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

目录

伟大的悲剧的教案锦集

字典 |

2023-05-25 08:07

|

推荐访问

伟大的悲剧教案

【 liuxuequn.com - 实用资料 】

  我要与大家分享一篇关于“伟大的悲剧的教案”的网络文章。对于老师而言,在开学前要认真准备教案课件,每天都得花时间编写自己的教案。教案是老师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工具。希望您能够仔细阅读本网页的内容!

伟大的悲剧的教案(篇1)

  【学生现状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追求新奇事物,对身边的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好奇之心,渴望一探究竟,热中于各种探险故事,醉心于英雄传奇,对平淡的生活现实不满,希望感受刺激,这可能也是时下恐怖小说大行其道的一个原因吧。他们津津乐道于生活中各种戏剧化的事件、冲突,却因为生活阅历简单,生活实践少而不能把握这些事件、冲突背后所包含的人文意义。他们崇拜英雄,却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他们为生活中的失意而悲伤,却不了解什么是悲剧的实质。他们正在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可是他们头脑中的世界是模糊的,他们眼中的现实是混乱的,还缺乏对“伟大”一词的精神意义的深刻认识。

  【教学建议】

  一、学习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把握课文条理清楚的特点。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2、结合作者的评论,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意义,着重理解“伟大”的含义,树立正确的英雄观,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

  3、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能够做简单的评论,并能根据要求写一段话。

  二、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整堂课的教学以“粗读──浅议──精读──品味──朗读──写作”为脉络展开。重点应放在对“伟大”一词的理解上,即文中所赞颂的`队员们的优秀品质。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应在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并搜集课文的相关材料。教学中教师最好适当创设情景,以启发引导为主,步步深入。首先是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教师要提出阅读的要求,要求必须简单明确,学生易于领会操作。然后是对课文语言的理解,目的是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深刻意义,把文字变成学生头脑中的画面、场景等,再要求学生通过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把对课文的理解表述出来。在一步步的引导下,学生逐步明确“悲剧”与“伟大”的含义,完成课文的情感教育。课文学习后设置写作练习是考察学生对课文主题把握的情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首要的,要自己动手整理课文信息,这是帮助学生学习课文叙述条理清楚的特点,完成课文的知识教育,搜集相关资料,积极讨论思考,在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中,集思广益理解课文的精髓,从而实现学习目标,完成课文的教育价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资料)

  注:可采用学生课前搜集的历史上南极探险的资料。

  导语:南极洲是地球上最遥远最孤独的大陆,它严酷的奇寒和常年不化的冰雪,长期以来拒人类于千里之外。数百年来,为征服南极洲,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数以千计的探险家,前仆后继,奔向南极洲,表现出不畏艰险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光辉的名字。(多媒体展示资料) 自由阅读多媒体展示的资料。进入学习情景。

  二、学习课文

  课文《伟大的悲剧》就记录了南极探险史上最为悲壮的篇章。请快速阅读课文,列出课文所写的主要事件和发生的时间。 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列出课文所写的主要事件和时间。

  学生完成后展示自己列出的时间表。 教师用多媒体给出参考表格。提出问题: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名学生回答。 提问:在刚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可将学生回答中的关键词板书。) 学生自由回答。 提问:你认为作者所说的“悲剧”是指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很可能只认识到探险队成员的死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要加以引导。)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反复说“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 学生回答后在教师的启发下,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探险队员的死亡无疑是一个悲剧,可是更为深刻的悲剧在于,历尽艰苦后他们发现,他们的探险成果已由别人捷足先登而取得,对于探险家们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伤心绝望呢?因此,作者所说的悲剧具有这两层含义,也使这个悲剧带上了更惨烈的色彩。

  (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提问:文中的哪些语言描述让你感受强烈?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示例。) 学生思考,然后四人一组交流,然后回答。先朗读找出的句子并在全班交流。 同学们所选取的语句都能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那么我们怎么去理解作者所说的“伟大“呢? 学生自由组合讨论。

  结论:“伟大”是指在这个失败的探险中,队员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意志。

  具体表述哪些精神和意志:人类征服自然的坚强毅力、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勇敢面对失败、国家荣誉高于一切、诚信、博大无私的爱等等。

  作者在文中最后一段才点题,为什么?(让学生理解传统的卒章显志的写法。)“伟大的悲剧”到底指什么?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指名学生回答。 作者记录了人类历史上一次失败的探险,却没有为胜利者阿蒙森作传,为什么?这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请把你的感想用两三句话写出来。 写自己学习后的感受并自由交流,学生间互相点评,推荐出写得好的文句全班欣赏。 结束语: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到,胜利和失败不能单看结果,“伟大”也不在于成功的辉煌,真正的伟大是人们面对成败的态度。

  三、教学反馈 建议练习检测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的练习。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⑴ 为什么斯科特上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要写日记呢?

