有所保障,各科教学占领着学生所有的在校时间。在家里,由于兴趣不同,学生会被各种各样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再加上家长不能给与支持与指导,以至于课外阅读形同虚设。针对以上情况,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张贴读书名言。发动孩子到课外去搜集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张贴在黑板报上,每周更换一次。让孩子们体会读书使人快乐、读书使人聪明。
2、对于在课外阅读中取得成功的孩子,给他创造展示的机会,达到带动全班的目的。
3、要想让学生爱读书,首先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读到的精彩的故事或其他内容讲给学生听,以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
二、赢得家长的支持
召开家长座谈会,让家长明白课外阅读的好处及其重要性。在家里督促孩子课外阅读,并能定期带孩子去书店买喜欢的书,由条件的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交流读书感受。
三、具体实施
1、每天晨会和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为课外阅读时间,其他时间由学生自行安排。
2、设立图书角。通过向学校图书馆借阅和学生自带,使图书角都有一定数量的书籍,再由班级里的图书管理员进行登记后供学生借阅。每周可换书一次。
3、加强阅读指导。在读书活动中,除了向学生提出一定量的要求,并要求学生制订相应的读书计划,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求学生多朗读多背诵,“学而不思则惘”,读书要与思考相结合,要求学生对书中或文中的内容有整体把握,对文章的遣词用句、立意主题、写作方法、人生启迪等有细致的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并探索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4、加强阅读评比,定期开展班读书活动,组织朗诵、故事比赛,每月评出一名“阅读之星”。
课外活动策划 篇6
一 目的:课外活动是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成立生物兴趣小组。
二 对象:非毕业班年级学生
三 时间:每周二第八节
地点:生物实验室及校园内
四 内容:
1、解剖桃子,认识果实
2、认识豆芽
3、壁虎爬行实验
4、简便快速测定发芽率
5、叶片上印像
五 指导教师:生物组全体教师
教案1:
解剖桃子,认识果实
对于桃子真是太熟悉了,从小至今吃过的桃子不计其数,因此桃是果实,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作为果实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取一个桃来解剖一下,会对于我们认识这个问题有所帮助。
将桃用清水洗净,以免有桃毛粘到皮肤上刺痒。揭开最外面那层皮,就露出果肉了;去掉果肉露出桃核;砸开硬壳看到里面有种子,种子外面还包着柔韧的种皮。桃子的外皮、果肉和桃核的硬壳合称为果皮。可见桃的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的(图16)。
杏、李、樱桃的果实跟桃的果实极为相似。苹果、梨、山里红等果实,葡萄、西红柿、茄子的果实虽然含有种子的数量较多,但也是由果皮和种子构成的。
菜豆的果实就是豆角。掰开一个豆角看到里面有种子。幼嫩的时候,我们吃的主要是果皮(豆荚),成熟了果皮变干燥,把果皮去掉就剩下了种子。由此可见,果实成熟后,有的果皮肥厚多汁,这类果实叫做肉果;有的果皮干燥,这类叫做干果。
如果说“核桃与桃的果实是同一类”你可能不信,要是能看到秋天的核桃树就会清楚了。市场出售的核桃经过加工与树上刚结出的不一样。刚结出的核桃最外面是比较厚的绿皮,剥下去才见到核桃的硬壳。绿皮与硬壳就是核桃的果皮,我们吃到的是它的种子。
根据果实的特点我们来做一道题:奶奶去菜市场买菜,买回2斤黄瓜,1斤蚕豆,2斤土豆,3斤西红柿,1斤葱头,2斤茄子。你算一算在这些蔬菜中有几斤是果实?几斤不是果实?
