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参加社区服务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大家的社会职责感和使命感,同时也能让大家了解到社会的另一面,以此收获宝贵的实践经验。根据大家的需求,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范文,可供大家参考与借鉴,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体现及质量观。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校本课程,放在应有的位置,切实纳入学校教学工作中,树立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好劳动课,开足课时,提高教学质量。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
二、工作思想:
1、充分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
要保证综合实践课的正常开展,充实配备师资力量是关键想方设法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劳动课教师队伍,并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进行教学。切实做到教学有计划,上课有教案,课时有保证,平进有考查,学期有总结。同时加强对综合实践课教学的研究,组织教师互相听课,开展教改实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综合实践课教学不流于形式,不被其他学科所占用,真正落实到处。
2、提供社会实践场合,提高实践能力。
实践是综合实践课的基本特点,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主要手段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劳动实践,不断完善考核办法,我校设立了学生基地综合实践——拉链厂、蔬菜博览园基地、洛城农贸市场等。新世纪有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人才的培养必须德、才、智、勇兼备。因此,不仅应让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而且应加强少年儿童国防教育,提高少年儿童整体素质。通过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纪律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全面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泓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共产主义信念,为立志为祖国、为人民、为人类做贡献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意家校长配合,共育合格人才。
上综合实践好课,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情感,光靠学校不够,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合作和支持。学校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逐步改变家长只看孩子的分数。忽视对孩子全面素质的培养的偏见。与家长积极配合,督促学生动脑筋做力所能及的事,使学生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里的事主动做,集体事学着做的好习惯。
4、寓综合实践课于丰富多采的活动之中。
新颖多样最能吸引学生,丰富多采极易打动学生的心灵,上好综合实践课,单凭课堂上的说教是不够的,只有采取熔多样性、趣味性、思想性、知识性于一炉的实践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如组织课外劳动兴趣小组开展不同层次的各种劳动等
三、工作安排:
20xx年
九月份:制定计划
十月份、十一月份:拉链厂实践
十二月份:到农贸市场捡垃圾
20xx年
一月份:期末综合实践知识技能测查。
二月份:开展“新学期、新风貌”卫生大扫除。
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篇二)
一、活动目的:
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为促进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并提高学生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分析思考、实践创新能力,结合我校实际,开展学生社区服务活动,拓展学校素质教育领域。
通过社区服务活动,使得我校德育工作开展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更具有教育性,培养学生热心为学校,为同学服务的精神,引导队员能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做一件好事开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活动主体:
全体六年级学生。
三、活动时间:
20xx年3月8日至6月13日。
四、活动形式和要求:
1、各班级分成若干活动小队,选出队长,走进学校、社区,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活动时间量为平均1小时/周/人。
2、各活动小队的队长带领队员密切合作,自主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有意识地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队长,负责本队学生参加活动的分工和考评记载。公益小队队员根据活动情况如实地填写好活动评分表,不得弄虚作假。
3、以学生活动小队为单位,由学生干部自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五、活动内容:
1、宣传发动,举行一次“服务社区,公益劳动”为主题的动员课。
2.将学生按个人意向和具体情况确定活动的内容,主要分为家政服务、公共区域劳动、绿化保护、环境卫生、社会宣传等方面,定期开展活动。
3、组织“志愿者”到学校门口维护交通秩序、上下学纪律。
4、组织六年级部学生,在老师的监护下,走进街头、社区清除垃圾广告,消除不规范的语言文字等。
5、公益小队队员巡视校园各区域的卫生的保持情况,维持好课间学生纪律,指引学生停放单车,自觉为学校、为同学做好事,做实事(如:自觉去捡校园里、校道及草坪垃圾;制止并教育违反纪律的同学;上课前和放学后派学生看管垃圾池;修理公物;打扫厕所;帮助低年级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
六、活动效果:
(一)服务社区
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使学生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使学生经常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二)走进社会
