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析:九年级下册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一:战后西欧经济的发展的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这些国家雄厚的工业基础及技术基础;美国的大力扶植和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首先,工业革命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西欧在人才、技术、管理经验甚至对外经济联系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为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先后投资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工业,如核能、计算机、激光、宇航等。同时,又对传统的工业部门,如钢铁、汽车制造等进行了固定资本的投资和技术改造,对农业部门也注意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程度。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技术后,极大的促进了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其次,战后美国加大对西欧的经济援助虽是为了加强对西欧的控制、进一步巩固资本主义阵营,以对付苏联,但在客观上为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再加上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尤其是西欧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促进了对基础工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一切都为50~7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重点二: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并推行非军事化政策;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后,日本接受了美国几十亿美元的“特殊订货”;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先进科技,其中大力吸收国外最新科学技术。
首先,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并推行非军事化政策。通过改革,进一步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日本政府利用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国防开支小的有利条件,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战后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后,日本接受了美国几十亿美元的“特殊订货”,这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三是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先进科技,其中大力吸收国外最新科学技术,为己所用,推陈出新,成为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翅膀。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日本在战后初期科学技术落后二三十年,为尽快缩小差距,日本政府采用了“吸收性技术革新”战略,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后再加以模仿、消化与创新,从而走出一条“引进、改良、吸收与创新”的新路子。在日本人的经营思想中,没有“日本”这一概念,它的产品是面向世界的,引进观念也没有国界的分别,只要是对自己有用的都引进。正是这种大胆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的精神,带来了日本经济的腾飞和现代化。
难点一:“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1)“欧洲共同体”:1967年建立。促进了互相间的合作和成员国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欧共体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2)“欧盟”: 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建立。“欧盟”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各国人民在“创建一个从未有的更为紧密的联盟”进程中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欧盟”成立后,其成员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欧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
难点二: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及借鉴意义。
(1)共同原因: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2)借鉴: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②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三、学法指导
1.对比法。对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采取对比法。分析西欧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异同,从而认识到,战后西欧与日本都乐于也善于引进和吸收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注重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这一点是促使两国经济腾飞的关键,也是我们今天必须至始不移地坚持和贯彻的一项基本国策──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在改革中必须坚持求实与创新。
2.材料搜集法。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材料,并通过报刊、网络等搜集相关信息,以准确理解知识。
3.分析归纳法。如对西欧经济发展因素的理解,要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来分析。主观条件是西欧国家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并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客观条件则是美国对西欧的援助。当然,美国对西欧的援助是为了控制西欧,西欧接受援助则是有效地利用了这一外部条件。
四、中考命题分析
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欧洲共同体及欧洲联盟的成立,对这些知识点的考查将求新求变,一般考查题型为选择题、识图题、材料分析题、简答题等,题型多样。考查的热点是日本的崛起和欧洲的联合,既可纵向考查,如将日本的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二战后的崛起等知识进行综合;也可横向综合,如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西欧、日本与美国的经济发展原因的共性与个性等。而西欧、日本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借鉴之处,这又是一个考查的热点。
五、中考试题分析
例1. (2008·福州市)“欧元”、“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组织是( )
A.联合国 B.欧洲联盟 C.亚太经合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例2.(2008年滨州市)右图是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旗帜,该经济体是( )
A.欧洲联盟 B.亚太经合组织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华沙条约组织
解析:例7、例8两题都是关于欧洲联盟相关知识的考查,我们要记住的是,欧洲联盟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目前大多数会员国均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答案:例7.B 例8.A。
