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

目录

中学生物教案系列10篇

字典 |

2023-09-11 16:04

|

推荐访问

中学生物教案

【 liuxuequn.com - 实用资料 】

  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每个老师都需要将教案课件设计得更加完善。教案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如果您对这个话题仍有疑问可以尝试阅读一下“中学生物教案”,我们的网站将会持续更新为您提供更多精彩的内容请您多多关注!

中学生物教案 篇1

  【教材地位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1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色素的种类和功能、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提取、分离色素的实验方法。光合作用在高中生物的整个教材中都是处于重要地位。本章节内容按照课标安排应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和通过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来学习有关光合色素的知识,第二课时具体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本节教学设计是该节的第一课时内容。第一课时我准备让学生以经典的光合作用研究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为线索,结合自己所动手完成的实验,遵循科学家的探索思路,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了解科学家探究科学的艰辛历程和学会探究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设计理念】

  以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研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来设计教与学的过程。最想突出的处理:1.还原科学研究的历史面貌,突出生物学的“实验学科”特点;2.以实验探究贯穿整个教学。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而且生活实践中也对光合作用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却很陌

  生,关键对于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知之甚少。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⑴.了解光合作用的结构和物质基础;

  ⑵.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反应方程式、概念、过程、意义;⑶.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和实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过程,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理解假设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需要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同时,理解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关注“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

  ②讨论科学史上的经典人物和实验,避免知识“去背景”和“简单化”。

  ③明确科学的研究态度在实验探究中的重要性

  ④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⑤学会参与、合作和交流

  4、能力方面

  ①掌握科学实验探究的一般原则,重点是对照实验原则和单因子变量原则;

  ②培养观察、分析综合能力。

  三、教学重点

  ①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②实验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对照实验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

  四、教学难点

  单因子变量原则中实验变量与无关变量的辨析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搜集相关图片和素材;制作Flash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播放绿色植物硕果累累的图片;人和其他动物吃的各种食物的照片。

  结合初中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了解?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激情引趣,引起学生对光合作用的重视

  1、光合作用概念: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归纳出: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

  (问:光合作用是怎样被人们发现的?)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2、光合作用的发现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看书,要每个同学对几个著名实验的实验年代、科学家人名、国籍、实验过程、实验结论逐一整理。

  让同学们根据自己体会讲述如何自己设计实验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

  为加深印象,教师通过Flash多媒体课件演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并归纳实验结果。

  从光合作用发现过程我们看到科学工作者对科学事业执着追求,严谨的科学态度,巧妙的思维方法值得我们很好学习,我们更需要学

  习科学家们科研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

  设计意图:感受科学发现过程,提高学生探索求实的科学素养。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探究的原则和方法。

  问:我们刚刚学习过了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1880年实验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那么同学们回忆第二章学习过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分析比较叶绿体中哪些结构与光合作用功能相适应?

  学生活动:请一学生上台对着细胞挂图讲述细胞中叶绿体的结构设计意图:巩固已学知识。

  3、叶绿体中色素:教师展示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图帮助同学回忆,用几分钟讲述实验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实验结果。

  学生活动:

  学生4人一组完成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设计意图:认识实验探究过程都必须依据一定的科学道理。体验合作学习过程。

  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可给学生演示叶绿体的色素吸收光谱的现象。

  方法是:用红、橙黄、绿、蓝紫色的薄膜,分别遮住同一光源。把盛有叶绿体的色素提取液的试管,分别放在红、橙黄、绿、蓝紫色光前、让学生观察这些光透过色素提取液的情况。可明显地看到红和蓝紫色光透过的较少(暗),橙黄和绿色光透过的较多(亮)。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现象,得出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在此基础上,出示教材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谱曲线,引导学生分析曲线含义,总结光合色素吸收光波的不同特点。

中学生物教案 篇2

  一、版本: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1

  二、设计内容: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

  三、设计理念

  在实施新课程中,需要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引导──探究” 发现式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学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以“引导──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该理念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取,而且更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问题的推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四、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1课时——酶的作用,主要探讨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该内容以第4章第3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中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以及初中生物学“消化”为基础。学习本节利于“细胞代谢的学习”,利于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等知识的学习。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Ⅰ)。

  (2)技能目标: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索,按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和步骤,正确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Ⅱ)。

