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和课文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借助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初步具有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具、学具
教具:自制CAI光盘,课文放大彩图,生字卡片,画有小鱼、荷叶、东南西北图案的头饰。
学具: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利用CAI课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江南夏季的荷塘人们采莲和水中鱼儿戏游的情景。(学生一边看画面、听音乐,一边想象)
小朋友,看了刚才屏幕上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个地方美吗?想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想不想到那里去游玩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那里去游玩一番吧!板书课题。学生借助拼音齐读课题两遍。
教师讲解:江南就是我国的长江以南一带,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轻声读课文。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特别要读准生字的音。
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行,是由几句话组成的。
3.检查自读情况。问: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抽几个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用“·”画出生字,教师抽查。
4.教师范读、领读。
三、学习生字
1.
指名分句朗读,结合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卡片)
第一句:江、可、采;第二句:叶、何;第三句:鱼、戏、间。
2.学生拿出生字卡自读,教师相机正音。
注意“江”、“间”的读音一个是后鼻音,一个是前鼻音。“采”的读音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可”和“何”韵母相同,“叶”和“鱼”的读音是自成音节。
3.检查识字情况。先打乱顺序认读生字,师出示生字卡,抽读,开火车读,齐读;再朗读包含这些生字的句子。
4.指导写字:可、江、采、鱼。
(1)记住字形。
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如何识记生字。可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笔画和熟字来分析记忆字形。
“可”:有五笔。扩词:可爱、可口、可以。
“江”:三点水加“工”。江与水有关,所以有三点水。口头组词:江水、江边、江上、长江、江岸。
“采”:上下结构,采要用手,注意上面是一个爪字头。口头组词:采花……
“鱼”:下边的一横是“鱼”的尾巴,利用课件展示。口头组词:鱼儿、鱼尾巴……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提示描红。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5)生练习写生字后师点评。
四、精读课文
1.
学习诗的一、二行。
(1)指名朗读诗的一、二行。
(2)指导学生看图,观察荷叶。荷花长得怎样。“何”:表示感叹,惊讶;“田田”:指荷叶长得层层叠叠,茂盛鲜亮,非常可爱。
(3)指导反复朗读,展开联想,从这两行诗中你知道了什么?从中感受荷叶茂盛鲜亮、非常可爱的样子。
2.学习诗的后五行。
(1)指明朗读诗的后五行。
思考:在荷塘里除了荷叶、荷花、莲蓬之外,还有什么?(鱼儿)鱼儿在干什么?(游水嬉戏)
(2)鱼儿在莲叶间是怎样游动的?哪些地方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
指导反复朗读:“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北。”
课件展示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的情景,让学生展开联想,感受鱼儿的快乐和自在、逗人喜爱的样子。
理解方位词:东、南、西、北,并让学生动手画出方位图。这里的东南西北是指荷叶的四周。
展开想象:鱼儿在莲叶间游玩,它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同桌互相描述鱼儿在莲叶间游玩的欢快情景。
教师揭示:鱼儿在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又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又滑到了北面。五个“戏”字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东、南、西、北”则写出了鱼儿在水间自由自在、逗人喜爱的样子。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问:小朋友,当你看到鱼儿那样欢快,你心情怎么样呢?
