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

目录

2023科学风课件

字典 |

2023-07-05 12:10

|

推荐访问

科学课件

【 liuxuequn.com - 实用资料 】

  这篇文章經過小編精心打造「科学风课件」一定能讓您滿意。學生們有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離不開老師辛苦準備的教案,老師在寫教案課件時還需要花點心思去寫。準確的教學課件設計可以幫助教師減輕教學負擔。歡迎閱讀,希望你能閱讀並收藏!

科学风课件【篇1】

  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1万= ; 1亿= ;

  (2)80000000= ; = .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写出的数,原来分别是什么数?

  3、月球轨道呈椭圆形,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千米,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千米 ,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近地点平均距离为 ,远地点平均距离为__________.

  A.125×105 B.-125×105 C.-500×105 D.-5×106

  5、据重庆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约为7840000万元,那么7840000万元用科学积记数法表示

  为 万元.

  6、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834元,与去年同时期相比增长10.2%.4834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7、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成都的.城市化推进一直保持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据统计,到底,成都市中心五城区(不含高新区)常住人口已经达到4410000人,这这个常住人口数有如下几种表示方法:① 人;② 人;③ 人。其中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序号为 .

  8、山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五台山、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著名景点,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20全省旅游总收入739.3亿元,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元.

  9、《广东省20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草案)》显示,港珠澳大桥工程估算总投资726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

  10、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30800亿元,那么1308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地球绕太阳转动每小时经过的路程约为1.1×105km,声音在空气中每小时传播1.2×103km,地球绕太阳转动的速度与声音传播的速度哪个快?

科学风课件【篇2】

  一、 说教材

  种子的传播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是幼儿所切身接触的,可以帮助幼儿去了解种子的传播过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对自然现象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但是他们对于自然现象的变化却不一定有了正确的认识。这次活动,主要让他们通过亲自细致的观察和动手操作,来加深对种子传播的认识,而在操作中,我们需要培养幼儿合作的意识,在合作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并且学会更多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说目标

  1.知道种子传播的方法,了解并掌握种子播种的过程。

  2.乐意和同伴一起进行观察,讨论,并积极思考。

  三、重难点分析

  这次教学的重点是,让幼儿知道种子的传播过程。

  因为这次活动名为《种子的传播》,也就是种子传播的过程,很多幼儿并不明白什么是种子的传播,更不知道是如何传播的,所以,我把这个作为重点解开幼儿的疑问。

  活动难点,幼儿学会使用铲子和锄,乐意与同伴合作。

  这一时期的幼儿大多不知道铲子和锄头是做什么用的,更不知道怎样正确的使用,通过这次活动,正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锻炼操作能力。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让幼儿在愉快的心情下进行教学活动,更加深刻清楚的明白种子的传播过程,我作了以下准备:

  1.一个关于蒲公英的故事;

  2.各种植物的种子;

  3.铲子,锄头,小桶等工具。

  五、说活动过程

  1.听故事,导入主题

  教师讲述“蒲公英漂流”的故事,让幼儿在听故事的乐趣中初步了解蒲公英的传播过程,为后面的讨论作铺垫,从而进行教学。

  2.幼儿讨论“种子是怎样旅行的”。

  (1)还有哪些种子会旅行?

  (2)这些种子是怎么旅行的?

  3.认识种子,探索传播过程

  (1)教师出示常见的几种种子

  (2)让幼儿指认是什么种子,怎样进行传播的?

  (3)教师进行指导并举例

  (蒲公英的种子就像小伞一样,风婆婆带者她落到一个地方生根发芽,蒲公英的种子是靠风传播的)

  4.学习播种

  (1)教师示范播种

  (2)幼儿自己播种,教师进行指导

  说明:经过教师示范,激起幼儿想亲自动手的兴趣,让幼儿主动学习播种,教师在旁给予指导。

  5.活动延伸部分

  1 教师发给幼儿一些种子,让他们回家和爸妈一起种。

  2 让幼儿发挥想象,将种子制成漂亮的小饰品。

科学风课件【篇3】

  A、57×103     B、5.7×104      C、5.7×105      D、0.57×105 2、3400=3.4×10n,则n等于(    )

  A、2         B、3         C、4          D、5 3、-7000000= ,则的值为(    )

  A、7201        B、-7.201        C、-7.2          D、7.201

  4、若一个数等于5.8×1021,则这个数的整数位数是(    )

  A、20         B、21         C、22          D、23

  5、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全长约为63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63×102千米         B、6.3×102千米   C、6.3×103千米        D、6.3×104千米

  6、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增值税、消费税比上年同期增收3.07×1010元,也就是说增收了(   )

  A、30.7亿元       B、307亿元        C、3.07亿元       D、3070亿元

  1、3.65×10175是        位数,0.12×1010是        位数; 2、把39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把10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3、用科学记数法记出的数5.16×104的原数是          ,

  2.236×108的原数是          ;

  4、比较大小:

  3.01×104      9.5×103;3.01×104      3.10×104;

  5、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1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记为       千米

  6、18克水里含有水分子的个数约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7、我国建造的`长江三峡水电站,估计总装机容量达16780000千瓦,则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总装机容量为        ;

  8、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我国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而我国西部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的,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我国西部地区的面积约为          ;

  (1)900200      (2)300      (3)10000000     (4)-510000

  (1)2.01×104      (2)6.070×105      (3)6×105      (4)104

  (1)光的速度是300000000米/秒;

  (2)银河系中的恒星约有160000000000个;

  (3)地球离太阳大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

  3、2月12日,科学家首次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基本信息”,经过初步测定和分析,人类基因共有32亿个碱基对,包含了大约3万到4万个蛋白质编码基因,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2亿个碱基对.