  (3)情感目标:①评价自己的实验结果,②参与交流,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维护或修改自己的方案和意见。

  3.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确定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酶的作用。

  [解决方法]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切入,引入酶的学习。通过实验、资料分析得出酶的作用。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都与酶的活动有关,活细胞内全部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在人体内,大约每分钟要发生几百万次的化学反应,这么多的化学反应之所以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完全是因为酶的作用,酶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是怎样起作用的?显然应是本节课内容的重点。

  教学难点:①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②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解决方法] ①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②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活化能这个名词在高中生物教材体系中是第一次出现,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这个名词都很陌生。化学反应之所以能进行,就是达到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在酶的作用下,原来不能进行反应的物质发生了反应,是增加了反应物的自由能,还是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通过实验和类比,必需要让学生理解。

中学生物教案 篇3

  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1

  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细胞的能量的来源与转变第2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第1课时——酶的作用)

  新课程理念要求高中生物应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从之前的“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在这样理念的促进下,“引导──探究”发现式教学法应运而生。该理念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就是“引导──探究”式学习过程。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知识,而且更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问题的推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1.地位和作用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主要探讨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该内容以第1章第3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中的主动运输的知识为基础。学习本节利于“细胞代谢的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Ⅰ)。

  (2)技能目标:能够完成相应的实验设计,按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和步骤,正确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Ⅱ)。

  (3)情感目标:①评价自己的实验结果,②参与交流。 3.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理解酶作为催化剂的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利用PPT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理解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确定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酶的作用。

  [解决方法]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切入,引入酶的学习。通过生活资料分析得出酶的作用。我们熟悉的化学无机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但是需要高温、高压等条件。而在人体内,大约每分钟要发生几百万次的化学反应,这么多的化学反应之所以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完全是因为酶的作用,酶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是怎样起作用的?

  教学难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解决方法] ①利用PPT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②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

  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切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既然学生们知道无机催化剂的作用,就让学生通过比较认识酶的催化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的差别。然后通过过氧化氢酶的实验来让学生理解探究实验的设计原则、一般思路,得出的结果。教师利用PPT的方法直接给出更加形象生动,容易理解。要求学生记住探究实验实验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等量原则。以及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对照实验等概念,再通过对实验中自变量改变训练学生在实验设计中如何控制变量。

  学生通过亲身感知酶的作用,顺理成章引入酶在化学反应中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知识点。利用PPT中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以及绘制“没有催化剂、无机催化剂、酶的催化效率曲线”的比较,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催化作用更加显著)。

  ppt幻灯片、实验材料

  1.学生对酶的概念掌握的不是很好,注意教学时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如活细胞产生(交代来源)、具有催化功能(只有一个作用)、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或RNA)。

  2.酶的催化特点: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的温和性。学生学习时,容易将第三个特点忘记,需要强调。

  3.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学生接触这个概念时,化学中活化能的概念还未给出,所以接受起来很困难。注意讲授过程结合PPT上形象的漫画图及动态图说明酶的作用机理。

  4.过氧化氢酶实验虽然简单,但是却能很好地证明酶的高效性,在讲述实验的过程中同时引入探究实验的设计原则和一般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探究实验的实际应用案例。注意可以同时让学生自己设计证明酶的专一性及作用条件的探究实验,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中学生物教案 篇4

  一、活动背景 泡菜、果酒、果醋等是以发酵方式加工制成的浸制品,成本低廉,营养卫生,风味可口,味道咸酸,口感脆嫩,色泽鲜亮,香味扑鼻,开胃提神,醒酒去腻,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二、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校园生活,我校生物科组举行发酵食品的制作活动,促使学生学习生活更融洽和谐,进一步塑造良好的校园饮食文化,并提高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活动要求

  1.以个人或小组名义参加活动;

  2.参赛者可参考选修一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和根据实际生活情况,进行制作美味的发酵食品;

  3.请参赛者自备纸张详细填写:姓名、班别、作品名称、制作过程、生产日期;

  4.制作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卫生和安全。

  四.活动评比时间 ------5月4日(周一)下午第三节课

  注:比赛将评比出一、二、三等奖,奖品丰厚;请同学们积极参与,发挥最好的水平。

中学生物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教学难点

  (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三、课时安排

  2(上课1和实验1)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让学生以初中的知识来思考,回答。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板书〕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K、、Mg等

