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留学群的编辑为你收集整理的2023《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说到感言,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我们在面临一些重要的活动现场。我们都会有代表上去发表一下感言,这些感言也是记录难忘的时刻的证明。
2023《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 篇1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长期以来,许多人总希望打开幸福之门。关于什么是幸福的问题,许多人一直争论不休。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陶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我对幸福有了新的认识。
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感触感染,它是教师个人价值不雅的体现。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教师追求职业幸福的脚步当朝着精神"行走"。教师这个职业的本身就是"燃烧现象本身照亮别人",有了这种蜡烛、春蚕般的价值不雅、人的生活不雅、幸福不雅,就能"一意孤行"地干好本身的工作;就会真心对学生,走进"豪情燃烧现象的岁月";就会专心灵点燃心灵;就会恪守这份职业,坚守这份信念,并绽放出许多精美与豪迈。在读《打点幸福人的生活》这一部分时,我对幸福有了更深一步的熟悉。《打点幸福人的生活》主如果讲人的自身修养。陶老师认为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形式有两种,即常态的肉体形式和内化的精神和心灵维度。大诗人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在世;有的人在世,他已死了”就很好地解释了生命的这两种形态。对于常态的生命来说,空气、阳光、食品和水是必需的养料;而对于精神和心灵维度的生命来说,它需要的养料来自于读书。用陶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因为我们教师肩负着一种特殊的汗青使命,是人的总称魂灵的工程师,需要在精神和心灵层面涵养学生,路程经过过程对其潜能的研发,让其领有丰盈的知识与智慧,从而使成为事实生命的奔腾。”
每当讲堂上感到语言惨白时,与人谈天感到腹中空空时,涉笔感到搜肠刮肚的艰难时,我们会为本身知识的匮乏而羞愧不已,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时我们要反问本身:我有读书的习惯吗?自古大学问者皆好读书。孔役夫的“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开创了让读书成为习惯的先河。“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一代伟人的日理万机不废读让我们汗颜……可见,读书是成就事业的基石。之前我们常说如许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得有一桶水”。我想此刻这句话恐怕就很不恰当了。一则此刻的孩子知识面之广甚至已超过我们老师了;二则社会的发展要求孩子越来越全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孩子不是需要一碗水,而是需要两碗水,甚至更多的水;以是,当代的教师你得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行,而这活水从何而来?从书中来。你说我们教师怎么能离开读书?想想我们熟知的那一些特级教师,哪个不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又有哪个是死抠教科书而终有所成?以是从教师这份职业的需要来说,教师离不开读书。“你的生命深层有了经典滋养,就有了一生幸福的资本,就会永远快乐。”
他在书里讲到了四点:
1、内在。内在就是要构建一个内在生命的系统。要做到宠辱不惊,达到了这个境界,你的心理是的,身板自然也是健康的。要容情大度,体谅冲撞本身的人,感恩批评本身的人,宽恕伤害本身的人。要远离不良情绪,不让情绪左右本身的生活。懂得有舍放有得,放下心里极重繁重的负担。
2、精神崇高。真正幸福的人,不但将崇高安适于魂灵之中,还会在行动中体现出来。要懂得孝顺。
3、充满自傲。困难无处不在,只有充满自傲的人才能从中体验到人的生活的幸福,有了自傲,才能充分发挥本身的潜能,创造幸福人的生活。
4、发展自身。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形成杰出的习惯,不断修养本身的,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一个幸福的人,还必须是一个充满自傲的人,自傲能创造奇迹,因为自傲者在任何情况下心里都有一道美丽的风景。不但要自傲,遇事还要决不放弃。丘吉尔在牛津大学的成功秘诀演讲竟是如许的简略:“我成功的秘诀有3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我的讲演结束了。”一句深思熟虑的话,胜过肤浅的千言万语。会场上沉寂了半晌之后,爆拍发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这句经典发言得到大家的认同很简略,但我们要做到倒是难上加难。要看到日出,就要对峙到破晓;要看到成功,就要对峙到最后。成就大事,往往其实不在于力量大小,而在于对峙多久。
