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篇1
戍上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为实现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突破,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在规范达标基础上向高一层次的发展,以《z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z教育十大建设发展工程》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z区戍上初级中学(20142014)五年发展规划》中确定的未来三年工作为主要依据,以学校十大工程建设为载体,结合学校实际,制定z区戍上中学三年(20162018学年)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学校现状分析
一、学校概况
z区戍上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创办于1965年,校园一直极简陋;1997年迁入现址,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却仅有一栋楼,教学场、室严重缺乏,办学条件仍显简陋。2014年学校制订了《z区戍上初级中学(20142014)五年发展规划》,确定了以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励志成长为核心目标的工作方针。
学校现有12个班级,学生400余人;教职员工37人,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务4人、中学一级教师职务17人;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学本科学历32人,占86%。获区三坛3人,区师德楷模1人,市终身班主任1人。学校本着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方针,朝着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方向发展。
学校现为十七中集团联盟校,处于z轻工业园规划区内,随着工业园区建设的发展,学校发展前景较好。
二、办学成效
近两年来,学校按照规划提出的为健康成长服务,为未来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努力去实现规划所确立的z区戍上中学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目标,成效明显。
1.学校管理日趋规范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力保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学校落实了校长负责制,班子成员进行明确分工,职责清楚,任务到人。同时,学校充分发挥教师大会(教代会)的作用,以群众为基础,自觉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按民主议事程序进行民主决策,坚持群策群力。
2.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课程意识逐步明晰,切实开齐开足课程。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在学生培养与学校发展上的作用,致力于课程建设,勇于创新,当前,学校已切实开拓了20+25少讲多练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平台。
学校注重学学习习惯、教师教学习惯、家长家教习惯的培养与引导,以市农村初中教学规范达标活动为契机,狠抓教学规范,注重有效教学,切实提升办学质量。2015学年,学校以初评优秀和复评优秀的良好成绩,成功通过市农村学校教学四项规范达标活动评估验收。近两年,学校普通高中升学率大幅提升,各项教学指标评估在同类学校中保持了领先水平,学校办学水平得到社会认可。
3.德育工作确定特色发展方向
学校坚持德育首位原则,2014年开始,学校创建了以励志教育为主题的德育建设平台,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挖掘学生发展潜力,以励志之星四节、励志班会等系列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同时,学校坚持人人成材,励志成材,因材施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相宜的发展平台,科学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4.合理分配师资力量,极力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教师配备不足的情况下合理分配师资力量。学校有计划地培养新教师,有针对性地培养班主任后备力量、教学骨干,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考研活动,尽力打造出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
学校积极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成效明显。
三、问题与挑战
当前教育竞争日益激烈,如何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建学校的文化内涵并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成为学校面临的重大挑战。
1.课程管理有待规范,课堂教学改革尚需深化。目前,我校课程工作重点仍为落实课程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在此基础上,如何深入规范学校课程管理,在教学规范达标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升?怎样开发切实的校本教研体系?能否落实学校的课改方案,继续深入20+25少讲多练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2.作为农村中学,生源都是农村学生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配合意识欠缺,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导师的德育理念不牢固。以励志教育为主题的市德育特色示范学校创建已初见成效,怎样将励志教育建设上升为校本课程,并加以完善?如何在特色学校验收合格基础上,深入创建,使市德育特色示范学校精品化?
3.当前,以部门为主出台的有关管理制度相对完备,但在执行落实与管理成效上仍差强人意;其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整体文化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教科研尚未形成群体合作的科研氛围。如何打开思路,摆脱困境?
