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报告在行文上一般都使用陈述方法,即陈述其事。我们在写报告时可以从哪些角度着手?栏目小编耗费大量时间为您整理出这篇“去福利院的实践报告”,欢迎您在空闲时间内来阅读本页获得愉悦和感悟!
去福利院的实践报告 篇1
关于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地点:xx儿童社会福利院
一、实践目的
社会工作专业是指社会(政府或社会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回复社会生活能力,协调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福祉的专业方法。
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深入社会,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成为本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次实践的目的有:
1.了解儿童福利院的组织结构
2.深入学龄儿童中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
3.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了社会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实践单位介绍
我的工作主要是在教育科室,针对小学和初中的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批改作业,与他们聊天等,偶尔会接触学前儿童,其余时间便是整理图书。本文的报告主要围绕与孩子们的工作展开。
三、实践内容与个人体会
我原本是带着疑惑与好奇来到儿童福利院的,因为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愿以偿地进入这个“神秘”的地方。体检,门卫的质问,登记,会议室的等待,甚至是在真正开始工作时才遇见院里的孩子,这让我不由得对传说中的福利院心起疑惑。我也原本以为那些儿童会有我想像中怪异。
当是,我所经历的,却颠覆了我的一切。
福利院工作人员给我们一些简单的要求,不要打听他们的身世,为院里的工作保密。
他们之中有一些是先天残疾的孩子。有肢残、侏儒、皮肤病、视听障碍、发音不请,智力发育不全等原因,幼时被父母遗弃,或者失去监护的失依儿童,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让我们去了解这个非正常社会化的孩子群体的生存状况与精神生活。
我最先接触了是四五左右岁的学前儿童,学前儿童分为小中大班,较多的时间还是和学龄的儿童的接触。
在十天的实践中,我把他们的特点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1.他们大部分热情而脆弱
学前的儿童有专门的幼儿老师,上午和下午都由那些受到专业训练的老师带领做活动,唱歌,跳舞,学诗等等,她们都是年轻的而有活力的女孩子,所以这个院里的活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她们,这是院方的明智之处。中午由老师带领着就餐,其余时间由生活老师带领,在寝室休息。遇到我们这些陌生人,他们却一点也不怕生,就凑到你的身边,热情叫“阿姨”,我最为感动是,他们都及其希望他们的拥抱,哪怕是牵手,也可以让他们开心。往往,他们会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仅仅只是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已。老师的稍微的批评,他们也会放在心里。其实,简单地说,就是需要他人的关注,我们知道,福利院虽然编制人员众多,甚至正式编制员工是孩子人数的一般,但是真正与孩子接触的'人,却是极为少的。而在家庭中的孩子,却是众人的宝贝,一大堆人围着他(她)。所以不难理解,他们的热情来自于对他人关注的渴望。这也让我认识到在儿童成长时期,来自父母等亲人的肢体交流的重要性。心理学上讲,那些与父母有健康肢体交流的孩子,心理上比那些缺乏身体交流的人更健康,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也会更加顺利、坦然。其实,成年人又何尝不是?有时候,一个温暖的拥抱,许多痛苦,郁闷,委屈就可以释怀。
2.他们是与别的儿童一样,是天使,却是有点忧伤的天使
他们不是想像中那种封闭的古怪的孩子,他们也充满这阳光与朝气,会依依呀呀学语,遇到一个陌生人会带着好奇心来打量着,只是会让人心酸得看到,他们会叫食堂的叔叔为“爸爸”,看见经常来看望他们是的好心人为“妈妈”。