看了陶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打点幸福人的生活》,我的感触很多很多,感想也很多很多。幸福的人的生活是本身创造出来的,杰出的心态,明确的方针,奋斗的快乐,构成为了幸福的元素。在今后的道路上,我要不断提高自我,多读书。只有读书,才会领有内在,才会精神崇高,才会充满自信,才会打点幸福人的生活。
2023《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 篇2
工作室五月共读的书目是《做幸福的好教师》,书到手后并没有立即去读,原因仍是老生常谈,没有时间。可是当我近日在网络上看到了关于教育的尴尬境遇让我感到十分不安,深感作为教师的无力、无奈,甚或是悲哀。一时间,我找不到做教师的幸福感,有的只是要“小心翼翼”。上下渐变格式内容
读了朱永通的《做幸福的好教师》一书,让我茅塞顿开,原来做教师真的有这么多学问。文中是作者离开教育一线,作为记者遍访名师的记录和一些感悟。我刚看到拜访贾志敏老师的一些文字。题目为,“把学生教好了,就是好老师”。文中有很多观点值得我学习、实践,恰逢我对教育迷茫之时,为我注射一副良药,让我倍感精神,下面分享给大家。
贾老师是上海特级教师,浦东名师,浦东开发建设特殊贡献奖,曾任上海市浦明师范附属小学校长。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特级教师到你家》、上海电视台《贾老师讲作文》节目主讲。主要著作有《贾老师教作文》《一个校长的演讲》。贾老师从教50多年,桃李满天下,然而他的话却是那样朴实,深深的打动着我:
1、看小孩,教师要有眼光
教师是干什么的?是教孩子的。我们不是演员,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们要用自己好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质去影响每一位学生。学生会把老师身上好的东西学过去,而且,这些东西在他以后的工作中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一部分生命是体现在孩子身上的。文中谈到贾老师对一位同学的鼓舞,他对班上的一位同学的父亲说:“你的女儿会有出息的,也许会像陈冲……”(陈冲是当时热播电影《小花》的主演。)并说“她现在用着的作业本,我为她保存得好好的,也许,若干年以后,就能见证她成长的足迹了。”这句话,对于孩子,乃至父母,是多么重要啊!这孩子,小学毕业后考进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高中毕业考上上海外国语大学,大学毕业后就到上海电视台当主播,后来到英国发展去了。我们做教师的,要看好每一个孩子。有时候还要有点遐想,有点超前眼光。这样的例子很多。贾老师认为:所有的孩子有的只是缺点,而非错误,因为他们是孩子。
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做到了“善待每一个学生”。我们当老师的,心地要善良,眼光要看远一点。
2、当老师的,莫去伤害学生
在中国,我们对孩子的评价,还是跳不出应试的“魔掌”。我们把“乖孩子”作为“好孩子”的标准,简直到了“只见分数不见人”的地步。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是为了把学生的潜能变成发展的现实。现在如此突出分数,淡化孩子,甚至漠视孩子,很容易给孩子造成隐性的伤害。文中谈到贾老师的亲身经历,一位物理老师说的一句话导致他不喜欢上他的课。在一次校友会上的重逢,旧事重提,那位物理老师一脸茫然,他压根儿想不起当年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席间老师主动喝上一杯罚酒,“对不起,贾老师!请接受我这一份迟到的歉意!”并调侃“我教学上的一次失误,也许扼杀了一位有成就的物理学家”。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眶里噙着泪水。
道歉的作用是抚慰受伤害者的心灵,让他恢复自尊和尊严,所以,道歉是一扇打开人们情感的窗。道歉是我们当老师的,乃至我们整个社会的人都极其欠缺的一种行为和品质。道歉的力量就是教育的力量。
其实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曾经犯过很多次错误,这种错误不是我们存心犯的,而多少错误是我们曾经意识到的,我们是否也有这样的勇气,向学生坦诚我们的错误,请求学生的谅解。这种道歉,隐含着老师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决心,也隐含着成为好老师的基本前提:爱学生,始于理解、尊重学生。值得我们深思,也值得我们这样去做。
3、好课“八字诀”:目中无人,目中有人
教师之主要工作是六字:传道,授业,解惑。即“教书育人”。教师的生命只有在课堂上才得以歌唱。莫把自己当演员,莫把教室当舞台,莫把教学当演戏,更莫把学生当道具。必须实实在在上课,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教学如果忽略了学生的存在,必然背离课改的方向。
怎样才能上好课呢?贾老师给出八个字“目中无人,目中有人”。“目中无人”里的“人”,是指听课者。纵然教研员、专家济济一堂,在教室一隅听课,执教者也必须淡定自若,一概视而不见。“目中有人”里的“人”是指学生。上课的老师要关注的始终是学生,关注他们有无长进,有无提高,有无变化。如果学生有长进,有提高,有变化,这堂课就算成功了,有价值了,值得总结发扬。反之,怎能算好课呢?