通过进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途径,使学生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理解社会规范的意义,并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增进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在实践中发展社会参与能力,形成参与意识和较强的公民意识。通过观察、考察和探究,懂得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科学观。通过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懂得理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三)珍惜环境【WwW.POPo666.cOM 】
通过和自然的接触,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通过观察、考察身边的环境,领悟到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加深珍惜环境的情感。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熟悉环境保护的'常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问题,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四)关爱他人
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职业情况,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在个人生存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掌握志愿服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对他人富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
(五)善待自己
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发现自己的优点与弱点,知道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处。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进一步适应各种社会角色,正确理解个人价值。通过各种锻炼活动,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能够在危难中自救与求救,养成对自己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懂得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能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七、活动小结:
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是近年来各地新兴的一项公益事业,要做好这项工作,学校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营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建立并完善进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发展,从而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学校广泛发动,壮大社区志愿服务力量,提高社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机制,为社区志愿服务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篇三)
一、目的:
为进一步扩大地区党和政府的工作影响力、渗透力,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及社区现有活动场地的便利条件,开设社区论坛,以服务社群为切入点,促进基层工作深入社区,贴近群众,促使社区工作和群众参与实现良性互动。
二、主题:
按照“围绕中心,结合实际,深入社区,贴近群众”的要求,以“你给孩子什么爱”为主题,开设论坛。
三、时间、地点:
定于9月21日(星期日)9:00,在xx公园开设论坛。
四、论坛形式:
论坛采取一种轻松、活泼的谈话形式,先由嘉宾逐个发表观点,再请现场观众提问,总时间约1个小时。
五、论坛嘉宾:
区委宣传部、区关工委、区教育局、区妇联、街关工委、社区群众。
六、参加人员:
街机关全体干部,每个居委、经济联社各派两名干部,每个居委2名群众代表。
七、前期工作:
1、请嘉宾围绕论坛主题“你给孩子什么爱”提出观点,准备材料,谈如何给青少年创造一个身心健康的成长环境。
2、拟定现场提问人员及问题。
3、主持人由xx担任,并请主持人根据上述材料作有关准备。
八、工作分工
1、成立领导小组。
2、论坛场地布置及后勤。包括论坛标识安装、论坛及观众席座椅摆设、遮阴布置、矿泉水、签到等,由党政办负责。
3、宣传工作。包括现场音响及宣传媒介,由文化站负责。
4、论坛方案、标识设计、领导讲话稿由xx负责。
5、由民政科负责贴海报及落实居委干部及群众代表到场参加。
6、环境卫生、安全由村民兵负责(xxx),现场秩序、车辆停放,由城管科负责,民政科协助。
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篇四)
一、适用年龄
小学高年级
二、活动目的
(1)激励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从小树立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意识。
(2)让学生了解社区,学会交往与合作,遵守社会规范与公德。
(3)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区服务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精神。
三、活动准备
(1)调查了解本社区的现状,熟悉周边环境和物产特色等。
(2)亲身体验社区活动。
(3)留心观察社区的变化,领悟环境对人的影响,访问社区的相关人员,收集本社区的资料。
(4)请社区劳模、交警、名人作专题讲座。
四、活动过程
1.走进社区,了解情况
(1)到学校周边社区,从了解社区的一条街道、一个市场、一个特困户等入手,找准服务对象,确定服务项目。
(2)分小组搜集本社区古建筑、风景点、民俗风情及文化等资料,学会分类整理,写文宣传。
(3)请社区内的一个民警、一个环卫工人、一个志愿者、一位劳模到学校来作专题报告。
(4)收集环境保护常识及有关良好生活习惯、安全生活的常识资料,在全班交流。
2.积极行动,主动参与
(1)结合少先队班会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社区”活动。
上门服务小组:与社区管理人员联系,了解到社区孤寡老人的姓名、地点后,主动定期上门帮助擦擦洗洗,整理房间。把平时积攒的.零用钱买些礼物,过年过节去慰问,使老人感到真切的亲情。
美化环境小组:以小记者的身份,对社区做得好的地方进行表扬,发流动红旗;对还有待改进的地方进行宣传。用小学生喜欢的方式如实地拍照、写板报、调查报告及开展植树、洗栏杆等美化社区,改变社区的面貌。