4.办学底子薄,基础差,不仅教学专用教室、功能性教室等基本教学设施不足,学生活动场地也是严重短缺。要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既要准备征地重建,又要抓紧完善当前的教学设施;同时,要努力推动学校文化内涵发展的进程,当前学校已创建了励志教育校园文化平台,但如何整合现有资源,丰富学校文化内涵,还是一个亟需探索研究的课题。
第二部分:发展目标与策略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和人本思想1/51234下一页尾页
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篇2
在总结实施第一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我校于3月制定出第二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并开始实施,至今已三年有余。第二轮三年规划制定后,学校党支部、行政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目标要求,继续弘扬花中“六种精神”,争当“六个模范”,落实“开发差异资源,促进师生发展”的办学理念。11月我校就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今年,学校对第二轮三年主动发展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估。在中期自评和总结性评估中,学校制订了评估方案,并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教职工座谈、各部门围绕三年办学目标进行回顾总结等形式,了解目标的达成度。通过自评既发现了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进一步增强了信心,同时也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发现了学校发展新的生长点,从而进一步增强主动发展意识。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学校工作已基本达到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
将园花中学建设成为教育质量较高,办学特色较显著,学生喜欢,家长信任的现代化示范初中。
1.充分挖掘和开发学生间的差异资源,教育教学质量有进一步的提高,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2.充分挖掘和开发教师间的差异资源,每位教师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校本课程建设争取有新的进展和突破,能成为学校办学亮点与特色。
4.进一步提炼、整合和挖掘学校文化资源,建构能体现学校特色且得到全体师生认同的学校文化。
围绕第二轮三年规划提出的目标,我校坚持“要将差异作为一种可开发利用的资源,让每位师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科研为先导,以德育为重点,以教学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切实提高办学水平,基本实现了当初提出的目标。
我校第二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重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工作(教育科研、德育工作、课程与教学、队伍与管理)的目标、措施和要求,以下分别就上述几个方面和学校的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实施举措和目标的达成情况。
积极发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通过课题研究来整合学校德育、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真正将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推动学校整体发展。
1.加强“校长室领导――教科室管理――教导处配合――教研组(年级组)落实”的四级管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绩效工资的实施,修订了《z市园花中学教科研管理办法》和《园花中学教科研专项奖励经费使用办法》,制定了花中教科研工作手册,将教师的教科研纳入学校行政奖惩考评中,引导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过程管理,初步建立了一些对学校实施新课程有一定影响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组,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学校教科研课题研究体系。
2.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为教师成长铺设台阶。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个体的实践与反思,帮助教师树立“教学即研究、研究即教学”的理念。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培养青年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科研热情,提高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推荐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的评比,鼓励青年教师报考教育硕士研究生,加速青年教师成长步伐。
3.以研究课题和专题讨论为载体,以网络为平台,积极开展好校本教研。各教研组根据学校及本教研组三年主动发展规划,每学期初制订学期工作计划,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活动期初有计划,过程有检查,期末有总结,年终有全校性的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汇报会。构建教科研网络平台,实现了教师网上集备,网上评课。采取“参与式”、“研讨式”等多种学习形式,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高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研究的效果,使各教研组成为真正实施新课程标准,真正研究新教材,切实解决教学的疑难、困惑的专业性队伍。教研组主动发展,积极反思,每月开展教研组月工作简报展示。
4.学校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工作进展顺利,效果较显著。市级重点课题《让每位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顺利结题,中央电教馆“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初中学校网络德育的实践研究》于207月顺利通过中期评估,现已经完成了网上结题申请,课题组的成果全部在网上提交。《挖掘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209月被确定为江苏省初中专项重点课题,《九年级中考学科分层教学的研究》、《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研究》年11月通过中期评估并被批准为市级立项课题,今年3月顺利结题。《通过情境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通过集备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学案导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实践研究》三个课题在被批准为市减负增效专项课题后,课题组能积极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5.构建课题网络,全员参与。制订园花中学教科研工作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在教师层面,提倡“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方式,从教学实际出发,挖掘、提炼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倡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组织各部门、年级组、教研组根据各部门、年级、各学科特点和教育对象,承担相应的教育科研任务,形成了以《挖掘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为总课题的课题网络,各课题组能按照课题研究计划,定期开展活动,取得了预期成果。
