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分析报告 篇1
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产业主导,全面发展”的总战略,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全市产品质量水平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一)产品质量水平。xx年,全市质量监督抽查重点工业产品7大类53种561批次,涉及生产企业487家,覆盖全市11个县(市)区,生产企业合格率为92.81%,同比上升了0.31%;监督抽查问题发现率为7.7%;不合格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车用柴油、建材、银饰品、木家具、服装和棉絮制品等。
(二)产品质量监管。新(换)发工业生产许可证5张。组织检查获得资质认定证书的检验检测机构10家次、责令整改40余项次,查处资质认定证书超期出具报告案件1起;组织检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20家次,查处冒用认证标志案件1起。重点开展“黑心棉”、“地条钢”集中整治行动、“两节两会”、农资、电线电缆、汽车及配件、汽柴油、日用消费品、建材产品、特种设备等共计14项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680人次,检查企业235家,查处各类质量违法案件51件,其中查办大要案件2起。建立健全受理登记、批转处置、书面反馈处理制度,xx年12365平台受理投诉65起、举报38起,理解咨询55起,xx年举报、投诉按时处理率100%,群众满意率100%。在局网站设置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质量信息,录入企业质量信用信息数据498条。22家企业获质量信用等级A级以上证书(见附表1),同比增长17%。
(三)产品质量发展。建立质量(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召开会议研究质量工作9次,安排部署品牌建设、质量考核、市长质量奖评定等工作。完善质量奖励机制,提请市政府修订了《郴州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质量奖励从10万元提高到30万元。市财政对质量工作经费保障予以倾斜,拨付质量奖励和工作经费1020万元,同比增长24%。指导3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模式,2家企业荣获市长质量奖。开展品牌创立工作,31个产品获湖南名牌称号(见附表2),占全省湖南名牌总数的10%,位居全省前列;新增湖南名牌产品26个,同比增长30%。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荣获29项全省优秀“QC”成果,同比增长52%。深入开展“质量月”、“安全月”等形式多样、资料丰富的群众性质量活动,发放质量安全宣传资料3万余份,群众参与人数达2万人次,同比增长17%。
(四)产品质量基础。实施标准化战略项目22项(见附表3),其中成功申报标准化示范区和试点项目共4个(国家级1个、省级3个);2家省级标准化服务业试点经过验收;2项地方标准获得批准立项;1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7项地方标准成功发布;2家企业的2项产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获得采标证书。全市年内新增获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证书160张,增幅107.4%;新增自愿性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69张,涉及企业(组织)156个,证书数增幅为114.7%。全年完成220家单位强检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备案,检定强检计量器具86617台(件),强检率达100%,依法管理计量器具11361台(件)。重点加强电子秤、医用计量器具、加油机、出租车计价器等计量器具的免费检定。对27家集贸市场、231家医疗机构、88家乡镇医疗单位、375个加油站的计量器具实施免费检定,检定合格率90%以上。指导28家检验检测机构完成管理体系转版、20家检验检测机构实现本事扩项、11家检验检测机构复查换证和桂阳县检验检测机构“七合一”整合工作;全市获资质认定证书检验检测机构88家,其中国家级质检中心2家、省级质检中心3家,年内新增检验检测机构6家。
(一)产品质量有待提高。xx年,全市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产品合格率较下降了1.27%,问题发现率上升了1.3%。究其原因,一是部分企业主质量安全意识差,未认真落实进货验收制度或缺乏检验手段,也未进行委托检验,忽视了检验环节。二是企业片面追求利益,在生产过程中过分降低成本,生产工艺存在缺陷。三是少数行业发展过快,使得市场乱象丛生,原料以次充好。四是部分企业对国家法律法规不熟悉,生产过程管理不到位,导致产品质量偏低。
(二)质量基础有待提高。主要表此刻,一是企业标准化意识淡薄、标准化技术人才匮乏、标准竞争力不强。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企业对标准化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认识不够,主导或参与制修订标准的本事和进取性不高,一些国标行标主要由传统有色金属产业来主导或参与制修订,标准延伸和普及面不深不广。二是县级局技术机构检验检测本事明显不足,部分县局质检机构未延续资质,大部分县局质检机构未研究本事扩项,现有检验检测本事远远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主要原因是运行机制不活、检测设备投入不足,技术人员配备不到位。