贾老师总结,想当好老师,必须做到六个字:爱生,读书,实践。教师是文化人,要有点书卷气。教育是神圣的事业。我们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就是选择高尚,就是选择幸福,就是选择清贫,要终身无悔。
读到这里,我不得不反思,我做得太不够,太不好了,我为自己的无知和懒惰而羞愧,因为我虽为一线教师,但却做得太少,没有博览群书,也没有毫无怨言,甚至有时后悔当初的选择。既选择了做教师,就必须有教育的勇气,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愿我们都能做到真切爱生,奋发读书,勇于实践,做一个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我们共同为之努力!
贾老师谈到对课堂的记忆,回忆60年前,在课堂上一个孩子终于磕磕绊绊地读完10个生字,还读错3个,然而,老师没有批评他,却说“真了不起,10个生字居然读对7个。为他鼓掌!”说完教师带头拍起手来,教室里掌声骤起。这是那个男孩第一次得到大家的认可。他终于抬起头,露出笑容……这个男孩就是读小学时候的贾老师。
30年前,课堂上。一个小女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十里长街送总理》。读得实在太好了!闻者全都屏住呼吸,几位听课教师还掏出手绢悄悄抹去泪水。读完,教师走到这小女生跟前,问:“有纸巾吗?”小女生点点头,从衣袋里掏出纸巾。教师把脸凑到女生跟前,说:“请你帮我擦去泪水,是被你感动的。”泪水被擦去之后,教师向她要这纸巾,准备扔掉,小女生说:“不给行吗?我想保存它。”教师点点头走开了。这个流泪的教师就是贾老师;那位小女生,后来成了上海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现在英国皇家电视台主持华语节目。
读了这两个故事我十分感动,感动于教师的智慧与细腻,感动于贾老师对教育的深情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但里面感人的故事不断的震撼着我的心灵,只有多读书,常反思,勇实践,才能促我不断成长。感谢工作室张老师把我引向读书的队伍中,让我认识真实的自我,我在路上奋力前行,你呢?
2023《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 篇3
一直想做个幸福的教师,假期让女儿从网上邮了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教师》。拿到书的这一刻,立刻被封面上陶老师的笑容打动了: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平和、淡定、超然、幸福。读完此书,我发现有此笑容的陶老师是真正幸福的教师,也只有真正幸福的教师才会写出这样好的书。
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让读书成为生命成长的必需。两年来《学校管理参考》每本第一篇文章都是陶继新老师访名校的访谈录,每次读时都钦佩陶老师的文采。看了《做一个幸福教师》的第一章,我豁然释怀。他说:“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而要想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而且他主张“取法乎上”的读书,“上”就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是那些定格在有文化品格者的心灵层面的,他所挥之不去的,能不断引领人的生命成长的精神产品。
对于古今中外的经典不仅要读,还要背诵。陶老师49岁的时候,就从《论语》中选出85%以上的篇章背诵。背诵之后,对以前很多不理解的内容方才有所感悟。更重要的事,背诵几乎改变了陶老师的人生,不单单改变了他的话语方式、思维走向,而且还提了他的思想境界,使他进入一种心灵安适的境界之中。
受父亲影响,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在那个年代所能找到的连环画、小人书、评书、小说等等,无论是武打、言情、破案等等,我都能读得茶饭不思,夜不思寐。和陶老师的“取法乎上”来比,我顿觉憾颜。虽所读之书不在少数,但感觉自己精进甚微,没有多大的改变。我一直对学术类的书籍不感兴趣,更不喜欢看四诗五经,总觉得太累,太费功夫。
今年我校给每位教师发了一本《论语》,我只是看了其中的故事,有些难的句子连读都没有读,对一些熟知的句子也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理解水水平上,更别提背诵。而陶老师将《论语》视为珍宝,不但自己背诵,还让自己的大女儿,二女儿背诵,背会了还有几千元的重奖。煞费苦心。“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教师的心里,外显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陶老师的身上处处显现着这道绚丽的风景。
