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

目录

税收心得精品

字典 |

2023-08-08 14:53

|

推荐访问

税收心得

【 liuxuequn.com - 实用资料 】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税收心得”,希望您能够持续关注我们的网站从而了解更多关于这个话题的内容。生活会赋予人不一样的感悟,我们有很多方式可以表达我们的感受。常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自信。

税收心得(篇1)

  今年5月份,非常有幸能在美丽的北戴河参加了全省地税系统税收分析培训班。在五天的时间里,认真聆听了各位老师精彩的课程,受益匪浅,自己对税收分析的内涵、方法及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税收分析理论水平进一步升华。

   一、我们现在的税收分析是税收经济分析,而不是简单的税收分析

  在参加培训班之前,所认识的税收分析是狭义的税收分析,仅仅是就税收论税收、简单的增减因素和税收进度分析相比。通过培训对税收分析的内容和范围有了更加广泛的认识:我们目前所说的税收分析是税收经济分析,不是简单的就税收论税收,不仅要分析税收增减、税收进度,还要对税收与经济(税源)、税收政策、税收征管的关联关系进行评价、解读与剖析。税收经济分析范围更加宽阔,内容更加丰富。现在税收经济分析的内涵是查找(增减收)原因、判断趋势、把握(预测)未来。

   二、税收分析人员,不仅要掌握税收、经济知识,还要时刻密切关注时势政治

  作为一名合格的税收分析人员,在学习掌握一定的税收、经济基础知识后,不要密切关注、跟踪宏观经济政策及当下的热点难点问题,并能与分析紧密相联。特别要重点关注全国、我省、各市、各县出台的一些有关影响经济、税收的政策,要有高度的税收敏感性,要把每项政策的出台和税收紧密联系起来,能够敏感认识到政策的出台可能对税收产生什么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税收分析更有科学性、预见性和说服力,才能取得各级领导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

   三、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税收分析,提高税收分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篇好的税收分析文章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撑,如果没有数据的支撑,分析文章论点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缺乏足够的说服力。税收分析不仅需要内部数据,还需要外部数据,而这些原始数据大多不能直接使用,需要进行加工整理。这些数据如果用手工手段加工整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是时效性较强的分析,等到我们将数据加工整理出来,其分析也没有了实际意义。如果我们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利用Excel的函数公式、Tras任务编辑功能进行数据处理,就可以大大提高数据加工处理效率和准确性,原来需要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处理完的数据,只要我们轻轻一点鼠标,几秒钟就能搞定,使税收分析工作更具时效性、指导性和预见性。

   四、进行税收分析

  要明确写作目的,理解上级要求在培训班上,计统处李处长多次强调,进行税收分析准确理解上级的要求,明确写作的目的,才能使用税收分析报告更加具备针对性,使上级能够及时掌握关注的情况,做好科学的决策,充分发挥税收经济分析工作的参谋助手作用,提高税收分析工作的影响和地位。

  税收分析培训班,短短五天,各位老师无私授课,拓宽了视野,掌握一些税收分析工作的技巧,自身税收分析理论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税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今后,我一定将培训中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工作中,不断提高税收分析工作水平。

税收心得(篇2)

  面对矛盾难题,要敢于化解。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尤其是在人的问题上。一定要充分认识问题存在的现实性,在改革中敢于较真碰硬,勇于逐个击破,以问题的不断解决推进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

  面对争论僵持,要敢于拍板。改革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选择,必须果断作出决策。很多事情一时看不出对错,这个时候,争论和讨论是避免不了的、也是应该有的。但是不能在争论和讨论中僵持下去,讨论之后该决定的必须要决定。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在改革中要大胆工作,要有魄力、善决断,说了算、定了干,发挥好主导作用。

  面对阻力堵点,要敢于撑腰。在改革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本级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支持下级单位完成好改革任务,从而打通关节、疏通堵点、破除阻力,全力解决好基层改革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只要对改革有利,只要符合原则立场,就要在基层需要时当好后盾。

  改革既是领导干部自觉自律的主动践行,更是对干部职工公心公道的积极引领。改革必然会涉及职责的调整、岗位的轮换,也必然会带来个人的进退留转,触及个人的切身利益。各级领导要主动自觉地服从改革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服从任务要求,不仅要做改革的参与者,更要做改革的支持者、引领者。

  要以用人之公,使干部对组织肯信服。改革时期干部的选用,不仅关乎干部的切身利益,更关乎组织在干部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各级领导在干部选用上要将公心贯穿于全过程和各环节,做到标准科学、纪律严格、程序规范、结果公正,真正通过用人让干部对组织信服、对结果满意,从而增强对改革的认同感。

  要以识人之明,使干部对领导能信赖。各级领导要多了解干部的特点和能力,多对干部加强疏导和引导,做到用人所长、人岗相适,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更好地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这对各级领导班子和每一个领导干部,既是公道公心的考验,也是能力水平素质的考验。