(三)质量监管有待加强。主要表此刻,一是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基层基础工作较为薄弱;电梯故障问题比较突出,用户投诉较多,xx年电梯投诉127起(同比20减少了32起),主要原因是人机比矛盾日趋突出。特种设备每年以15%以上速度增长,此刻用设备达19000余台套(不含气瓶),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共45人,现有监管力量已很不适应特种设备数量快速增加的需要。二是执法检查、抽样巡查等日常工作的开展受影响。主要原因是自年年底车改后,稽查支队只保留1台车作用车,而要承担着北湖、苏仙两区的行政执法及12365投诉举报平台的管理工作,工作量大面广,车辆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工作开展。三是认证监管力量有待加强。主要原因是市局仅有2名人员,还担负科技工作;县级局监管人员缺少,工作基本停滞。
(四)主导产业有待优化。石墨、宝石、电子等产业中小企业大多未建立质量检验室,全凭生产经验进行生产控制,存在极大的生产风险隐患。一旦生产原料原因或不可预计的生产事故,产品质量将无法保证。大多企业科研投入不足,生产配方、工艺技术停留在最初建厂时水平,产品质量等级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横向合作,为了抢夺市场资源相互压价,恶意竞争,不利于产业发展。造成产业不优的原因是政府部门对主导产业的发展引导不够,产业技术指导乏力,缺少专门的公共基础技术科研机构。
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一个关键,同时也是一个短板。根据我市实际质量状况,为全面提升我市产品质量水平,要着力做到“四个抓”。
一是抓实主体职责。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质量发展的主体。质量出问题,根子在企业。要推动企业全面履行质量主体职责,严格产品设计、生产、流通、销售和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监管,哪个环节发生质量问题,就由哪个环节的生产经营者负第一职责。提议将质量工作纳入本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提上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创立质量创新基金组织,运用财税等政策鼓励质量创新,将标准、品牌或者质量管理列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专项,实行补贴。
二是抓质量提升。就是要促进质量提档升级,大力提高质量供给水平。具体地讲,就是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要抓住主打产业、主打产品,深入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要认真研究本地区质量状况分析报告,找准制约产业发展的质量问题,如组织开展区域整治、技术攻关、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逐一提出技术解决方案,构成拳头产品,打造知名品牌。
三是抓强技术基础。就是要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着力建设高水平的计量基准体系、标准体系、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提高它的整体水平和支撑本事。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检验检测平台、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等质量基础平台的政策支持,建立完善一批质量支撑平台。要引导支持企业广泛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推广卓越绩效管理、精益管理、六西格玛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要发挥优势企业引领作用,推动骨干企业成为国际标准的主要参与者和国标行标的实施主体。
四、严抓质安监管。推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职责示范创立工作,强化企业自主管理意识,解决人机比矛盾突出问题。推进电梯物联网监管平台建设,提高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本事。加大老旧电梯治理力度,建立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制度和大修、改造及更新经费筹措机制,落实大修、改造或更新,消除老旧电梯安全隐患。建立电梯制造、维保、使用管理单位“黑名单”制度,构建以电梯制造单位维保电梯为主的维保体系,提升电梯安全监管水平。
品质分析报告 篇2
履历中最普遍的错误就是将履历变成一份枯燥乏味的职责责任清单。许多人甚至会用他们公司的工作守则作为改善履历的指南。
创建一份履历是对上述剩余部分的删节,你不该仅仅叙述必需的信息,还要说明你的每个公司的不同经历。要提供公司怎样因你的表现而大获其利的具体例子。当彰显自己的成就时,请问自己以下问题:
2、你是怎样比别人更好地完成工作的?
你或你的团体所面临的是怎样的问题或挑战?你是怎么样克服困难的?你努力的结果怎么样?公司怎样从你的表现中获利?
3、你是否因为你的表现而受到奖励,赞誉或者晋升?
许多候选人在履历的开始部分的目标叙述时就让人兴趣寡然。最糟糕的目标叙述一般是这样开始的:“一个具挑战性的职位不仅让我有机会为公司做贡献而且也给我以成长和进步的机会。”这样的叙述早已用滥掉了,而且太过平常,浪费了宝贵的履历空间。如果你正在写履历,试试用小纸条来代替目标叙述,在小纸条上你可以说说你的工作或你专长的领域。
太多的人想把他们的`经历压缩在一页纸上,因为他们曾经听说履历最好不要超过一页。当将履历格式化地缩到一页时,许多求职者就删除了他们给人深刻印象的成就。反之亦然。就拿那些在履历上用几页纸漫谈不相干的或者冗长的经历的候选人来说,看的人很容易就会觉得无聊。所以,当你写履历时,试着问自己:“这些陈述会让我得到面试的机会吗?”然后,仅仅保留那些会回答“是”的信息。
决定其篇幅的因素包括有职业、企业、工作经历、教育和造诣程度等等。最重要的就是,履历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能够推销该候选人。
履历是商业沟通的形式,它应该是简洁和被正式书写的。它不应该出现“我”的字样,且尽量少用冠词。试看一例:
陈述:我已经开发了一种新的产品,它使销售额增加了200万,使部分销路总量增加了12%.