多数果实由于传粉和受精作用子房膨大形成,这样的果实里面有种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果实有时不含种子,这种现象该怎么解释呢?原来这些果实没有经过传粉、受精作用,是由雌蕊的子房和花的其他部分发育成的。比如香蕉就是由穗状花序下部的雌花直接发育成的,所以里面没有种子。菠萝主要由多汁的花轴膨大而成,里面当然也没有种子。
教案2:
认识豆芽
豆芽是我们常见常吃的一种蔬菜,它不仅鲜嫩可口,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无机盐等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我这里说的认识豆芽,可不光是知道它能吃,重要的是弄清它的各部分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和它本身对于这种植物有什么作用。
当妈妈买回豆芽菜或是家里泡黄豆生出豆芽的时候,取出几个进行观察,可以看到饱满的豆子上面拱出一个白嫩嫩的小芽。剥去外面的种皮,再轻轻将两个豆瓣掰开,你看到了什么?啊,在两片肥厚的豆瓣当中还夹着两片小嫩叶!(见图1)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应该知道,一粒完好的豆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体。豆子萌发的时候,最先冒出种子之外的小芽叫做胚根,它会一直向土壤深处扎去,形成植物体的根。豆瓣中夹着的小嫩叶叫做胚芽,它则要拱破土壤见到天日,形成植物体的茎和叶。两片豆瓣叫做子叶。种子刚萌发,还不能自己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也不能自己制造养料,得靠子叶提供营养物质,怪不得它们长得又肥又大,原来,里面贮存了丰富的“食物”啊。在胚根和胚芽之间有胚轴,起联系的作用。胚根、胚芽、胚轴、子叶这几部分合起来又叫做胚,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胚胎,或者说是新的幼小的植物体。
其他植物的种子也具有上面所说的那些结构吗?让我们找一粒泡大的玉米粒,用刀片将玉米粒纵着切开。看切面,哟,跟豆芽不一样!(见图2)那么,它们有胚吗?有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吗?
这几部分结构都有,只不过有所不同。在吃玉米的时候,你注意过没有,轻轻一咬,往往从玉米粒基部挤出一个米粒大的小白东西,这就是胚,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种子内贮藏的营养物质,不过这些营养物质没有贮藏在子叶里,而是在胚乳里。它的子叶只有一片,又那么小,不可能承担贮藏营养物质的重任。胚芽、胚轴、胚根等结构与豆芽是相似的,在适宜的条件下也可以萌发出新的植物体。
豆类的种子中有两片子叶,叫做双子叶植物;玉米、小麦等种子中只有一片子叶,就叫做单子叶植物。
看起来,种子里面最重要的结构是胚,有它才能有新生植物体的各部分;还要有贮藏营养物质的场所,为种子的萌发提供养料。反过来说,只有具备以上结构才能称其为种子。
那么,我们就来辨认一下图3中哪些是种子,哪些不是种子。
在上图中,蚕豆、西瓜籽、蓖麻籽是种子;土豆是块茎、茄子是果实、蒜是鳞茎,因而它们不是种子。你猜对了吗?
教案3:
壁虎爬行实验
如果已经有实验证明壁虎能够在垂直的墙壁和玻璃上自由的爬行是和壁虎的足有钩爪,有长满自毛的榴皱两个结构有重要关系,如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钩爪、褶皱在爬行中分别有什么作用。
实验设计:①剪掉钩爪,观察壁虎爬行;比较未剪掉钩爪的壁虎孤行情况。确定壁虎钩爪在爬行中的具体作用.②用胶带(或类似的方法,但不能剪掉褶皱)贴没褶皱,观察壁虎爬行情况;比较未贴没褶皱的壁虎的爬行情况。
结果分析:确定壁虎褶皱在爬行中的具体作用。
教案4:
简便快速测定发芽率
购买种子或播种,应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以便确定种子的质量或播种量。在此介绍一种既不需要专门仪器又简便快速的方法。
1.用品
有绳纱布袋一个、保温水瓶一个。
2.方法
待测种子吸水后装入纱布袋。保温水瓶盛半瓶40℃左右的温水,若无温度计测定水温,则可用1份开水与2份凉水混和成的温水代替。将装有种子的纱布袋悬于保温水瓶内,不能接触水液,绳系在瓶塞上并塞住瓶口。
3.效果
由于瓶内温暖、潮湿又有氧气,极利于种子快速萌发,可以缩短测定时间。在室温低于20℃条件下用此法测定更能显示出方便快速的特点。
教案5:
叶片上印像
你想留像在叶片上吗?不妨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方法如下;
1.实验前两天,取一盆天竺葵(或选室外一棵小树)用黑纸包住1—2张叶片。
2.去掉黑纸。取一张底片放在叶上,叶底托一张黑纸,再用夹子将两块玻璃上下夹住叶片,使底片与叶片贴紧,阳光下晒3~4小时。
3.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待叶片成白色时,取出用清水漂洗干净。
4.在漂洗过的叶片上均匀地滴上碘酒,3~5分钟后用清水冲净碘酒,就可看到像已印在叶片上了。这是因为光下绿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由于底片的遮挡,叶片各部分的光照强度不同,制造的淀粉多少不同,加碘酒后产生的蓝色就有深有浅,所以叶片就显出像了。如将此叶片晾干、压平,系上彩带就成为一张有像的树叶书签。