税收心得(篇3)

  继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国地税分家,各司所职,大大的鼓励和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效果显著。可以说国地税分家是时代的选择和产物,24年后再根据当前国情进行改革,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

  (一)方便纳税人缴税。以前纳税人缴税两端跑,费时费力费钱效率低。一次性能办理的事务需求跑好几趟。国地税合并后,纳税人可以一次缴纳完毕,方便快捷。

  (二)税收政策更好执行。合并前,纳税人面临国地税政策口径不一,执法多头查,办税两端跑,可谓是“疲惫不堪”“无处是从”。国地税合并后,政策统一,更好领悟,可以少办冤枉事,少走冤枉路。

  (三)缩减税务管理成本。现国地税两套人马,两处办公场所,各项办公费用都是双份的,而且存在任责重叠区,形成很多不必要的资源铺张。合并之后,大大收缩了管理成本。

  (四)精简职员,抬高办事效率。如今,县级国地税职员结构老龄化严重,加上钩上办税体例的不断跳级更新,电子办税的普及,国地税急需注入鲜嫩的血液,实现队伍年轻化,是适应办税体例信息化,电子化的必然选择。

  例如:x市很多年以前仍旧实行了“准国地税合并”的方式。如果你拨通x市税务局的电话,会听到总机小姐告诉你:“这边是x市税务局”。据称,x市是国内唯一国税、地税不分家的城市。x没有实行分税制的目的是为了承诺税务机构的精简和效率。现实的情况是,x在税种方面划分向来清楚,在全国一直是一个良好的典型。而x每年上交中央的税收一直名列全国榜首。

  x人对国税、地税不分家的做法一直非常肯定。他们总结税务不分家有三大好处:一是机构精简,办事效率高。二是纳税成本低。企业不需求同时跑两个地方交税,不需求接待两个税务局的追查,不会接受两个税务机关的培训。因此,x本地的财务职员对于哪些是属于国税,哪些是属于地税,不会去锐意划分。三是税务机关能保持政策的绝对性。

税收心得(篇4)

  一路改革,一路实践,一路思考。与会专家认为,40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的税收制度和税收工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各项税收改革不断推进,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历经40年改革发展,中国已经建立起与国际接轨并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增值税制度。”浙江省税务学会会长周广仁从制度沿革和管理实践两个方面对中国增值税改革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他认为,40年来,增值税征收范围、税率、税目、抵扣范围等基本税收要素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增值税的税收管理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而得到加强。经过40年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中国的增值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立了科学的税制,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第二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第三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国际贸易屡创新高。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营改增后,中国的增值税制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下一步,建议加快推进立法工作、降低并简并税率档次、清理完善税收优惠、实行彻底的退税机制、深化实施数据管税。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樊勇回顾了40年增值税改革历程,总结了改革特色和启示。他将增值税从1979年引进到目前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产品税和增值税并存阶段、生产型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阶段、消费型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阶段以及增值税扩围阶段。他指出,回顾过去40年可以发现,增值税收入规模不断扩大,计税方法不断完善,征税范围不断扩大。整个改革是渐进性的,这无疑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制度的良策。

  他将中国增值税改革带来的启示归纳为三点:一是改革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增值税之所以能够被成功引进并且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得益于满足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把握住了经济发展的脉搏。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进入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期,为了激发经济活力,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中国切合时宜地引入了具有税收中性优点的增值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为了应对经济下行的风险,中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由此确立了消费型增值税制度。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中国开始进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减税,营改增成为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总的来说,增值税从引进到不断改革、完善,都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做到与经济运行相契合,这是增值税在中国成功的关键。因此,在以后的改革中,仍要把握好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有效地实现税收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二是改革需把握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从中国增值税的改革历程中可以看出,改革是渐进性的,每一轮改革的成功为下一轮改革提供了助力,也为设计和实施改革积累了经验和技能,使得中国逐步建立起改革的基础。但同时必须注意到,渐进式的改革客观上会导致在具体税制设计上缺乏系统的思考和整体的考虑。因此,随着增值税的全面覆盖,必须要对其进行科学的梳理的和整合。三是改革既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又要与中国基本国情相适应。增值税作为从国外引进的税种,无论是在未来税率的简并、抵扣制度的完善、优惠制度的设计、退税制度的健全以及税收征管的加强方面,都应充分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改革方案,深入研究发达国家的税制设计。同时,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税收征管能力,不能照搬国外模式。

  所得税制度是现代财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与众多改革一样,40年来,中国所得税制度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从组织收入微不足道的税种成长为仅次于增值税的第二大和第三大税种。