应该写成:新开发的产品使销售额增加了200万,使部分销路总量增加了12%.
品质分析报告 篇3
产品质量检验项目包括甲醛含量、外底耐磨性能、帮底剥离强度及外底硬度等。抽查的98批次样品中,经检验,不合格样品10批,不合格率10.2%,88批次样品合格,合格率89.8%,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外底耐磨性能。
本次检测98批次样品中,未检出样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0。
耐磨性能是表征鞋底是否容易磨损的指标,是鞋类检测的核心指标。
本次监督抽查中有10批次样品耐磨性能不合格。相关信息请点击以下链接:
jsqts.govzjxxReadAttachFile.aspxAttachID=192bea3f-2a7c-4948-8429-b794b98c8fcd
按照QBT4331-2012《儿童旅游鞋》标准要求是使用耐磨试验机,用旋转的钢磨轮在外底平整处进行20分钟磨耗后测得的磨痕长度要小于14mm,如果按照GBT15107-2005《旅游鞋》的合格品标准则应小于12mm。本次监督抽查中发现有10批次样品外底耐磨指标不合格。标准要求要磨20分钟,有部分样品仅仅只磨了5分钟磨轮就完全陷入鞋底中。
该项目按照QBT4331-2012《儿童旅游鞋》标准要求是“帮底剥离强度应不小于40Ncm”。本次监督抽查中所有样品的帮底剥离强度均合格。
该项目按照QBT4331-2012《儿童旅游鞋》标准要求是“外底硬度应不小于40绍尔A”。本次监督抽查中所有样品的外底硬度指标均合格。
本次抽查的98批次样品中,有71批次标识标注存在问题,不贴合率72.4%。
1、未标注生产日期。本次监测98批样品中发现有59批样品内包装(含吊牌)上未标注生产日期,不贴合率60.2%。
2、未标注货号。本次检测98批样品中有48批次样品鞋上未标注货号,不贴合率49.0%,5批次样品内包装(含吊牌)上未标注货号,不贴合率5.1%。
3、未标注三包规定。本次监测98批次样品中有10批次样品未标注三包规定,不贴合率10.2%。
4、未标注材质。本次监测98批样品中发现有9批样品未标注材质,不贴合率9.2%。
5、执行标准未标注或标注错误。本次监测98批样品中中发现有7批样品未标注执行标准,不贴合率7.1%。
6、未标注产品名称、质量等级、颜色等。本次监测98批样品中发现有7批次样品未标注产品名称,不贴合率7.1%;有6批次样品未标注质量等级,不贴合率6.1%;有1批次产品未标注颜色,不贴合率1.0%。
抽查的98批次样品中,经检验,存在问题的样品有7批,不贴合率7.1%,91批次样品没有发现问题,总贴合率92.9%,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粘扣带抗疲劳性能和重金属铅。
本次监测由于部分样品没有粘扣带,部分样品刺毛部分过小,无法检测,所以最终考核样品71批次,在监测的71批次样品中,重复开合前剪切强度、重复开合前后剥离强度指标监测均贴合要求,有5个批次重复开合后剪切强度指标不贴合要求,有部分样品在经过5000次开合后剪切强度竟下降到了仅有35kPa。
本次监测中经过检测发现,粘扣带的剪切强度在重复开合5000次前后变化幅度比较小,基本在10%-30%左右,幅度变化最大的样品剪切强度降低了61.5%;而剥离强度在重复开合5000次前后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基本都在20%-50%之间,幅度变化最大的样品剥离强度降低了55.5%。具体变化幅度情景见下图。经过对重复开合前后粘扣带外观的观察,发现降低幅度较大的样品基本上都出现了刺毛部位刺毛弯折、扭曲甚至断裂的情景,圆毛部位出现勾丝、起毛的现象。
按照即将实施的童鞋强制性标准GB30585-2014的规定,重金属检测总量,即使用强酸微波消解的方式来检测鞋中所含的铅、砷、镉的总含量,要求每种元素的含量不得高于100mgkg。本次风险监测检测了98批次样品,其中发现2批次样品铅含量超标,在京东商城丰硕母婴专营店采购的“Cardtoot”牌运动休闲鞋,铅含量到达了156mgkg。
本次风险监测检测样品98批次,所有批次样品均未检出富马酸二甲酯。
本次风险监测检测样品98批次,按照GB30585-2014《儿童鞋安全技术规范》中的规定,儿童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苯基丁酯(BBP)的总量要≤0.1%(即1000.0mgkg)。检测结果所有样品的这三种邻苯二甲酸酯总量均未超过要求,这有可能是因为本次监测主要是针对童鞋的内衬和鞋面部分,对鞋底未涉及。但有部分样品在这种情景下仍检出三个物质总量到达400mgkg以上,最高的一个样品总量到达了887mgkg,仍应引起重视。
品质分析报告 篇4
8月中下旬,省政协副主席冯月菊带领部分省政协委员,会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中医药管理局,就我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情况先后深入略阳、城固、佛坪、汉滨、紫阳、白河等6县(区),实地查看了市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药产业基地、中成药制药企业等20余家单位,召开了3次座谈会。
我局中药办、市场处在杨智海副巡视员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协助政协完成了调研任务,并借此机会,对我省中药材种植养殖、产地初加工和流通、使用环节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调研。现就有关中药材产业初步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中药材资源分布和GAP种植情况
我省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全国364个重点中药材品种中,我省涵盖283种,成商品规模的优势中药材品种约60种。尤其位于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之间的秦岭、巴山山区,被誉为“地球同一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形成植物南北共生的特点和生物种群的多样性,素有“生物资源宝库”、“天然物种基因库”之称。据统计,我省的天麻、杜仲、山茱萸、葛根、丹参、柴胡、黄芩、黄芪、延胡索、甘草、沙苑子、连翘、西洋参、金银花等品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品质上都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出产的柴胡、沙苑子、延胡索、天麻、杜仲等药材市场占有率达50%~80%。
我省GAP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汉中、安康、商洛、宝鸡、榆林、延安、渭南等7个地区。全省现有中药材种植基地22家,绞股蓝、丹参、天麻、山茱萸、黄连、玄参6个品种通过国家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认证。(全国通过中药材认证的品种有20多个)