  ⑵ 作者为什么说“生命的最后一息”而不说“生命的最后一天”?

  ⑶ 怎样理解文中划线的句子?

  ⑷ 这段文字使你感受到人物怎样的精神?

  参考答案

  1、表现出斯科特的镇静和伟大的科学精神。

  2、用“生命的最后一息”更能表现出斯科特在生命快要结束时对朋友、同伴、妻小、祖国和人民的无私的爱。

  3、真实地描写了斯科特痛苦而又悲壮的内心,歌颂了他勇敢的牺牲精神。

  4、感受到队员们勇敢面对失败、国家荣誉高于一切、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博大无私的爱。

伟大的悲剧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以“悲”为学习线索,感受悲,分析悲,评价悲,认识悲,较深入理解斯科特等人的悲剧意义,形成对悲剧事件的系统思考和认识。

  2、学习根据语言材料,独立分析判断事件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步骤:

  导入:悲剧是伟大的,但悲未必是很伟大的一件事。斯科特一行出于伟大的目的,历经一个艰难的过程,终止于生命的消失,这中间弥漫着无限悲伤。

  一、悲情重现

  斯科特一行在南极的暴风雪中遭遇的悲剧过程和悲剧结局,不仅表现在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的残酷上,还体现在心理的煎熬上。让我们重新来回顾它们历经的最后的悲情日子,具体感受队员们死亡前所承受的悲凉。

  分组合作完成下列二题或自主选择其一完成,具体学习形式可以多样:

  1、按时间顺序划出有关描写自然环境残酷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体会与悲剧结局的内在联系。

  2、按时间顺序划出描写斯科特等队员心理感受的语句,串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他们的心理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体会他们在心理上最后历经了怎样的煎熬,体会与悲剧结局的内在联系。

  (教师提示:这些语句基本能找出来,主要是进行简单的筛选。正是他们面临了残酷的自然环境和明知是走向死亡却还要顽强地走下去、不断趋向绝望的心理煎熬,使他们的结局显得尤为悲壮。)

  二、悲情探源

  小组一起分析讨论:造成斯科特一行的悲剧结局,原因在何处?(鼓励自主探究、多元探究。教师做好引导,帮助归纳提炼。做到紧扣原文。)

  教师参考分析之一:可以集中于批判斯科特科学精神的缺乏——这也是传记中有意回避的方面——他们已较强烈预感到会发生悲剧,却不能清醒地制止走向悲剧的行动。明知阿蒙森已经到达南极,补给不足,自己步后尘已意义不大,却仍旧心怀侥幸,在盲目的倔强意志力下,冒险前进,以致于使探险充满了冒险的意味,最终酿成悲剧。他们此时追求的东西也许早已经超出了探险本身,探险的象征意义和心理失衡下寻求心理的补偿已成了他们当时真正追求的目标了。如果斯科特此时能够以一种理性的态度面对现实(在后来南极点的表现还是体现了面对失败的现实的理性态度),也许事情的结局就不是这样。

  参考资料:研究南极探险史的科学家指出,阿蒙森的胜利和斯科特的失败并非在于两者的计划周密与否,而在于前者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制订计划,后者则凭推理设想来制订计划。阿蒙森断定,人的体力和西伯利亚矮种马都无法抗御南极的严寒,惟有北极的爱斯基摩狗才能在极圏拉着雪橇前进,于是他用了20条膘肥体壮的狗胜利完成了去南极点的往返路程。而斯科特则主要用西伯利亚矮种马和少量的爱斯基摩狗,结果,狗跑掉了,矮种马冻死,使这支队伍过早地接受了严峻的挑战———在以后的时间里,他们只能靠人拉雪橇前进。这样前进的速度就大打折扣,遭受灭顶之灾也就成为必然了。

  三、悲情评估

  斯科特的悲剧行动,到底有怎样的悲剧意义?是否真如题目所说?