怀着高兴的心情朗读鱼儿戏游的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顿。
五、背诵课文
1.尝试背诵。(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练习背诵课文。)
2.抽生背诵,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背诵课文。(看图记、根据重点字词记、想象记)
六、戴上头饰表演鱼儿在荷叶中戏游的欢乐情景
4个同学戴着东、南、西、北的头饰扮演东、南、西、北,3个同学戴着小鱼的头饰扮演小鱼,6个同学戴着荷叶的头饰扮演荷叶,边背诵边表演。
七、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字,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么美好,我们以后要更加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从本课的学习中,我们还体会到了阅读古诗的乐趣,希望今后继续努力,多阅读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古诗。
望江南的教案 篇2
一、导入:
播放《甄嬛传》主题曲,一首歌唱出了多少古今深情儿女的心事,歌词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寥寥几笔,词作者就成功的刻画了一位寂寞的闺中夫人的形象,由此可见,词作者的文学造诣之高。其实这首歌曲的歌词就是唐代著名的词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著名的词——《菩萨蛮》。我们先来了解下这位才华横溢的温先生,
二、花间词派及作者简介
作者及写作背景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才,文思敏捷,精通音律。其诗辞藻华丽,精致,内容多写女性生活,反映青楼闺阁的相思之情。花间词派称他为“花间鼻祖”。
“花间派” 五代时,后蜀赵崇祚(zu ò)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人的词作,共计500首词,编为《花间集》。因其作者大多是蜀人,词风近似,呈现出香软浓艳,婉约含蓄的特点,词作内容多是离愁别绪和闺情绮怨,因此被称为" 花间词派" 。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温庭筠的词,叫《望江南》
(一)朗读《望江南》
1、听音频赏读,并评读(评析朗读的节奏、重音、语气、感情)舒缓、(罢、独倚、皆)
2、老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老师相信50多个学生会有50多种画面,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并将画面写在横线上,总结其情感
3、学生自由朗读,并浅描画面。(要求:反复朗读,读准字音、读出重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画面:
4、有感情地齐读。(配乐:望江南)
(二)意象分析赏读《望江南》
1、引入意象含义:.
意象:诗歌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和象征意义的事物。
2、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找出词中的意象。
通过词中的四个典型意象把握赏读情感
倚楼 斜晖 水悠悠 白苹洲
(1)、倚楼
①、女子登楼倚望之前还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②、师拓展:倚楼等待,是诗歌中的常见意象,或思念,或期待。比如白居易,比如辛弃疾,比如范仲淹(出示投影)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闺中少妇思念久别未归的丈夫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④、师总结:独倚楼头,写尽女子的孤独,望江倚楼,写尽女子的期待,倚楼,皆因女子期待爱人归来的淡淡愁思。
⑤、师提问:女子独倚楼头,她望到了爱人了吗?显然没有。因为“过尽千帆皆不是”,也就是说一艘船来了,希望看见夫君的身影,结果没有,又想说不定在下一条船上呢,直到差不多一千条船过去了,始终没有看到夫君的身影。每一条船来,给女子带来殷殷的希望,每一条船过,又给女子带来无尽的失望来来往往的船只带给女子的是反反复复的煎熬,始终等不到那个远方的爱人我们想象一下此时女主人公会有哪些变化呢?给“皆不是”后面补充内容。分析一下主人公这时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期望,期待到焦急等待,失望)同学们觉得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这句呢?
(2)、斜晖
①、师提问:作者为何设置“夕阳西下”的背景?可否换成“晨曦”?
②、师提问:在诗歌中,关于“夕阳”的意象描写,同学们知道哪些?你怎样理解诗中这一意象?生思考,可能出现的回答:
马致远的《秋思》里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游子浪迹天涯,对家乡的思念。 李商隐有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怅惘失意。
范仲淹的《苏幕遮》里写到“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也是表达思念之情的。
③、师总结:腹有诗书气自华,同学们积淀丰厚,拓展很有价值,夕阳是失意,是思念,是思念后失望的失意。黄昏日落最容易勾起离人的缕缕情丝,女子从清晨等到了黄昏,从希望等成了失望,女子的心也如夕阳般几近沉落西山,所以“夕阳”意象含有女子希望转眼成空的沉沉愁念。
(3)、水悠悠(水缓缓东流的样子)
①引导学生回顾有关“水”意象的诗句,明确一般指绵长挥斩不断的愁绪。抒不得志之愁 、写情人相思之苦
②师提问:王国维有语:“一切景语皆情语”,水悠悠,你还能读出女子那种感情悠悠?
③师总结:江水东流,女子等候,日日思君不见君,满腹忧愁,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水悠悠,流淌的是女子的幽幽愁绪。(板书:悠悠 幽幽愁绪)一起来读读这句
(4)、白苹洲
①斜晖脉脉,江水悠悠,此情此景怎不让女子愁情满怀,可又是什么让女子肝肠寸断呢?(白苹洲)白苹洲是什么意思?
师提示白苹洲:“白苹”,水中浮草;洲,水中小陆地,暗示学生说出白苹洲应该就是开满白色小花的水中陆地。
②、师提问:女子“肠断白苹洲”,同学们觉得这“白苹洲”在女子的生命中有什么特别回
忆吗?