(二)中药材专业市场情况
中药材销售是中药材产业的下游产业,是中药材产业价值的最终体现。这一环节由批发和零售部门进行,实现最终消费。这其中还包括流通和进出口等方面。
西安万寿路
中药材市场是全国十七个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之一,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共有经营户600余家,经营中药材品种500余种,市场年经营额过2亿元,主要销往省内及周边地区。万寿路中药材市场在全国十七个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中属于规模较小的。
(三)中药生产企业基本情况
截止到20xx年7月,我省共有药品生产企业218家,其中中药饮片生产企业33家(中成药生产企业集团内部5家,经营批发企业集团内部4家)。我省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有3家,超过2000万元的有8家,超过1000万元的有6家,1000万元以下的有8家。我省中药饮片的平均利润率大约在7.8%,低于20xx年全国“八大工业支柱产业”平均利润率(13.2%)5.4个百分点。
33家企业主要地区分布为西安7家、咸阳4家、宝鸡5家、商洛4家、渭南3家、汉中6家、安康2家、延安1家、榆林1家;其中有5家已取得新版GMP证书。
二、产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中药行业是盈利能力较强的行业,产品利润率高。中药作为我国的民族医药产业,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医药政策扶持的重要领域。随着多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医药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中药因为药食同源的基础和临床功效,具有很大市场潜力和开发空间,随着回归自然思潮影响,市场需求还会不断增长。中药除了治疗药品,还可以开发保健品、食品、饮料、化妆品、中药兽药、中药饲料添加剂等等,将会带来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预计到20xx年,包括中药工业、中药农业、中药商业、中药保健品、中药食品以及中药加工装备制造业等在内的大中药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
20xx年上半年,受益于政府出台的鼓励使用中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我国中药行业保持稳步增长。当前,政府仍在积极加强各层级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并鼓励中医及中药产品在疾病治疗中的使用比例,同时,在中成药产品的招标、定价等各个环节均给予政策扶持。陕西省政府也出台了各种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中药材产业链以中药材种植为核心,上游为选种和研发机构如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等,下游为销售部门如药品的批发和零售等,其中一部分中药材在长成后可直接销售,一部分中药材则需经过初加工如饮片生产等再作为产品销售。中药材产业链的诸多环节是由多种经营主体或参与者所组成。选种和研发的环节是整条产业链创新的源头,目前我国政府属于这一环节的主体经营者,包括高校、科研单位、部分企业的研发部门等。药材种植环节中,农民或农民集体负
品质分析报告 篇5
XXXX年第三季度,在省局和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状况,切实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采取监督抽查的方式,重点对建材、农资、日用消费品等工业产品进行监督检查,促进了全州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现将我州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第三季度,xxxxxxxx工业产品质量状况稳中向好,没有出现区域性、行业性和系统性的重大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全州工业企业1000多家,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39家40张证书(其中,水泥7家7张证书,人造板6家6张证书,溶解乙炔3家3张证书,复混肥4家4张证书,磷肥3家3张证书,碳化钙2家2张证书,钛及钛合金加工1家1张证书,钢筋混凝土排水管7家7张证书,钢筋1家1张证书,食品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5家6张证书)。第三季度,我州开展了对非金属矿物制品、橡胶和塑料制品、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等3大类11种产品的监督抽查,涉及101家企业109批次产品,合格91家99批次产品,批次合格率为9008%。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状况1、省级监督抽查第三季度对我州荤腥混凝土电配装眼镜2大类2种产品进行省级监督抽查,其中合格产品2种,占抽查产品种数100%。2、州级监督抽查第三季度,完成了对水泥包装袋、混凝土普通砖、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等3大类9种产品的监督抽查,共抽查了92家企业100批次产品,合格82家企业90批次产品,合格率为90%。
(二)工业产品质量不合格原因分析第三季度不合格产品主要出此刻州级监督抽查中,不合格原因分析如下:1、1个批次的烧结多孔砖不合格。不合格指标是抗压强度和密度等级。不合格原因:一是使用的粘土杂质较多,质量不高;二是煤炭价格上涨,生产者为节省成本,缩短烧制时间;三是工人素质不高,无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未严格执行产品标准,对原料的属性未进行分析,致使砖机出口尺寸控制无法满足最终产品的尺寸偏差要求,加上凭经验对产品进行决定,无科学的方法解决产品尺寸就应控制的允许偏差范围。四是生产设备比较落后,达不到标准规定要求。2、7个批次的混凝土普通砖不合格。不合格指标是抗冻性和强度等级。不合格原因:生产企业基本属于小作坊,生产设备落后,生产工艺大多是模仿操作过程而不是学习方法,以致混凝土普通砖达不到质量要求。3、2个批次的水泥包装袋不合格。不合格指标是物理力学性能(经向、纬向),不合格原因: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在原材料进口上把关不严,工艺过程控制不到位,出厂检验潜力差,造成水泥包装袋拉力不够。
三、采取的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采取的工作措施