去福利院的实践报告 篇2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区福利院社会实践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福利院简要情况:福利院位于郊区安静地带,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都较好。该福利院是前几年刚扩建,但在我们看来它较为简陋,地面潮湿,墙上的墙灰脱落不少,铝合金窗户的纱窗已破损不堪,许多老化的电线没有被更换等等。但设施还较齐全,配有电视、收音机、洗衣机等。
关键词 :
福利院 生活 老人 资料 孤寡老人 清醒 老婆婆
实践目的:因为我所学的专业有关于社会工作,所以我希望在志愿服务实践中,锻炼我的实践能力,来增加我的经验,更多地了解福利院中老人们的实际情况。
实践计划及过程:我每天调整计划,每天写下日志,以求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前一天我们便联系福利院,刚到那里时,就有阿姨们热情到接待,当我走上二楼时,三个老人坐在灰色的旧沙发上,正看着电视剧《新版水浒传》,在我简单自我介绍后,其中一位老婆婆说了一句话,“谢谢你们,你们爱戴我们,我们也一样爱戴你们。”她朴实的话令我记忆犹新。
第一天的计划是通过交谈与多个老人们认识。实践第一天早上8:30,我便骑车到福利院,当我上楼后发现许多老人也早起了,上午依计划而行,在倾听与交流中我认识很多老人。下午,在与老人互动中,我和老人先后唱歌,使得老人们的心情非常愉悦。
第二天的计划是由对二楼的老人大体交流了解,到逐步确定重点对象。对生活态度消极的老人进行耐心地交流和开导。早上我到达时,看见老人们正亦步亦趋地下楼来。原来当天上午当地的派出所等机构派来了慰问团。我刚把几位老者扶下楼梯,让老人围坐在一楼大厅,与老人们短暂地叙了些话。门口忽然一派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的,我便很快离开了。下午,我来时大部分老人还在午睡,在刘婆婆的室内却有数位老者聊天,我也加入其中。随后我陪护着刘爷爷,李婆婆下楼到河边晒太阳。其实,也有很多老人闲坐在绵远河河边享受着这暖冬的阳光。
第三、四天的原本计划利用2月3日寻找一、二个老年人工作方法加以运用,可惜没能找到。所以工作主要还是与老人聊天、给老人读报。两天的工作中也有新事务,像张婆婆与我们交谈后心情似乎有所改善,让我帮她买了两封国际信封和填写寄往国外的英文地址。唐爷爷让我帮他捎口信给他的家人,尽管我前去反复询问路人和寻找他所言的标志,我却未能找到他亲戚家。
第五、六天我与老人几乎无话题,此时我有了个同伴李红却为我们的活动增添了活力,他带头为老人做起了卫生,搽窗、抹灰、扫地、拖地。除了陪老人聊天,这两天新事也不少,如给李婆婆包咸蛋,给唐爷爷钉纽扣。第五天下午因为市消防队慰问福利院老人,我们又早早离开了。
第七天我们依然和老人聊天,而且我们很高兴地看见有四位中学生也来到福利院看望老人们,她们的到来不仅让老人心情快乐,而且也让我们这些青年感到“后生可畏”。
第八天是我们活动的最后一天,李红和老人聊起了家常,而且聊得非常欢畅,老人们对其赞不绝口。最后我们和老人们依依惜别。
感想:与老人交谈是一种阅读,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可以阅读到他们的人生,一本本厚重的人生之书,同样是丰富的经验,却是不一样的经历。尽管老人的话常常是支离片语、罗嗦重复,甚至是语不达意,但如果你耐心地倾听,会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更会是一次巨大的`收获旅程。
在与老人的交谈中,我们发现老人最关心的社会问题是医疗费用和药品质量。尤其是一些补钙的药品,老人深有体会,以前此类的药品价廉物美,而现在却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药效下降,老人们用后不见效,于是有老人把这种情况归咎于市场改革、私营药厂代替了国营药厂,甚至于某些老人非常怀念计划经济时代。可见部分老人的思想观念还难以适应时代变革。不过,这也说明目前国家应加强药品的准入和质量监管,让老百姓不仅吃得起药,而且吃药更要有效。
该福利院的老人和工作人员存在较大矛盾,部分工作人员会对老人恶语相加、背后漫骂,表面原因是该院工作人员人手少、任务重,老人又常常因为身体健康问题,事情不断,比如老人失禁,工作人员不理解认为是老人与其作对故意所为。又比如老人身体疼痛不做下楼端饭等事,工作人员便认为是老人懒惰,老人很想自己动手却实在是有心无力。其实,除了双方缺乏交流理解,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该院工作人员工资太低,如全日护工蒋叔叔,待遇是包吃包住月薪200元,洗衣工的月薪是350元。年轻的炊事员“小胡”也有意要离开福利院。我想长期存在这种不和谐的关系势必让老人处于紧张焦虑之中,不和谐的关系也会不断消磨着工作人员耐心和热情。