  4、光的速度是3×108米/秒,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的时间约500秒,请你计算出太阳与地球的距离(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科学风课件【篇4】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预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一)过程和方法:

  1、能够做出正确的预测并用测量的方法掌握水位变化的规律;

  2、能够采用先说预测依据后说预测结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预测。

  (二)科学知识:

  1、懂得预测的含义以及两种常见的预测情况;

  2、了解一些可供预测的科学事实;

  3、懂得科学知识是我们做出科学预测的根据;

  4、懂得即使有根据,预测也会有错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现象的好奇心,愿意进行预测;

  2、关注身边事物,关心重大事件,关心社会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懂得预测就是有根据的推测。

  难点:初步学会对事物或现象进行科学预测。

   教学准备:

  乒乓球、漏斗、纸、烧杯、食盐、塑料袋、粉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观看幻灯片,你能解释地上的鸡蛋为什么打破了?师生小结:当你在做地上鸡蛋破碎原因的解释时,你就在进行推理;在科学探究中,推理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板书:推理。

  2、老师手中拿个鸡蛋,请你猜测一下如果现在把手松开,鸡蛋“命运”会怎样?(学生回答打碎)当你在猜测手中鸡蛋的“命运”时,你就在进行预测。在科学探究中,而预测就是根据现有证据和已有的经验,对事物或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预测”。板书课题。2、预测

  3、学生找出推理与预测的不同。

  你能找出推理与预测的不同吗?(让学生说出推理是已经发生,而预测是没有发生)

   二、初步理解科学预测

  (一)出示实验科学预测1、实验

  (1)往烧杯中放入钩码,烧杯中的水位会上升吗?学生判断会上升。学生做下

  这个实验。

  (2)吹纸实验提问:往两张纸之间吹气,纸片会怎样呢?还有没有其它的预测。

  (3)用长颈漏斗吹乒乓球实验,提问:乒乓球会怎样呢?学生汇报预测结果。实验验证。在漏斗口吹气,乒乓球不是掉下去,而是吸上去了。

  看来经验对预测很重要。(已有经验与预测的结果有时会不一样,要有真凭实据,必须要实践。

  2听故事认识预测1、今天我们认识一位科学家她叫珍妮·古道尔,她是位举世文明的动物行为学家。学生听完故事后提问:珍妮是通过什么来预测黑猩猩下一步行动的`?

   小结:

  珍妮通过长期的艰苦的观察,获得了一些经验,对黑猩猩非常了解。因此她能通过黑猩猩的表情等预测黑猩猩的行动。

  (二)粉笔落地实验

  你能通过观察来预测吗?下面考考你。谈话:我们也学着珍妮预测一下粉笔落地的实验,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

  1、提问:在下面情况下粉笔掉地不容易碎?为什么?

  情形1:站立,将手中的粉笔掉在硬地面上。

  情形2:取一枝粉笔,用纸将其包起来,让包裹好的粉笔掉在地上。

  情形3:取一枝粉笔,放在充气的塑料袋里,让袋子掉在地上。

  2、教师演示三只粉笔大家预测的结果是什么?预测的根据是什么?

  (1)学生预测。

  (2)汇报预测的结果、根据。

  (3)学生实验验正。

   三、进行预测动手验正

  1、教师讲解:科学预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预测因果,另一种是预测趋势。观察下面的实验:在装水的烧杯里放5克盐,水位会发生变化吗?如果放入10克盐,水位会发生变化吗?再放入15克盐呢,情况又会怎样呢?

  2、学生进行预测。

  3、小组实验进行验正。

  4、汇报实验结果。

  5、小结,由此看来,只是根据正确,预测才可能正确。

  6教师小结: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猜测,而是生活经验的推测。要想知道预测正确不正确,必须要经过实践。但是,如果根据只是个人经验,未经科学证实,也是经常要出错的。

   四、拓展延伸、激发探究欲望

  1、师:看来预测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事例让学生预测。

  (1)傍晚时分,聪明的小狗纠缠着主人,这是小狗表示?

  (2)冬天住冰冷的玻璃杯中,杯子有可能会?

  (3)过度开采城市地下水,可能带来什么危害?

  (4)乌云从天边飘过来,天气可能??

  2、目前为止,还有很多自然害不能准确地进行科学预测。你知道地球上发生了哪些难以预测的大灾害吗?

  4.师:生活离不开预测,更离不开科学的预测。生活中科学预测的事有哪些呢?让学生感知:生活中预测的事例还真是不少呢。

   五、总结

  谈话:其实生活就是科学,只要你经常关心身边事物、关心重大事件,关心社会发展,你会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希望每名同学认真观察都能成为生活中的科学家。

   六、课后延伸

  让学生预测掉光叶子的植物的生死情况。你认为生活中哪些情况下需要我们作出预测?