课外活动策划 篇7
在学校,课外活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料,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本事,经过相互合作,培养团体主义精神。为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现制定本学期的课外活动计划。
一、基本情景分析
此刻学生的体质正在不断下降,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开展适当的课外活动是有用的,并且是必要的。学生们很喜欢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在以前的活动中,能够看出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思想上显得更加团结,在体质上更加强健,这是良好的反映。但也看出班干部在组织上还有点无序,学生在活动中还不能守好规则,自律意识不强。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动手意识,培养探索科学的信心,发展学生创造生活美的本事。
2、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的发展供给可能。
3、加强活动的计划性,严密组织,提高活动效果。
三、活动措施:
1、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如:跳绳、踢毽子、新年文艺演出等,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2、利用班级图书角,组织开展读书活动。
3、在重大节日,开展适应节日特点的活动。
4、保证活动时间,在每一天的课外活动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活动,切实到达活动目的。
5、做好活动的记录,在每次活动后都对活动的情景进行记录、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为后面的活动打好基础。
6、抓好个别辅导,让个别差的学生在原先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7、发扬团体精神,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8、发挥年级组的合力,组织适合学生活动的班级团体项目,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课外活动策划 篇8
一、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根据学校安排,特成立初中课外阅读欣赏兴趣小组。
二、活动内容:
本小组将进行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包括背诵古诗、文学作品点评;名家名作赏析,指导学生阅读和欣赏名家名著。
三、活动对象:
初中学生。
四、活动时间:
每周一、四、五下午
五、活动地点:
阅览室
六、主要措施:
1、指导孩子读书:比比谁读得多,争当小书迷。
2、懂得合作,读书小组协作阅读、创作,布置学生在课外自由阅读、写作。
3、玩一些积极有益的游戏,丰富学生的体验,收获成功,感受快乐,学习与活动结合,让学生在“乐”中学。
4、鼓励学生多背诵,多积累,多创新,学会欣赏名篇佳作,会运用一些好词佳句。
初中课外活动计划范文二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教育要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健康第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从而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谐发展。特拟定乌坡中学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决定。坚持“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广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同时把阳光体育活动与加强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和谐校园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水平,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活动主题: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三、活动要求:
1、人人有运动项目、班班有运动团队、学校有运动氛围。
2、身体健康,衣着得体。
3、鼓励学生可根据活动内容自带器材。
四、活动方案:
(一)活动安排:
1、班级群体活动:周一、周三、周四下午第四节课,分年级进行活动。
2、当日赛事:由体育组安排班级、时间、场地和裁判。(项目:篮球、排球、乒乓球、拔河、或与体育组协商比赛项目。)
(二)活动计划:
1、各班必须保证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并不得以任何方式占用,如有违反班级不能评优评先.