  “始终服从并服务于整体改革需要是回顾40年所得税制改革的逻辑主线。”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综合处处长王海勇总结了所得税制改革的特点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他说,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所得税制经历了从创设、发展到逐步完善的过程,朝着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不断迈进。创设阶段即1978年~1993年,主要内容为外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建立。发展阶段即1994年~2002年,主要内容为企业所得税制度的统一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统一。完善阶段即2003年~2011年,主要内容为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的统一。所得税现代化建设阶段即2012年至今,主要内容包括努力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进程。他总结,就税制建设本身而言,中国所得税制改革体现出三个鲜明特点,一是充分参照了全球税制改革的宏观图景。二是总体坚持了结构性减税的政策导向。三是一直采用了渐进式改革的实现路径。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所得税制改革为保障政府财力、服务国家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面临一些挑战。展望新时代所得税制度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打造有竞争力的企业所得税制度,持续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所得税在国家治理中的职能作用。应以注重公平为价值导向,致力于为各类经济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企业活力,提高要素市场效力,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就具体政策来说,应聚焦鼓励科技创新的所得税制度.

税收心得(篇5)

  税收队伍建设一直是税收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税收队伍建设可以说是税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必须高度重视和投入。税收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廉洁高效、强化人才梯队的税收工作队伍,为税收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税收队伍建设中,政治建设是首要的。税收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国家税务总局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决维护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税收工作严肃认真,准确无误的开展。税收干部必须严格自律、廉洁自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刻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与腐败行为绝缘,确保税收工作公正、廉洁、高效的开展。

  税收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也是建设的重要方面。税收工作以税法为依据,要求税务人员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具备较高的法律知识储备以及良好的税收会计、财务等方面职业技能。税务人员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熟练掌握国家税制政策,提高业务水平,适应税收工作的发展要求。税收干部队伍应该注重技能培养、专业知识的扩充和建立多学科交叉的模式,为税收工作打造一支精湛高效、能够应对复杂局势的专业队伍。

  人才梯队建设是税收队伍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人才可以说是企业、组织、机构等各类实体的重要生命力之一。税收干部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除了需要有一定的基本素质外,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感、专业水平、团队协作能力等,能够在各类复杂情况下作出正确判断,适应各类财务合规要求,履行职责。因此,要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构建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保留、人才激励的完整体系,建立雄厚有力的人才基础,来保持其良好的竞争力。

  要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税收队伍,还需提升税收工作的整体素质。目前,税收工作发展的形势非常严峻,各类新型经济主体不断涌现,税收政策和相关制度不断调整,应对各类税务风险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困难。为了使税收干部更好的应对各类情况,从整体素质上提升税收人员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税收队伍要保持战斗力和创造力,必须具备灵活应变、机智决断、协调沟通、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等领导能力和突发情况应对能力,在各类场合都能够出色的履行职责和完成任务。

  总之,税收队伍建设应该紧紧围绕国家税务总局的工作要求,认真策划好税收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法制知识教育,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打造出符合现代税收工作需要的税收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税务工作,推进税务工作高水平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税收心得(篇6)

  改革不停顿,砥砺再出发。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为“十四五”时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确立了总体规划、明确了实施路径,是高质量推进新发展阶段税收现代化的动员令、任务书、集结号。各级税务机关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

  《意见》发出了高质量推进新发展阶段税收现代化的动员令。《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解决当前税收征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作出全面部署。这不仅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十四五”时期税收改革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而且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纳税人缴费人期盼部署实施的重大民心工程。《意见》的颁布实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税收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彰显了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必将推动实现税收征管改革从合作、合并到合成的突破,实现税收服务、执法和监管深度融合的突破,实现税收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突破,实现税收改革创新从渐进式到体系性集成的突破,为高质量推进新发展阶段税收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各级税务机关要充分认识《意见》出台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勠力同心、克难奋进,确保《意见》在税务系统深入推进、落到实处。

  《意见》明确了高质量推进新发展阶段税收现代化的任务书。《意见》从8个方面对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提出30条措施,明确了“十四五”时期高质量推进税收现代化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和责任状。一是以建设智慧税务为着力点,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在智慧税务建设中,要坚持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维护好纳税人缴费人合法权益,满足好纳税人缴费人合理需求;要坚持以发票电子化改革为突破口,持续降低市场主体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要坚持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建成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二是以深入推进“四精”为切入点,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税务执法要更精确,严格规范税务执法行为,推动从经验式执法向科学精确执法转变;税费服务要更精细,确保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全面改进办税缴费方式,持续提升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税务监管要更精准,推动从“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分类精准监管转变;税收共治要更精诚,凝聚更大合力为税收工作提供强大支撑。三是以“两提高”“一降低”为落脚点,确保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取得实效。“两提高”是指提高税法遵从度、提高社会满意度,“一降低”是指征纳成本明显降低。这是衡量《意见》落实成效的标尺,要继续对标对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的涉税指标,通过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在税务领域深入推行“好差评”制度,不断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意见》吹响了高质量推进新发展阶段税收现代化的集结号。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是一项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系统工程。《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履行职责,密切协调配合,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税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党建引领,主动积极作为,切实肩负起牵头组织实施职责;要加强统筹谋划,凝聚推进合力,争取有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支持指导,形成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良好氛围;要加强责任担当,细化任务分工,确保《意见》各项改革任务稳妥推进、见到实效。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全国税务系统要以落实《意见》为契机,推动新发展阶段税收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助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税收心得(篇7)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在《论法》中说:税收是国家的支柱。今天,中国被国际媒体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实验室,实现中国的治疗,税收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必不可少的。近期,根据上级安排,我学习了党领导下税收改革发展历史,下面,我谈谈学习体会。