   板书设计:

  预测

  推理

  预测

科学风课件【篇5】

  一、教学内容: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下册二单元第六课,在《动物的卵》这一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各种动物的卵,了解动物卵是孕育着新的生命,只要条件合适,动物的卵就会发育成长为一个新的动物。

  二、地位作用:

  本课是关于动物繁殖方式的第一课,在此前几节课中学生研究了植物的繁殖方式,本课承前启后,是以后研究动物繁殖的基础,是本单元的重点课之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了植物的繁殖方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对科学研究也有浓厚的兴趣。

  四、总设计意图:

  本课主要利用农远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解决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对实物的观察,观看视频,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切身体验。以自己熟知的事物为基础,通过观察进行推测,并通过视频进行了解,这样对鸡卵的结构、孵化等有个基本的认识。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观察中学生认识卵的一些特点,知道在一下条件下卵会发育成动物。

  2、过程与方法:采用实物和视频结合的办法观察研究动物卵的特点,通过视频了解经历小鸡的孵化过程,学生经历观察和研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生生不息。

  (设计意图:本课课标的设计以三维目标为原则,理解概念,重视过程的体验,同时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六、教学重点:

  卵的结构观察小鸡的孵化过程

  七、教学难点:

  了解鸡蛋各部分的`作用

  八、课时:

  一课时

  九、课前准备:

  卵实物课件

  十、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

  1、板书课题:动物的卵。

  2、师谈话:前几节我们学习了解了植物的繁殖方式,那么动物是怎样繁殖的呢?三年级时我们知道了蚕是由蚕卵发育而来的。(播放蚕卵视频)在自然界中许多动物是靠卵来繁殖的。引入卵的观察。

  (设计意图:以旧引新,利用农远资源视频观察蚕卵变成蚁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观察其它动物的卵做好铺垫。)

  (二)、动物卵的观察:

  1、呈现各种卵的图片(视频)

  学生观察形状、大小、颜色并进行研究。师提出: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①形状:球形----椭圆形----米粒形----炮弹形----

  拓展:师提出:鸡卵的壳很脆一碰就破可为什么用力捏不破,与它的外形有关吗?学生研究后回答(联想到奥运会鸟巢:“蛋外壳呈椭圆形,即拱形,这种形状会将外界的力传递到整个外壳,因此用手捏鸡蛋时,即使有受力不均的现象,只要不是受力过大,外壳是不容易破的,这就好比桥梁做成拱形比做其他形状的承受力要大,还不只是这,因为力具有传递性。当你捏的时候,通过鸡蛋里液体把力传递给鸡蛋的其他地方,而鸡蛋壳是由碳酸钙构成的,有一定的坚固性”)

  ②颜色:白色---绿色---橙色---黄色---

  ③大小:鸭蛋鸡蛋燕欧蛋赤翡翠蛋鹌鹑蛋杜鹃蛋戴菊莺蛋(通过视频与书上的排列顺序对号)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观察学生对各种卵获得一个感性的认识,并对卵的外形进行探究)

  2、补充知识:动物的卵,产卵多少(视频)刺鱼只产80-100粒;产200-300粒;而鲢能产50万粒;草鱼产40万粒;鳗鲡能产1000万粒;翻车鱼(产卵三亿粒)、胖头鱼(产卵五十万粒)、黄花鱼(产卵三十万粒)。鱼类之所以大量产卵是为了增加存活后代的数量,尽可能广泛地散布母系基因。

  产卵最少的是美国佛罗里达的齿鲤鱼,在几天的产卵期中只产大约20个鱼卵。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加学习兴趣。)

科学风课件【篇6】

  一、 教材简析:

  《分类》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排序与分类》的第二课。本单元属于小学科学探究中有关专门进行技能训练的单元,这是因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不只要引领同学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悟科学的真谛,同时,也必需指导同学掌握最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

  众所周知,在人类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各种感官或借助工具、仪器等获取大量有关事物的信息,这对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但还缺乏以能迫近客观事物的实质,还必需通过筛选、提炼等思维加工过程方能形成相关的科学概念或结论——科学知识。前人大量的研究标明,“分类”和“排序”都是人们对收集到的证据(数据、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和加工最常用的方法,所以,对同学进行这方面的专门训练,不论是指导同学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方法,还是协助同学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都显得尤为重要。

  本册教材前面的几个单元已经大量渗透了“排序和分类”的活动,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四年级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初步的“排序和分类”的意识,这为本单元的教学提供了感性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对“排序和分类”的认识无论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探究的过程技能和方法,还是对“排序和分类”理性考虑肯定会得到质的提升。它不只标志着同学目前应该达到的认知水平,同时也为同学的认知走向更高远、更广阔水平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

  本课教材的布置,首先是提供了同学随家长在商场购物的情景图片,其目的是唤起同学对生活经验的回忆,从同学的实际生活入手,激发同学科学探究的兴趣;然后,试图通过同学亲自对假设的、富有挑战性的海洋生物图片的分类活动,通过师生的有效互动,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和技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和笼统出“分类”的基本方法和概念;接着,顺理成章地给出了什么是二分法;最后,教材布置了对各种各样的动物进行分类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巩固“二分法”概念,另一方面,跟进了什么是“多极二分法”,进而让同学感悟分类方法的多样性和其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中的运用,拓展同学的视野,提升科学学习的价值观。由此可见,教材的布置是符合课程规范关于贴近同学生活、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主、从感性到理性等多项编写原则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分类的实质含意——依照事物的相同和相似特征进行分类和“二分法”是本课的重点,“多极二分法”和运用“多极二分法”是本课的难点;精心设计有意义的探究活动,让同学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增强同学的体验、提升同学的价值观是本课的关键。

  二、 说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课的总目标是培养同学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中也包括着在科学探究中,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根据本课的结构和以上分析,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感悟分类是人们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资料进行加工处置、使之形成科学

  概念或结论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体验分类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和价值。

  2、知道分类的基本规范——依照事物的相同和相似的特征。

  3、在学会“二分法”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多极二分法”以和在日常生活中分类的多种运用方法。

  4、在分类活动中培养同学细心观察、认真考虑、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 说教学准备:

  1、对教材的处置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对教材作了如下的处置:

  (1)保存教材的核心——教学要求;

  (2)设计动物、食物卡片和多媒体课件

  (3)考虑到教材中给各种动物运用多极二分法分类与上面我们设计的卡片有雷同之处,为此,设计了给全班同学分类这一环节;