  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请同学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独立的评判。(教师既要指导学生自主判断,畅所欲言,又要注意对观点作适当的引导,不统一看法。可在适当范围内进行交流。)

  四、悲情同构

  课外完成,任选其一:

  1、假如你就是斯科特,在明知阿蒙森已到达南极后,你还会像同斯科特一样悲壮地走向南极吗?你还会为阿蒙森作证吗?请想一想,写一写。

  2、你有过一些(曾经失败的)探险之类的经历吗?如有,请回忆,写成文章,希望回忆能建立在理性的认识和反思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就找一找相关的文章看看吧。

  资料平台

  1、茨威格《夺取南极的斗争》,见于《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2、高登义《南极历险》。

  3、《中国当年为何会勃发如此大规模的民间探险热潮》。

伟大的悲剧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对英雄的赞颂之情。

  2、理清情节,品读体味重要语句。

  3、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以及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故事情节,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结合重要语句,体会“悲剧”中蕴涵的“伟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本文生字词较多,要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对内容的把握同桌互查,并写一篇小作文《初看斯科特一行五人》。尽量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一些资料,拓宽学习空间。

  2、教师课前播放关于南极恶劣天气或人类南极探险的录像资料,让学生对南极有进一步的了解,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教学设计:

  本文篇幅虽长,但可读性很强,是训练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好材料。同时在快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进而把握课文内容。另外,课文中有许多非常感人的细节,茨威格在笔端饱含的深情正是通过这些细节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体会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隆重推出《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同学们,这本传记文学,有人翻过吗?(如有生读过,让他(或她)列一列,作者为哪些人物作传记)大文豪托尔斯泰、歌德、陀思妥耶夫斯基、美国总统威尔逊,十月革命列宁等等,都是人类历史上叱咤风云的风流人物,茨威格为这些成功者,胜利者尽情作了歌功颂德!(出示PPT1)但是,对其中唯一的一位失败者,茨威格更是笔端饱含深情地为之树碑立传。他是谁?《南极探险的斗争》中的斯科特!为什么作者对失败者斯科特表达崇高的赞誉?同学们从课文《伟大的悲剧》(PPT)中,可以寻找到震撼人心的答案!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默读,抢答有关问题(PPT),理清故事情节,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同时勾画出令你感动的细节两三处(为合作研读准备)。

  2、抢答后,一句话概括,先小组交流,再抽号(学号)、推举各一人全班发言,之后PPT。

  三、合作研读

  剖题入手,研读课文。

  1、课文题目“伟大的悲剧”。大家知道,悲剧就是以悲惨结局结尾的故事,那么,文中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一行南极之行的哪些方面呢?

  学生小组交流,组长发言,组员补充。教师归纳(PPT)。

  (1)失败之悲

  “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2)作证之悲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3)死亡之悲

  A.埃文斯精神失常,死了。

  B.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C.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4)世人之悲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2002年,安妮公主登上南极,悼念斯科特他们南极探险90周年。)

  2、这四“悲”,你们认为是“悲哀”还是“悲壮”呢?为什么?

  悲壮。因为虽然他们上演了一幕“悲剧”,但作者同样认为他们是“伟大的”。

  3、“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人看。”遭到毁灭的,仅仅是斯科特一行的肉体、生命,而他们的精神却是“有价值的”,是“伟大的”。所以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那么大家讨论一下,从文中找出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之处,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分组讨论。组长发言,组员补充。朗读,或组长或组员或全员,或全班。教师归纳(PPT)、

  A.事业伟大:要第一个到达南极点,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

  B.精神伟大: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C.人格伟大:为对手作证,有令人敬佩绅士风度和伟大胸怀。

  D.态度伟大: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还在进行科学观察。

  E.情感伟大:生命的最后一息惦记的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祖国和人民。

  ……

  4、从内容和情节的分析中,同学们体会到了“悲剧”何以“伟大”的实质,把握了两者的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如果用文中语句来表达,你看可以用哪句?所以,这句话就全文来说,有什么作用?这句话,如果用自己语言,生动表述一下,可以怎样表述呢?

  “伟大”和“悲剧”并不矛盾。因为斯科特他们虽然在探险中牺牲了,虽然他们有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但这“悲剧”中,他们始终扮演者英雄的角色,在这“悲”中正展示了它们“伟大”的魅力所在。所以,这是一场“伟大的悲剧”!

  5、课堂小结,先生后师,再PPT。

  作者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这个悲剧,这蕴含着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的精神让所有的人仰慕,给后人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作者为失败者树碑立传的原因!