  (一)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2015年《深化国税、地税征收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提出切实加强税务系统党的领导,2018年《国税征收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和2021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管理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改革的首要原则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在税务体系积极探索构建纵合横通强党建机制体系的过程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税收征收管理改革顺利推进的胜利法宝。在“合作”时代,税务总局党组构建税务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新格局,明确提出把加强党的领导体现在税收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有效推进了国税地税机构“合作”。

  在“合并”时代,机构改革一声令下,全国各省市县税务局党组改为联合党委,并在完成机构合并后全部改设为党委,强化了税务系统党的全面领导。在税务总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国税务体系上下同欲,改革势如破竹,势如虹。在“合成”时代,税务总局党委将深入推进税务系统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纵合横通强党建”机制体系,推动税务系统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无论是以往税收征收改革中的制度保障、先驱领导,还是铁面执行纪律的护卫,税务系统党的建设、全面严格的党都在一次压力测试和集中检查中提出了合格的答案。

  (二)始终为国家治理服务。立治有体,施治有序。现代化税收征管体制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在税收征管改革的保障下,近几年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进一步发挥——

  几年来,税收收入从2015年的11.06万亿元(扣减出口退税,

  同)增加至2020年的13.68万亿元,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财力保障,而组织收入工作的有效开展与高效运转的征管体制是分不开的。

  几年来,从结构性减税到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十三五”时期新增减税降费超7.6万亿元,税收征管则是各项减税降费措施及时落地的保障。同时,税收征管改革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有力支持了创新驱动等国家战略的实施。

  几年来,税收征管能力持续增强。从对纳税人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建立自然人税收管理体系,到构建电子税务局、金税三期上线,税收征管能力不断增强,税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水平持续提升。

  几年来,税收大数据的运用日臻完善。运用税收大数据实施精准征管,开展经济分析、服务决策,同样是税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体现。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税务部门提升挖掘、分析税收大数据能力,全年形成2万多篇有分量、高价值的税收分析报告,有效服务决策,对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税收,一头连着“政”,一头连着“民”。“以人民为中心”是现代化治理的价值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坚持为民便民,让纳税人缴费人有更多获得感始终是改革的动因、基础与目的所在。

  从合作到合并再到合成,税收征管在一次次改革中完成超越。从2016年国税、地税在服务、征管、稽查等8个方面有序开展合作,一厅通办、一窗通办逐步推开,到2018年国地税机构合并,2019年实现原国税、地税两套金税三期系统并库,2020年“非接触式”办税成为常态……如今,“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清单已达214项,覆盖纳税人端征管业务事项的90%以上,其中203项可全程网上办,基本实现了“服务不见面,时刻都在线”;如今,税务行政审批事项已由2015年的87项减少至目前的6项,取消了61个税务证明事项;如今,我国已顺利完成个人所得税第一次并有序推进第二次年终汇算,实现95%以上优惠事项“免备案”,正常退税业务实现8个工作日内办结……办税缴费,正变得越来越简便。

  改革赋重任,无日不趋新。站在“十四五”开局的起点,税务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税收征管改革不断深入,推动税收事业不断前进,迈步从头越,书写新篇章。

税收心得(篇8)

  中国税收发展的逻辑特征可以归纳为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和现代化4个方面。其中,税收的市场化发展特征,不仅体现在税制改革的实践层面,还体现在税收理论层面。税收的国际化发展不仅体现在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税制的完善,还体现在国际税收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税收改革发展,可以讨论的内容很多。通过研究五次税制改革、税收征管法的制定与完善、“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金税工程”、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中国承办“第十届税收征管论坛大会”等12个重要事项,笔者认为,中国税收发展的逻辑特征可以归纳为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和现代化4个方面。

  税收的市场化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的核心是市场化改革,中国税收改革实际上也是以市场化改革为主要线索。