  我们试图通过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整合来体现课程规范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和“以儿童立场关照教学”的理念和思想。

  2、具体技术处置

  (1)制作动物与食物卡片,供同学分组活动使用。选择素材的原则应该考虑到实际生活中可分方法的多样性,并能同时满足三种分法的前提下考虑具体事物的可能性。如:食物可以依据荤和素、主食和菜肴以和生、熟等情况,我们决定选取面条、面包、米饭、青菜、四季豆、猪肉、鸡和带鱼这些与同学生活比较贴近的食物做为素材。动物选取同学比较了解的啄木鸟、鹰、猫头鹰、老虎、兔子、鳄鱼、长颈鹿和羊作为素材。

  (2)制作三大课件

  ①与同学分组活动相匹配的、可以拖动的动物、食物课;

  ②供全班同学进行二极分类的系统结构图课件;

  ③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筒课件;

  考虑这些课件的原则应该是便于展示同学的操作活动、增强引领同学开展活动的有效性和减少实物投影和课件之间的切换次数,为此,我们制作了以上三大课件。

  四、 说教学过程:

  《科学课程规范》强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同学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同学提供充沛的亲身经历的过程。教师是科学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遵循这些理念,我为本课预设了三个主要教学环节:

  1、给卡片分类

  分组活动是同学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准备了2组卡片,食物或者动物各八种。之所以选用2种不同类别的图片,主要是考虑到同学原有学习基础上对分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样可以更加强化同学的思维活动。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让同学自身来动手分一分,使每个同学的思维都得到了调动,再通过小组代表上台来交流的形式,又使小组内的活动变成了整个班级的思维碰撞。通过这个活动,同学可以在更高的层面上体会到了什么是分类。

  教师在同学交流互动的同时,概括同学的发言,着重强调同学的分类是依照哪个特征来分,强化分类概念中所要依据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特征。在同学对分类概念有了一定理解的同时,和时引导同学总结出二分法的基本概念。

  2、给全班同学分类

  通过同学畅谈生活中二分法的运用,教师带领同学试着将班级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分类,在将班级分为男生和女生的基础上,抛出“能否在分男生女生的基础上再往下面继续分”,在同学们一致认可的基础上,小组首先讨论,给同学足够的思维空间,再整班讨论。对于一些相对而言的概念,教师引领同学来更加细化,鼓励同学寻找一些显而易见的规范。“在动手之前先动脑”.

  在充沛讨论的前提下,教师引领同学开展两个全班性的游戏,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个是列队游戏。这个游戏的目的有二,一是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分类活动中来;二是让同学亲自体验什么叫多极二分法。

  第二个是寻找同学,体验分类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队列站好后,邀请一位同学来协助老师寻找某一类特征的同学,让同学们体验到分类的作用;待同学回到自身座位后,继续请他来协助老师再次寻找刚才特征的同学,从中进一步感受到分类的重要性,就是能够协助我们更迅速的查找到事物。

  3、给自带垃圾分类

  展示学校生活中垃圾箱的照片,请同学来谈谈感受。通过同学间的交流,认识到我们平时在丢垃圾的时候经常丢错,需要学会丢垃圾。开展自带的垃圾是可回收垃圾还是不可回收垃圾的讨论,让同学充沛调动已有经验来做初步认识和区分。教师对于典型物品的集体讨论,让同学明确了区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规范,从而来重新判断自身所带的垃圾属于哪一类。在课堂上准备垃圾桶、每人来丢一丢,很好的调动了同学学习的热情,“准确、恬静、快速”的要求又对同学的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寻找监督员来监督同学丢垃圾的活动,更好的强化了“准”的指标。

  通过对可回收垃圾处置方式的讨论,让同学发现,不同材质的垃圾又要进行不同的处置,结构图的展示让同学发现分类的方法不止可以二分,有的时候也可以三分四分或者多分,金属类垃圾的再处置又要依照金属的种类再分门别类的处置,从中体会到了分类中还有有别于多极二分法的许多种方法,感悟分类方法的多样性。

  最后对分类在生发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的讨论,对分类的意义和价值起到了一个升华的作用。

科学风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浸在热水中的冷水袋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激发学生探究现象本质的兴趣。

  2、通过实验,弄清冷水受热过程中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变化,进而分析冷水袋受热上浮的原因。

  3、培养学生乐于发现新问题,并积极探索的科学观。

  教学重难点:

  实验,弄清冷水受热过程中重量和体积变是否发生化。

  教学准备:

  塑料袋、水槽、烧杯、热水、冷水、天平、试管、酒精灯……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有哪些方法?

  2、师生交流:(1)学生自由说(2)老师也有一个方法,将冷水装在能密封的塑料袋里,然后浸入热水中。

  二、演示和观察

  1、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装满冷水,然后浸入热水槽中。

  2、观察冷水袋的变化:水袋浮了起来

  三、学生尝试作出解释

  1、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重量、体积

  2、水袋上浮的原因是哪一种呢?四、设计实验

  实验一:测试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实验过程图:

  实验记录:实验

  程中,它的重量没有发生变化

  加热前的重量结论:水在变热过

  加热后的重量

  实验二:测试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过程:

  (1)在试管里装满水,剪一块气球皮把试管口蒙住,用橡皮扎紧

  (2)把试管插在热水杯里,使试管内的水变热

  (3)观察气球皮的变化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水在变热过程中,它的体积变大了

  五、终于找到了水袋上浮的原因:

  水变热体积增大浮力增大,水袋上浮

  六、课后思考:

  把一小袋加热的水,放在冷水里,它是上浮还是下沉?为什么?