2、各班班主任老师和体育委员一个月与本班体育教师联系一次,对身体素质不好的同学要进行督促锻炼。
3、学校根据班级课外体育锻炼实施情况对班级工作进行考核。
4、体育组必须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进行指导,严格执行工作细则对学生健康做出评价。
(三)活动步骤:
1、上课前班主任必须到班带领学生整队进场,到达操场后在指定位置集合。退场时也需整队退场。
2、体育教师负责带领学生做好准备活动,班主任带领体育委员领器材并做好登记,下课前5分钟体育教师协同班主任集合队伍,班主任清点器材并及时归还。
3、学生在场班主任必须全程陪同在指定地点进行规定项目练习,并且负责学生的安全,也可根据学校的竞赛活动和安排进行自主练习。
4、班主任做好因病请假学生的工作,每班可选派3名责任心较强的学生负责本班的安全巡查工作,对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做出预判和排除。
(五)活动地点、项目和班级:
1、篮球场:篮球练习(九年级2个班)
2、乒乓球台:乒乓球练习(七年级2个班)
3、排球场:排球比赛(八年级5个班
课外活动策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结合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充分利用本校资源,积极推广努力提高,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掀起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潮,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促进我校体育运动的全面发展。
二、口号
“阳光体育,健康你我他。”
三、实施理念
1、抓本质:首先做到体育教学课程、教学计划达到国家课程安排和要求,发挥体育课教学特点,强调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来提高改善,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和自我终身体育意识。保证高中体育课开好开足,不被其他学科挤占,确保学生有充足的体育运动时间,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是保证青少年身体健康必要的措施。
2、定目标:两方面的足量,可以理解为体育运动时间的足量,也可以理解为体育运动技能或项目的足量,充分体现出我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视与支持,把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安排进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把体育课所授的体育内容引深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并且形成制度,大课间体育活动每次不少于20分钟,课外体育活动每次不少于40分钟,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做到没有体育课的当天,把课外体育活动时间适当增加10分钟,力争做到体育运动时间上、内容上得到有效使用。
3、立特色:充分认识体育课与大课间、课外活动之间的联系,在内容上科学的、合理的、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安排。同时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以及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某些项目学习需求,增加课程内容的选择,强调活动的多样性、趣味性、合理性以及教育的积极性。根据我校实际的情况,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开发或改编并推广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增强学生自觉参与锻炼的意识。
因地制宜、分类分组、学练竞技相结合,把体育课融入到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中去,形成我校的体育特色,即提高体育课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也提高课外体育运动的技能水平。
4、长发展:认真实施新课程标准,大力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努力加强我校专职体育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鼓励体育教师在教学上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在能力上积极参加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教学经验交流,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切实加强学校体育教科研活动。
四、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全员健身、人人锻炼”的思想意识; 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养成科学锻炼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营造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风气,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改革学校大课间,优化大课间的时间、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通过大课间和课外活动,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以点带面,以面带广,以“武”带“文”,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二)原则
1、安全性的原则: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做到安全无小事,从根本上杜绝任何硬件方面的危险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预案和防范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中,注重培养运动中学生自我安全意识的保护与防范。
2、内容的多样性原则:在进行各项教学和活动的开展中,内容上要体现出教育性、健身性、趣味性,方法上要体现出科学性、合理性、独特性,结合实际开展独具特色的体育活动和竞赛。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有效地设置和开展各项活动,以达到对学生的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等的教育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3、全面性与个体性原则:着重全面性发展,同时也关注个体的差异性,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真正的实现人人锻炼、全员参与,推动整体素质教育。
4、教学方法选择原则:科学合理引导与积极主动参与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发挥体育教师的教学特点,安排好大课间、课外活动的课程计划活动内容,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发展,确实保证“阳光体育运动”有效的实施。
五、实施措施
1、时间安排