  就企业所得税而言,20世纪80年代初涉外税制初步建立,1980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1981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由于涉外税制主要面向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因此税制设计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很强的市场化特征,确立了中国税收改革的市场化起点。而就国内改革而言,1983年和1984年分两步实行利改税,试图规范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1991年两部涉外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对外资企业统一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与此相适应,中国于1994年实施综合性税制改革,统一了内资企业所得税;2008年“两法合并”,进一步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这一改革过程充分体现了企业所得税发展的市场化特征。

  就增值税而言,几十年来着力构建现代型增值税税制的改革逐步深化,1984年对部分产品试行增值税;1994年税制改革取消容易产生重复征税的产品税,同时对所有货物征收增值税;2009年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税制;2012年开始营改增局部试点,到2016年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以及此后的简化税率,都使中国增值税税制更加规范,征收范围更加广泛、抵扣链条更加完整,消除重复征税更加彻底。增值税税制的中性特征有利于社会分工,是一个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税种。

  中国税收的市场化发展特征,不仅体现在税制改革的实践层面,还体现在税收理论层面。在理论上,中国学界对税收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反复过程:从改革开放以前的“税收无用论”到改革开放初期扩大税收作用的“税收万能论”,再回归到1994年税制改革后比较客观、辩证地认识税收作用的“相机调控论”,折射出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不同认识。回顾历史,中国40年来的税制改革市场化特征十分明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税制越来越完善。

  税收的国际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意味着生产要素跨境流动的日益便捷,意味着税源国际化。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引起国际税收竞争,即为争夺生产要素而竞相降低流动性税源的税负,表现为所得税税率的世界性下降趋势;税源国际化需要税收征管的国际合作。中国的税制改革正是在国际税收竞争与征管合作快速发展的国际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深受世界税收发展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国际化特征。

  首先体现在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企业所得税税制和增值税税制的完善。就企业所得税而言,伴随企业所得税税率世界性下降趋势,中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也逐步下降,从两步利改税的55%,下降至1994年税改的33%,再下降至2008年“两法合并”的25%,与国际趋势相吻合。

  就增值税而言,其出口退税、进口征税的消费地原则等能够有效避免国际重复征税,不阻碍产品、服务的跨境自由贸易,是一个符合国际化发展趋势的税种,这也是增值税迅速在全世界普及并日益规范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中国引入增值税税制并通过不断改革日益规范,不但较好地解决了国内重复征税问题,更重要的是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中国税收的国际化发展还体现在国际税收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税收管理经历了涉外税收管理、传统国际税收管理到现代国际税收治理的发展过程,中国也从国际税收规则和管理的学习者逐步向重要参与者和一定程度上的引领者转变。特别是2013年9月二十国集团(G20)圣彼得堡峰会批准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行动计划,由G20国家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发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自主共同参与的国际税收改革启动以来,中国借助G20、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国际合作平台和“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国际税收改革,促进改革成果的实施与推广,成为国际税收规则制定修改和管理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

  税收的法治化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实际上,在改革开放之初涉外税制的建立,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3部税法的制定与实施起步的,可以说是中国税收法制化的起点。从国内税收的发展来看,中国税收法治化的进展脉络清晰:1982年制定新宪法,第五十六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1984年、1985年全国人大两次对国务院制定税收条例进行授权,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改革工商税制发布有关税收条例草案试行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的决定》确立了国务院制定税收条例的权力;199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并多次修订完善,体现了程序法法定;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201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明确规定:“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并对授权立法作出限制,规定:“授权决定应当明确授权的目的、事项、范围、期限以及被授权机关实施授权决定应当遵循的原则等”;2015年中央审议通过《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实施意见》,明确开征新税的,应当通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相应的税收法律,提出力争在2020年前完成税收法定原则的改革任务,将税收暂行条例上升为法律或者废止,并对2020年前完成相关立法工作作出安排。此后税收立法步伐明显加快:2016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并于2018年实施;2017年将烟叶税、船舶吨税由条例上升为法律等。

  总体来看,中国的税收法治化,在实体法方面所得税进程较快,流转税相对滞后;程序法方面征管法的发展体现了税收法治化的进步。但税收法定应当落实到何种程度,譬如税收优惠政策是否应当纳入税收法定范畴等,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税收的现代化发展

  2013年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税收现代化的总目标,即逐步建立“完备规范的税法体系、成熟定型的税制体系、优质便捷的服务体系、科学严密的征管体系、稳固强大的信息体系、高效清廉的组织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税收现代化。”将税收现代化归纳为税法、税制、服务、征管、信息、组织六大体系的现代化。