  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基本元素:C、H、O、N、S(Ca)P、

  主要元素:C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思考与讨论〕生思考师提示。

  1.提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主要看它们的分子组成中是否有碳元素,如糖类是有机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水是无机化合物,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当然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区别。对这两类化合物的严格区分,请参照化学教科书。

  2.提示:细胞中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无机化合物是水。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水是生命之源,离开水,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

  3.提示:植物的叶肉细胞、果实细胞和种子的细胞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如禾谷类的果实、种子中含淀粉(多糖)较多;甘蔗的茎和甜菜的根含蔗糖多;花生、芝麻种子中含脂质多;大豆种子中含蛋白质多,等等。要想从植物的果实、种子中获得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就要设法使细胞破碎,再将这些物质提取出来。

  三、实验

  〔到实验室做实验〕

  3.生物材料中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含量不同。因此,我们应选择多种多样的食物,保证获得全面的营养。

  〔小结〕略。

  〔作业〕一二题。生思考师提示

  〔提示〕1.(1)迹唬2)√拧

  3.B。

  拓展题

  1.提示:细胞是有生命的,它可以主动地从环境中获取生命活动需要的元素。这是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之一。

  2.提示:不能。生命系统内部有严谨有序的结构,不是物质随意堆砌而成的

中学生物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准确描述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理解并掌握mRNA结构特点及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转录的Flash动画及动态组图,发展观察识图能力,提高分析归纳和推理判断的能力,体验用生物学观点认识和分析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核糖核苷酸、mRNA、tRNA等物质的结构及功能特点,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科学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mRNA的结构特点,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

  (二)难点

  理解转录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ppt展示一对双胞胎的照片并引发学生思考:这两个孩子如此相像,他们这些相似的性状是什么物质体现的?

  学生思考回答:蛋白质。

  教师设问:他们性状相似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基因相同。

  教师设问:那么基因是如何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探究这一问题——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二)探求新知

  1.RNA的结构特点

  教师设问:遗传物质DNA一般都存在于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则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那么细胞核中的DNA是如何控制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的呢?

  学生回答:应该还有一种中间物质,在DNA和蛋白质之间充当信使。

  教师对学生的设想给予充分的肯定,随后用ppt展示这一信使——mRNA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由核糖核苷酸A、G、C、U组成,与DNA配对,mRNA上的碱基可以携带DNA上的遗传信息。RNA分子较小,可以从核孔中出来进入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62,自学tRNA和rRNA的内容并完成与DNA对比的表格,总结DNA与RNA在组成的基本单位、五碳糖、碱基、类型、分布、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区别。

  教师将学生汇总的表格展示在ppt上,并强调每种RNA的结构与功能的特点,让学生初步体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理念。

  2.DNA到RNA的转录

  教师设问:DNA的遗传信息是怎样传给mRNA的呢?

  学生带着这一疑问观看一遍完整的转录过程的Flash动画。

  教师再次播放转录过程动画,学生参考导学案上的问题串,即转录的场所、原料、产物、模板、配对的原则分别是什么?再次认真观察每个过程的变化点。并完成表格。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转录的过程,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纠正指导,引导学生总结出完成详细的转录过程:

  ①DNA双螺旋揭开,DNA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其中一条链提供准确模板;

  ②游离的核苷酸随机地与DNA链的碱基碰撞,当核苷酸的碱基与DNA的碱基互补时,两者以氢键结合;

  ③新结合的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合成的mRNA分子上;

  ④合成的mRNA从DNA链上释放,而后,DNA双链恢复。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转录的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三)总结提升

  教师结合板书带领学生进行本节课知识的归纳,引导学生自主绘制知识概念图。

  (四)巩固提高

  学生思考讨论:转录成功的mRNA的碱基序列与DNA单链模板的碱基序列和模板互补的碱基序列有什么异同?