③、师肯定:同学们的猜测很有道理,且看古人这样说:
送人发,送人归,白苹茫茫鹧鸪飞。(张籍《湘江曲》)
惟见分手处,白苹满芳洲。(赵徵zh ēng 明《思归》)
诗句中点明“白苹洲”就是送别之地。可见“白苹”、“白苹洲”的意象与送别主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可以大胆推断:具有美妙意象的“白苹洲”是古代水路送别之地的泛称。现在“白苹洲”成为思妇的“肠断”之地你理解了吗?白苹洲应该是两人离别的地方,想两人分别时可能在开满白色苹花的洲渚上执手相看泪眼,愁眉紧锁,欲语泪流。并且嘱咐爱人早点归来,你走后,我将会日日在江面的望江楼上等你归来。可江面的太阳升了又落,船儿来了又去,远方的.你却不见归影。你大概是忘了曾经的诺言,曾经的爱,永远不回来了吧,想到此,怎不让女子断肠?
这“白苹洲”展现的是女子的“断肠愁恨”。齐读这句,注意读出这种悲怨的情感。
三: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出示几句诗句)
(1)柳:“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2)猿猴:哀伤、凄厉。
(3)莲:“莲”与“怜”音同,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4)梧桐:梧桐是凄苦、寂寞、惆怅的象征。
(5)明月:明月蕴涵思乡之愁。
(6)秋雨:凄凉清冷,唤起离人的愁思。
(7)长亭 : 陆上的送别之所。
(8)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2、小组合作探究,用意象分析法赏析温庭筠的另一首词《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找出这首词的典型意象,通过意象的解读把握词的大致情感。咏妇女相思情事, 离愁别绪
四、总结
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对于一首诗歌有时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阅读鉴赏诗歌时,我们可以以解读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再加上抓住诗眼、知人论世、对比等方法,我想即便我们与古人之间有着万重的阻隔,但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听到他们的声音,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千年的哀愁。
望江南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江南的工艺品、风景、人物的特点。
2、感受乐曲的柔和之美,能用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表现江南。
3、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实物:刺绣、扇子、泥人、绸伞、丝巾等
2、课件、图片、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感受乐曲:
1、第一次欣赏。
提问:你感觉这首音乐怎么样?
介绍乐曲名称:望江南。
2、第二次欣赏。
提问:你好象听到音乐里有哪些景色?
(通过欣赏让幼儿感受乐曲的旋律和节奏,并让幼儿通过想象来感受乐曲所要表达的内涵。)
二、随乐而行,眺望江南:
1、结合课件,望江南的景和人。
看课件后提问:江南美不美,美在哪里?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小桥、流水、人家;采茶、刺绣、划船。请幼儿尝试用动作学一学。提醒幼儿跟着乐句变换动作。
2、结合实物,看江南的工艺品。
(1)划着船儿去参观:
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想象路边的景物,并用动作表演出来。提醒幼儿工艺品街到了,引导幼儿观察。
(2)提问:你看到了哪些工艺品?你觉得哪样工艺品最美,为什么?
(3)教师小结:精致的刺绣是美的、别致的纸伞是美的、可爱的泥人是美的、古朴的扇子是美的。
(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感受江南的美景,并通过模仿来体验江南人的生活与劳动,为下面的表演作铺垫;通过另一个角度欣赏江南的工艺品来感受江南的物美,从而将《望江南》的内涵演变的更为丰富。)
三、多种形式、合作表演
1、选道具(既上环节中展示的工艺品),自由表演。
2、个别表演。
3、尝试合作表演。
(从选道具自由表演到个别表演再到合作表演即是一个逐步深入和提高的过程,同时也给《望江南》的音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让幼儿对音乐的体验达到了又一高的台阶。)
四、分享交流,拓展延伸。
1、分组表演。(将选用同一种道具的幼儿分为一组)
2、教师在每组表演完后及时小结。
3、教师小结:从古到今有很多的诗人画家都用美丽的色彩文字来表现江南,让我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找,好吗?