6.成立“园花中学青年教师书社”,开展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沙龙;定期开展教师论坛活动,以宽松、自由、开放、和谐的交流方式,为教师展示自我、平等交流、相互学习搭建了一方平台,几十位教师走上台去畅谈教育理想,抒发心灵感言,老师们在温馨、感动、激励中共同成长。
(1)第二轮三年规划实施以来,新增一个省级重点课题和5个市级立项课题,一个市级重点课题结题,两个市级立项课题结题,一个“十一五”国家级电教课题完成结题申请。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以“挖掘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为总课题,初步构建形成了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网络。教师主动参与课题研究意识不断增强,教育科研已成为提高教师素质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
(2)在参与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全校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等,其中近200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或在国家、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教师论文发表和获奖屡创新高。
(3)教研组主动发展有新成就,网络教研丰富了教研形式,一批教研组被评为校优秀教研组,化学教研组和数学教研组被评为市优秀教研组。
课题研究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应进一步加强。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理念与实践之间还不能完全吻合,研究成果还不能直接转化为教育教学生产力。
挖掘和开发师生间的差异资源,开展各种分层、分阶段的德育活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各方面都得到更好发展的学生。
通过完善德育工作立体网络,利用课题引导德育,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来进一步提高德育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完善德育网络。调动一切可利用的人力和资源,逐步建立起由社会(社区、德育基地、关工委)、学校(党支部、校长室、德育处、团队、学生自管会、心理咨询室、年级组、班级)和家庭(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组成的花中德育工作立体网络。
(2)抓德育课题研究。在以往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加强了国家级课题《初中学校网络德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班主任及德育工作科研素养的提高,同时也找到了解决实际工作的理论支撑。
(3)抓班主任队伍建设。
①进一步建立健全班主任例会制度,使班主任管理工作做到网络化、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每周一次班主任例会(单周全校,双周年级组),通过研究、分析、探讨、学习,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努力提高班主任自身修养,确保德育工作的实效。
②加强对班主任的理论培训,提高自身修养。除通过每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来进行培训之外,每学期组织一到两次德育工作研讨会或经验交流会,组织一次班主任德育论文和教育个案评比。为每个年级组订阅一份班级管理的报刊杂志(七年级《班主任之友》八年级《班主任》九年级《教育艺术》),组织学习班主任管理、教育的理念及优秀班主任的教育经验等,同时挖掘身边的先进事迹和优秀案例,请校内外的优秀老师来现身说法。
③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的考核机制,促进班主任素质的提高。我校实行班主任和班级双向评价,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班主任工作考核》、《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班级学期工作考核办法》等制度。同时还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开展以优秀班主任、模范班级、特色班级、优秀团支部创建等为主要内容的评先树优系列活动。
④加强班主任工作的集备。每周都有《班主任工作建议》,让班主任工作通过集备有学习、有指导、有思考、有效果。
(1)继续实行分年级的分层教育。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身心特点、各自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经历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做到德育目标分层:七年级以“适应教育”为支点,以“规范行为”为目标,开展以“新生夏令营”、“行为规范测试”、“迈好初中第一步”主题班会等活动,致力培养文明的初中生;八年级以“发展教育”为支点,以“陶冶情操”为目标,开展青春期教育、十四岁青春仪式等活动,致力培养成熟的初中生;九年级以“理想教育”为支点,以“健全人格”为重点,开展“学习是为了什么”大讨论、“百日誓师”等活动,促进使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加强每个时间段的主题教育。根据每个时间段的不同节日特点,开展相关主题月教育活动。九月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十月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开展班会活动;十一月开展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十二月为感恩教育月,结合迎新年开展向父母师长汇报成长活动。一、二月为社区实践月,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寒假到社区服务活动;三月为生命教育月,结合“三八”国际妇女节、植树节、青年志愿者开展系列活动;四月为读书活动月,主要以校“三名”读书节的开展来推动;红五月主要是结合“五四”青年节进行学校艺术节的各项活动展示;六月为理想奋斗月,通过十四岁青春仪式暨全校性舞龙比赛、毕业典礼等活动来促使学生增强信心、磨练意志,有一个奋斗目标。
(3)“三名”德育品牌引领德育。继续打造“三名”教育品牌,开辟校园文化沃土,引领每位学生健康成长。我校把“三名”教育作为一个德育的载体,纳入学生的必修课,旨在通过名曲播放,名作介绍,名画赏析,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拓展知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从而激起阅读、写作兴趣,激起对人生的思考,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通过在教学上渗透德育,从而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了我校的德育特色。“三名”教育活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①创设文化氛围,建立机构,全员参与德育。②开设德育课程,开展系列活动,着力推进,做到有点有面。为了进一步做好“三名教育”,除了日常的教育宣传、每学期的专题活动之外,学校还开设了专门的校本课程,开辟了专门的社团,并通过校晨会进行着力推进。在七年级同学中,开设德育校本课程――名著欣赏课、名画赏析课和品乐课堂来对全体学生进行普及教育。在八年级、九年级同学中,通过成立社团“名著阅读”、“泥塑”、“手绘漫画”和“好歌大家唱”社团;每周三的下午第三节课则是全校固定的德育课时间。学校通过播放录像或做相关讲座,让学生来进一步领略“三名”的内涵。校每周三晨会“做一个有修养的人”系列讲座则是来进行专题的“三名”讲座和相关活动,由老师、作家甚至是学生自己来谈对“名著、名画和名曲”的理解;在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也有“三名”的相关栏目。同时,学校每年还利用校园读书节和五・一、十・一长假等开展以“三名教育”为主题的相关感悟征文比赛、歌咏比赛。