  四、体验反思

  斯科特等人为人类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学习了这篇传记文学,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教师可以从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启发学生。

  五、作业布置

  1、小作文:《再看斯科特一行五人》。

  2、推荐阅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伟大的悲剧的教案(篇4)

   一、目标定位

  1、 速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复述故事情节,概括内容要点。

  2、 积累精美字词,品味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

  3、 感受人物的崇高品质、开拓创新与团结合作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二、课前预习

  字词疏通:

  1、生字

  茨(cí) 孀(shuāng ) 蜃(shèn) 厄(è)

  2、形近字

  拽(zhuài)拉 摇曳(yè) 羸(léi)弱 输赢(yíng)

  3、解释词语(除课文注释外的)

  销蚀:消损腐蚀。

  遗孀:死者留下来的妻子。

  踉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风餐露宿:形容路途或野味生活的艰苦。餐,吃;宿,睡。

  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大意疏通:

  1、 速读课文,列出记叙的要素,并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时间:1912年 地点:南极点探险返回途中 人物:斯科特、埃文斯、奥茨、威而逊、鲍尔斯 事件:不幸遇难;讲述了1912年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5人,在探索南极的归途中不幸遇难的过程。

  2、 本文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斯科特探险队与阿蒙森角逐南极点失败了——失败之悲;②斯科特要忠实地去履行为阿蒙森一行胜利者作证这一冷酷无情的职责——作证之悲;③斯科特他们在归途中全部牺牲——死亡之悲;④ “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但世人对他们的怀念和对他们离去的悲痛是深切的——世人之悲。

   三、课中探究

  重点讲解:

  1、 本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并扼要概括其大意。

  四部分:

  一、(1—3)斯科特探险队满怀希望奔向南极,发现他人已先到,无限失望地登上归程。

  二、(4—7)归程途中危险骤增,被认为最强壮的埃文思因精神失常而死去。

  三、(8—10)奥茨越来越走不动,便英雄似的走向暴风雪迎接死亡。

  四、(11—16)三位英雄爬进睡袋,集体死亡,却不哀叹任何困难。他们的事迹传遍世界。

  2、斯科特一行探险有何意义?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难点突破:

  1、 文题为《伟大的悲剧》,既是“悲剧”又为何“伟大”?这是否矛盾?

  这不矛盾。斯科特之行虽然是一出悲剧,但他们顽强走向困难并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勇气、为集体甘愿牺牲个人的精神、接受失败的科学精神、忍受失败的屈辱甘为胜利者作证的胸怀、热爱祖国亲人的人生态度、为集体荣誉而甘于献身的探索精神的意义,是远远大于“失败”这一结局的,而恰是“悲剧”之外的“伟大”体现。这也是作者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书写这悲壮一幕的原因,斯科特等人在悲剧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是人类精神的骄傲,会给后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

  2、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A、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他们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败,且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人列最求的”。

  B、坚毅,执着,为事业而献身的气概:他们于归途中和死亡抗争,直至悲壮地倒下仍然无怨无悔。

  C、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团结协作,在关键时刻为了保护同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如奥茨为不拖累同伴而毅然“向死神走去”。

  D、无私的爱:如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还惦记着别人:朋友、妻小以及祖国和人民。

   四、课后巩固

  五步点击:

  1、 认识一个字: 罄

  罄:qìng形容词。尽;空:告罄/罄尽。例:罄竹难书。

  2、掌握一个词: 敬畏

  敬畏:jìng wèi 既尊敬又害怕。 [近义词]敬佩

  辨析:“敬畏”指在钦佩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畏惧。而“敬佩”则只有“钦敬佩服”之意。

  3、品味一句话: 一个人虽然在用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是文末点明主旨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其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4、揣摩一个点: 感人的细节描写

  本文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细节描写。如:不幸的奥茨要求给他十片精神。也感动着每一个读者。

  5、背诵一联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两句诗选自唐代杜甫的《蜀相》。该尾联承接上联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

  中考链接:

  1、考题示例:阅读下面文段,然后答题。

  ……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宇:“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文中有一个细节: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用法文写了“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

  请结合下边这段文字,说说这一细节的表达作用。(2分)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答]

  选自《2005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2、考题分析:本题重在考查对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的把握。首先要明确细节的概念(人物的言谈举止、生活情景等),找准细节并紧扣其中的关键字眼,弄懂它所描绘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文理解其是为了塑造感人的人物形象,体现其鲜明的性格特征,或是表现丰富的内心世界、思想感情,或是表现文章主题等。

  3、考题答案:韩麦尔先生用祖国的语言表达对祖国的感情,表现了强烈的爱国心及对祖国必胜的信念。

  伴 你 练

  第一部分:基础锤炼(20分)

  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组( )。(3分)

  A、遗孀(shuāng ) 海市蜃(shèng)楼 吞噬(shì)