(通过分组表演让孩子体验合作体验快乐,同时无形中也对孩子的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对形的排列、动作与音乐的配合、合作的默契和谐等等。可以说分组让孩子的表演更加成熟了。最后的总结则是活动的延伸更突出了本次活动的生成的理念。)
活动延伸:
收集关于江南的诗、画,带来与同伴交流。
简评:
本次活动则以音乐《望江南》为切入点,将幼儿带进了这个美丽的水乡,同时又以此为纽带,将《望江南》的音乐贯穿始终,余音绕耳,为幼儿营造了一个优美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与音乐融为了一体。另外我们还将江南的美景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将视觉听觉融为一体,孩子充分感受到了江南的景美。然后由此及彼,又以望江南工艺品街的形式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更深入直观地体验江南的物美。最后又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江南,歌颂江南--使幼儿欣赏感受在前,创作表现在后;表演的技巧也随之由低层次到高层次自然过渡!在本次活动的结束部分,我们让孩子们与爸爸妈妈一起寻找关于江南的资料,为下一次的活动埋下了教育的契机--既使望江南的活动得到了进一步延续,又拓展和丰富了孩子们对江南的相关知识。
望江南的教案 篇4
单位:郑州一中经开区实验学校姓名:高翔飞
日期:20xx年9月
“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 《望江南》
【设计者】郑州一中经开区实验学校高翔飞
【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10页)【课程标准】
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内容分析】
《望江南》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词五首》当中的一首。本文是中晚唐词体初兴时的一篇名作。这是一首闺词,表现了一位因爱人远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全词言简意丰,景物层出,情感起伏跌宕,用语质朴含蓄,是一首值得品味咂摸的花间词代表词作。
本词处于第25课《词五首》的第一首,选编本首词的意图,是让学生感受晚唐花间词典雅优美的.特点,读出词作者的心境和情趣,跨越时空界限,和古人达到一种心灵的契合,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有自己独特而美的感受,体会我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感知意象,品味意境,进而深刻领悟词作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并且结合自己独特的感悟,用诵读的方式把词的味道读出,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册第一单元《沁园春雪》的学习中初步感知了关于词的文体知识,另外,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诗词意思、概括内容的能力。但是学生距离词作的年代久远,鉴赏诗词要跨越时空,这就需要调动学生想象和联想能力,尽可能的引导孩子感知诗词意象,熟悉意象特点,以便能够身临其境,更深刻的感知诗词创造出来的情境,进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重点。但考虑到初中生对意象、意境这些比较抽象的诗歌专有名词理解有难度,所以,把难点确定为“观意象,品意境,悟感情”的方法掌握上。 【学习目标】
自学,知晓并能够概括说出温庭筠简介和词牌及花间词的有关知识。
读词,据学案注释疏通词义,发挥联想和想象,会说出词中的情境和形象,领悟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并背诵本词。(重点)
学会“观意象,品意境,悟感情”的诗歌鉴赏方法。(难点)【评价设计】
望江南的教案 篇5
教学创意
感受一篇,自学一篇。
教学步骤
一、由词的风格导入词的学习
二、简介温庭筠
三、读顺全词
1、读出节奏。
2、读出重音。
3、示例:独尽千帆皆不是脉脉悠悠肠断。
三、读懂大意
1、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词的大义。
2、用一句话准确概括全词内容。
四、读出层次
建议你再读全诗,从时间、景物、情感、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说一句话,表示你读懂了课文。
1、从时间来看,全词描绘了一位独处深闺的女子从清晨到黄昏一天的活动。
2、从景物来看,全司的景物犹如一个个扫描镜头,从家中楼头千帆江水,最后定格在白频洲。
3、从情感看,全词女主人公从满怀希望到一次一次失望,因而肝肠寸断。
4、从手法看,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5、从表达方式看,全词第一句叙事,第二句描景,第三句抒情,,构成叙描抒的模式。
小结模式:叙一笔、描一笔、抒一笔(或事一笔、景二笔、情一笔)
五、读出情味
建议你再读课文,就课文中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谈谈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例如:梳洗一词表现了女主人公满怀信心的期待,她早起梳妆打扮,是相信爱人今天必定会回来。
小结:
1、独字,说明她是在等候选行爱人的归来,写出了这一个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同时又引出一个悬念:行人到底归来没有?