仅仅在我们作实践的八天里,我们所见到的社会各界对福利院的关心很多,他们送来了营养品,也送来了关怀和温暖。在目前,老人们的物质生活上已经令他们满意,而他们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怀。正如2月2日慰问团请来了鼓乐队,刘婆婆高兴地说道,“我们老人更喜欢你们带来的热闹”。我们惊喜地看到,中学生已主动走进福利院来关心老人,尊老感恩得到很好地传播,爱心的接力棒在不断传递。很多同学和亲人愿意加入我们,因此希望社区有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方便志愿者提供服务。作志愿服务者,虽然短暂,但我们的绵薄之力星火之暖依然让老人倍感温暖。
去福利院的实践报告 篇3
在生活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区福利院实践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福利院简要情况:福利院位于郊区安静地带,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都较好。该福利院是前几年刚扩建,但在我们看来它较为简陋,地面潮湿,墙上的墙灰脱落不少,铝合金窗户的纱窗已破损不堪,许多老化的电线没有被更换等等。但设施还较齐全,配有电视、收音机、洗衣机等。
关键词 :
福利院 生活 老人 资料 孤寡老人 清醒 老婆婆
实践目的:因为我所学的专业有关于社会工作,所以我希望在志愿服务实践中,锻炼我的实践能力,来增加我的经验,更多地了解福利院中老人们的实际情况。
实践计划及过程:我每天调整计划,每天写下日志,以求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前一天我们便联系福利院,刚到那里时,就有阿姨们热情到接待,当我走上二楼时,三个老人坐在灰色的旧沙发上,正看着电视剧《新版水浒传》,在我简单自我介绍后,其中一位老婆婆说了一句话,“谢谢你们,你们爱戴我们,我们也一样爱戴你们。”她朴实的话令我记忆犹新。
第一天的计划是通过交谈与多个老人们认识。实践第一天早上8:30,我便骑车到福利院,当我上楼后发现许多老人也早起了,上午依计划而行,在倾听与交流中我认识很多老人。下午,在与老人互动中,我和老人先后唱歌,使得老人们的心情非常愉悦。
第二天的计划是由对二楼的老人大体交流了解,到逐步确定重点对象。对生活态度消极的老人进行耐心地交流和开导。早上我到达时,看见老人们正亦步亦趋地下楼来。原来当天上午当地的派出所等机构派来了慰问团。我刚把几位老者扶下楼梯,让老人围坐在一楼大厅,与老人们短暂地叙了些话。门口忽然一派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的,我便很快离开了。下午,我来时大部分老人还在午睡,在刘婆婆的室内却有数位老者聊天,我也加入其中。随后我陪护着刘爷爷,李婆婆下楼到河边晒太阳。其实,也有很多老人闲坐在绵远河河边享受着这暖冬的阳光。
第三、四天的原本计划利用2月3日寻找一、二个老年人工作方法加以运用,可惜没能找到。所以工作主要还是与老人聊天、给老人读报。两天的工作中也有新事务,像张婆婆与我们交谈后心情似乎有所改善,让我帮她买了两封国际信封和填写寄往国外的英文地址。唐爷爷让我帮他捎口信给他的家人,尽管我前去反复询问路人和寻找他所言的标志,我却未能找到他亲戚家。
第五、六天我与老人几乎无话题,此时我有了个同伴李红却为我们的活动增添了活力,他带头为老人做起了卫生,搽窗、抹灰、扫地、拖地。除了陪老人聊天,这两天新事也不少,如给李婆婆包咸蛋,给唐爷爷钉纽扣。第五天下午因为市消防队慰问福利院老人,我们又早早离开了。
第七天我们依然和老人聊天,而且我们很高兴地看见有四位中学生也来到福利院看望老人们,她们的到来不仅让老人心情快乐,而且也让我们这些青年感到“后生可畏”。
第八天是我们活动的最后一天,李红和老人聊起了家常,而且聊得非常欢畅,老人们对其赞不绝口。最后我们和老人们依依惜别。
感想:与老人交谈是一种阅读,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可以阅读到他们的人生,一本本厚重的人生之书,同样是丰富的经验,却是不一样的经历。尽管老人的话常常是支离片语、罗嗦重复,甚至是语不达意,但如果你耐心地倾听,会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更会是一次巨大的`收获旅程。
在与老人的交谈中,我们发现老人最关心的社会问题是医疗费用和药品质量。尤其是一些补钙的药品,老人深有体会,以前此类的药品价廉物美,而现在却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药效下降,老人们用后不见效,于是有老人把这种情况归咎于市场改革、私营药厂代替了国营药厂,甚至于某些老人非常怀念计划经济时代。可见部分老人的思想观念还难以适应时代变革。不过,这也说明目前国家应加强药品的准入和质量监管,让老百姓不仅吃得起药,而且吃药更要有效。