近年来,对“三名”教育活动进行了拓展和延伸,逐步形成了“三名”之声广播站、“三名”之星“校园之星”评比、“三名”之歌等一系列活动,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学校被确定为“江苏省中学共青团工作项目创新示范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示范点),学校被评为z市第二批德育特色学校。
(4)养成教育重规范抓细节。通过“严”(严格规范要求、严格检查、严格纠错),“活”(在活动中进行教育与训练,在活动中进行比较,在活动后进行反思),“树”(树立身边的榜样与先进)和“实”(根据学生实际来设计活动、活动的实效性)来进一步深入推进班集体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自实施规划以来,除每学期的“开学三好达标”评比活动之外,我们还在每届七年级新生夏令营时开展“学规范”等项目,每学期开学后的第一周为“规范强化周”让学生在一个假期之后能对照规范不断自查,不断纠正自己的行为。另外,在平时加强检查力度,除原有的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进行检查之外,年级主任、组长相互抽查,相关部门进行定楼层检查,并随时作好记录、及时进行通报,学生的每个违规行为都会被进行教育并开好友情提醒单到班主任手中,以便班主任针对情况再进行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辅助德育。学校特招聘心理学专业新教师一名,选送多名教师参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班培训。学校每个班级设有心理健康委员,有班级心理日志。在七年级每个班级都有一节心理健康课,八年级则有心理校本课程进行选修,学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全校每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讲座。同时通过发放心理健康小报、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来加强对家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1)指导学生规划自我。每学期开学初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包含求知目标和技能目标的新学期自我规划,班主任写上指导意见,邀请家长写上寄语,期中再将学生自我规划发给还给学生进行调整与规划,期末前再次发还给学生进行目标确定与激励。
(2)关注学生成长过程。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和修改了花中学生奖惩制度、园花中学学生成长手册、园花中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导学生如何充实成长记录袋,记载自己的成长过程,并通过优秀成长记录袋的评比,让全校师生都来关注成长过程。
(3)鼓励学生多元发展。挖掘学生的差异资源,通过评选涵盖礼仪、环保、劳动、体育、道德、管理、科技、进步之星等十二方面的班级“每月一星”和学校百位“校园之星”,实施差异评价,鼓励学生多元发展,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亮点和长处。
(1)学生知晓礼仪,行为规范,对优秀的文化有一定的认识与理解,并懂得欣赏。三年来在市级各类比赛中,共有近150人次获得各类奖项。
(2)德育活动有创新、可持续、创品牌、有成效。“三名”教育已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特色。三年来,共有近2700人次获得校级的表彰与奖励,而这些表彰与奖励涉及到美德、体育、科技、艺术、劳动、环保、优秀寒(暑)假作业、最佳校园心理剧男女演员等共计30多项。
(3)心理辅导与咨询有序开展,扎实进行,已成为我校德育的另一个窗口,不仅对学生、教师而且对家长都进行了疏导,已开始在市里心理教育上小有名气。
(4)在市、局举行的各种文体活动中均能获得各类奖项。学校被评为z市德育特色学校、江苏省校园文化建设示范点和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连续两届获得由电教馆主办的江苏省网络征文比赛“优秀组织奖”。学生舞龙队多次在市教育局组织的活动中表演。生命教育获得局生命教育示范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获得局特色奖。公民教育近两年来都获得市里的二、三等奖,同时还在龙城大厅里代表项目学校对外进行了展示。
学生的'成长、生存环境较为复杂,给规范学生行为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与挑战。德育在学科中的渗透还需要加强,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争取形成在全市和全省具有示范性的精品课程。
1.通过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实减负增效的具体要求。
2.校本课程建设能有新的进展和突破,争取成为学校办学亮点与特色。
3.开展分层教学研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其发展的学习环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起自信,学习成绩在原有基础上能有进一步提高。
(1)学习引领,反思教学。实行有效课堂教学,首先是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课堂上“一讲到底”的陈旧的教学方式,解决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跟进等问题。为此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推荐相关教学理论书籍,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我校已有的研究成果“问题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在学习中,广大教师明确了课堂上“问题引导”的方式,加深了对有效教学的理解,反思自己在以往教学中的问题,讨论和研究进行有效教学的方法与举措,形成了正确的教学观。
(2)名师示范,引领教学。怎样的课堂教学既能让学生轻松愉悦又能有效掌握学习内容?不同的课型应以怎样的姿态来演绎有效?理论上的认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让广大教师有直感,听得到、看得见。为此,我校采取多种方式请名师来引领教学。例如,我们每学期都让市、校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全校开设研究课、示范课,邀请江苏省和z市特级教师来校现身说法,采用“点课”、“上课”、“议课”的方法进行教学引领,帮助教师在教学实战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水平。
(3)集体备课,共议教学。结合学校实际,实行集体备课制,强化备课组集备功能,提出“三求”:备课求实、教课求活、训练求精,要求教师精心的备课,准确把握每个教学环节,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方案。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开展问题引导下的分层教学研究,实施学案导学、指导学生使用错题集等减负增效好的做法,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常规管理,抓实教学。认真抓好教学过程的常规管理,定期检查老师的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并及时反馈,促进教师及时整改。实行教师的候课制,一是便于教师督促学生的课前预习,为新课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二是利于学生课间文明的休息,为新课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教务处还定期参加各教研组的校本教研,结合有效教学探索校本教研的新形式。