2、千帆点明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归舟,作者通过她看遍一艘艘驶过的客船,来写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体现了她从希望到捻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改变语序千帆过尽皆不是)
3、脉脉、悠悠描绘了夕阳即将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是在表达这一女子的思想情绪,她从清晨到黄昏已等待了一整天,结果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终究没有回来。江水悠悠,预示着她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预示着她的孤独生活也将不断地持续下去。夕阳有意,江水有情,思念无穷。
4、肠断写出了女主人公失望之情痛苦到了极点,把视线从千帆斜晖和江水那呈收拢回来,集中在百频洲,那是她当初同爱人分手的地方,当然更是使她因相思而愁肠寸断的地方。(聚焦定格情头)
六、读背全词
七、诗词联读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是白居易写的一首《忆江南》,与《望江南》属同一词片牌名。试按以下步骤自学此诗。
1、读出节奏、重音。
2、读懂大意。
3、读出层次。
4、读出情味。
5、读背全词。
参考答案:
1、好谙胜如能不
2、作者通过对记忆中江南关系的描绘,强烈表达了思乡之情
3、层次。
⑴时间:往昔──今日
⑵景物:日出、江花、江水
⑶情感:思乡
⑷手法:工笔细描
⑸表达方式:叙、描、抒
八、背诵两首词,结束全文
望江南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
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学校春天的美景,(小花园、植物园、苗苗常青园)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难点:
用自己的话描述校园的美景。
教学准备:
自由游览、观赏各园的景色。
一、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关于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春晓》、《咏柳》等。
二、学习古诗《江南春》
1、板书题《江南春》
2、解题: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
3、学习生字词
(1)自己读
(2)注意字的写法:(莺、旗)
(3)需要理解的词语
酒旗:挂在酒店门前做招牌的一面小旗
4、朗读诗句
根据注释说上面讲的词语的意思,试着讲讲诗的大意。
(1)请三四位同学读诗后,再各自朗读。闭上眼睛,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色,让头脑中产生画面。
(2)根据诗句,说说看到的景物。
在江南一带,到处可以听到莺的啼叫。百花开放、山青水绿,在邻近水边的村镇酒家的酒幔子在风中飘扬。
南朝的各代皇帝所建许多寺庙。
佛寺中的这亭台楼阁在蒙蒙的春雨中留着。
、体会诗句描写的意境
(1)那些景物写江南的春天?
黄莺啼叫,百花争艳,青山绿水,依山靠水的小镇,迎风飘扬的酒旗。
(2)写出了什么特点?
江南景色的秀丽。
6、指导朗读(标出句逗的停顿)见书本
7、巩固练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试背,并说说诗意。
(2)请一两位同学说说诗意后,让大家补充。
3)抄写两遍古诗。
望江南的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诗歌语言。
3.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教学重点:
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教学设想:
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品味词的语言,感知词作的意境。
教学方法:
品读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上第二十五课《词五首》中的第一首,温庭筠的《望江南》。这首词27个字,意思直白,很容易理解。但是要读出它的精妙之处,还是需要仔细琢磨一番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琢磨琢磨。(教师板书课题)
二、朗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和重读。 (多媒体显示)
【字音:筠yún倚(yǐ)脉脉(mò)蘋(pín)】
【停顿: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重音:"独""尽""千帆""皆不是""脉脉""悠悠""肠断"。】
2、对照下面注释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词的内容。(多媒体显示)
【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人的生活内容。独:独自,单一。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这里是借代。皆:副词,都。不是:不是(自家夫君归来之船)。斜晖:日落前的日光;晖:阳光。脉脉:默默含情达意的样子。这里形容阳光微弱。这里是拟人。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白蘋;一种开白花的.水草,蕨类植物。洲:水边陆地。】
3、探讨本诗的感情基调。
4、指名读,展示学生诵读古代诗歌的能力。
5、听配乐朗诵(或老师范读),体会朗读古代诗歌的方法。
6、指导学生朗读,再次自由朗读,
7、全班齐读。
三、赏析全词
1解题:《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其它名称还有:《江南好》、《望江楼》、《梦江南》等。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
2作者简介:温庭筠:(约812—870)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晚唐著名诗人,他生而貌丑,但才思敏捷,诗词俱佳,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温庭筠是中国第一位大量写词的文人,他的词多写妇女生活,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成为“花间派”的创始者,婉约派的先驱。
3、师生探究:
(1)这位风流才子笔下的主人公是什么人?(一个女子)写了什么内容?(一个女子盼望丈夫归来)这位女子的心情怎样?(盼望、孤独寂寞、忧愁)
(2)你从哪些词读出了“盼望”? (梳洗罢)(过尽千帆皆不是)你从哪些字词读出了“孤独寂寞”? (独倚)你从哪些字词读出了“忧愁”?(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3)从“梳洗罢”字中,应该可以读出几层意思,如果将“罢”换成“了”“唉”行不行?