  现代化并不是一个新词汇。我国从建国初期就开始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四个现代化”,当前又在提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但什么是现代化?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现代汉语词典》对现代化的定义是“使具有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水平”。但是,现代化不只是科技现代化,还应包括经济现代化、生活现代化等更丰富的内容,该定义也反映了现代化的实质: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用通俗的话说,现代化就是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显然,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所强调的是先进性,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先进性。因此,税收现代化可以理解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最优税收”,实现税收现代化就是在现有认知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建立最优的税法体系、税制体系和(大)征管体系(包括服务、征管、信息和组织体系)。“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金税工程”和“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反映了税收征管服务、信息和组织体系的现代化。而上述的税收市场化、国际化和法治化发展,可以说是税制现代化、税法现代化的体现。换言之,中国税收40年的发展过程,从总体来看,实际就是税收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税收心得(篇9)

  税收是国家实现政治和经济职能的一种有效的工具。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税法的影响也无处不在。从本专业的角度来看,税收主要表现在所得税会计的调整方向上。如果很好的了解和运用税法,对企业的成本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税收的不适应性和不完善性也逐渐表现出来,所以学习税法不只在其作用上有必要性,对其的不断变化也应该时刻关注。因为国家通过税收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以通过税收的变化可以看出市场经济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的导向。

  经过一年的税法课程的学习,了解了税法的本质。在税法的变动和对专业的影响方面有些许心得体会。

  税法的发展是多重兼顾的,其立法的基本原则是符合人民意愿,适应多元化社会的规范。税收是工具,不可随意附加职责,所以税法的变更是可以多元化的表现出社会经济状况的。虽然税法有政治趋向性,服从于国家政策的变更,但总体上看,市场经济的影响是主要的因素。自从入世以来,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内市场对外资进一步开放,内资企业也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税法在宏观调控中起很大作用,近年来由于市场因素的复杂性,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已不容忽视,而且针对各种性质的企业在市场上要求同等地位,税收的变更已经刻不容缓。从会计方面看来,会计是税法影响的反映者,所得税在其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得税只是针对内资企业而言,由于其对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年限、费用划定范围等和会计上相比有所不同,对企业成本控制、利润核算都有很大的影响。国内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不以所得税法核定,所以从会计的反映上面看,企业核算不能统一,在市场的竞争上也有失公平。国际经济市场的税法准则给中国市场带来范本,对中国的宏观调控也有启示作用。所以,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繁荣中国经济,税法的变更也是必然的。这也是税法稳定经济、维护国家利益职能所要求的。时刻关注税法变化是学好税法和应用税法的关键所在。

  今年3月6日,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此法将于08年1月1日实施。这次企业所得税统一是我国整体税制改革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税制建设发展的自然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追求利润最大化。但不是税前利润最大化,而是税后利润最大化,因此,企业所得税是影响企业税后利润水平的重要因素。而“两税合一”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统一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建立,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完善,这体现了税法配置资源和宏观调控的职能。而且“两税合一”的规定使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所占份额不断下降。通过适当降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有利于增加企业和居民的收入,提高使用效益,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近阶段的“两税合一”仅仅是税法变动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代表性例子。它统一了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法,适当降低了税率。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一项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制度走向成熟、规范的标志性工作之一。从此次税法变革出发,会计的所得税处理方法也将有相应变动,了解税法动向对会计专业的学习有辅助作用。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税务是无处不在的。作为一名公民面对这项具有政治和经济双重意义的义务时,应该持积极的态度。认真学习税法、时刻关注税法不但可以维护自身的权利、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把握对经济动脉的敏锐度,提高信息利用率。

税收心得(篇10)

  税收队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税收队伍建设是维护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为此,我国在税收队伍建设方面一直进行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理念信念要牢固

  税收队伍的建设首先要有坚定的理念信念,即把税收工作看作是国家的重要职责,把打击税收违法行为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只有理念信念牢固,才能在工作中始终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为实现税收工作的目标而不断付出努力。

  二、业务素质要过硬

  税收工作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税收队伍建设必须强调业务素质的提高。在实现税收工作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有高水平的管理、财务和法律知识,同时还需具备较强的交流、协调、沟通和谈判能力。税收队伍建设应该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专业技能,保证税收队伍的业务素质。

  三、服务态度要亲和

  税收工作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其满意度直接影响对税收工作的信任和支持程度。税收队伍建设应该重视服务态度,以亲和、细致的服务态度,满足纳税人的合理需求,增强纳税人对税收工作的信任感。同时,税收队伍也应该拥有一种积极上进的进取精神,不断完善自我,推进自我发展。

  四、全员参与要有机

  税收队伍建设应该全员参与,形成学习、交流、展示和交流的良性循环。公司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对有效提高税务工作业绩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奖励,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公司也可以通过联谊活动、沙龙讲座等不同方式,扩大员工与税务之间的交流,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和协作,推进税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创新发展要持续推进

  税收队伍建设要不断推进创新发展,引进前沿技术和管理体系,提高税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例如,通过新型税务信息化应用提高税务管理的现代化程度,使税收队伍在数据、情报、智能化等方面达到新的高度。同时,建设创新型税收队伍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可为其注入新的动力。