  加热前气球皮的状态加热后气球皮的状态

科学风课件【篇8】

  本单元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的时间单元。这一单元主要研究的是人类对于钟表发现的进步历程,让学生们了解从古到今人们经历了从天体计时—工具计时—钟表计时的过程。而工具计时为本单元的重点,其中涉及到了一些工具有日晷、沙漏、蜡烛钟、水钟、摆钟等。通过用各种工具计时,使学生们认识到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避免,但可以减小。正是因为这点人类在不断追求精确的过程中才让我们的测量工具向前发展。这样才会有古代的计时工具发展到现在的计时工具,从而有了现在非常准确的机械手表、电子表、石英表、和更为先进的原子钟。本单元通过制作计时工具让学生感受到缩小误差是使科技和工具进步的内在动力。

  本单元关于摆的内容有《用摆计时的钟》、《测量摆的快慢》、《调整钟摆》三课。这三课之间存在着递进的关系。《用摆计时的钟》对《测量摆的快慢》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调整钟摆》是针对于前两节课的一个检验应用和拓展。这三课体现了学生们认知的循环过程。从定量的分析—定性的分析—定量的分析。

  摆在本单元当中很重要,因为本单元前几课的计时工具用来计量时间误差非常大,为了减小误差,摆的出现大大满足了人们的需要。用摆来计量时间也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测量摆的快慢》这一课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一个猜想—验证—分析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对猜测与摆的快慢有关的三个因素:摆锤的重量、摆的幅度、摆线的长短进行了验证, 通过验证得到摆的快慢只与摆长这一个因素有关,只得到这个结论不是最终的目的。而从实验中学会控制变量、数据的分析、误差分析等方法。让学生们真真切切的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本课的特点是经历一个验证猜测的科学探究过程。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学生们在玩摆的过程中猜测出了影响摆的快慢的有关因素,在猜测过程中学生们的原有认知发生了矛盾,有的认为有关系,有的认为没关系。从这里开始就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兴趣。认真思考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实验后的数据分析都是学生们极其感兴趣的。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控制变量和分析误差成为本课的亮点。也是五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导向。

  1.经历改变摆锤的重量、摆动幅度、摆线的长短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

  2.初步意识得到精确测量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

  3.能够对自己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猜测。

  4.通过自己的实验,初步了解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长。

  本课的总设计理念:本课主要以摆锤的重量、摆线的长短、摆的幅度与摆的快慢是否有关系展开了三个活动。从活动中学生们记录了大量的数据,并做了详细的分析。本课除了通过实验得到了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这一结论之外,还要赋予学生们分析误差的意识。误差的分析是贯穿本课的主要线索。

  活动分析:

  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就内容来看,三个活动之间存在着并列的关系。但我认为三个活动之间也具有梯度,这个梯度体现在误差方面。无论先研究哪一因素,学生对误差的认识都是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自主探究减小误差的方法。

  帮助学生回顾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摆锤的重量、摆线的长短、摆的幅度。

  研究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摆的快慢。

  预设:研究摆的快慢学生能想到两种方法1、一分钟摆多少次。2、摆10次测量多少时间。

  引导学生分析采用哪种方法误差更小。

  活动一、研究摆锤重量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本环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研究问题2、实验和记录过程3、汇报和分析数据

  本环节达到的目的:使学生学会设计实验和控制变量。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的结论。教师直接教会学生误差分析的方法。

  ②设计——你打算怎么通过实验来验证?

  ③变量控制——如何改变摆锤的重量?如何保持摆幅、摆长不变?

  2、实验和记录过程。

  3、汇报和分析数据。

  问题:①从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得到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②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在哪些方面会导致误差?

  解决策略1:告诉学生摆长的概念,从物体的重心到摆线固定点的距离。学生就会注意钩码的悬挂方式,不能把钩码挂成串形。摆的幅度保持不变,有一些学生认识到从同一位置出发。还有一些细心的学生想到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更精确。量角器的出现也为下面研究摆幅做了铺垫。

  预设2:学生无法从数据中发现摆锤重量与摆的快慢是否有关。

  解决策略2:引导学生发现摆的重量增加2倍,3倍,但测量后的时间非常的接近。

  解决策略3:教师帮助学生分析误差产生的因素——空气的阻力、停表的方法、操作上的问题。

  活动二、研究摆长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本环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研究问题2、实验和记录过程3、汇报和分析数据

  本环节达到的目的:学生通过实验得到摆线的长短与摆的快慢有关。且摆线越长、摆的越慢、摆线越短、摆

  的越快的结论。根据前面帮助学生分析误差的方法,教师不能告诉学生如何分析误差,

  ②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③如何改变摆长?如何保持摆幅度、摆锤的重量不变?

  2、实验和记录过程。

  3、汇报和分析数据;

  问题:①从数据中得到了什么结论?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导致误差存在都有哪些因素?

  本环节预设1:有的学生认为控制摆的幅不变的方法可以从同一个位置出发。

  解决策略1:如果在改变摆长的情况下,使摆从同一位置出发,摆的角度就会改变。

  预设2:把摆长改变2倍后得到时间相差2秒左右或者2秒以上认为是误差。

  解决策略2: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测量原来摆长的时间大概10秒左右,但相差2秒。也就占了总共时间的1/5。所以并不是误差导致的。分清误差与数据的区别。所以摆线长短与摆的快慢有关系。

  活动三、研究摆幅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本环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研究问题2、实验和记录过程3、汇报和分析数据

  本环节达到的目的:通过数据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在一个角度临界内摆的幅度与摆的快慢与无关,如果超出这个界限摆的幅度就会影响到摆的快慢。

  ②根据前面活动一、活动二的研究方法。请你说说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③如何改变摆的幅度?如何保持摆线长短、摆锤的重量不变?