①“梳洗”点明了时间是早上,对下文的傍晚(斜晖)来说也是个伏笔。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词简释》中说这是午睡后的梳洗,时间短去了半天,则下文的“过尽千帆”极言等待之久便无着落,似不可取。
②“梳洗罢”,隐含着女主人公盼归的期望,如果不是有这份心情在,她可能就会象温庭筠在他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词中所说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了。“女为悦己者容”,这容是为了心上人才有意义的,正因为她期望中丈夫会回来,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所以她才会认真梳洗。
③一个“罢”字之后,紧接“独倚”,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她黎明即起,刚一梳洗完毕就匆匆的赶去望江楼了。
“罢”字既表明动作的时态,又写出动作的情态,略事打扮非精心装饰,表现了人物那种急切地盼夫归来的心情。
(4)、 “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作者为何赋予一个女子“倚(望江)楼”的动作?用“处(望江)楼”“立(望江)楼”行不行?
“独”字则点出思妇形单影孤的情景。一个“独”字,不仅说出了她的孤独,隐含着她与心上人的分离,而且也与下面象征分别的“白苹洲”(详解见下)遥相呼应。“倚”倚楼等待,是诗歌中的常见意象,或思念,或期待。又说明女子站立时间极长。
(5) “过尽千帆皆不是”表现了女子在“盼望”,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帆”就是指船,直接用“船”不是更好吗?(没有等到自己想等的人。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千帆”是“千船”的代指,但是这又不仅仅是修辞方法的差别。船在水上,越向远处,越是只能看到帆而不是船。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的是去船,把它倒过来,不就是这位思妇盼望来船的过程么?所以,一个“帆”字把读者的目光引领到了远处,使读者也像词中的思妇一样极目远望,企盼人归。)
(6)“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从感情上分析:此句借景抒情,已是夕阳西下,早上满腔的期望都随落日渐渐黯淡。这斜晖尚且脉脉含情,无限同情女主人公不幸境遇,为什么她盼望的人却如此薄情寡义,弃她于不顾呢?那悠悠流去的水,是女主人公心中不尽的柔情,是她一日日逝去的青春年华,不也是她绵绵不绝的无限愁情么?
从修辞上分析:用拟人
从景物描写上分析:抓住“斜晖”“悠悠”。斜晖是夕阳,夕阳”意象在诗歌中,关于“夕阳”的意象描写马致远的《秋思》里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游子浪迹天涯,对家乡的思念。(师点头)生回答:李商隐有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怅惘失意。范仲淹的《苏幕遮》里写到“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也是表达思念之情的。悠悠,长久,遥远;闲静或忧伤的样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7)思念的人终究没有回来。失望之余,怨恨的情绪也更加强烈。让我们一起来赏析最后一句“肠断白蘋洲”.
A:你认为白蘋洲会是个什么地方?
(师补充:白蘋洲”原是长着白蘋的水边小洲,后人往往把白蘋洲作为送别地点的代词。这里的白蘋洲,也暗指过去与心上人离别的地方,)
B:理解“肠断”:
《世说新语》:“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后世用肠断比喻心中极度悲伤。
现在白蘋花又开了,丈夫却仍远在天涯?怎能不伤心欲绝呢?
四、总结:温庭筠的《望江南》,是一首言简意丰的闺怨词,短短27字含蓄不尽地描摹出思妇的千般柔情,倾倒古今无数读者。多么凄美的一首相思曲啊,让我们配着这首《望江南》的曲子,再次齐读一遍,背诵一遍。
作业布置:
1、分析“过尽千帆皆不是”中“尽”的含义:
一个“尽”字不仅把天色已晚,江面空无一船,空旷凄凉的意境描绘出来,而且把思妇独倚望江楼时间之长,盼夫归来痴心之深的心情表现出来。
2、你还能说出用“肠断”表现悲伤诗句吗?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望江南的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从中感受自然美。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美。
2、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
三、教学过程
四、举行诗歌朗诵赛,引入新课,理解诗题,感受美。
1、以地名入手,向学生提问:江南是指哪个地方?