  保证遗传信息传递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五)课外拓展

  列表比较DNA复制和转录的异同点。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中学生物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在实验前介绍了消化系统的组成,学生对消化系统已经有了感性认识,紧接着设计一个探究实验。让学生在亲历探究实验的过程中,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来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教材的设计遵循了从结构到功能、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

  本实验是一个典型的探究案例,它隐含着生物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二、学情分析

  有利的一面:

  学生通过生活体验对牙齿与舌的功能有一些感性认识,知道唾液腺分泌唾液。

  通过以前的学习,部分学生已领悟了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生命的奥秘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不利的一面:

  1、实验操作技能欠缺。

  2、探究能力欠缺,体现在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还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消化、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的含义。

  (2)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让学生针对实际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和验证,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决策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通过学生如实记录、分析实验结论,培养他们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及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教师如何有效地组织、引导整个探究过程,并抓住时机训练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观念。

  四、教法学法

  教法

  1、通过学生咀嚼馒头的情境引入,从而提出探究问题。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作出假设。

  2、从分别设计牙、舌以及唾液对馒头的消化的单一变量对照到合并探究多个变量的对照。

  3、采用自我反思,交互式评价方式分析实验失败原因,使学生深刻领悟探究方法的内涵。

  学法

  1、学生根据体验馒头味道的变化,自主提问,作出假设。自主设计实验,通过实验现象观察得出相应结论。

  2、自我反思,交互式评价方式分析实验失败原因,深刻领悟探究方法的内涵。

  从而使启发诱导式的教法与探究式的学法和谐共振。

  五、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鉴于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能力弱。挑选部分学生实验前简短培训,了解实验原理,操作要领。在实验中让这部分学生去带动其余学生,让实验落到实处。

  情境引入

  品尝馒头,要求进行较长时间咀嚼,感受馒头味道的变化,从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探究实验

  ⑴提出问题:

  馒头是怎样变甜的呢?

  ⑵作出假设:

  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唾液的作用有关。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在感性经验基础上引导分析在口腔中使馒头变甜的相关因素,然后做出合理的假设,不仅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活跃气氛,更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科学做出假设的方法———即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中做出合理假设。

  ⑶制定计划:

  a、提示:

  ①设计一组实验,有的只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的只探究唾液的作用。

  每个组选择一个因素进行探究。

  设计意图:把难点进行分解。本探究涉及到两个探究因素,让学生同时对两个探究因素设计对照试验,有一定难度,让每个组选择一个因素探究,降低了难度,学生跳一跳是能摘到桃子的。

  ②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是没有甜味的,淀粉分解后形成的麦芽糖是有甜味的。

  ③淀粉遇碘变蓝,但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④口腔的温度大概是37℃。

  b、思考:

  ①怎样模拟舌的搅拌、牙的咀嚼,唾液的参与以及口腔的温度?

  ②你选择的是什么因素对淀粉的消化?实验的变量是什么?怎样确保只有变量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

  ③怎样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学生说出方法后,教师建议:滴加4滴稀碘液后置于温水中水浴加热,观察颜色的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这3个思考题是突破难点的关键,弄清了问题①③,不需要教师做任何强调,学生就能明白该实验有的组要把馒头切碎,要搅拌,以及整个实验要保持在37℃下进行,滴加碘液等具体操作的原因;问题②是引导学生控制变量,顺利设计对照实验的核心问题,学生只要清楚了这个问题,设计出合理的方案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c、分组讨论设计(要求图示说明,图示板演)

  一大组:牙齿和舌头作用实验方案;

  另一大组:唾液的作用实验方案;

  d、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整合

  为了让学生突破难点顺利掌握从探究一个因素上升到同时探究两个因素的方法,我采用先易后难,先分解后整合的策略。具体过程为:教师根据学生板演图,把两组对照实验中相同实验组合为一体,适时点拨: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可以把两个因素放到一起同时进行探究,只要先把实验组设计出来,各对照组只要变量与其不同,其它条件相同即可。由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e、完善实验设计

  ⑷实施计划

  ⑸得出结论

  ⑹表达交流

  小组汇报实验完成情况,反思实验失败的原因,交互式评价。为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影响做下铺垫。

  进一步探究:

  为什么强调在37℃条件下进行实验?你能设计实验来说明温度对淀粉消化的影响吗?