(5)常态调研,评议教学。为了促进课堂有效教学,学校成立了由校领导、中层干部和各学科带头人组成的各层次的听课调研小组,分阶段深入课堂进行常态课堂教学调研。听完课后,及时与被听课对象进行交流,肯定教学中的亮点,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填好《园花中学课堂教育教学听课评价表》,以此促进教师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被听课的老师除了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整改外,一周后还会面临学科带头人的再次推门听课,以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整改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6)竞赛指导,提升教学。在推进有效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校与金坛五中、应昌期围棋学校等结对友好学校定期相互听课交流,共同探讨教学。我们还定期与兄弟学校联合举办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竞赛,所有学科工作五年内的老师都参加了竞赛,分三周全部进行完毕。每门学科都是提前两天公布课题,然后在指定时间抽签,决定上课班级,由两校的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担任评委。我们也定期邀请市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来校担任青年教师的说课比赛评委、听课诊断,为学科教学督导把脉。听后教研员及时和被听教师进行了评议交流,肯定亮点,指出问题,提出建议,指导教学。我校的青年教师在一次次的竞赛锻炼中提升了课堂教学能力。
(7)学生评教,促进教学。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教师的教学方法如何,教学行为怎样,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什么问题,专家固然可以把脉诊断,但学生心里也很有谱。为此我们每学期都要进行学生评教活动。通常在期中和期末考试后,我们或以全体教师为对象进行学生评教问卷调查,或有针对性地对一部分教师进行。每次问卷调查完后,教务处都组织统计,并进行结果汇总,汇总后的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获得学生评教反馈后,能较具体的知道学生对他们的评价,了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务处会对存在问题较多的个别教师进行专门谈话,提出具体的整改要求并作进一步的跟踪了解。
有效教学的研究,引起广大教师的实践与反思,不仅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更是从教师与学生共成长的角度认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探索与实践,从而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
我校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积极研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方式有:
一是以“龙文化”等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龙文化”研究活动中,让学生了解“龙文化”的丰富内涵,了解龙城z的特色,从文化的精神方面予以探究,内化学生的精神品质。
二是社会实践。我校每学期都会定时组织学生外出进行有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到国防园,了解国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进一步加强行为规范的训练;组织学生到春秋淹城,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对故乡龙城z的认识;组织学生到恐龙园,帮助学生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同时普及恐龙科普知识,让学生领略现代科技文化等。学生活动结束后,会有针对性地写一些感悟,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篇3
江临中学环境教育三年发展规划
鹿城江临中学是1965年创办的一所全日制办公初级中学,省二级标准化学校,区级文明单位,区校本教研首批示范学校,区行规达标学校。特别是在以知识-意识-行为为宗旨的环境教育工作中不断地提升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层次。在努力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情感,关心环境,爱护环境,促使其自觉产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我校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为纲要》主题思想的指导下,学校认真贯彻实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坚持全面发展,突出人本,乐教乐学,成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法治教,以法治校,素质立教,文明建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方针,以创区文明学校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主线,不断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继续优化校内外教育环境,加大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完善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四化工程,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课余活动。
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教职员工35人,学生378名。校园占地面积23亩,校舍建筑面积4589平方米。绿化面积2578平方米,建有4个大草坪,栽有各种树木、花卉达50多种,整个校园绿树常青,四季花开。今年以来,学校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总结近三年学校环境教育工作经验,悉心研究,制定了学校环境教育三年发展规划,力争在三年内成为温州市绿色学校,成为鹿城区西部环境教育的窗口学校。
一、规划制订的基础
1、学校环境教育管理机制完善,成立以政教处为主,团委、教导处、教科室、总务处等部门共同协作的组织机构。创造性的体现我校在环境教育过程中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2、课堂教学中,各学科能自觉渗透环境知识,初步探索学校拓展型、探究型环保课程。
3、面向学校、社会积极宣传环境科学知识,师生环保意识较强。
4、建立有关环保基地,扩大学生普及与提高的层面,培养学生惜绿、护绿、建绿意识以及环保实践能力
5、走向社会,着力学校环境教育特色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将学校环境教育与社会环境保护实践相结合,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
6、组织学生、教师自觉参加各级环保知识与相关活动竞赛,不断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提高环保技能。