该福利院的老人和工作人员存在较大矛盾,部分工作人员会对老人恶语相加、背后漫骂,表面原因是该院工作人员人手少、任务重,老人又常常因为身体健康问题,事情不断,比如老人失禁,工作人员不理解认为是老人与其作对故意所为。又比如老人身体疼痛不做下楼端饭等事,工作人员便认为是老人懒惰,老人很想自己动手却实在是有心无力。其实,除了双方缺乏交流理解,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该院工作人员工资太低,如全日护工蒋叔叔,待遇是包吃包住月薪200元,洗衣工的月薪是350元。年轻的炊事员“小胡”也有意要离开福利院。我想长期存在这种不和谐的关系势必让老人处于紧张焦虑之中,不和谐的关系也会不断消磨着工作人员耐心和热情。
仅仅在我们作实践的八天里,我们所见到的社会各界对福利院的关心很多,他们送来了营养品,也送来了关怀和温暖。在目前,老人们的物质生活上已经令他们满意,而他们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怀。正如2月2日慰问团请来了鼓乐队,刘婆婆高兴地说道,“我们老人更喜欢你们带来的热闹”。我们惊喜地看到,中学生已主动走进福利院来关心老人,尊老感恩得到很好地传播,爱心的接力棒在不断传递。很多同学和亲人愿意加入我们,因此希望社区有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方便志愿者提供服务。作志愿服务者,虽然短暂,但我们的绵薄之力星火之暖依然让老人倍感温暖。
去福利院的实践报告 篇4
2018-10-23
一、实践的目的读书能让万里外之美景立于眼前,读书能跨越时空,让古今中外人的思想诉之于脑海;读书而有益,多读而博知。
是一个万古不变的真理。
但我们不能读死书和死读书,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同样重要!因为社会工作的实践性很强,所以我们要深入社会、向社会学习。
本次活动目的有:1、了解儿童福利院的组织结构2、深入学龄儿童中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3、向社会学习,巩固知识,锻炼能力。
二、实践单位介绍郑州市儿童福利院位于中原区西流湖办事处常庄,北靠南水北调主干渠、西临植物园,整体占地92亩,集家庭养育、集中养育、医疗、**、教育、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投入使用的一期工程占地35.7亩,建筑面积9600m,床位400张,总投资3300万元,即将竣工的二期工程占地28.2亩,建筑面积19740m,床位430张,总投资5600万元。
xx年11月,沐浴着蓝天计划”的春风,蓝天计划”第一批资助项目、郑州市十件大事”之一——新建郑州市儿童福利院项目正式开工建设,xx年5月,正式开园。
单位规格为副县级,内设办公室、宣教科、后勤科、社工科、收养科、特教科、医疗**科、养护科、家庭寄养科共九个科室。
儿童数量在起初接收社会福利院150名基础上,净增四倍,至今在院儿童已突破750名,98%以上为残疾儿童。
他们主要收养一些失去父母和家庭的儿童,如肢体残疾和孤儿,并为他们提供生活和教育援助。
三、实践内容与个人体会我原本是带着疑惑与好奇来到儿童福利院的,因为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程序才如愿以偿地进入这个神秘”的地方。
门卫的提问、登记和在会议室的等候,让我对传说中的福利院产生了好奇。
当它是,我所经历的一经颠覆了我的一切。
福利工作者给我们一些简单的要求,不打听他们的生活经历,对医院的工作保密。
其中一些是先天性残疾儿童。
有癫痫病、肢残、智力发育不全等原因,幼时被父母遗弃,或者失去监护的失依儿童,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让我们去了解这个非正常社会化的孩子群体的生存状况与精神生活。
我把他们的特点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1、他们大部分热情而脆弱我最为感动是,他们都及其希望拥抱,哪怕是牵手,也可以让他们开心。
往往,他们会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仅仅只是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已。
老师的轻微批评,他们也会记在心里。
其实,简单地说,它需要别人的关注。
而在家庭中的我们,是众人的宝贝,一大堆人围着他(她)。