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能培养自身良好的心态。“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别人眼中我一直是个心态非常好的人,但这几年由于工作的压力,思想上一直背着很重的包袱,总感觉心很累。陶老师豁达乐观、宠辱不惊、宽容大度、有舍方有得,让我深有感悟。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事事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选择不了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我把这首诗送给了自己,以此改变自己,争取“从心所欲,不逾矩”。
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才认识到:读书更能培养人的自信。当班主任时我面对学生,我很有自信,我可以侃侃面谈;当教导主任面对教师时我不敢讲话,总担心自己出错。去年后备干部培训演讲时,在这些教育界精英面前,我更是从未有过的紧张。
不自信源于我自身学问的不足,多读书才能充实自己,一个有深厚的文化资本的教师,才能充满自信,那样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老师与孔子的对话也一次次在耳畔响起:“孔子的生命是流动的,更是不断飞跃的”。这给我一个重要启示—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不能停留于既有的生命状态,而要在不断努力中,实现生命的不断飞跃。
有位专家说过:“人类的精神史就是一部阅读史。”金庸先生说:“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飞跃,永无终点;幸福,没有终止。让我们在多学习,多读书,读经典中实现飞跃,去追求幸福。
2023《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 篇4
读了《做个幸福的教师》,我有以下三个感受:
感受一:一个幸福的教师一定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可以说就代表了这个人。”积极的态度就有积极的富有意义的人生;消极的态度就只能收获庸庸碌碌的无为人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有着不愿虚度此生、想要获得人生价值体现的强烈愿望,这样的人是值得敬仰的。
感受二:一个幸福的教师一定要有心灵的力量。
在他心灵深处已把自己的人生信念和人生价值锁定于教育,他在现实的妥协中始终坚守着教育的理想,不管教育的现实与教育的理想之间有着怎样无法调和的矛盾。我坚信,一个人只要理想之光不灭,就一定能朝着教育的理想境界前进。这种心灵的力量在今天显得尤为迫切和珍贵。
感受三:一个幸福的教师一定要有情意的关怀。
教师应当是一个内心细腻、情感丰富的人。孩子的情感是稚嫩而敏感的,教师如果粗枝大叶,那么与孩子朝夕相处时就会不经意地伤害他们。
一旦伤害了学生的情感,那么学习对学生来说,便会是一件了无生趣的事。作家陈丹燕说,人的情感就像是皮肤,用得多了,就会粗糙起来,长出老茧,不敏感了。一个教师的情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每接一个班、每带一批学生,就和学生建立起初恋般的美好感情。有了这种美好,有这股情意的清泉,教育就会产生神奇的心的力量,学生和教师之间就会涌动着永远的爱的溪流,彼此信任和依恋。
2023《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 篇5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看到题目,心里不由问自己幸福吗?幸福是什么呢?幸福源于哪里?读陶继新老师的书,一个个鲜活的实例,一句句警言箴语,给了我许多人生的启迪。
回想自己工作伊始,面对新的学生,面对新的环境,都不知道如何把事情处理的有条理。结果班级混乱,毫无规矩。工作中什么事情处理的都不顺,而且烦心事情一个接一个的来,我每天奔走于教室内外,身心很是疲惫不堪,而且变得也浮躁不安,不知道向谁求助,也不知道如何改变现状,苦恼不已。那段时间实在是不安和痛苦。自问儿时老师高大的身影在自己这里怎么变了味?哪来的幸福感和优越感呢?当时真的质疑过。再看现在的班级和学生,有时会不自然的产生一种莫名的感觉,心里有所欣喜。想来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幸福感吧!
