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甲流知识宣传预案要怎么写,很多人第一次写预防甲流知识宣传预案没有什么经验,那么在这里留学群小编给大家整理预防甲流知识宣传预案(精选5篇),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篇一:预防甲流知识宣传预案
一、了解甲流
甲流是甲型H1N1流感的简称。由甲流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甲流病毒能够在人际间传播,感染者打喷嚏、咳嗽和同感染者密切接触都有可能导致“甲流”病毒在人群间传播。甲流病毒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人类普遍易感,更易在青壮年人群传播。尤其是孕妇、体质弱、免疫力差的人更容易感染。
甲流的症状与其他流感相似,如发热、咳嗽、肌肉痛、乏力等,有的可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可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二、日常生活中怎样避免感染“甲流”?
1.避免接触流感症状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定时实行体温测量;
3.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4.经常保持室内通风;
5.睡眠要合理、充足,学习娱乐要有时间限制;
6.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7.避免前往人多拥挤的场所,减少或避免前往“甲流”高发地区;
8.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报告,到医院就医,并尽量避免接触他人;
9.要坚持锻炼身体,增强自身抵抗病毒水平,从而远离病毒、保持健康。
10.接种“甲流”疫苗。
三、如果出现发烧、咳嗽、打喷嚏等流感样异常症状时怎么办?
1.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2.注意休息,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避免感染他人;
3.要即时通知老师;
4.要服从幼儿园和医务人员的安排。
总来说之一定要严格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全体幼儿身体健康。
四、到过“甲流”疫区,回园后应该注意什么?到过“甲流”疫区,回园后2周内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与老师联系。
篇二:预防甲流知识宣传预案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病毒感染的传染病,人感染后的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有发烧、咳嗽、咽喉疼痛、疲劳、食欲不振等,还可能出现腹泻或呕吐等症状。病情可迅速进展,突然高热、肺炎,重者可以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甲型H1N1流感疫情曾经在美国出现过,但是仅限于猪传染给人,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这次的疫情是第一次出现猪流感病毒在人类之间传播。跟流感类似,可以通过咳嗽或喷嚏中的唾液传播。唾液可被直接吸入呼吸道,或者通过握手,接触物件等方式,经手将病毒带至呼吸道。而且,病毒可以在笔,书本,茶杯乃至键盘上存活数小时之久,直至人通过接触这些物件而最终受到感染。与患者近距离接触也有可能导致新的感染或发病。目前,这种病可防可治。
那么,我们小学生该如何预防甲型H1N1型流感呢?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注意个人卫生,切断传播源。
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和物件接触传播。因此,我们要经常使用洗手液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每天做好环境卫生,保持好教室内空气的流通。
2. 充足睡眠,恢复体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是恢复体力的好方法之一。五六年级学生要达到9—10小时的睡眠时间,低年级的学生的睡眠时间则要达到10小时以上。
3.勤于锻炼,增强体质。
积极的坚持锻炼,既可以活跃思维,更可以增强体质。当然,锻炼的方法有很多,(如:跳绳、踢球、跑步等等),但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持之以恒,才能起到增强体质的效果。
4.均衡饮食,足够营养。
充足的营养有助于我们抵抗病毒的侵害。但是,不少同学在生活中存在偏食和挑食以及不吃早餐的不良习惯,这都是有害无益的,我们要改正这些不良习惯。另外,食用烧熟煮透食品,少吃或不吃生、半生贝壳类水产品、不洁食品。蔬菜水果应彻底清洗,有条件的最好消毒或者去皮食用。
5.远离病源。
普通的流感疫苗对甲型H1N1型流感没有明显的效果,而且,目前也没有针对性的疫苗。一旦被传染,不及隔离治疗,就会互相传染。因此,我们要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咽喉疼痛、疲劳、食欲不振、流涕等,应立即就医。为了自己、为了他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这样做。
我们要学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好好珍惜。甲型H1N1型流感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切实做好预防工作,一定能将病毒拒之门外,健康快乐的度过每一天!
篇三:预防甲流知识宣传预案
一、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毒是2009年4月首次在人类分离到,是既含有人流感病毒基因片段,也含有猪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基因片段的新型H1N1流感病毒。
二、甲型H1N1流感病人有那些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3天。甲型H1N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咳痰、全身酸痛、头痛、流涕、鼻塞、乏力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约10%病例可不发热。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三、甲型H1N1流感是如何传播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变可能造成传播。
四、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如感觉身体不适,发高烧,咳嗽和(或)喉咙痛,应该怎么办?
1.向疾控中心报告,并及时到当地设有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的医院就医确诊。
2.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使用口罩,或与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3.尽可能呆在家中,不要上班、上学或去人多的地方。
4.休息并大量饮水。
5.咳嗽和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掩住口鼻,并适当处理用过的纸巾。
6.经常和彻底地用肥皂和水清洗双手,特别是在咳嗽或打喷嚏之后。
7.寻求他人帮助来处理需要与其它人接触的家务活,比如采购东西。
五、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措施
1、要保持室内自然通风换气,空气流通。每天坚持室内通风2次,每次30分钟。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打喷嚏、咳嗽时应使用纸巾、手帕并掩着口鼻,不要直接面对他人打喷嚏、咳嗽,用过的纸巾、手帕勿乱扔;打喷嚏、咳嗽和擦鼻子后要洗手;接触病人及呼吸道分泌物后要立即洗手,看护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要戴口罩。
3、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尤其是咳嗽或打喷嚏之后。含酒精的洗手液亦很有效。
4、要加强体育锻炼和营养,保持充足的休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均衡,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5、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或者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特别是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并且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6、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不要擅自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确诊为流感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7、常备治疗感冒的药物,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尽早服药对症治疗,并尽快就医,不要上班或上学,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
篇四:预防甲流知识宣传预案
一、了解甲流
甲流是甲型H1N1流感的简称。由甲流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甲流病毒可以在人际间传播,感染者打喷嚏、咳嗽和同感染者密切接触都有可能导致“甲流”病毒在人群间传播。
甲流病毒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人类普遍易感,更易在青壮年人群传播。尤其是孕妇、体质弱、免疫力差的人更容易感染。
甲流的症状与其他流感相似,如发热、咳嗽、肌肉痛、乏力等,有的可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可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二、日常生活中怎样避免感染“甲流”?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定时进行体温测量;
3.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4.经常保持室内通风;
5.睡眠要合理、充足,学习娱乐要有时间限制;
6.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7.避免前往人多拥挤的场所;减少或避免前往“甲流”高发地区。
8.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报告,到校医院就医,并尽量避免接触他人;
9.要坚持锻炼身体,增强自身抵抗病毒能力,从而远离病毒、保持健康。
10.接种“甲流”疫苗。我国目前的“甲流”疫苗已投放市场,进行推广还需要一个过程。
三、如果出现发烧、咳嗽、打喷嚏等流感样异常症状时怎么办?
1.应立即到校医院就诊;
2.注意休息,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避免感染他人;
3.要及时通知老师和同学;
4.要服从学校和医务人员的安排。
总之一定要严格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广大同学身体健康。
四、到过“甲流”疫区,回校后应该注意什么?
到过“甲流”疫区,回校后2周内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与校医院和老师联系。
篇五:预防甲流知识宣传预案
1.甲型流感病毒为常见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其次是隐性感染者。
2.动物亦可能为重要贮存宿主和中间宿主。
3.病人自发病后5天内均可从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排出病毒,传染期约1周,以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甲流症状
1.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热和疲劳等。
2.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眼睛发红。
3.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
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其次是通过病毒污染的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密切接触也是传播流感的途径之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