  2、实验和记录过程。

  3、汇报和分析数据。

  问题:①从数据中得到了什么结论?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在这个活动中导致误差存在都有哪些因素?

  本环节的预设和解决策略:

  预设1:学生都愿意把摆从角度大的位置出发,因为摆的次数比较容易数出,最后得到结论摆的幅度与摆的快慢有关。

  解决策略1:让认为有关系的学生汇报自己都选择了多少角度来测量的。然后我来在课堂上演示研究摆幅的实验过程。我选择角度小于10度的2个角度来测量时间,时间的平均值十分接近,分析摆的角度与摆的快慢无关。

  解决策略2:除了前面分析的误差,还应该注意使用多次测量的方法可以使误差减小、工具产生的误差,比如用量角器、用尺子、用秒表。

  三、小结以及拓展。

  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关于摆的快慢与摆重,摆长,摆幅之间是否有关系。进行了三组实验,从数据中我们得出了结论,摆的快慢只与摆长有关。我们可以从数据中获得很多的收获。我们可以知道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差。我们想办法去减小误差的因素。使得到的数据更精确。同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课下想想关于摆你还有哪些可以研究。能不能做一个一分钟摆60次的摆。

  摆线的长短 有关。摆线越短,摆的越快。摆线越长,摆的越慢。

  针对着摆一工具测量时间一课,学生们推测出可以跟几个因素有关:

  1.摆锤的重量。

  2.摆线的长短。

  3.摆的幅度。(学生想到的是摆的角度)。

  5.空气的阻力。

  这几个因素孩子们认识到前3个因素很容易控制。操作上的错误可以解决,但空气的阻力难以解决这个问题会导致一些误差的存在。

  测量一分钟摆动的次数,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自己亲身组装,观察,认识,使用摆这钟工具。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验来计算摆的次数,进行探究,为下面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进行了铺垫。学生在测量一分钟的摆动次数时,有的小组测量的是一分钟的次数,有的是测量半分钟的次数。有的人就认为时间是一半,所以次数就应该是一半的关系。有的人进行了反对,由于误差的存在,所以时间成倍数关系,次数一定不能成倍数的关系。我想这是孩子们定性的分析,这时我说你可以再来做做看看到底是不是成倍数的关系。这也是让孩子们不能仅仅靠自己的猜想,估计来当成是真理。而是通过量的得出,进行定性的分析。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这一点。我想这一课孩子们不仅仅是会玩了摆。本课更有效的教学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实验发现了摆计量时间存在着误差,可能在那些方面。这个过程是孩子们自己进行实验的数据定量分析到定性分析的过程发现的。而次要的目的是让孩子们猜测下摆的快慢跟那些因素有关。对下面的各种因素进一步研究做了铺垫。

科学风课件【篇9】

  我说课的课题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第一单元课题二。

  本节说课共分八部分。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化学 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会做实验,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应用化学原理的必不可少的途径,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本节内容主要是实现《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它是学习化学的初始阶段,也是学好化学的基本功训练阶段。在学生刚刚学习了化学的发展史,了解了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后,安排本节课,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亲自探究,通过自己的探究实践体会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会成功的喜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今后的化学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整个化学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学生存在着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是学习的基础,但存在着局限性。本节课的两个探究实验都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会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寻求新知的,再加上八年级学生乐于探索,大胆实践的优点,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

  第三部分: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成功的关键;

  2、能遵守实验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亲身操作、体会操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第四部分: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

  教学重点: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等基本操作的训练,观察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操作的规范性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第五部分:教学模式

  本节采用的教学模式是:问题情境—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

  之所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是因为它可以使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实验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完成课程目标。

  第六部分:教学手段

  本节运用投影仪和下列实验仪器及用品:蜡烛、火柴、烧杯、澄清石灰水

  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直观、形象、简单、易于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理解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第七部分:教学流程

  分六个环节。

  环节1:前测补救

  ①什么是化学?

  ②什么是化学变化?

  这两个问题设计的理由是:它可以检查学生对前面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扫清障碍;同时,通过学生的分析回答,教师指出: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个你非常熟悉的化学变化,它是什么呢?大家听我讲一个故事:从前某国有一位使者出使到另一国,面见国王,国王有意刁难使者,于是出了这样一题:“我给你一块硬币,去给我买东西,并使买回的东西必须能充满整个皇宫。”同学们,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想一想买什么东西才能满足国王的要求,好使这位使者免遭杀身之祸呢?学生讨论,但提出的方案都一一被否决,最后教师点题:这位聪明的使者想了一下后,马上到集市买回了一根蜡烛和一盒火柴,并在皇宫点燃了蜡烛。小小的烛光充满了整个皇宫,解决了皇帝的刁钻难题。亲爱的同学们,烛光给皇宫带来了光明也给使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光明”——探索蜡烛燃烧。

  这样,通过一个故事引入了新课,并使学生兴趣高涨,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

  环节2、创设情境,提出猜想

  同学们的桌上有你熟悉的蜡烛,你注意观察过它吗?

  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探究一:蜡烛的外观,包括颜色、状态、形状、硬度、气味、溶解性、密度等;

  探究二:蜡烛的燃烧过程中,火焰各层的颜色是否相同,各层温度高低如何进行实验验证?

  探究三: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什么?如何验证?

  探究四:蜡烛熄灭前和熄灭后形成烟的颜色如何?熄灭后的烟能否被点燃呢?