  B、羸(léi)弱 鲁莽(mǎng) 厄(è)运

  C、步履(lǚ) 告罄(qìng) 毋(wú)宁

  2、填空。(5分)

  文章作者是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国籍)文学家 。其主要成就体现在 和 创作方面。本文主人公是 。

  3、据重音写出相应的提问。(6分)

  A、老师让你马上去办公室。( )

  B、老师让你马上去办公室。( )

  C、老师让你马上去办公室。( )

  4、指出下列语句运用的表达方式。(4分)

  ① 他们疲倦已极……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跚的步履。( )

  ②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 )

  ③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 ( )

  ④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

  5.结合语境,说出“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话。”中 “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何这样比喻?(2分)

  第二部分:课文精读(30分)

  阅读下面文段,然后答题。

  ……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 )——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 )。尽管( ),这天晚上他们还是( )。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 )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

  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 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6. 将“夺眶而出、夜不成眠、风餐露宿、闷闷不乐、精疲力竭”填在文中括号内。(5分)

  7.概括文段主要内容(3分)

  8.文中划横线句是谁的观点?如何理解?(4分)

  9.斯科特为何认为“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4分)

  10.划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斯科特他们怎样的内心感受?(5分)

  11.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不接受行否? (5分)

  12.以“奋斗”和“诚信”为主题各写一句名言。(4分)

  第三部分:同文互读(30分)

  阅读下面文段,然后答题。

  ⑴27日,全体队员分成两组,携带剩余的全部公共和个人装备继续负重行军。在明朗的阳光下,大家穿越一道道流水冲击谷,爬上一道道漫坡。回首望去,博格达群峰已经幻影一般 (飘浮 矗立)在高远的云雾间。此时此刻,你才能对自己在以往7天里作出的建树有所估量。那些在平日里只能借助于望远镜观察的神圣的峰峦,在过去的7天里,你曾经依靠自己的奋斗,真正投入到过它那父亲般 (宽阔 宽厚)的怀抱里。

  ⑵你会透彻地感悟到,当你一旦离开被各自的功利扰昏了头脑的人群,投入到大自然固有的逻辑和灵性中去时,物质的美和精神的美时刻都在伴随着你。

  ⑶当你孤立无助地沿着冰坡滑向深渊时,你前方队员伸出的雪杖会及时遏制你的下滑,你后方队员扎下的冰镐会让你及时获得一个牢固的支点。那一瞬间,你会为自己以往在人群中对无助老人的冷漠感到深刻的汗颜……。

  ⑷人类创造了光辉的现代化的物质,也令人悲哀的未能躲开某些现代伦理对个人精神的

  绞杀。但在1999年春节,有十三个性别不同,职业各异,年龄差距很大,但却 (信任 信仰)大自然的逻辑和灵性的普通人,曾经走进天山深处,完成了一次不能用成败来评价的回归。

  …… (节选自张耀东的《踏访黑沟百丈冰》)

  1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3分)

  14.结合语境解释词语。(4分)

  建树: 汗颜:

  15.揣摩加点词的表达作用。(6分)

  A.在明朗的阳光下,大家穿越一道道流水冲击谷,爬上一道道漫坡。

  B.当你孤立无助地沿着冰坡滑向深渊时,你前方队员伸出的雪杖会及时遏制你的下滑,你后方队员扎下的冰镐会让你及时获得一个牢固的支点。

  16.第⑵段在文中起何作用?“物质的美”和“精神的美”分别指什么?(6分)

  17.在第⑶段末省略号处仿照划线句再写两句,与之构成排比。(6分)

  18.如何理解文末粗体字语句的深刻含义?(4分)

  19.积累两句寄情山水的古诗。(4分)

  第四部分:语段仿写(40分)

  1、语段引用: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2、特点提示:这段文字巧妙地运用感人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及精神品质:对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手指)进行特写,细致刻画其动作,展示了斯科特此刻

  悲伤、痛苦的心情和对亲人们的无比想念以及面对死亡的镇定,突出了他对科学事业的热爱、执着、拼搏的精神,超人的毅力和视死如归的气概。请你学习这种写法,刻画一个感人的形象。

  3、语段仿写:

伟大的悲剧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把握内容。

  2、抓住细节,体悟文中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课文篇幅虽长,但可读性很强,是训练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好材料。同时在快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进而把握课文内容,故设置第一个教学目标)

  课文中有许多非常感人的细节,茨威格在笔端饱含的深情正是通过这些细节表现出来的。设置第二个教学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感悟作者思想感情,体会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表现感情的作用。

  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基于此设置第三个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通过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