自我反问、思索之后,这种幸福感不强烈,但是那瞬间觉得幸福就是一种莫名的满足感和享受感。读完陶继新老师的书,领会到其中的精髓可以这样概述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不仅要成为“知识富人”,更应该成为“精神贵族”。如何成为知识的富人和精神的贵族呢?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做知识的富人和精神的贵族,修养的形成,要从好读书、读好书开始。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陶继新老师在文中阐述了大量的经典诵读是教师人生的一种储蓄,储藏的是一种文化,蓄养的是一种境界,而文化一旦在心灵里安顿,于已于学生而言,都将会成为一笔幸福的存款。读书有三个层次。一是坚持,提升自身修养,就必须从经典诵读开始,且一定要坚持下去。二是养成习惯,让读书成为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养成读书的习惯,温故知新,日有所获。三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就在审美层面,要有求知的欲望和坚持,陶继新老师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因为有书在丰盈着他的精神世界。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师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塑造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读书会让我们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让我们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教育更加美丽。
读书使人心静,也是摆脱浮躁的一剂良药。正如陶继新老师书中所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其实很小,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是指心态,巨大差异指的是人生结果。只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用快乐填充自己平凡的工作,你就会感到生活着真好。”当今社会功利之心蔓延,浮躁之心盛行。而这种功利和浮躁之气,也悄然走进了校园,这就亟需一种平和的心态,平和的心态是一种人生修养,一种人生境界。因此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工作和生活,凡事都会自己想得开,不会再计较生活中的得失。淡泊平和,就会拥有一份好的心情,一份好的心境。平和的心态会让我们心情轻松,不会因为面前的不顺心而影响了心情,影响了做事的冷静和理性。宽阔的心胸,平和的心态,可以让我们学会知足常乐,知道了生命的意义。拥有了平和心态,你就拥有了充满活力的心情,平和心态,会让人快乐,让人勇敢,那时幸福便会不期而至。
做幸福的教师其实是自我修炼的过程,学生们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孩子们最终形成良好的品质,需要我们老师们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以内在高尚的情操、高尚的人格、高尚的品要我们老师们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以内在高尚的情操、高尚的人格、高尚的品德、高尚的灵魂去关心爱护他们、去影响帮助他们,使我们自身的高尚道德人格在他们身上生根发芽,从而塑造孩子们美好的心灵。“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当我们教师成为学生争相模仿的对象的时候,幸福便会悄然降临!
2023《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 篇6
在父母的一再要求下我选择了教师的行业,在我心目中教师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职业,每天循环着同一件事情——看好孩子教好书。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体会到了,做教师还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要保证50多位孩子的安全,还要保证教育质量,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每天精神都绷得紧紧的,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累得一塌糊涂,工作之余只会读一些和教学相关的书籍,感觉没有时间读别的书。
学校成立了“小荷图书社”,为了能让自己有所提高,能释放紧张的精神情绪,我选择参加了“小荷图书社”。校长给我们介绍的第一本书就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看到书名后我想教师还有幸福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一学,让自己也真正爱上自己的工作岗位。
陶老师在书中阐明了“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然后在第一讲开门见山的点出“读书: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陶老师认为,“受业解惑”的真意在于文化升值。他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对一个人来说,他可能有万千资产,他可能在银行里存了很多很多的钱,但他未必是幸福的;而大量的经典诵读,则是另一种存款,他称之为文化存款。而是存到自己的心灵里了。我们每天抱怨自己的物质生活不够优越,其实精神财富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拥有平常心,才会让自己生活得更快乐。
以前我经常抱怨自己没有时间读书,在学校要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回到家里还有备课,精心准备第二天的课。向有我这种想法的教师,陶教授给予这样的解答:我想是你没有寻找读书的时间,没有充分认识到读书在教学中的重大作用。写教案备课确实需要很长时间,如果这样日复一日地写下去,你还是在写别人的东西,即使花了很长时间,仍不是你自己的东西,形成不了自己的个性、自己的风格。读后我感触颇深,没有时间是在给自己找一个懒惰的理由,我认为从现在起,不妨每天睡前多看半个小时的书,这样自己的读与教,就会步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对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读了这本书后让我的情绪逐渐平静,改变了以前因为一点小事就发火的脾气,让我变得冷静,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宽容。
这学期我只担任数学教学工作,教学任务不太重,感觉很清心,所以平时和孩子们的沟通多了,发现孩子们是非常可爱的,他们都有各自的小想法,你对他亲切,他会对你更好,通过一学期的调整,我发现孩子们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在工作中是幸福的,选择教师的职业是正确的。每当在课上听到孩子们快乐的欢呼时,每当看到孩子们兴趣十足地学习时,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都有一丝激动,我也很欣慰能让孩子们在愉快中学到知识,在学习中的得到快乐。我也从中得到了快乐。以往,面对全校学生的过失,如:违反了学校纪律,打架骂人等,我往往会很恼火地指责学生的过错,埋怨他们。而现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我对学生多了一份宽容与爱护。正是因为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正是因为他们不成熟,才需要我们精心的栽培,耐心的教导,心平气和地分析错误所在,让孩子心悦诚服地认识到错误,高高兴兴改正错误。我在宽容孩子的同时也快乐了自己,而且在不知不觉中也培养了学生那种仁爱,宽容的态度。
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要想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我们必须要用书籍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只有读好书,终身学习,才能不断地汲取生命的营养,才能发展自身,超越自我,才能收获人生的感悟,享受人生的幸福。
2023《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 篇7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对幸福缺乏认识、感悟和理解,还记得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中就有对幸福的阐述,它非常生动而具体地告诉人们: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后的朝阳;是雪中送炭;是为他人忘了自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可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幸福在哪里?