产品质量不合格后处理工作是质量监督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2015年第三季度州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出现不合格的状况,我局高度重视,采取四项有力措施,督促帮忙抽查不合格企业解决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有效消除质量安全隐患。一是及时向抽查不合格企业通报状况,提高其质量主体职责意识。针对每一份涉及不合格企业的监督抽查报告,在第一时间向企业发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后处理通知书》,告知企业监督抽查不合格的项目、整改复查的时限和工作要求,使企业对整改工作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帮扶企业整改落实。充分发挥机关科室、技术机构的力量,帮忙企业分析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并严格落实,指导企业严把生产各环节质量关,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努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避免发生不合格的问题。三是认真组织复查验收。企业整改完成后,根据申请对抽查不合格企业的整改工作进行现场核查和产品复查检验,使复查工作做到规范、有序。四是建立后处理工作档案。将企业整改通知书、企业整改报告和复查申请、企业整改状况验证记录、整改工作现场核查表、企业产品监督抽查不合格报告及复查报告等相关文书和记录进行归档,做到一企一档。
(二)取得的成效
目前,我州已经完成对监督抽查不合格的10家企业的后处理。透过后处理整改工作有效有序的开展,提高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意识,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质量安全隐患和预警分析
从抽查状况看,有少部分企业质量主体职责落实不够。主要表此刻:一是部分企业质量管理薄弱,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过程控制记录和出厂检验等落实不够。二是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在工艺操作过程中不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执行的状况时有发生。三是原材料把关不严,对原材料查验工作落实不到位,致使其他物质带入到成品,导致企业产品质量不合格。针对企业质量主体职责落实不到位的状况,我局拟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成立产品质量安全监控领导小组,责成相关部门加强业务协调配合,加大对重点产品的监督力度,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防范。二是加大对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力度,对量大面广的企业要进行适时跟踪,增加监督抽查频次,严厉打击偷工减料、无证生产状况。三是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充分发挥质监职能和技术机构技术潜力,帮忙企业完善产品出厂检验制度和质量体系建设。
五、下一步措施和推荐
(一)加强《质量发展纲要》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贯培训。构建新闻宣传平台,用心宣传质量法律法规、名牌发展战略和质量安全知识。分批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质量负责人逐次开展《质量发展纲要》和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强化企业质量主体意识。以“进学校、进社区、进市场”等多种形式对广大群众进行质量普及教育,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的思想意识深入人心。
(二)深化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获证生产企业不良行为记录卡,对巡查和监督检验不合格的企业记入企业不良行为档案,作为制定巡查、监督检验频次和企业年审的重要依据,增强工业生产企业的自律意识;加强对获得质量信用等级企业的巡查回访,督查企业在原材料把关、生产工艺过程关键点控制、出厂检验等方面的自律行为,促进企业质量信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三)着力提高工业产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一是围绕打击无证生产、假冒伪劣生产的行为,加强与各部门联合执法,加大惩戒力度;二是加大对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的整治力度,对安全风险性行业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开展重点整治;三是充分发挥产品质量安全特邀员和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注重联合检查、定期沟通和信息共享,动态掌握区域内生产企业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安全风险隐患,预防安全职责事故的发生。
品质分析报告 篇6
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的生存,为了实现企业的转型,提 高企业的竞争能力,20XX 年年初我司引入新的更高标准的质量管理 体系—TS-16949。
体系推行之初, 我司通过加强内部管理、 事先预防、 持续改进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产品质量。截止 20XX 年 2 月底,全面 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
在顾客投诉方面,年初接到一起不合 格产品的信息,通过我们的售后服务,及时得到了解决,顾客比较满 意。
从原辅材料的入厂到成品出厂都严格按体系标准执行, 在各工序 之间制定了质量控制标准。确定了监督人员,对特殊过程的人员及设 备进行了严格的检定,对过程加强了信息反馈机制,使各个过程持续 受控进行。