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
2、师提问:“春”又让你联想到哪些诗词呢?
学生诵读学习过的关于描写春景的古诗。如《游园不值》《惠崇春江晚景》
3、江南之春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呢?(生发挥想像,自由表达)
过渡:我们一起看看诗人杜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板书课题:江南春杜牧
五、整体感知,初步自学古诗,品词析句,体会美。
1、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言)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对照注释,理解诗意。(借助工具书或根据需要进行探讨研究,合作式学习),学生读通古诗后,师抽读,后再齐读。
3、师提问: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把诗中描写描写景物的词画出来),表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让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说说词语所表达的意象)
4、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的春天吗?(生说理解)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在内容描写上有什么不同?
5、师提问:表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江南地域辽阔,春景繁富。“千里”之内,处处杂花生树、红绿相映、黄莺歌唱;“千里”之内,水村山郭,处处酒旗飘扬;“千里”之内,“南朝四百八十寺”点缀于山水佳胜之处,金碧庄严,楼台隐现。霏霏细雨,淡淡轻姻,使无边春色在烟雨空蒙中更显出迷人的风韵,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写活了。)
6、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或是最擅长的方式来展示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爱画画的可以画一画。
在江南一带,到处可以听到莺的啼叫。百花开放、山青水绿,在邻近水边的村镇酒家的酒幔子在风中飘扬。
南朝的各代皇帝所建许多寺庙。
佛寺中的这亭台楼阁在蒙蒙的春雨中留着。
7、学生分组练习、展示并进行评价。
八、理解诗意,诵读古诗
1、学生说说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2、生有感情的再次朗读课文。
3、师生共同背诵古诗。
九、展开想象,拓展学习
1、根据这首诗,结合插图,发挥想像写一段话。
2、说说自己喜欢的词或句,为什么?
3、把收集到的诗写在读书笔记本上。
十、课堂小结
望江南的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1、是在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名作。作者温庭筠是诗人,也兼工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他的词多写闺情,音律和谐,主导风格艳、精巧,在词史上有较大影响。温词也有写得清新、明快的,这首《望江南》便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2、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景物层出,情感起伏。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学情分析
1、对于古诗词学生虽然在七年级、八年级学习过比较熟悉的,但农村初中的孩子对这首词以空灵疏荡之笔塑造了一位深情盼望丈夫(抑或情人,于理解词意并无大碍)归来的思妇形象,意思直白,还是较难容易理解的。
2、要读出这首词的精妙之处,还是需要仔细琢磨一番的。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品读,是很必要的。
3、在品读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品味词的语言,感知词作的意境。从而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2、理解本词的内容、把握主人公丰富的情感变化。
3、背诵并默写《望江南》。
(二)过程方法目标
1、查阅资料,弄清生字读音。了解温庭筠和婉约词。
2、发挥想。象,再现画面美和意境美。
3、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忠贞不渝的爱情观。
2、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把握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
想象本词的画面美和意境美
把握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倒入新课。
老师今天做一个小调查,请同学们配合一下。父母在外打工的同学请举手 ,(现场采访) 假如你父母打电话告诉你明天要回来了,你的心情怎样?
可是,因为其他原因没回来,你此时的心情又怎样?(调动学生情感体验,缓解课堂紧张情绪。)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大家有着相似人生体验的词。
二、多媒体出示课题——《望江南》。
三、出示学习目标 (多媒体显示)
学生默读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和所要达到的要求。
四、朗读过关 (出示课题、作者、词作。)
1、《望江南》是这首词的题目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从注释中发现,望江南是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老师肯定学生利用注释,参考书发现知识、解决问题的做法。
2、温庭筠(jūn),老师故意考查学生利用工具书查阅生字词的预习环节是否落到了实处。同时把字词教学放在教学过程中落实。
学生纠正“筠”(yún)
指导学生资料助读,了解作者和“花间派”。
(1)作者简介。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
(2)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 派”。
3、学生自己默读,朗读,同桌互读。(播放古典音乐《望江南》,给学生营造一个悠远、美好的朗读环境。)
4、 教师抽查学生朗读。(从读音、节奏、韵味方面给与点拨。应该读出由喜悦到失落的变化,语气是欢快到悲伤。)
5、 学生齐读。
五、理解大意。
学生自学,然后放在小组交流讨论。抽查学生概述内容,教师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 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六、体会词作的思想感情
1、 思考讨论如下练习题(多媒体展示)
“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独倚望江楼”中“独”字最能说明女子怎样的生活状态?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想象当时主人公心理活动状况。
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什么地方可以反映出来?