  没有条件的地区,可准备录音机,磁带《命运》,有关南极的图片。

  设计思路

  1、新课标认为:

  生活中人们阅读的常见形式是默读。默读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如果能做到不处声,不指读,就可能提高阅读的效率。而快速阅读就是一种高级的默读形式。本文无疑是训练快速阅读的好材料。

  2、新课标特别强调读者的个性体验,认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而本文的感人之处正在于文章的语言。让学生通过品味细节性的关键语句,说出自己的个性体验,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显示有关南极的图片:冰山、海洋、寒天、雪地。

  师:南极是一块美丽而神秘的土地,是地球上唯一没有人类定居的大陆。那么,在你的心目中,南极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在大家的印象中,南极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是的,南极是唯一没有人类定居的大洲。因为那里的天气实在是太恶劣了。近百年来,无数探索者在南极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11年,英国人斯科特踏上了冲击南极点的征程。不幸的是最终失败了,长眠在了南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体验这场伟大的悲剧。

  (引人入胜的多媒体画面,导语的设计,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走进文中人物心灵的兴趣,使他们能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学习,为以后的教学活动作好了铺垫)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要求学生四人为一组,一人主讲,其他人补充,复述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最后请一位同学在全班有感情地复述,学生互相补充。在复述的过程中注意环境描写的作用。

  明确:到达极点──接受任务──埃文思死去──奥茨死去──最后时刻

  2、圈点勾画,找出让你激动难忘的细节:

  要求学生再次速度课文,边读边划出让自己感动的地方

  (这一环节重在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文章的能力,养成圈点勾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同时,新课标非常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个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增强合作精神)

  三、细读课文,研读探究

  1、抓住关键语句,进行个性化阅读:

  要求学生根据刚才圈点勾画出来的地方,说出个人的理解,说说自己为何感动,体会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思想感情。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求学生能够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够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故设置此环节)

  2、诵读课文,合作探究:

  要求学生四人为一组,采取读一读,议一议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可以先诵读重点片段,然后提出问题讨论。其间教师巡回各小组之间,并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师可出示一些共同问题:

  ⑴斯科特等探险队员表现了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课文是怎样表现的?

  ⑵作者为什么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

  ⑶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是什么?在这里失败和胜利应该怎样定义?

  (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能否得出正确的答案并不很重要,重在使学生培养疑问的可贵意识。同时,新课标十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而诵读是体验情感的好方法。故设置这一环节)

  四、体验反思

  斯科特等人为人类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可是有人认为他们并没有创造出什么价值,你认为呢?

  师出示有关北大山鹰社折翅雪山的相关新闻报道,进一步展开广泛的讨论

  (新课标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并且强调联系生活,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故设置这一环节,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甚至是辩论,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初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拓展练习

  人物的思想感情往往都是通过一些细节表现出来的,课文中有许多感人的细节。要求学生深入体会,写一段细节,表现人物一定的心理。

  (这一设计,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以致用,深入理解细节描写的重要性。)

  附

  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作品有《三位大师》,为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斯妥耶夫斯基作传;《罗曼罗兰》;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

  作业设计意图

  课外阅读《最后的跋涉──斯科特上校日记片段》引导学生拓展延伸,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利于巩固新课的教学目标。

伟大的悲剧的教案(篇6)

  一、教材分析:

  《伟大的悲剧》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记叙的是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后,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出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的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2、过程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树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1、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2、理解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及作者所表达的颂扬之情。

  难点:

  1、联系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旨,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

  师:同学们,千百年来,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的征途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为实现第一个站在地球最南端的梦想,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等五位失败的英雄在同厄运的搏斗中英勇牺牲,永眠在茫茫冰雪之中,奥地利作家茨威格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记录了这一感人至深的历史事件。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传记节选《伟大的悲剧》,去感受定格在历史长河中这悲壮的一幕 。

  方法点拨,师:这篇文章约4250多个字,篇幅长、容量大,我们如何才能迅速把握全文大意呢? 请同学们分成两个小组,按下列提示快速捕捉文章的信息 。

  ①按人物故事,再现埃文斯、奥茨、其他三人的牺牲情形。

  ②按时间顺序,寻找文中关键的时间词,圈点勾画,筛选各时间段发生的重大事件。

  ③在以上基础上,请大家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师:在预习文章以及梳理完文章主要故事情节之后,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课文了,请大家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概括你读完文章后最深的感受。(学生会说“感动”)