自从执行了 TS-16949 质量管理体系以来,我公司的产品受到了 顾客的一致好评,未发生过一次严重质量事故,而且比体系执行以前 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各项指标均有很大改观。从 20XX 年 1 月至 20XX 年 2 月总体产品质量情况如下: 各部门质量目标实现结果:1、 2、 3、采购部:物资供货及时率 100% 仓储部:交货及时准确率 100% 品质部:出厂产品合格率 100% 顾客满意度>85 分产品质量与前年同期相比,产品交付合格率有了明显提高,充分 证明了我公司的质量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但过程检测合格率仍有 待进一步提高,拟再增加两名检验人员,加强过程检测。
通过对供方的调查, 我们对供方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保证能力 有了较感性的认识。有助于我们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为延续监控合 格供方的供货业绩,我们设计了《合格供方年度质量评价表》 ,每月 统计各合格供应商的供货数量和供货质量。
有效监控了原物料的及时 性和合格率。20XX.1-20XX.2 物料供货及时率均为 100%。前年在供货 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通过比较各部门的综合评定,最终确定、保留 了比较好的合格供方,比如苏州禾昌、宁波华彩等。
从以上措施和运行结果可以看出, 本公司所建立的供方控制方法 是适宜的, 有效的, 有利于确保原材料质量的稳定性和供货的及时性。
车间操作人员、相关检验人员均能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工 、 艺卡》《检验指导书》要求进行操作,认真做好生产记录、工艺巡检 、 记录和检验记录,车间现场采用区域划分和挂生产标识相结合的办, 严格区分不同型号产品以及产品在不同阶段所处的状态, 确保产品的 标识和可追溯性,有效地控制了产品的质量。
对所有检验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检验技能, 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计划,并付诸于有效实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产品出厂的漏检率 明显降低。
通过我品质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及其他各部门的积极配合, 我司 20XX.1-20XX.1 产品质量状况比较稳定,就汽车件产品而言: a) 原材料检验 检验总批次为 13,合格率为 100%; b) 过程检验 生产总数为 33496,不良数为 77,合格率为 99.77% ; c) 出厂检验 出厂产品合格率 100%,顾客满意度>85 分。
由此可见,我司所建立的对过程控制的方法是有效的,也是适合 我司运作的。
总之,通过 TS-16949 质量体系的推行,规范了质量管理,提高 了全员的质量意识,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了企业的经济 效益。但是,许多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如部分纠正措施和预 防措施在实施过程中, 未能对实施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员进行有效的跟 进;原材料检验只能通过目测及验证法,缺少先进的仪器设备;持续 改进的措施落实不到位;事先预防的意识不强;防错措施做得还不够 到 位 等 。后 续我们 将 更 加努 力, 首 先 要 组织 各部门 管 理 人员 对 TS-16949 标准、质量手册及相关体系文件进行再学习,再培训,深 刻领会其思想和精神。其次,要认真贯彻其“事先预防、持续改进” 的思想,做到“一切行动按程序” ;再次,我们要购买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 强化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 最后我们要强化生产现场的管理, 做好“5S”工作,严格执行各项管理的程序文件,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品质分析报告 篇7
20XX年2季度,宜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我市生产的工业类、食品类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同时完成了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省级专项监督抽查任务。现将抽查结果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一、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
(一)抽查结果。
2季度共抽查670批次产品,其中合格637批次,不合格33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5%。抽查合格率环比上升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05个百分点。
其中,抽查工业产品类254批次产品,合格246批次,不合格8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6.8%,环比上升4.8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8个百分点。
抽查食品类416批次产品,合格391批次,不合格25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4%,环比上升7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2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我市今年2季度工业产品、食品类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环比、同比均有明显提高。
(二)原因分析。
1、不合格产品原因分析
工业类不合格产品,主要有家具和部分纸制品等,不合格指标分别是尺寸和强度。家具的尺寸不合格主要是由于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加工精度不够以及不够细致所造成。纸制品强度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生产工艺控制不严以及少数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不按规定使用相应的原料所造成。少量化工产品出现了细度等指标的不合格,主要是因为加工工艺不完善所造成。