宣传文明小组: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协助宣传文明卫生公约,优化区内环境,清理暴露垃圾,到垃圾倾倒点站岗等。另一方面劝家长不信歪教,开展健康文体活动,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广泛使用文明用语,使大家在和谐的氛围里生活,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宣传科普小组:创造性地发扬雷锋精神,把课堂拓展到社区,让学生走向社会,参与实践。如宣传处理垃圾办法,回收分类垃圾,设立交通标志,出营养食品板报专刊。让学生精心设计与生活实际结合密切的科技制作——“自动拧水器”“出水的奇妙拖把”等为大家服务。
(2)在“新世纪,我能行”的号召下,到社区体验生活,感悟人生价值。
一是学会理财。双休日到社区大超市调查商品价格情况,了解商品的真假,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宣传自选商品的优越性,介绍产品的功能。帮助学生从小合理理财,节约开支,省钱办实事。
二是排练节目。利用节日庆祝活动,上街宣传党的政策、安全生活常识、卫生习惯、健康的风尚等,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与人格品质。
三是参观访问。参观社区内的公园、革命教育基地,博物馆、工厂等。了解历史变迁及相关人员的经历,激发学生从我做起,立志长成建设社区、建设家乡的有用人才。
四是现场调查。组织学生到现场了解社区资源状况,如一个地方剧种、一项手工艺品等,了解社区的过去和现在的变化,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培养学生自主求知、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生产劳动、环境保护等教育的好课堂。
五是模拟角色。由学生自主选择岗位,创设某种情景,让他们身临其境体验生活,如当一天售票员、当一次环卫工人、擦一双皮鞋、当一刻交警、当一天校长、当一小时礼仪小姐等,从不同角色中去体会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了解紧急情况下自助自救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尊、自主、自强的自我意识和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公民道德意识。
(3)举行“义演义唱义卖”活动,用双手创造财富。有些学生用废品精心制作小玩具、手工艺品;有些学生利用自己的歌舞表演节目,上街义演,把这些捐资救助残疾儿童、贫困学生、帮助孤寡老人和各项公益活动。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树立为您服务的思想。
(4)进行长期的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成立环保小组,定期到社区出环保主题板报,走上街头、社区分发宣传标语,提倡每个家庭种植盆景,绿化阳台,节约用水,不用有害的洗涤用品,购买物品要用环保袋,杜绝一次性餐盒、筷子。考察本地的环境现状,议一议小河为什么会被污染了,想一想有何良策制止这些污染;举行地球环境现状图片展,收集环保知识编成小报;请气象专家讲课等等,使社区每个成员意识到环保的重要,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3.活动总结,完善意识
(1)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的体会,由各组长带领各组员活动,每次活动之后汇报活动内容,交流自己的体会,讨论下一次活动的方案设想。
(2)评出最佳服务能手。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建立《社区服务实践卡》,登记每次活动的目的、要求、内容、效果和服务实践活动中最能干、表现最佳的同学名单。
(3)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成果展示,把每次活动后的照片、调查结果、表扬信、“最佳能手”的相片进行展览,在学校广播站投稿进行表扬,写报道进行宣传,进而构建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的体系,完善学生服务社区意识。把学校教育延伸到更大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关心社会,改变社区,使社区更加美好。
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篇五)
一、选题背景
善于与人交往,在其中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在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向来就是我们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功课。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应该提前培养起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通过服务社会,与他人交谈沟通,我们可以从不同年龄段的人当中体验到融入社会的辛苦与快乐,获取经验,因为同年龄段的人对社会的认识和感悟是不同的。而从此次活动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而这些,对于如今的高中生来说,已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
二、选题内容
我们小组将采取分类走访,分别从“老人、中年、儿童”三个方面,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深入了解。
对于老人,我们采取到敬老院体验的方式。有儿有女的老人们至少有个盼望,可是无儿无女的老人却无法享受这天伦之乐。一年元宵佳节将要到来,在这个家人团年的节日里,我们一起走到敬老院去看望那些孤独的老人们。我们一同去敬老院,关心关怀老年人,陪老人家聊天,帮老人按摩,修剪指甲,给老人表演节目,并和老人一起唱适合老年人的歌曲 ,和他们一起包汤圆。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可以帮助老人在元宵佳节摆脱孤单,让他们可以有家的温暖,我们也可以从中获益匪浅。
对于儿童,我们采取到南山盲校的方式。在那里,我们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聊天,为他们描述这个美好多彩的世界,希望在他们的脑海里,能留下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他们有勇气,有信心去拥抱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幸福地活着。对于我们,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那些孩子天真的本性,他们的快乐,也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
对于中年,我们采取走访调查的方式。我们准备采访几位不同职业的工作者,谈谈他们对自己职业的理解和他们希望能带给社会的贡献以及他们所承担的家庭方面的责任。我们相信,不管是什么样的工作,有了家庭的支撑,就会有无穷的力量。通过对他们的采访,我们可以感受到走进社会后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从而为将来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做准备。