例3.(2008贵阳市)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中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 )
A.重视科技、发展教育 B.力争成为大国的军事物质供应地
C.经济由国家完全干预 D.照搬别国的先进技术或经济模式
解析:作答本试题,要抓住一关键性词语“最”,试题题干中也在此词语下面打了“着重号”。C、D两项说法错误,因为它们都不是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而B项属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自然不是我们“最值得”借鉴的。A项是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也是“最值得我们借鉴的”。答案:A。
例4.(2008年广东省)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是( )
A.德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解析:本试题是对基本知识的考查,我们知道,日本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答案:B。
例5.(2007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目前,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的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
A.三国同盟 B.联合国 C.欧洲联盟 D.国际联盟
解析:本试题是一最佳型选择题,考查欧盟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欧盟先以经济合作为目的,后有扩大至政治外交领域的合作,即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从“目前”这一词语,可以把A、D两项排除,因为这两项目前都已经不存在了,B是当今最大的国际性组织,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国家或区域,与题干意思不符。答案:C。
例6.(2007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二战后日本经济现在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诸多因素”不包括( )
A.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 B.美国推动下的民主化改造
C.美国对日本的扶植 D.中国与日本的政治结盟
解析:本试题考查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的理解。利用排除法,很容易看出D项的内容不合乎实际,也不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因素,答案一目了然。答案:D。
例7.(2007年泰州市中考)“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这句话中的“经济共同体”已经发展成为现在的( )
A.世界贸易组织 B.欧洲联盟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解析:“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这句话体现了欧盟成立目的。这不是试题考查的,再结合选项看,本试题考查欧盟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欧盟的前身即欧洲“经济共同体”。故此,答案就应该是B。
例8.(2007年漳州市中考)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英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这一变化与下列哪一组织的建立紧密相关:( )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欧洲联盟
解析:此题是一材料型的选择题,要求我们找出与题干有着紧密联系的那一项。从材料关键词“欧洲”,可以看出,这一组织有欧洲有关。另外,题干内容说明了这一组织中的人们淡化了本国家的区域概念,而统一认为是“欧洲人”,由此可以断定本组织是欧洲的一个区域性组织。此外,从“目前”这一关键词语就可以排除早已不复存在的“国际联盟”,而且B、C两项的国际组织并非局限于欧洲。再者,欧洲联盟由于各方面的紧密合作,已经打破了成员国之间“国家”的界限,成为一个整体了。至此,答案就显而易见了。答案:D。
例9.(2007年四川自贡市中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外部条件主要是( )
A.实行民主化改革 B.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
C.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 D.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解析:本试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关键在于理解“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的涵义。“内部条件”是指通过本身努力而达到的,而“外部条件”则是通过外界的因素而促成的。很显然“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属于“外部条件”。答案:C。
例10.(2007年福建省龙岩市中考)2007年3月26日新闻:27成员国今日共庆欧盟成立50周年,下列是欧盟发展大事记:
1957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和卢森堡6国组成的欧洲共同体诞生。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
1981年,希腊加入欧共体。
1986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
1993年,欧共体正式易名为欧洲联盟。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联盟。
2004年,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正式加入欧盟。
2005年,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加入欧盟。
回答问题:
(1)根据上述内容,完成如下“欧盟发展情况表”。
时间
|
20世纪50-60年代
|
20世纪70年代
|
20世纪80年代
|
20世纪90年代
|
21世纪初
|
成员国个数
|
6
|
|
|
|
27
|
(2)请你分析越来越多国家加入欧盟的原因。
(3)今天欧盟已拥有27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它反映了欧洲怎么样的发展趋势?它对世界格局发展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解析:本试题对欧盟相关知识做了均为全面的考查。第一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是的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第二问分析加入欧盟的原因,要从国际大气候(政治、经济形势)方面考虑作答。第三问,要注意欧盟的出现,体现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世界格局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要结合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总趋势:多极化,来考虑。答案:(1)
时间
|
20世纪50-60年代
|
20世纪70年代
|
20世纪80年代
|
20世纪90年代
|
21世纪初
|
成员国个数
|
6
|
9
|
12
|
15
|
27
|
(2)他们认为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国家安全防务;有利于国际地位的提高。(3)经济政治一体化;促进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作者简介:王 健,1989年参加工作。致力于历史教学十余年,长期担任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本职工作,潜心教学,教法新颖。1995年成为市作协会员;1996年被评为市优秀学生习作辅导员;1997年成为学校历史教研组长;2004年成为中学一级教师;2004年承担重点历史课题研究工作,是课题负责人;多年来在《湖北教育》《少智报》《中考指南报》《中考历史快递》《新课程》《中学生学习报》《学习方法报》《少年素质教育报》等报刊发表各种文章200多篇;省市获奖论文30多篇。
中考政策 | 中考状元 | 中考饮食 | 中考备考辅导 | 中考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