  兴趣小组展示课前做好的处于60℃条件下的实验现象,从而使学生知道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存在影响。

  课堂小结

  1、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3、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舌搅拌与牙齿咀嚼对淀粉的消化有促进作用。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课后反思

  1、未雨绸缪,有的放矢。实验的准备工作很重要,教师实际操作对实验能达到的效果了然于心。

  2、鉴于淀粉的分解过程无法直观感受。将原实验设计中后滴加稀碘液改成先滴,通过颜色由蓝变浅蓝、再变成黄色来感受淀粉分解的过程。

  3、由考虑单一变量提升到同时考虑多个变量的探究。

  4、增加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拓展学生的思维。

  但是,由于学生知识储备的原因,在实验操作上有些方面不规范。

中学生物教案 篇8

  课程介绍: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物的分类》。生物分类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特别是对形态学知识要求很高,历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新课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对该部分要求“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意在让学生体验分类的方法,而不是对生物进行属或种水平上的鉴定。如何让教学重点从掌握生物分类的具体知识和技能,改变为让学生自主的掌握分类的思想方法,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我选择了它作为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希望能得到各位专家的指导。

  对于生物的分类,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程序、综述”这样7个方面进行剖析。

  ㈠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的地位

  生物的分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下册中第13章“生物大家庭的分类”的第2节,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是对各类生物特征的复习,也是对生物类群的整理和归纳。学好本节内容,可以让学生对整个生物界的全貌有概括性的了解,并学习到科学的分类方法。

  2、重点、难点的确定

  在本节课中,各类生物的特征在前面都已经学习过,学生应能很(比较)好的理解和应用。而且新课标将具体内容标准定为“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让学生自主的掌握分类的思想方法。

  3、课时的安排

  由于本节课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学生又是初次尝试分类的基本方法,所以本节内容将分成3课时进行。第1课时为尝试分类和科学的分类,第2课时为给动物分类,第3课时为给植物分类。本节课我主要讲的是第2课时。

  ㈡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拟定了下列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②知道脊椎动物分成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以及各类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①尝试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②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情感。

  (如何达到)

  a、利用学生前面学过的动物知识为基础,以及书87页的表格练习,让学生知道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又分成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以及各类的主要特征。再通过拖动动物图片,强化学生的认识。

  b、通过有无脊柱这个简单的特征,使学生初步尝试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通过填写表格和拖动图片,并且讲出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通过为生物标本室的脊椎动物归类,使学生亲身体验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c、通过分组对脊椎动物标本分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d、通过对生物标本室里各种动物标本的观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情感。(与b点结合介绍:同时~~;并~~)

  ㈢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本节课中,使学生自主的掌握分类的思想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从而真正学会分类的思想方法呢?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2个活动,第一个是借助多媒体的动画功能,让学生拖动动物图片,为动物进行分类,活动很有趣,但是要求学生讲出拖动的理由(也就是主要特征);第二个是走出课堂,让学生参观标本室,参观很精彩,但是要将脊椎动物归类(同样是根据主要特征)。这样的2个活动,学生很乐于参与,而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就主动的学会了分类的思想方法。

  ㈣教学方法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思想,我大胆的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了“课堂——标本室——课堂”的新型模式。我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手段,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标本资源,采用了观察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设计一个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主动探求知识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式教学理念。

  ㈤学习方法

  “受人与鱼,莫过于授人与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学会”知识,更是为了“会学”知识。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多种途径,如: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实践等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㈥教学程序(附课堂教学结构流程设计表)

  1、情境导入(这部分需要2分钟)

  a.处理:本节课通过播放各种动物图片,引出“给动物分类”的内容。【呈现】

  (组织学生观看并说出其名称)

  b.优点:由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入手,通过精美的图片,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欲望,使学生一上课就融入学习和探究的氛围中。并为课堂教学奠定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基调。

  2、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这部分需要5分钟)

  a.处理:介绍科学家根据动物有无脊柱,把他们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然后提问:你知道图片上的这些动物,哪些是脊椎动物,哪些是无脊椎动物么?【呈现】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邀请:你愿意帮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吗?

  (组织学生拖动图片,将这些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呈现】)

  b.优点:由浅入深,通过有无脊柱这个简单特征,使学生初步尝试着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再通过拖动图片,进一步加深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认识。

  拖动的过程,又使得课堂生动活泼起来,更好的吸引住了学生。

  3、对脊椎动物进行分类(这部分需要15分钟)

  a.处理:介绍根据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一些特征,又可以将它们分成许多不同的类群。然后提问:你能根据书87页的提示,将这些脊椎动物分成5大类么?哪5大类?分别有哪些动物?【呈现】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填写书87页表格,得出结论。)

  邀请:你愿意帮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吗?哪些是鱼类?为什么?