与此同时,我们加入了重庆绿叶义工组织,可以从中求得一些帮助。并且为的不仅仅是这一次的活动,在以后我们也想尽自己所能,为他们服务,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事前准备
(一)人员分工
小组成员分成了三个小队,第一小队成员(xx)负责联系相关单位,申请加入活动。第二小队的同学(xx)负责在网上搜集素材,做一些相关了解,活动中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第三小队(xx)则积极投身于活动的策划中。
(二)环节安排
加入重庆绿叶义工组织——拟写方案——敬老院为老人服务——实地采访不同职业工作者——盲校之行——总结、体会、感悟、收获。
(三)详细安排
1月25日—— 2月22日:成立小组,商讨方案。
2月23日——2月23日:敬老院义卖活动,敬老院为老人服务。
其他时间未定,随时更新。
四、研究过程
我们将会在每一次活动完了之后更新博客,请密切关注。
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篇六)
为进一步推动辖区志愿服务工作,迎接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根据区委、区政府和区文明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决定在各社区深入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整合辖区志愿服务工作资源,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切实推进辖区志愿服务工作。
二、工作目标
完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机制,落实《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志愿服务工作相关指标任务;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站,实现管理动态化、服务多元化的志愿者队伍,实现社区志愿服务与社区建设的良好对接,为广大的社区居民提供快捷、便利、优质的志愿服务。
三、组织机构
(一)工作机构建设
街道成立由辖区重点企事业单位参与的志愿者服务工作联系会,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各社区建立建全社区服务站,站长由社区党委书记兼任,成立若干由辖区共产党员、共青
团员和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等组成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
(二)队伍建设
1、招募。
(1)社会招募。本着“自愿参与、人人能为、人人可为”的原则,凡热爱志愿服务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具备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基本素质,遵纪守法的社会成员,无论职业、学历、民族、信仰,进行注册后,都可报名参加社会志愿服务。
(2)单位招募。依托地区资源,从辖区企事业单位招募专业志愿者队伍,开展医疗司法援助,青少年辅导等义务服务。
2、人员注册与培训。
申请人提出申请,填写《xx街道志愿者注册登记表》,统一注册,颁发证书和徽章。适时组织开展志愿者培训,知识测试,对人员信息进行规范管理。
3、建队。
按照《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进行建队,7月10日前实现社区志愿者注册率占社区常驻人口8%以上;对注册志愿者按专业和特长进行分类管理,组建6支专业志愿者服务队。
四、志愿服务项目
结合学雷锋活动,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关爱他人即以关爱农民工、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四类人群为重点,关爱社会即以重点开展文明行医、医疗保健、扶危助困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关爱自然即以开展优美环境、文明习俗、护林爱绿、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
五、服务口号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六、志愿者活动
(一)志愿者专业服务
1、卫生医疗服务志愿者队伍
由辖区医护人员组成,为辖区居民提供专业的卫生医疗服务和健康咨询。
2、法律工作室志愿者队伍
由专业律师工作者组成,为居民提供法律培训、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为居民切实解决遇到的法律难题。
3、党员志愿者队伍
由我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党员干部及辖区退休党员干部组成,为社区建设提供志愿服务。
4、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
由派出所和街道综治办、司法所以及平安信息员和平安志愿者组成“社区矫正”志愿者专项服务队,针对社区刑满释放、两劳帮教人员精心开展各项教育矫正服务。
5、文明城市志愿者队伍
由街道干部、社区干部、驻区单位和辖区群众志愿者组
成,为文明城市建设提供志愿服务。
6、居家养老志愿者队伍
由街道干部、社区干部、辖区学校志愿组成,为辖区三无、孤寡、空巢老人及优抚对象,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籍等服务。
7、爱绿护绿志愿者
8、文体志愿者
(二)志愿者服务重大节会和大型活动
1、与市、区有关部门建立信息联系制度,及时掌握节会和活动信息。
2、根据具体节会和活动需求,本着量力而行、双向受益的原则,制定志愿服务计划,纳入节会和活动整体规划。
3、采取组织招募和社会招募相结合的方式,成立专门的志愿者队伍,对之进行系统的培训后,正式上岗服务。
4、认真做好服务期间的宣传和总结工作。
(三)其他社会公益服务
1、适时发现、寻找活动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2、根据区委、区政府、区文明办的统一安排和团区委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公益服务。
七、志愿者活动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街道办事处各科室、各社区把志愿服务活动列入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作为年底评优评先的
重要依据,做好宣传发动,动员所有的干部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同时,要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确保志愿服务有方向,展 示风采有舞台。
(二)做好总结和汇报。建立志愿者服务队活动登记和情况反馈制度。志愿者服务队每次服务活动后,要对活动情况进行总结,服务站站长对每次的服务效果提出评价意见,并将服务情况及时向志愿服务联席会和街道有关部门汇报。