二、规划内容
1、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继续完善环境教育管理体制。
2、从集中于课程和活动转向全校性环境教育。结合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与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环境教育特色课程,进行拓展型课程与探究型课程的探索,坚持发展学生个性和学校环保特色。
3、从部分参与转向全员参与。面向全校师生进行环境教育,不断提高环境意识,继续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4、立足本校,持续改进,在环境教育课外活动中,进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环境科学素质和学生的个性特长。走出学校,走进社区,服务社会。
三、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2016年2月2017年2月
1、组织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对加强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2、建立学校环境教育的组织网络和队伍。
3、各部门、各学科研究制定相关的环境教育的计划。
4、开展系列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知识讲座、社会实践、绿色系列)
5、通过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园墙面布置等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校特色。
6、利用社会、科学、思品等学科进行环保知识渗透,制定相关课题。
第二阶段:2017年2月2018年2月
1、结合3月12日、4月7日、4月22日、5月31日、6月5日等节日进行环境教育的宣传活动。
2、开展系列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知识讲座、社会实践、绿色系列)
3、有关学科进行渗透环境教育课堂教学的研讨和实践。
4、废旧电池回收。
5、暑期组织学生进行关注我们身边的环境和环境保护的调查实践活动。
第三阶段:2018年2月2019年2月
1、结合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纪念日(9月16日、10月4日、12月29日等)举办宣传活动及讲座。
2、举行一次我与环境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3开展一次走进社区的绿色教育志愿者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4、校园垃圾分类,开展清洁校园活动。
5、举办学生环境保护的方案设计大赛。
6、开展一次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师生知识竞赛。
7、进一步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教育,部分学科能初步提炼出完成本学科内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点、环境教育的知识点和技能,并对所进行的实施探索进行思考与总结。
8、申报温州市绿色学校。
第四阶段:2019年2月2012年2月
学校逐步形成环境教育特色学校,以此促进实施新生态教育。
第五阶段:2012年争创特色鲜明的省级绿色学校。
江临中学
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篇4
城沙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学校基本情况分析
一、基础分析
(一)学校的历史与现状
1.学校的办学历史
城沙中学建于1965年,在近50年来,分分合合,多次搬迁,在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历任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硬件设施以及软件方面的建设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尤其在温州市现代化学校创建过程中,学校发展迅速,学校的科技教育、校本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在市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也走出了一大批的名师,学校的各项办学经验在《温州教育》、《温州日报》、《温州晚报》、《龙湾科技》、《温州教育网》等媒体上作相继做了专题报道。
2.学校的区域条件
城沙中学地处温州市龙湾区东南城郊地带,毗邻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交通便利;学校所在城沙街道经济发达,传统文化气息浓厚,当地政府和民众一直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学校位于城沙中心街繁华地段,汽车噪音和商业噪音在一定程度上也干扰了学校的正常工作;随着区域发展和定位的区别,本街道的优质人口流出加剧,外来人口激增,辖区人员相对复杂也影响了学校办学整体水平。
3.学校的生源基础
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682人,外省新公民子弟100余人,已实现小班化教学模式;按照就近招生的原则,学生来源集中在城沙街道的施教区学生,学校生源呈如下几个特点:
⑴大多数学生生活朴素,心地善良,富有爱心,但普遍自信心不足,缺乏远大的理想。
⑵学生家长平均受教育水平偏低;
⑶特殊家庭、单亲家庭比例逐年提升。
⑷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弱,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尚未很好地养成。
⑸部分学生家庭教育处于失控或真空状态,有些学生连正常的生活也不能得到保证。
4.学校的师资水平
学校有着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服务于平民,爱岗敬业,默默耕耘,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已成为城沙中学教师最典型的特质和文化底蕴;学校受区域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师资的流失较为严重,这是制约学校向更高层次迈进的一个重要瓶颈;学校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温州市骨干教师2人,龙湾区三坛(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教坛宿将)4人,龙湾区名师、名班主任1人,龙湾区骨干教师4人;高级教师7人(语文4名、社会1名、英语2名),占9%,一级教师38人,占50%;35周岁以下教师34人,占45%,教龄不满5年仅2人;总体来看,学校骨干教师偏少,年轻教师所占比例比较高,学科间教师配置不均衡。
5.学校的办学条件
目前学校专用教室齐全,教学仪器均按国家Ⅰ类标准配备,学校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有300米塑胶跑道和多功能的体艺馆,多媒体设备已于2006年全部配置到位。
6.学校的管理水平
学校根据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以及《城沙中学章程》进行学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多年来,学校秉承文明勤学务实进取的校风,发扬严谨创新善导合作的教风,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方向,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德育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优化教学过程和育人环境,努力促进主动勤奋善思踏实的学风形成,在教育教学管理、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中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了学校办学行为,促进了学校发展。