  2、师:是啊,文中有大量生动感人的细节,请同学们画出这些段落中最让你感动或者难忘的细节,把它深情地朗读出来 。

  3、教师从两个角度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师:读到这个细节,你最感动什么?请以“我为……而感动,它让我感到……”的句式说话 。

  师:刚才,同学饱含感情朗读了课文中许多让人感动的语句,老师也准备了一些优美的语句,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其中内涵(播放课件)

  【课件1】“19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

  2.“拽”这个字体现了五位探险家什么身体状态以及什么样心理?(极度疲劳,本不想起床,但夺取胜利的焦急心情强迫他们提前起床)

  3. “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指的是什么?(第一个到达南极点)

  【课件2】“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

  提问:1.“盯”能不能换成“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真的,内心无比的复杂)

  2.“到过”能不能换成“到达”?(“到过”说明他们已经来过了,从第一个角度来讲,注定他们是失败者)

  【课件3】“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2. “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想通过这句话表达什么意思?作者同意这种说法吗?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表达斯科特角逐失败后极度沮丧、痛苦的心情,同时也反衬他追求标准之高。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这个观点)

  1.师:刚才,通过分析语句,我们感受到了斯科特一行人内心的痛苦和悲伤,正如题目所写“伟大的悲剧”,所谓“悲剧”就是悲惨的经历和结局,那么斯科特一行的壮举是伟大的“悲剧”,“悲”在哪几个方面?(要以文中的语句为依据)

  明确:失败之悲:“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证之悲:“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死亡之悲:“艾文斯精神失常,死了”“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2.这些“悲”中包含了哪些含义?

  明确:事业失败的悲伤,替人作证的悲哀,生命死亡的悲壮,世人悼念的悲痛……

  3. 斯科特一行的壮举是“伟大”的悲剧,其“伟大”又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事业伟大:要第一个到达南极点,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

  ②精神伟大: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③人格伟大:为对手作证,有令人敬佩绅士风度和伟大胸怀。

  ④态度伟大: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还在进行科学观察。

  4.了解了其中的伟大,我们知道了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明确:“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五、布置作业:

  学习本课后,以“我心中的英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写出对于斯科特等五位英雄壮举的真实感受。

伟大的悲剧的教案(篇7)

  一、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英国南极探险家斯科特一行在从南极点归程的途中,由于南极寒冷天气提前来临,饥寒交迫最终长眠在茫茫冰雪之中,悲壮覆灭的事件。作者以饱含深情的语言,赞颂了英雄们悲壮崇高的探险精神。尤其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及其队员的勇敢、镇定、坦然。本文篇幅较长,应让学生在通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从题目关键词“伟大”“悲剧”入手,从文段中寻找关键事件、语句进行分析,从而感受文章主题,明确作者写作目的。

   二、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归纳文章事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研读语句,体会“伟大”“悲剧”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3.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创作意图及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归纳文章事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研读语句,体会“伟大”“悲剧”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四、教学难点

  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创作意图及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图片)在茫茫冰原覆盖着的南极大陆,一望无涯的南极极点附近,有一个用两根滑雪杖做成的十字架,上面镌刻者这样的文字:“1912年3月,在南极返回的路上,他们在暴风雨中,欣然地走向死亡。”就在这座十字架下面埋藏着世界上最早的南极探险队的三位队员,是什么困境让这些勇敢的人欣然走向死亡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21课《伟大的悲剧》。

  (二)出示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归纳文章事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研读语句,体会“伟大”“悲剧”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3.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创作意图及思想感情。

  (三)认识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 (1881—1942)奥地利作家 。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代表作传记《罗曼·罗兰》、 《三位大师》,唯一的长篇《焦躁的心》。特点:不拘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个性。

  (四)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一读,写一写:

  拽(zhuài) 毛骨悚(sǒng)然 怏怏(yàng)不乐 毋(wú)宁 吞噬(shì) 羸(léi)弱

  告罄(qìng) 癫(diān)狂 凛冽(lǐn) 步履(lǚ)姗姗(shān)来迟 忧心忡忡(chōng)

  疲惫(pí)(bèi)不堪

  2、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大家再速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时间5----10分钟。小组合作互动。

  4、指导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如有疑难,老师给予引导。

  方法一:出示斯科特一行的路线图。

  方法二:梳理斯科特一行的五要素。

  老师总结:1912年,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五)小组学习,研读语段

  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你认为斯科特一行的南极探险“悲”在哪些方面?本文题为《伟大的悲剧》,从文中哪些文字可以看出斯科特一行人的“伟大”?