大课间09:10—09:40,下午16:40——17:20任何老师不得挤占阳光体育活动时间。
2、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组长:汪根林
副组长:张长德、方国华、詹锦泉、方晓萍
组员:吴智俊、吴毅、邓华、程淦生、李彬、葛其斌、朱拥军、戴红霞、汪洋、胡根花、各年级主任和各班班主任。
体育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指导和组织全校“阳光锻炼一小时”各项活动安排。
年级主任和班主任:负责按活动计划实施,督促本班学生进行阳光体育活动。
3、统一思想,加强组织与领导,提高活动认识。
在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将“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放到议事日程,制定实施方案,建立领导组织、管理机构和工作规程。通过家长会及学校广播站、班级墙报等形式,加强对师生和社会的宣传工作。认识体育与健康精髓,贯彻新课程理念为主旨,理解“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把阳光体育活动推广发扬下去。
4、全员参与,强化过程管理
坚持学生全员参与,学校领导紧密配合,教职工全员协作,建立领导区域推磨巡查、体育教师指导、班主任组织实施、年级部检查评比等机制。以保证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课外活动策划 篇10
一、指导思想
为用心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科学体系,为营造“书香校园”,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增长见识,发挥潜能,提高素质,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我校特拟定此阅读计划。
二、方法与措施:
1.强化阅读指导
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强化国学教育,在超多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每一天至少有半小时自由阅读时间。不断地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路,逐步构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如:
指导课:这种课型主要是教给小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潜力、评价潜力、想象潜力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采用摘录好词佳句和感想相结合的形式。
推荐课: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选取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老师上好推荐课,透过讲解主要资料、朗诵精彩片段等向学生推荐读物,也能够同学之间互相推荐。
欣赏课:这种课型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阅读材料,能够透过配乐朗诵、主角表演等各种方式,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审美潜力。
汇报课:这种课型是在学生课前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汇报自我在课外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主要形式有:读后叙述、交流评论、表演展示等。
2、实现资源共享
利用好学校图书室内的阅读资源,学生互相借阅。广交书友。
3、师生同读一本书,尽力与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书籍记载着人类成长的历程,是人类历史的见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读中构成“与书为伴”、“与书为友”的良好读书风尚,实现‘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礼貌”目标。
4、培养阅读兴趣
有计划地举办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举办“读书节”,邀请家长和师生共同参加诸如名著欣赏讲座、征文比赛、朗诵比赛、文艺演出等阅读交流活动。组织“书香班级”、“亲子共读书香家庭”、“班级阅读之星”、“诗词诵读大王”评比,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提升学生读书质量。
5、注重考核评比
尽可能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以检查促开展,以活动促提高,尝试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建立学生的课外阅读档案。
三、具体安排:
1、创设浓郁的班级阅读氛围。利用好班内空间,建好班级阅读文化等。
2、发动学生,充实班级书橱。
3、向学生推荐书目,引导学生学会选取读物。
4、倡议家长与学生共读一本书。
5、利用好学校的图书,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积累知识。
6、利用向学生推荐中华读书网、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等阅读网站,引导我们学生学会网上阅读。
7、定期开设“语文名著阅读讲座”或“名著欣赏讲座”。
8、每学期举办两次读书笔记展、读书卡片展、阅读手抄报。
9、以班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赛诗会。
10、学期末进行“阅读之星”、“诗词诵读大王”、“最佳读后感”、“最佳读书小报”、“亲子共读书香家庭”等评选活动,激励学生自主读书。
课外活动策划 篇11
一、指导思想:
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社综合素质,满足部分音乐爱好者的兴趣,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外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良好的音乐素养
2、通过舞蹈形体训练锻炼孩子们的节奏感,使学生体态、动作协调优美。
3、通过口风琴的训练,使口风琴的全体成员都能产生一种自豪感、集体荣誉感
4、展现我校的素质教育和精神风貌
三、活动要求
1、教师认真的准备好每一次活动,要求知识通俗易懂,并有一定的兴趣型。
2、学生不得旷课迟到,教师认真的做好每一次活动纪录。学生认真完成辅导老师布置的作业。
四、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规范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及管理制度,制定各类表格,加强学校文艺传统建设,增添活动用品、器材。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模式,确定学校的文艺特色项目,并建立学生课外活动组织体系。
第三阶段:将前阶段的活动模式继续完善,进一步加强活动的内涵建设。
五、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分为集体活动、分组活动。
集体活动是指全校或部分年级的集中活动。其特点是规模大、人数多、地点集中,活动时间、内容便于统一安排,能够做到统一领导,督促检查,相互促进。
分组活动是指以班级、兴趣小组等为单位活动。分组活动规模小、人数少,地点可以分散,方式灵活,便于主题化、特色化、系列化。
小编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