  总之,税收队伍建设是国家重要职责之一,必须持续推进,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贡献税收收入。只有通过全员参与、理念信念牢固、业务素质过硬、服务态度亲和、持续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不断提升,我们才能建设出一支高素质、高效能、高服务质量的优秀税收队伍,保障国家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税收心得(篇11)

  3月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税收征管现代化,尤其是为推进“十四五”期间的征管改革,勾画出一幅清晰的新蓝图。

  《意见》把握了现代税收征管的历史发展趋势,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税收征管实践的经验总结提升,也是对现代税收征管理论,尤其是知识体系的丰富和拓展。概括来看,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引入新的税收征管理念

  科学有效的管理活动应建立在一定的管理理念基础上,税收征管也不例外。不论是从发达国家,还是从我国的征管实践来看,征管理念都经历了从监督管理型(强调管理即是监督打击)到服务管理型(强调管理即是服务)的转变。

  在税收征管中,单纯的“经济人”或“社会人”假设可能有失偏颇,基于“复杂人”或“自我实现人”假设可能更符合客观实际。基于后两个假设所做出的税收遵从风险金字塔模型(即ATO模型),将税收执法和税收服务一同纳入税收管理框架,并依据纳税人遵从类型的分布状况在执法和服务间动态配置管理资源,因而在国际税收征管实践中得到较广泛认同。

  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要求将“为纳税人缴费人服务”作为征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意见》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出发,继续对优质高效的智能化税费服务作出部署,同时,充分考虑税收征管环境面临的复杂性、多样性、易变性和管理对象的差异性等客观实际,强调执法和监管的重要性,提出将税收服务、执法和监管深度融合,强调寓执法、监管于服务之中。《意见》将党的执政理念和客观实际相结合,引入新的税收征管理念,不是仅仅突出监管或服务单一方面,而是强调两者都应兼顾,不可偏废。这有利于有限税收管理资源在执法、服务和监管间实现合理的动态配置,为实现大幅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明显降低征纳成本的改革目标提供政策决策依据。

  构建新的税收征管内容体系

  税收征管体系,是由税收征管活动中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科学严密的税收征管体系是税收征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经多次税收征管改革,每次改革都不同程度推进和改进了征管体系的不同方面,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征管体系的内涵及相互作用关系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或系统的阐述。

  梳理《意见》内容可以看出,征管体系包括执法体系、税费服务体系、监管体系、共治体系和组织体系等。《意见》还对每一体系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进行了阐述。《意见》提出了涵盖风险提醒、违法追究、全过程智控内容的税务执法体系;涵盖“线下、线上、定制”服务方式的税费服务体系;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风险”监管为基础的税务监管体系;涵盖部门协作、社会协同、司法保障和国际合作内容的共治体系;涵盖机构职责、人员能力、绩效管理内容的组织体系;还提出要通过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实现将税务执法、服务、监管深度融合、高效联动等。

  《意见》对新的税收征管体系的构建,统一了社会各方面对征管体系这一重要税收管理概念的认识,为税收征管的理论拓展、改革创新界定了清晰范围,也为推动我国税收知识体系,乃至学科体系的构建作出了贡献。

  提出新的税收征管目标体系

  征管目标是税务机关依法组织收入过程中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征管目标体系由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甚至不同岗位的目标组成,包括宏观层面的战略性目标、策略性目标,也包括微观层面的方案、任务等。不同目标激励或引导组织行为,相互联系,并作为标准可用来衡量实际的绩效。

  《意见》提出“大幅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明显降低征纳成本”的宏观目标。与过去的目标相比,一是将“社会满意度”列入税收征管目标,意味着税收征管目标已经从经济性考量扩展到社会性考量,反映出税收治理已经从经济性治理上升到国家治理范畴;二是用“大幅提高”“明显降低”突出我国税收征管水平在未来的更大“进步性”,反映出税收征管改革将从渐进式发展过渡到跨越性发展。

  《意见》创新性提出“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的“四精”策略性目标。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层次是个性化,“四精”涵盖了上述三个层次,是税收征管科学化的最新阐述。

  《意见》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税务执法要做到“无风险不打扰、有违法要追究、全过程强智控”;税费服务要实现“线下服务无死角、线上服务不打烊、定制服务广覆盖”;税务监管要做到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风险”监管为基础。

  《意见》还提出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到2022年,在税务执法规范性、税费服务便捷性、税务监管精准性上取得重要进展;到2023年,基本建成税务执法新体系;到2025年,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功能强大的智慧税务。

  《意见》提出新的税收征管目标体系,将凝聚力量,对进一步的征管改革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也是对税收知识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蕴含新的税收征管模式

  税收征管模式是指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等资源要素的有机组合,所形成的相互协调、具有整体性特征的管理范式。