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2、学生分组讨论。
3、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总结指正,必要的时候,教师要予以讲解。
4、答案提示: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白频洲有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5、全班分成8个学习小组,每小组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临组交换答题。
七、发挥自己的想象,可有适当的创造,用优美的文字写一篇小文章。
八、体会这首词的特点
这首词共27字,但是却写了很多内容。如:时间从早晨到 傍 晚 ,景物有 楼头、帆船、斜晖、江水,和白频洲,人物情感变化“希望” “失望”、“肠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闺中妇女美丽的容颜和憔悴的姿态,窥探到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可见,词和诗歌一样,有概括、凝练的特点,词人没有直接表达情感变化,是蕴涵在情景中的,是我们从字里行间分析出的,可见还有含蓄的一面。本词选取富有特征的动作和景物,构成人的艺术境界,表现人物的情思,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心理描写细致入微,意境深幽,寓意深刻。
九、当堂背诵并默写《望江南》,小组评比。
采用比赛的方式,看谁背得最快,记得最准。
十、扩展延伸
古代有关思妇的诗词很多,这些诗词很好得表现了古代妇女忠贞的爱情婚姻观。
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一些这方面的诗词,进一步感受他们忠贞的爱情和为爱情肠断心碎的感人故事。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 《诗经·君子于役》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 《春怨》
十一、课外作业
仿照本课学习模式,课外自学《武陵春》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板书设计】
《望江南》
温庭筠(jūn)
词牌名,有名忆江南,江南好。
温庭筠:花间词派的开创者。
内容 思想 风格
洗漱完毕后 思独 不寓
独靠望江楼 亲自 事情
千帆不见亲 不情 雕深
斜晖水悠悠 见伤 饰挚
伤心白蘋州
望江南的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两首词。
2、掌握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借景抒情、化虚为实、比喻夸张,学会运用诵读品词知人论世等方法赏析古典诗词。
3、体悟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借景抒情、化虚为实、比喻夸张。
难点:学会运用诵读品词知人论世等方法赏析古典诗词,体悟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生疑发问,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唱八年级所学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激发学生学词的兴趣,营造氛围。
二、学习《武陵春》
1、导入课题。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交流对李清照的了解,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2、指导朗读。
⑴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评读教师的优点与不足。
⑵明确字音、节奏,学生自读,小组推荐成员朗读。
3、理解词句。
先请一名学生完整地交流自己的理解,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价,教师适时点拨。
4、感悟感情。
用“我喜欢读______句,读出了_____情景或感情”的句式来交流。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的作用,引导学生赏析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体验意境。
启发学生联想想像,鼓励他们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词中的意境,进一步感悟词人抒发的感情。
三、教学《望江南》(采用学习《武陵春》的方法来让学生自主学习)
1、导入课题。
简要介绍作者、作品。
2、指导朗读。
⑴听录音朗读。
⑵学生自由读,点名读,评读,正字音、明节奏。
⑶全班齐读。
3、理解词句。
⑴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理解词的意思。
⑵检查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理解,适时点拨、强调重点词句。
4、感悟感情。
学生自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来品味语言。用“我喜欢读_____句,读出了_____情景或感情”的句式进行交流。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蕴含的思想内涵。
5、体验意境。
⑴展示能概括表现这首词的内容明片。
⑵多媒体展示画面,启发学生联想想像,鼓励他们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特定场景下思妇的思想变化过程。
四、比读两词。
灵活引导学生探究处理以下问题:
1、两首词中都写到船这个载体(“千帆”“轻舟”),表达的心情是不是相同的呢?
2、两首词都写到情感的变化,二者有什么不同?
五、聆听心曲,感悟情愁。
六、布置作业
运用修辞手法写自己内心的一种情感,如“思念”“兴奋”“沮丧”等。
附:板书设计
词两首
反复朗读 理解词句
感悟感情 体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