  (组织学生拖动鱼类图片,并讲出鱼类的主要特征。【呈现】)

  同样的方法,组织学生拖动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图片,并讲出主要特征。【呈现】

  b.优点:通过填写表格,发展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通过拖动图片,进一步使学生学会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并且对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有所了解。拖动图片很有趣,但还要求讲出理由,这就使得学生既乐于参与,又更好的掌握了知识。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

  4、分组对生物标本室里的脊椎动物进行分类(这部分需要16分钟)

  a.处理:发出请求:生物标本室里的脊椎动物标本弄乱了,你能根据这些动物的特征重新分类整理吗?【呈现】然后强调进标本室的注意事项。【呈现】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明确分工。然后到标本室,观察标本,记录。)

  b.优点: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亲身体验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这种走出课堂,使学生与动物近距离接触的活动,既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也是对学生热爱动物的一种情感教育,并且充分利用了学校资源。

  5、表达和交流分类成果(这部分需要5分钟)

  a.处理:组织1~2个小组交流分类成果,其他组进行补充或纠正。【呈现】

  b.优点:检验学生的实践成果,使学生享受到实践的喜悦。

  6、疑难解析(这部分需要2分钟)

  a.处理:提问:鸭嘴兽、蝙蝠、白暨豚、穿山甲、海龟各属于哪类动物?为什么?【呈现】

  (组织学生辩论、得出结论)

  b.优点:使学生对脊椎动物的各类群有进一步的认识,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㈦综述

  以上是对“生物的分类”这一节教材的认识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本着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大胆的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热切的观察和热烈的讨论中,使学生主动而轻松的掌握了分类的基本方法。整堂课,生动活泼,学生由始至终处于一种兴奋好奇的状态,成功的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结构流程设计表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播放各种动物图片。

  设疑:你认识这些动物吗?观看并讲出其名称。由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入手,通过精美的图片,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欲望,使学生一上课就融入学习和探究的氛围中。

  二、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讲述:科学家根据动物有无脊柱,把他们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设疑:你知道图片上的这些动物,哪些是脊椎动物,哪些是无脊椎动物么?

  邀请:你愿意帮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吗?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答:脊椎动物有啄木鸟虎、

  金丝猴、蜥蜴、青蛙、松鼠、鱼、蛇、大山雀。

  无脊椎动物有草履虫、梭子蟹、珊瑚、河蚌、蚯蚓、蜗牛。

  拖动图片,将这些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由浅入深,通过有无脊柱这个简单特征,使学生初步尝试着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再通过拖动图片,进一步加深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认识。

  拖动的过程,使得课堂生动活泼起来,更好的吸引住了学生。

  三、对脊椎动物进行分类讲述:根据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一些特征,又可以将它们分成许多不同的类群。

  设疑:你能根据书87页的提示,将这些脊椎动物分成5大类么?哪5大类?分别有哪些动物?

  邀请:你愿意帮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吗?哪些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为什么?讨论,分析,填写书87页表格,得出结论。

  答:

  脊椎动物可以分成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拖动图片,将脊椎动物分类,并且讲出分类的依据(主要特征):

  红鱼属于鱼类,它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青蛙属于两栖类,它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蜥蜴属于爬行类,它体表无羽毛,有鳞片或甲。

  啄木鸟、大山雀属于鸟类,它们体表有羽毛、卵生。

  虎、松鼠、金丝猴属于哺乳类,它们身体被毛、胎生、哺乳。通过填写表格,发展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拖动图片,进一步使学生学会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并且对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有所了解。

  拖动图片很有趣,但还要求讲出理由,这就使得学生既乐于参与,又更好的掌握了知识。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

  四、分组对生物标本室里的脊椎动物进行分类请求:前段时间,我们学校的同学在打扫生物标本室的时候,不小心把里面的脊椎动物标本弄乱了。你能根据这些动物的特征重新分类整理吗?