我们多么需要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
2、他们是与我们的天使,却又是多了点忧伤的天使他们之间也是像一般孩子那样开玩笑,聊天,讲学校里的事情,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关系,他们多像兄弟姐妹班的关系,大一点的孩子照顾小一点的孩子,年龄大一点的还想学点语文”数学”英语”——这让我很感动。
他们中的一些不是想像中那种封闭的古怪的孩子,也充满这阳光与朝气,会依依呀呀学语,遇到一个陌生人会带着好奇心来打量着,只是会让人心酸得看到,他们会叫食堂的叔叔为爸爸”,看见经常来看望他们是的好心人为妈妈”——这让我忧伤。
3、福利院里的孤独与梦想福利院是一种封闭式的管理,除了学校上课的时间,他们便是呆在院里,很少出门,偶尔有大孩子去打篮球,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
他们在福利院,一般情况下是断然不准出去的?我问过他们,他们说偶尔有机会带他们出去玩,大一点的孩子对附近还是很熟悉的。
我们发现他们的理想是丰富多彩和美丽的。我问他们将来想干什么。他们想当老师和医生。
有的孩子,学习很认真,我告诉他们要学会改变自己的好出路。
时间很快结束了,我想,我来到福利院之前,是带着好奇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为外界所不知的地方的,走的时候我才发现,我还是如此对他们的关照,也让我重新审视了一下自身的成长过程,我曾经的烦恼,他们也会有,当然,也许回会有我所没有经历的苦难或者伤感,但我一直相信社会,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健康地成长的,也会长大,成家立业,成为千万普通人中间的一位。
我相信的!
去福利院的实践报告 篇5
今年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报告活动,总觉得我应该做点有意义的事,于是我来到了儿童福利院,为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奉献我的一份爱心。
8月2日我们第一天去儿童福利院。去之前,我反复的思索,在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怎么样呢?他们适不适应这儿的生活?我和他们能不能很好的沟通?我能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能不能帮助他们而不伤害他们的自尊?他们是一群特殊的人,他们需要些什么……
走进了儿童福利院的那一刻让我很感触,这里竟有三十几个孩子,看见他们的时候我心里一惊,突然我感觉有点不知所措。他们中大多数的孩子都是不怎么正常的,要么是肢体的、要么是心理的。他们没有我想象当中的那么正常,看到他们不知道怎么的心里生出一丝恐惧感,但所有的恐惧都被一张张微笑的脸给消除了,他们对于我们没有恐惧感,对我们微笑。但他们的一些动作让我感觉到了他们的一些内心对爱的渴望,他们抱着我们,牵着我们的手,他们的内心是多么希望得到爱、得到别人关心,也许这儿的环境不错,但他们更渴望有一个家,他们也希望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爸爸妈妈,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哪怕家里很苦,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了解才知道他们很多已经在这生活了很久很久,他们不能像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家,他们的内心需要爱,他们大多都是因为身体的残缺而被父母抛弃,命运对他们有着太多的不公平但他们还是很坚强的活着。
工作人员安排我们负责几个“正常”孩子的学习辅导,这不得不让我们把大多数时间花在这几个孩子身上,这让我感觉到对其他孩子有一丝隐隐的愧疚。我们同时也为他们播放了预防手足口病的视频,给他们播放喜剧《人在囧途》。我们的出发点很简单希望通过我们所做的让他们健康快乐。
每天中午,我们会和他们一起吃饭,通过几天的接触,没有看见他们当中有一个人哭过,面对命运的不公平他们还是很快乐的活着,他们的饭菜也没有我想象中这么好,而他们都吃的很开心,虽然都有一些残缺,但他们的很多事情都是自己解决的,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事,如:洗碗、洗衣、打扫卫生,但对于他们都很不容易,他们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在内心里我觉得他们很优秀。、