7.学校的历史荣誉
1998年9月温州市文明单位
1999年9月温州市文明学校
1999年9月浙江省国防教育先进学校
2004年12月温州市绿色学校
2005年5月温州市2001-2004年度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2005年1月温州市示范初中
2005年9月浙江省义务教育Ⅱ类标准化学校
2007年5月浙江省中小学校本培训特色学校
2007年8月温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2007年9月温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2008年2月温州市2007年度中小学教育装备先进集体
2008年6月温州市首批科技特色学校
2009年10月浙江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200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浙江工作基地实验学校、
2009年11月浙江省中小学示范性图书馆(室)
2010年6月温州市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
2010年9月温州市第一批小班化实验学校(初中)
2010年12月温州市现代化学校
2010年12月龙湾区校园文化建设十佳单位1/91234下一页尾页
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篇5
花雨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花雨中学2017――2019年三年发展规划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正在面临一场新的调整和变革,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求得更好的发展,立足于创建学校特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特制定三年发展规划,作为学校未来三年发展的办学指针。
一、背景分析
z市周南花雨中学是一所市级示范性完全中学,创建于1960年,现有55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公办完全中学。学校现有班级52个(初中31、高中21),在校学生2500多人,高级教师44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市、区级骨干教师40多人。学校占地面积37296平方米,固定资产3687万。
学校现有班子成员17人,其中校长1人,党支部书记1人,副校长4人,办公室主任1人,教务主任1人,教务副主任2人,教育主任1名,教科室主任1人,督导室主任1人,信息中心主任1人,教育副主任1人,总务主任1名,总务副主任1名,团委副书记1人。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2岁,老中青结合,具有事业心、责任心和大局意识。
我校地处高桥商贸中心,生源复杂,既有来z市区的又有来自周边地区的,既有本地居民子弟又有处来务工人员的子弟,而外来务工居民家庭多疏于管理,这些对于学校的学生管理都提出了许多挑战。
近年来,学校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校容校貌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广大教师敬业爱岗,乐于奉献,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我校在近几年的中考成绩也位列花雨区前茅,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百姓的好评。此外我校还先后被授予第十届文明学校、保护未成年人先进单位、绿色学校、平安学校等称号。
在对学校工作进行认真的自评与反思后,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学校发展存在的不足:
1、课堂教学虽然已有所变革,师生教与学的行为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整体发展仍未达到一定高度,教师的职业素质尚待进一步提高;还需深度推进,积蓄发展后劲。
2、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方式虽有所转变,但学习能力还普遍较弱,还需要加大培养力度。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还须群策群力。
各层面主动发展的程度不平衡,长效管理策略有待进一步完善。各项改革举措已出台,但过程管理需强化。创建特色已显雏型,尚需进行深入,持久地开展工作。
办学资金的短缺,现代化教育设施比较陈旧,比如学生电脑、教师办公电脑等都严重不足,这些已不能正常辅助教育教学。
二、学校发展思路:
1、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面向全体师生的发展,面向师生发展的每一个方面。以增强师生的主体意识为办学的基本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工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努力实现教育的标准化、现代化,求得适应时代而又符合学生客观实际的教育方式。
2、学校发展的理性思考:学校教育的本体价值,不是为了选拔适应教育的学生而是为了创造适应每个学生的教育,是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潜能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并以此培养学生的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教育还要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迷朦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要达成这个目标,学校必须同时把教师的发展和成功视作同等重要的任务,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德育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学校发展的基本定位:管理科学、教育有效、资源丰富、师资优良,能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农村品牌学校。秉承文明求实、砺学图强的校训,坚持以为普通老百姓的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办学理念,以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以办强初中,办好高中,办有特色,发展特长的工作思路。
4、学校发展的主攻方向:重视教育资源整合,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增强教育教学、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努力探索办学之路。
三、学校发展目标:
1、学校发展的总目标:[ Zf133.com]
(1)学校办学目标:学校办学本着为师生终身学习奠基,为可持续发展求知,全面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的办学宗旨,学校经过三年(2017-2019年)的努力奋斗达到花雨区同等学校办学水平等级名列前茅的学校标准,创建规范加特色学校。
(2)培养目标: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师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文化基础、健康的身心体魄,为每一位师生的成功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塑造达标加专长教师,培养合格加特长学生。
(3)办学特色:探索农村办学改革模式,走出一条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办学之路。
2、学校发展的阶段目标:
(1)2017年工作目标:学校各项工作开展做奠基的一年。加强学校德育、教学、科研工作的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师德建设,形成严谨善教、正己育人的教风;完成校园绿化、美化工作,为师生提供舒适的工作和学习生活环境;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步伐,完成校园远程教育,为师生成长提供发展的平台,使学校达到办学规范、教师各项工作达标、学生质量合格的标准。1/41234下一页尾页
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篇6
桥新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桥新中学在圆满完成上一个三年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后,学校教学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等办学条件达到了全区较好的水平。特别是通过成功创建浙江省示范性初中,整体办学实力和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思路,为了桥新中学的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学校领导班子在充分分析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情况下,全体教师群策群力,制定了20172019年三年发展规划,作为桥新中学今后三年的发展蓝图,予以贯彻落实。
第一部分学校发展的基础分析
一、学校基本情况
桥新中学创办于1970年,现位于桥新街道六虹桥路1040号,学校三面临河,呈半岛形。总占地面积52.39亩,总建筑面积为11729.76平方米,是一所发展中的初级中学。学校布局合理,主体由教学大楼、实验大楼、阶梯教室和羽毛球馆等四座建筑物构成,四座建筑分工明确又浑然一体。环境优美,绿化面积达15484平方米,到处绿草茵茵,绿树成行,是一座花园式的区绿色学校。学校教学场地除教室外,有音乐、美术、劳技、实验等专用教室,同时还拥有现代教学配套设施和较为完善的体育运动场地。学校现有30个班级,各级段均是十个班级,学生总数1408人,学校还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教师总人数为93人(专任教师8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3人,中学一级教师45人,中学二级教师33人,本科毕业教师为74人,国家级优秀班主任1人,省级春蚕奖2人,市劳动模范1人,市先进教师1人,市优秀班主任1人,市教坛宿将1人,市教坛中坚1人,市骨干教师1人,区名校长1人,区名师2人,区教坛中坚1人,区教坛新秀6人,区骨干教师6人,区教坛新苗6人,区十佳教师1人,区优秀班主任3人,师资较为雄厚。
二、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客观依据和有利条件分析
1、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十七大制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宏观政策,为我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地方各级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各项措施是我们发展的有利条件。
2、中考、高考制度的改革,新课程的推进,学校评价制度的完善以及国家人才观的新要求,加之我校具有优厚的办学资源,为我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3、瓯海区委、政府和教育局进一步建设优质教育资源的战略决策,为桥新中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各方面的扶持,这是我校发展难得的有利条件。
4、我校于2016年下半年被命名为浙江省示范性初中,学校的新一轮示范性建设项目即将启动,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起点。
5、我校在瓯海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近几年办学实力、办学业绩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普遍认同,我校的下一步发展势必得到家长、桥新街道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6、长期的办学经验积累,优越的教学设施和设备,稳定、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团队,为学校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三、学校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学校地处郊区,原有设施比较陈旧、落后,办学资金时有短缺,给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制约,需要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2、由于学校濒临市区,大量优秀小学毕业生流向市区学校,优秀生源的选择受到制约。
3、教学管理模式缺乏创新,课堂教学质量亟待提高,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4、德育教育内容不够细化,忙于完成上级有关部门的常规任务,没有形成我校自身德育教育的特色。
5、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比较淡薄,自我发展程度参差不齐,结构不太合理,优质教师资源短缺,一大批中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亟待加强。
6、管理工作还未达到精细化、规范化,一些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行政后勤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7、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深远,家长对学校中考成绩要求很高,使中考竞争日趋激烈,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制约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第二部分学校发展的价值追求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高质量的、有特色的、让人民满意的和谐校园为目标,以教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加快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和硬件设施建设,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推进我校教育和谐、优质发展,为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努力。
二、办学理念
德育为先,质量立校,科教兴校,全面关注人的发展。
三、办学目标
1、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学校建设成高质量的、有特色的、让人民满意的和谐校园。
2、具体目标:
(1)办学条件优质化。在学校硬件设施已经到位的前提下,改建旧教学楼窗户,筹建塑胶跑道,使信息技术设备、图书室、实验室、体育活动室、艺术教育等设施设备达到省级Ⅰ类标准要求。
(2)师资结构合理化。学校中青老教师结构合理,教师学历本科率达到85%以上,各级名师4名,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比例为18%以上。
(3)学校管理人性化。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编订《桥新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汇编》,关注教职工的生活和发展,以共同愿景凝聚人心,营造和谐校园,使教师愉悦地融入1/51234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