  好的管理模式的重要标志是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税收征管模式不能一成不变,应适时通过不同的管理要素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推动力,以适应税收制度改革,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提出的挑战。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我国对税收征管模式的探索主要基于税收征管程序的不同组合变革。例如,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员进厂、各税统管、征管查合一”专管员管户模式;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征、管、查”分离模式。上述征管模式都较好地适应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税收制度改革,为加强税收征管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新发展阶段,税收征管将面临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新的改革任务,《意见》适时提出“着力建设以服务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以发票电子化改革为突破口、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的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税务,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已经不是简单地通过“征、管、查”三要素组合对管理模式的探索,实质上蕴含新的征管模式,即通过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实现将税务执法、服务、监管、共治乃至组织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新的税收征管模式更加突出了问题导向(针对执法不尽规范、精确,服务不尽精细,监管不尽精准,共治不尽协调的问题);目标导向(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结果导向(大幅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明显降低征纳成本),并将问题、目标、结果合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推进税收征管高质量发展的思维导图和方法路径,也是进一步深化征管改革的基本遵循。

  指明新的税收征管信息化方向

  税收征管信息化是指将信息科学技术应用于各项税收征收管理中的应用活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化有助于解决征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这一根本征管难题,不仅能大大提高税收征管效率,还能推动征管制度、征管模式创新,创造性地解决税收征管中的难题。例如,金税工程较成功地实现了增值税凭票抵扣的税制设计;个税APP成功解决了千万级纳税人群体的首次个税综合申报。

  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提升的最主要客观因素,没有信息处理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税收征管的现代化。我国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步,经历了系统化(从单机应用到系统集成应用)、网络化(从局域网到广域网;从有线到无线)、平台电子化(从征收大厅、电子税务局到云税务平台)的过程,信息化范围覆盖税收征管的各环节,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取得长足进步。

  《意见》在总结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适时提出要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为税收征管信息化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数字化(而非数据化)是信息化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实现智能化的技术基础,通过税收征管数字化的不断升级以实现税收征管智能化必定是未来税收征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意见》提出税收征管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意味着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将从电子化跨越到自动化、智能化进而智慧化阶段,这将为贯彻新征管理念、实施新征管模式提供技术保障,也将为新一轮征管创新提供新动力。

  综上,《意见》充分把握了税收征管面临的新发展阶段,引入了新的征管理念,构建了新的征管体系和征管模式。可以预见,这张“蓝图”的成功实施,将标志着我国税收征管现代化基本实现,标志着我国税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迈入国际领先水平。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实用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qun.com/a/5071721.html
延伸阅读
七夕节马上就要来了,在这个浪漫的节日里,大家都会送鲜花给自己的心爱的人。根据大家的需求,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七夕节花店贺卡文案”,可供大家参考与借鉴,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七夕节花店
2023-08-08
加入五一抢购,尽享海量优惠,享受美食的无限魅力!~~你是否在收集类似的相关句子呢?请你阅读我们辑为你编辑整理的《关于五一劳动节的说说108句》,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1、赶海是一
2023-08-08
1.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不再年轻了。2.曾经的懵懂与天真如今只能成为回忆。3.80后的我们,曾经是年少风华,如今已渐渐走向成熟。4.踏入中年,纷纷承担起家庭与事业的压力
2023-08-08
1.开学季,轻松出行,带上我们的书包,让你的校园之旅更加便捷!2.时尚设计,耐用材质,选一款我们的书包,让你在新学期中焕发自信!3.开启新学期,拥有一款舒适负重的书包,让你的背包变
2023-08-08
青春是蓬勃进取的象征,是奋斗的黄金时期,我告诉自己:我不想一辈子做一个空虚平庸的人,每走一步都要稳扎稳打。~~你喜欢这些短句吗?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励志工作的句子正能量简短分享(
2023-08-08
现在编辑向大家推荐的是“社团心得”。当我们通过不断反思,对某些事情有了新的启发时,将这些经验记录下来便成为了一篇非常不错的心得体会。这样的心得体会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相
2023-06-11
写心得体会时需要结合个人的主观和客观体验,这样才能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为什么要写心得体会呢?或许是因为我们想通过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和收获,也可能是希望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
2023-07-25
我们建议您看一些与“厨房心得”相关的优质文章,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该主题。因为在我们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的思维方式会随之变化,所以现在是时候记录下我们的体验与感悟。撰写这些心得体会可以
2023-06-18
建材销售心得【篇1】为了更好的开展整治工作,我镇整治小组掌握了本辖区建材生产企业、销售门市部的基本情况,制定了《回龙镇建材企业基本情况统计表》,以及《回龙镇机砖生产企业驻厂质量、价
2023-08-04
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事,但确实能深深触动我们的内心。不妨抓住这个机会,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心得体会就是将所见所闻进行简单而深入的总结。本文专注于探讨“名人心得”相关的话题,但
202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