在几天的接触中我们发现,他们与外面的孩子其实仅一墙之隔,但他们和外面的孩子有极大的不同。智力上有点障碍的孩子他们一天无忧无虑的,他们也许不懂,他们亲昵的叫着我们,我们也陪他们玩,看着他们开心的笑我们打心眼儿里高兴。最为特别的是智力不怎么正常的那一小部分孩子,他们对陌生人极为强烈的排斥。其中有一个叫王郡紫的,她今年12岁,上四年级,她是一个瘦弱而又很漂亮的女孩,最初和她接触她十分排斥,不愿别人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无论问她什么她都会回敬你三个字“不知道”,当我想要送她小礼物时她只给了我两个字“幼稚”。在我看来她这样的年龄,一些漂亮的小礼物她会喜欢的呀!可是我忽略了一个问题,她在福利院呆了4年了,她比院墙外的那些孩子们要懂事得多。几天下来和她熟了她开始和我们聊天开玩笑等等。这让我感到只要我们有一颗爱心用心去对待他们,就算他们是冰我们也能用爱将他们融化。在学习上她遇到什么问题只希望我给她一点提醒不需要我的答案,她只要一个人静静地想几分钟,她的这种习惯让我感到吃惊,很多同龄的孩子都希望别人给她答案,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玩,但她的世界好像只有学习,她大多数时间都在学习中,也许她是个不认输的人,想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吧!另外还有一个小孩叫马小庆,今年十二岁,读二年级,在儿童福利院住了四年,一个没有身体缺陷的女孩,但口齿有些不清楚,话说得不怎么清楚,但是个很开朗的人,会跟我们打招呼,她很喜欢动漫电视剧《喜羊羊和灰太狼》,她会给我说电视中的情节,她乐观的心态让我也感觉有点自愧不如。另外的几个也有不同的特别之处。
另外我也发现在这个大家庭中孩子们之间也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心理,一些正常的孩子会不愿和不正常的孩子在一起。一些小一点的孩子往往会怕大点的孩子们,他们之间已有不同程度的隔阂。与此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姓“桃”,“桃”字取之福利院所在的桃溪寺中的“桃”。他们之中姓“桃”的孩子意味着他们到福利院时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有相当一部分是出生不久被发现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而被遗弃的,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把他们扔到其他地方而被饿死、冻死,他们被收留在福利院里捡回了一条命。但是他们又是不幸的,因为他们要承受本不该由他们承受的东西。
我们三天的实践活动并不能改变什么,我们只希望通过我们能给他们一点帮助,给他们带去一点快乐就已经足够了。
他们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人生挑战,他们面对了本不该由他们面对的东西,但他们用乐观化解着一切生活的苦难,他们开心、他们乐观、他们勇敢的面对了一切,和他们比起来我们拥有的太多,有家、有关心自己的人、有舒适的环境,但我们还在抱怨我们没有的太多的,我们总是怨天尤人,总是把所有的不满推在别人身上,也许是我们得到了太多而不知道珍惜,不知道怎么去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我们很多事总希望别人帮我们解决好,依赖思想越来越严重,没有了挑战性什么事情都顺其自然,什么都听天由命,我们已经丢失了很多东西。他们虽然是孤儿但他们知道努力,他们知道怎么去面对生活,他们知道乐观的面对每一天,他们知道自己不认输,他们不会怨天尤人,他们不会放弃自己。
在儿童福利院只待了短短的三天,但给了我太多的感触,很多感触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希望他们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的,有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存在,知道有这么一群可爱的孩子希望得到我们的爱,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给他们一点点爱,对他们而言爱是最珍贵的,我们都帮助他们一点点他们的世界就不会是黑色的,他们就不会在他们的世界感到无助、害怕。他们也不在握着别人的手不放。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了解到一颗爱心是何等的重要。我有理由相信这次经历会让我终身受益,我认为在毕业后的工作中面对病人与面对他们有一定的相同之处——都需要我怀着一颗爱心去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