食品类不合格产品,主要是糕点、饮料以及小食品,不合格的主要指标是卫生指标中的细菌和外包装标签。造成微生物指标超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企业的生产环境较差;灭菌、灌装设备不符合要求;生产人员个人卫生差;包装材料不符合相关规定等。企业对相关产品标签等知识缺乏,忽视了产品的外包装要求,特别是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对于证后监管的工作不太熟悉,普遍忽视了对产品外包装的要求,对标签上的相关内容标注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了整个产品不合格。部分企业对相关产品的标准知识学习程度不够,外包装标识依然使用的是过期或者作废的标准造成了标签不合格。
2、产品抽查合格率上升原因分析
今年2季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上升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市政府“质量兴市”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宜昌全市的质量工作。
二是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生产过程控制有所提高和加强。
三是质监等职能部门切实加大了服务力度,严格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省级专项监督抽查情况
根据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开展饮料及乳制品等11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通知 》(鄂质监监函[20XX] 84号)精神,2季度宜昌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对宜昌、荆门区域生产企业及流通领域饮料、乳制品,开展了专项监督抽查任务。
(一)抽查结果。
本次共抽查49家企业各种饮料108批次,涉及到大型企业7家;中型企业6家;小型企业36家。不合格14批次,批次合格率87.0%,按照新统计方法计算合格率98.9%。
(二)原因分析。
此次抽查结果共有14批次产品不合格,主要不合格指标是标签(9批次)、可溶性固形物(5批次)、总酸(4批次)、酵母(1批次)。标签不合格主要集中在部分企业未能按照GB7718-20XX标准的要求标示配料清单,产品中添加了防腐剂、甜味剂、色素但是标签上却没有明示,这主要是企业对相关标准规定的学习不够所致。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是饮料中的重要指标,主要由白砂糖和柠檬酸的含量来体现,对于改善饮料的口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两个指标不合格主要是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按规定添加柠檬酸和白砂糖造成的。酵母不合格可能是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消毒杀菌环节出现问题或者是在包装运输环节二次污染所造成的。
本次专项监督抽查情况表明,宜昌和荆门区域饮料质量状况比较稳定,特别是宜昌流通领域仅有1批次产品标签不合格,其中大型企业的合格率为100%。这一结果说明,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及政府的引导、服务,宜昌绝大多数企业能够规范自己的生产行为并对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学习和改进,少部分中小型企业则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管理,以求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三、下一步工作的主要措施
2季度我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环比同比均有上升,呈现良好态势,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能否保持这一良好势头,确保全市产品质量安全,还需要继续抓紧抓好各项工作。
(一)进一步深入贯彻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全面加强全市产品质量工作。
(二)依法开展后处理工作,对后处理结果进行检查分析,向所在地政府报告后处理工作落实情况。
(三)组织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负责人进行质量工作培训,着重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及“质量兴市”战略,使企业负责人进一步明确自己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承担的法定质量责任和义务,不断强化各企业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以自觉行动,从源头抓起,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品质分析报告 篇8
按全年度的监督抽查计划,结合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08年下半年,我局对全区机电、建材、化工、轻工、食品等5大类产品进行了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抽查,现将抽查状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状况
下半年,共对全区130家(次)企业生产的5大类28个品种280批次产品进行了定期监督抽查。从检查结果显示,合格262批次,不合格18批次,批次合格率94%,比上半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全区整体产品质量状况良好。
1、从图表看,全区5大类产品批次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机电产品、建材产品、化工和轻工产品批次合格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2、结合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严格抓好油漆涂料、家具、服装等十类重点产品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寓监管中服务,服务中监管,帮忙企业查找不合格原因,定期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使产品抽查批次合格率有明显提高。
3、进一步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力度,致力从源头抓好食品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透过开展普查登记、专项整治、巡查和帮扶等工作,在食品监管工作中取得卓有的.成效,食品产品质量趋于稳定,食品抽查批次合格率不断提高。