  同学们分成两个小组,一组同学负责分析“悲剧”,二组同学负责分析“伟大”。比比看哪组同学说的更好!(要以文中的具体事件为依据)

  1、学生发言:……

  师:其实,斯科特一行的悲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失败之悲:“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证之悲:“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死亡之悲:“艾文斯精神失常,死了。”“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所以,我们可以说:斯科特一行的悲剧是事业失败的悲伤,替人作证的悲哀,生命死亡的悲壮,同时他们的逝去,也带给世人悼念的悲痛……

  2、斯科特一行人的“伟大”之处体现在哪里?

  (1)斯科特接受了为他人作证的任务: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信,能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失败。体现了他人格的高尚。

  (2)威尔逊博士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对于科学研究的执着精神,英雄的气概。

  (3)奥茨在暴风雪之夜离开营地:不愿拖累同伴,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

  (4)三个人在帐篷里骄傲地等待死神的来临:勇敢无畏的牺牲精神,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热爱之情。

  (5)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记日记:无私的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

  (6)英国国王跪下悼念这几位英雄: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侧面表现斯科特一行人的伟大。

  师:其实斯科特一行的伟大无不和他们的悲剧相连。

  失败之悲,恰恰表明他们探险精神,敢于挑战自我,勇于挑战人类极限;

  作证之悲,体现了他们的诚实守信的风度,彰显了他们崇高的人格。

  死亡之悲,彰显了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彰显了对他人无私的爱。

  正是由于他们的伟大,所以才使后人为之敬仰,从中获得精神鼓舞。

  (六)理解主题

  思考:你认为斯科特一行探险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发言,老师总结。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在于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表现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七)拓展训练

  人生在世论是非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屈原、在潇潇易水边留下千古绝唱的荆坷、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自刎乌江的项羽、折翼滑铁卢的拿破仑。这些人英雄的`名字流光溢彩,青史长留。

  本文最后也称“斯科特等几位是英雄”,你对“英雄”一定有了新的认识,拿起你手中的笔,写出你的所感所想吧!

  学生书写感想!

  师:英雄留给后人的不仅使他们的伟大功绩,更是他们的奋斗过程及人格魅力。正如课文最后一段的叙述!齐读最后一段。你失败之后会怎么办呢?

  (八)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析你所喜欢的语句。

   六、板书设计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失败之悲— 冒险精神

  作证之悲— 诚信

  死亡之悲— 团结 无私

  悲在失败,而冒险精神伟大

  悲在为胜利者作证,而诚信的绅士风度伟大

  悲在生命的毁灭,而团结无私、献身科学的精神伟大

  悲在世人悼念,而人们从中获得精神鼓舞伟大]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实用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qun.com/a/4885962.html
延伸阅读
方案其实就是针对活动相关的因素所制定的书面计划,当我们对于眼前的困境,手足无措的话。有效的方案对于项目进行必不可少,怎么写好一个方案?留学群的编辑花时间为你编辑了2024学校元
2023-05-25
当下的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于语录这一概念,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作为内心灵魂的指导者,语录可以帮助我们成长,引领我们走向成功之路。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欣赏语录,感受文字的魅
2023-05-25
“美丽无比、彩虹当空、雨后彩虹、七色彩虹、弧状虹霓。”如今,随着社交软件的不断发展,当我们发朋友圈的时候常常会配上一条句子,简单的一句话能够表达很多意思。找到了你喜欢的句子了吗?出
2023-05-25
范文的正确格式应该怎么写呢?在写文档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感到困扰。不过,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一些优质的范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学习中更是离不开借鉴范文,因此留学群的编辑推荐
2023-05-25
我们为您准备了大学寝室晚归检讨书,犯错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会检讨,需要写检讨书来好好地检讨,犯错行为具有巨大的恶劣后果,写检讨只是小菜一碟罢了。还请您收藏本文!大学寝室晚归检讨书篇
2023-05-25
伟大的悲剧教案篇1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对英雄的赞颂之情。2、理清情节,品读体味重要语句。3、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以及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教
2023-04-27
留学群精选栏目推选:“伟大的悲剧教案”。伟大的悲剧教案【篇1】一、教材依据:《伟大的悲剧》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记叙的是挪威探险
2022-12-10
分数加法的教案篇1目标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使学生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教学及训练重点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使学
2023-04-21
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你是否在为不会写教案课件而烦恼呢?经过留学群的精心整理和总结本次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2023-04-28
为了保证教学更加顺利,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和课件,只需在课前认真编写教案和制作好课件,就可以让教学流程更加顺畅。编写教案是一种有效的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需求的方法,但是你是否在为编写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