(三)营造活动氛围。一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期间,要佩戴志愿者服务队统一标识,彰显辖区志愿者队伍的整体形象。二是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和宣传途径,大力宣传在志愿者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个人,不断增强干部群众参与的自觉性,扩大志愿者在社会各界的影响力。
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篇七)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的实施,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经学校研究,指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和实施的必修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是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时,应结合学生及当地实际,根据课程原则,科学确定本课程的内容总体框架,在此框架下实施相关的主题活动内容,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达成预期目标。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教研室,组织指定活动方案和阶段性实施计划,协调与家长、社区等有关部门机构的关系,领导活动的具体实施及学生活动的评价、考核、学分认定等工作,确保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主 任:
副主任:
成 员:
三、实施目标
我校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的主题是“走进生活,服务邹平,面向未来,促进发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服务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主要通过工农业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劳动教育、法制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吃苦耐劳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达到以下目标:
1.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2.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3.使学生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
4.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适
应环境的能力。
(二)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主要通过学生在本社区的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为社区的建议和发展服务,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助人为乐精神的教育,达到以下目标:
1.使学生关心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3.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善于沟通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4.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实施原则
1、综合性: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重视知识、经验和技能的综合运用。
2、实践性:强调体验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并养成实践意识,形成为终身学习,获得生存能力的综合实践能力。
3、活动性:强调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成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4、开放性:强调“开放”,努力做到教育时空的开放,组织形式的开放,教学要求与内容的开放,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开放,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估的开放。
5、自主性:强调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设计,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能力。
五、活动评价
1、评价原则:一是注重学生参与原则,二是关注学生过程体验原则,三是综合而全面原则,四是激励学生原则。
2、评价内容:一是参与活动的学时量与态度,二是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知识、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是活动的收获与成果。
3、评价形式:一是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二是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三是对书面材料或考试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四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
六、教学内容
社会实践包括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内容包括:国防教育、校内自我服务性劳动、校外学工学农劳动、社会实践基地参观考察活动及其他社团实践活动等。学校积极创设条件,整合校内外资源,协调设立多个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学校积极组建各类社团,多种渠道为学生打建开展实践活动的平台。
社会实践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根据需要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的,每组不少于5人。每学年总数不少于1周,三年不少于3周。活动后及时记录《xx一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国防教育、校内自我服务性活动、社会实践基地参观考察等班级统一记录,德育处确认;社团活动、学工学农、社会调查等小组活动,由活动小组记录,相关社团指导教师、家长、社区等签字盖章,德育处确认。活动记录及时上报,一学年统计一次。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