  利用投影,出示问题,并持续实验过程始终,保证实验圆满完成。

  问题提出后,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猜测。这个问题情境的设置,因为它的熟悉,能够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并使学生感觉到化学的生活化。

  环节3、验证猜测,学生实验

  第一步:知识准备,教师提出本节课用到的知识。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第二步:阅读教材,明确实验过程。

  在课前,学生有过预习,但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缺乏系统性,再让学生阅读教材,明确过程,使学生实验时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

  第三步:设计实验报告。

  由于学生第一次设计实验报告,教师指出设计重点。并提示可参照教材提示,也可增加或更改某些实验观察的内容。

  第四步:设计方案,学生实验。

  教师明确要求:提示学生观察时注意运用除味觉外的所有器官,尽可能从多角度对实验进行观察,注意观察的顺序和角度,做好记录。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实验,重点完成探究二和三的实验方案的确定。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学生中,和学生一起活动,使学生感觉到老师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从而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理念。

  环节4、交流与合作

  组织学生将自己填写的表格与同学进行交流,比较谁观察到的现象多,谁的描述更细致、更准确?并与同学交流进行观察和描述的体验。

  此环节的设计,体现并促进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环节5、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验证猜测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描述,鼓励学生补充不足。

  通过实验与分析,师生共同得出结论。解决投影中提出的问题。肯定优秀的设计方案。并通过探究三得出蜡烛的燃烧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同时伴随着物理变化,以巩固上节课对物质变化的学习,体现知识的联系。

  环节6、知识回顾,总结提高

  教师鼓励学生独立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总结自己的收获,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鼓励优点,指出不足。

  通过观察和学生总结,使学生感悟到学习化学时需要掌握以下要点:

  ① ①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以及如石蜡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

  ②关注物质的变化及变化时伴随的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③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及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避免有些学生只是出于好奇心,课堂看热闹,无收获的现象,使学生真正体会探究这一重要的学习手段。

  第八部分:板书设计

  我采用的是要点式板书,它简明扼要,突出体现本节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科学风课件【篇10】

  各位领导以及在座的'老师,大家好。我叫赵彬彬,是育才实验小学的科学教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生命离不开水》。

  本节课是以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水作为研究对象。水是组成世界万物的重要物质。人体内有水、动物体内有水、植物体内也有水。水是生命之源,可以说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水。在本课的学习中,让学生了解水与生命最深层次的关系,使同学们体会到水的重要意义,也为以后本单元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

  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对本课的不同看法,设想没有水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学生能意识到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课前准备充分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结合本节课的需求,师生应做如下准备。

  根据本节教学目标及教材特点,我除了采用常用的讲述法、谈话法、演示法等

  一般方法以外,主要还采用了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2/引导探究法3/分组讨论法等。以上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学生一旦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本节课我强调以探究为主,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为辅的学习方式。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刚刚步入神圣的科学殿堂,对于身边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上课一开始,我就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了“鱼鸭戏水”的情景,屏幕上那欢快的情景配上动听的音乐,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提问:为什么水使小草变得嫩绿,使桃花开得鲜艳,使鱼鸭游得欢畅,学生畅谈感想以后将会知道水是生命之源。

  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讨论说出几项动、植物离不开水的事例,丰富学生对“水与生命”的认识。然后提出问题“水与动物、植物和人有着怎样的关系?”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查找资料得出结论。最后师生小结(水对生命来说真是太重要了,生命体内的一切活动如呼吸、消化、光合作用都离不开水)。

  教师示范实验,出示课前包装好的新鲜树叶,经过阳光照射后,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塑料袋原来是干的,里面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观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塑料袋里的水珠是从植物体内跑出来的,证明植物体内有水。接着我趁热打铁从人体出汗、排解等生理现象中也可以看出人体内含有水,那么我们平时吃的食物究竟含有多少水呢?

  接下来我设计了挤西红柿这个实验,可以清清楚楚的观察到植物体内究竟含有多少水。

  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吧。在这个实验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最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几种常见食物的含水量。知道各种食物以及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加关注生命活动,为了更直观的展示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我选择了芹菜作为实验原料,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地进行实验。在这个环节中我是这么做的:准备一杯调式好的红墨水,然后把芹菜放入红墨水中,过10分钟后观察芹菜的根部有什么变化,杯中的水为什么少了一些。把芹菜切成2段,芹菜里面的茎儿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围绕了植物离不开水这一目标,演练了他们的科学技能,也丰富了教学的色彩。

  通过学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体验汇报并动手实践等多种探究方式,学生对“水与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果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及周围的环境将会变成什么样?教师播放了一些有关于干旱的资料,通过观看录像,学生更深深感受到了生命离不开水,教师小结:(同学们,你可知道当你享受着幸福生活的时候云南的小朋友们正遭受着百年不遇的干旱,当你每天喝着三、四元钱买来的饮料的时候,你是否想到云南的小朋友们却担负着拯救家人、到处找水喝的使命,当你浪费每一滴水的时候,你是否想到这一滴水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同学们,请伸出你的手,用你的爱心去拯救那些孩子们吧,让他们也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只要你能节约每一滴水)。最后教师总结:通过云南干旱教育学生珍惜每一滴水,滴水可以汇成河流,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讨论结束后启发学生以没有水的世界为题画一幅想象画或写一篇同样题材的短文。

  根据这节课的结构特点我是这么设计板书的:

  从植物、动物、人离不开水从而得出水是生命之源,让学生懂得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道理,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指导性的评价,让学生快快乐乐的做、开开心心的学。

  以上是我肤浅的个人见解,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敬请各位领导以及在座的老师谅解,多多给予批评、指导。谢谢!