二、质量状况分析
(一)机电产品
下半年共抽查机电类产品18批次,经检验合格17批次,抽查批次合格率为94、4%,较上半年抽查批次合格率下降了5、6个百分点,质量状况仍持续在较高不平。除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有1批次产品不合格外,其余电子节能灯、脉冲点焊机、电线电缆、开关插座等产品批次合格率为100%,总体产品质量状况良好。
(二)建材产品
下半年,抽查建材类产品27批次,经检验合格26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6、2%,比上半年抽查批次合格率下降3、8个百分点。
1、抽查水泥6批次、水泥砖、红砖5批次、人造板8批次、石灰粉2批次,批次合格率为100%。
2、建筑门窗6批次、其中1批次不合格,批次合格率为83、3%,建筑门窗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抗拉强度达不到标准要求。
3、虽然建材产品总体批次合格率较高,但因水泥砖的生产技术含量低,建筑门窗生产企业的规模参差不齐,产品质量持续还须在日后的监管工作中不断加强,帮忙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三)化工产品
半年来共抽查化工类产品39批次,经检验合格37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4、8%。其中三氯化铁1批次,合格1批次,油漆涂料38批次,合格36批次,不合格2批次,不合格项目均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超出国家标准,原因是稀释剂配比过多,导致不合格。在抽查的内墙涂料中没有发现游离甲醛、铅镉等重金属超标,油漆中铅、苯等有害物质超标的状况。化工产品产品总体质量状况稳定。
(四)轻工产品
下半年,共抽查轻工产品95批次,经检验合格91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5、7%,与上半年批次合格率相当,产品质量状况比较稳定。
1、抽查了压克力板、劳保手套、电话机、电子计算器、家具、面巾纸等6类轻工产品共30批次,经检验全部合格,批次合格率为100%,产品质量比较稳定。
2、抽查了鞋、手袋共59批次,经检验合格55批次,不合格4批次,不合格的主要项目为:鞋剥离强度、成型底鞋跟硬度,手袋摩擦色牢度和产品标识不规范。
(五)食品产品
下半年,共监督抽查食品类产品101批次,合格91批次,不合格10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0%。
1、食品包装容器、雪糕和米、面、豆制品批次合格率为100%,非酒精的液体饮料(包括瓶(桶)装饮用水)、月饼的批次合格率分别是88、2%、84、6%。从抽查结果看,总体抽样批次合格率稳定。本次抽查食品的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微生物指标不合格。造成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业生产设备简陋,生产场地卫生环境较差,工人在包装食品时不讲究卫生;灌装非酒精的液体饮料时臭氧浓度太低,或臭氧装置出现故障未及时排除,未能完全到达杀菌要求;瓶和盖在灌装前进行清洗时消毒不彻底或清洗不干净,包装桶与盖不密封或不匹配或使用回收盖,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第二次污染。
2、本次抽查没有发现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和理化指标不合格等严重质量问题。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加强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个大局,全面提高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及时对产品质量状况和监督工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为政府制定发展规划、进行宏观管理和决策带给科学的依据。
(二)对于本次抽查中质量较好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透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扶优扶强;对本次定期监督抽查中产品质量检验不合格的企业,发出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限期整改,找出问题加以改善,并按时对其进复查。
(三)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企业,拒不整改的,将移送稽查处理,加大监督抽查后处理力度。
(四)继续加大对产品质量状况不稳定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重点对食品中违规超量使用添加剂,以及使用不合格原材料等行为进行监督。
(五)不定期举办培训班,召开生产企业质量分析会,引导企业从原料进厂,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等环节严格把关,严格市场准入,帮忙企业解决存在问题,确保食品安全和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六)对须获得“qs”许可而未获得“qs”许可的生产加工企业,加大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相关信息的宣传力度,督促企业申请“qs”;对于已获得“qs”许可的企业,加强监督管理,严把质量关;对于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条件差、隐患大的食品加工小企业、小作坊,要按照“监管、规范、引导、便民”的工作原则,采取巡查、回访、年审、抽查、召回等措施加强监管,并透过帮扶引导,使其逐步具备生产条件,尽快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七)进一步抓好“质量兴企”、“质量兴区”活动,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引导企业树立的质量意识和名牌意识。帮忙企业总结经验,推行科学管理方法,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个性要从标准、计量、质量管理及iso9000管理等基础性工作入手,建立全面、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以质量为核心,加大争创名牌产品的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培育工作,鼓励企业申报中国名牌、广东省名牌和惠州名优产品,推动名牌战略的实施,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