教师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其次,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
第三,要懂得研究教学。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应把研究教材、教学当成提高自己素质的必走之路,应把教学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
其实,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非常专一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
2023《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 篇8
敏于行而讷于言
-----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
很早就知道有个陶继新,他的演讲很接地气,尤其是他写的一些新闻报道,把很多默默无闻的人推到了前沿,但是一直没有看过他的作品,这次借着我的工作室启动仪式我给每个学员一人发了一本他写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教育演讲录。
我如获至宝,几天就把这本书看完,深深被折服,他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如同大教育家孔子那样“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在孔子看来说话要迟钝,做事要勤勉,这样才不会被表面现象迷惑,只有那些做得多说道少的人才能让人信服,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在行动上下一番功夫,才会取得一定的成绩,从而产生职业幸福感。
记得,我校曾调进一位姓潘的教师,年纪比较大,学校安排她担任五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同时兼这个班的班主任,(据说这个班在全年级比较差)再加上其他的副课,工作量十分繁重,同办公室的教师看她整天疲于奔命、非常吃力的样子,劝她向学校领导诉诉苦,能不能减轻点工作量。但潘老师并没有去找领导推脱任务,而是竭尽全力地工作。平时她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语文书上勾勾画画、点点圈圈,批改作业一丝不苟;学生成绩不好时,她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和学生谈心;学生犯错误时,她总是耐心地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转变工作。而对于学校布置的工作不管任务有多重,困难有多大,总是默默无闻,毫无怨言,保质保量地做好,绝不让领导操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优异的成绩,她这个全年级语文成绩最差的班,竟然在全县质检的时候,一下位居全年级语文成绩第一,比第二名的平均分高出5分,多么可喜的成绩啊。然而在成绩面前,潘老师总是一副谦虚的态度和平和的语气,毫不沾沾自喜。
这是一个典型的低调却实干的教师!是真正把孔子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贯彻到工作之中,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感想很多。
我也是学校的一个中层管理人员,每天要面对那么多的教师,又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那么如何让学校里的每一个教师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呢?又如何对待低调却实干的教师呢?我觉得:对于这类低调却实干的教师,作为学校领导不要因为他们好说话、易打发,而把他们看得可有可无,要用的时候就拿来用一用,不要的时候就把他们冷落在一旁,而是要加以重用,要在各种场合,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老黄牛精神”,鼓励其他教师学习他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
这类实干型的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必须紧紧依靠他们,并切实关心他们的成长,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作为学校的领导连这类低调却实干的教师都不宣传表彰,那么你想用什么样的教师?你的工作又怎么去开拓?
高标准做事,低调做人,是我一贯的作风,也是我比较欣赏的为人处世的原则。从这件事情中,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是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出色地、高标准的完成,这样才能赢得领导与同行的认可,才可以得到他们的赞同,才可以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最终成就自己的事业。
低调并非是无能,少说多做并非傻子一个,因为做事就是锻炼,就是成长,同时也是为成就自己的事业创造一个和谐发展的空间,确切的说是一种自我保护!为成就自己少走弯路!
小编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