科学风课件【篇11】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

  刚刚我组织的是一节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圈》。

  一、首先介绍一下本次活动的设计意图:

  说起少儿频道的“智慧树”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其中有一档非常受小朋友欢迎的节目叫《科学泡泡》,每一期都会介绍一个科学小游戏,当孩子们看了节目以后,常常会交流讨论。有时还会学电视里的样子用一些简单的材料进行科学小实验。其中有一个实验叫神奇的圈,只是将纸条的一端扭转180°,小纸圈就有了无限的秘密。想到孩子们拿起一张纸,除了折纸、撕纸、画画、团纸球以外,几乎不会玩其他的新花样了,受此启发,我设计了此节活动,帮助幼儿学习观察、比较、记录等科学探索方法,让幼儿在自己的探索中了解纸圈的秘密,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探索麦比乌斯圈的制作方法。

  2.在多次操作探索中了解麦比乌斯圈的特点,感受其神奇的变化。

  3.能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体验科学的奇妙。

  三、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的设计力图体现层次感、递进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能动地学习。

  主要预设了以下四个环节:

  1.寻找神奇的圈,在比较中感知异同

  活动一开始,我给孩子们准备了两种圈,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圈的做法不一样。接着让孩子们了解麦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的特点,这是本活动的重点。我采用的是让孩子们在两个圈上画线的办法,让孩子直观地看到,普通圈的线在一个面上,而麦比乌斯圈上的线既通过红色的一面又经过白色的一面,让孩子感受到麦比乌斯圈的的神奇,有了操作和探索的兴趣,同时为下一环节打下了基础。

  2.制作神奇的圈,在翻转中发现秘密

  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但我并没有直接示范做圈的方法,而是放手让幼儿独立去尝试、探索,在反复尝试后最终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本环节体现了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教育理念。(举例:……直到探索成功为止。这样的一个过程也是锻炼孩子意志力的过程。)

  做完以后,再让孩子用手在上面画一画,验证一下是否画了两种颜色,同时加深孩子对圈的一面性的印象。

  3.剪开神奇的圈,在操作中积累知识

  此环节一共让孩子尝试剪了两次,第一次是剪一根线,在老师讲解示范了剪的方法后幼儿进行尝试,发现一个圈剪开后变成一个大圈,意外的结果大大激发了孩子的探究欲望,孩子们跃跃欲试。接下来幼儿对两条线的麦比乌斯圈剪开后是什么样子进行了猜测并记录,在操作、探索、证实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神秘、紧张、欣喜和成功,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同时明白了科学现象就是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得到发现和证实的。(活动中,给幼儿提供充分说的机会,引发幼儿分享交流的欲望,满足幼儿将自己的已有经验向同伴分享的愿望,使幼儿在相互交流中分享新的经验。)

  4.想象神奇的圈,在延伸中迁移经验

  本环节我小结了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后提出新的疑问,“剪三、四次、更多次,它又会变成什么样呢?”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进行更有趣、更深远的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获得更广泛的知识经验。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相信以后的探索将更有趣、更深远。

  整个活动中,我至始至终都没提到纸圈的名称——麦比乌斯圈,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因为这对孩子来说似乎显得有点遥远、空洞。我认为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应是浅显、有趣的,它不是一个简单学习科学名词、认识科学现象的过程,而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得出一个自己能够理解的结论,并把这个结论作为进一步探索的起点,引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爱。我想,刚才上课的这些孩子,以后当他们接触到麦比乌斯圈时,或许会想起今天的科学游戏。总之,整个活动中充溢着游戏的快乐和科学的神奇,层层递进的环节不断给幼儿带来强烈的质疑和发现的惊喜,力求体现“科学活动中人文性、科学味”的理念。

  活动中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实用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qun.com/a/4984772.html
延伸阅读
企业的规章制度制定代表着公平意味着效率,用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可以保证企业稳步发展。规章制度帮助新入职员工懂得工作中基本的规矩,公司如何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一个难题,什么样的规章制度
2023-07-05
我感到荣幸能够成为这个优秀的科系的一员。~~你在收集类似的相关句子吗?以下由留学群收集整理的《title》,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物理专业毕业生毕业留言(篇1)
2023-07-05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评语评价无处不在,评语评价可以展现出你在职场中的价值和贡献,以下是适用于评语评价的句子,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1.他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出色,总能积极引领团队,取
2023-07-05
生活是一面镜子,用冷静的心态面对职场中的压力,才会看到最清晰的自己。~~喜欢这种格调的句子吧?经过收集,留学群小编整理了女性正能量的句子61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1、
2023-07-05
未到手的?安全感,怕抓不住;到手的也?安全感,怕留不住。这就是人的悲哀。网络已经渐渐蔓延至全球了,高情商有深度的句子经常被分享,短短的句子富含大大的力量,在你的句子库中有哪些句子可
2023-07-05
经过多次修订留学群为您整理了这篇精选的“科学风课件”,相信你参阅以后一定会有所收获。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所以在写的时候老师们就要花点时间咯。教案和课件的设计应该
2023-06-01
编辑向您推荐舞蹈课件希望您会喜欢它。教案课件也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教案和课件的优化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希望本页面内容能帮助到您!舞蹈
2023-04-29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教师要注重教案的科学制定和执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才算是写好一份教案课件呢?如果您对这个话题感到疑惑可以试试阅读一下
2023-06-02
时光飞逝,光阴似箭。又要迎接新的一年了,在岗位的工作中总结了许多心得。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说一篇岗位年终个人工作总结是怎么样的呢?以下内容是留学群编辑特地整理的“科学老
2023-03-18
让我们一起走进“服务课件”的世界探寻它的秘密,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也是离不开老师提前备好教案课件,相信老师对要写的教案课件不会陌生。教师需要根
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