  强调进标本室的注意事项:

  1、标本繁多,各小组组员内要明确分工,分散记录。

  2、标本不可触摸,只能观察。小组讨论,明确分工。

  到标本室,观察标本,记录。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亲身体验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这种走出课堂,使学生与动物近距离接触的活动,既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也是对学生热爱动物的一种情感教育,并且充分利用了学校资源。

  五、表达和交流分类成果点评。小组汇总。

  交流。

  补充和纠正。检验学生的实践成果,使学生享受到实践的喜悦。

  六、疑难解析提问:鸭嘴兽、蝙蝠、白暨豚、穿山甲、海龟各属于哪类动物?为什么?辩论、得出结论。

  答:鸭嘴兽、蝙蝠、白暨豚、穿山甲属于哺乳类;海龟属于爬行类。使学生对脊椎动物的各类群有进一步的认识,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附

  生物标本室里的脊椎动物

  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

中学生物教案 篇9

  认真拟定说课稿, 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初中教师资格证试讲的时候,老师们会怎样说课呢?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中学生物教师资格证说课稿,希望大家喜欢。

  中学生物教师资格证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

  浙科版教材必修模块展现了从微观到宏观的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细胞、个体、群体、生态系统等,本模块主要揭示生物在种族繁衍、生命延续过程中,生物的遗传变异规律,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一节以第四章《生物的变异》为基础,从宏现上对生物界的进化作一个广度上学习,并且为第六章中人类遗传病的学习设下伏笔,是为形成正确的生物进化观,建立协调统一的唯物辩证观提供了素材。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能力目标: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教材,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的能力,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表述及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以达尔文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现代生物进化论,对学生进行进化、适应的生命科学观点教育,同时渗透生命物质不断变化发展,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3.说重点

  ①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学生在初中仅接触过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界完整的进化进程欠缺系统性的理解,再加上学说本身理论性强,要求学生理解并用理论解释现象存在一定的难度。②种群的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是在掌握了基因库的基础上从数学的范畴角度对基因作分析和归纳,从而使生物界的进化具体内容(表现)上升到理论实质的高度。即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可以说,能否正确理解基因频率,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生物进化论的实质性理解。

  4.说难点

  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是人们对基因库中的基因所做的一种统计和分析。由于基因库本身较为抽象,学生不易接受,因此增加了对基因频率学习的难度。

  5.说突破重难点的关键

  比较法,列举典型事例法,边讲边练法。

  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积极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说学情

  经过前面遗传学与自然选择学说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形成进化论的观点,知道了环境对生物进化的作用,同时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因此本节课将采用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与探究、讨论、讲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将进一步运用科学学习方法如:阅读、思考、分析、讨论、探究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根据自身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自身的获取信息素养。

  2、说教法

  根据教材知识及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主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适当地加以讲授,并与学生归纳、探究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3、说学法

  为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同时,着重让学生深入理解,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进化观。在学法指导上我采用知识迁移法,逻辑推理分析方法等。

  三、说教学过程

  1、通过上节课内容以问题探讨的方式导入教学

  2、具体举例帮助学生理解

  3、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4、巩固与练习

  本节课的引入,可以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某些观点,与现代遗传学所揭示的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之间引发的问题冲突开始,通过问题探讨,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生物个体的有利变异的基因,只有在该种生物的某一群体中才能传递、扩散,这个群体就是种群。

  问题1:怎样的一群生物个体可以称为种群呢?一个生物“种”或“物种”与种群有何区别呢?

  通过举例如“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是一个种群”,“一片草地所有的蒲公英是一个种群”,试着让学生去总结出构成种群的几个要素(①一定区域,②全部③同种),通过比较,使学生初步理解种群和物种的概念。

  问题2:种群内部的生物之间是处以怎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初步认识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并认识到提出新的概念在研究中的意义。

  问题3: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的传递有什么特征?

  引导学生从基因的角度思考:种群在进化过程中即传种接代中→师生共同归纳①基因传递具稳定性→引出种群基因库的概念及稳定性。②基因传递存在变异性→基因库的可发展性。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提出并研究基因库和基因频率。使学生初步理解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

  通过具体种群的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使学生学会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

  从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计算结果中,使学生发现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变化规律。

  问题4:自然界种群的基因频率能世代不变吗?为什么?

  使学生能够领会到自然界的种群发生变化是必然的。

  问题5:影响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因素?

  突变和基因重组,使学生了解自然选择作用,归纳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他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指导学生阅读桦尺蠖种群变化和抗青霉素细菌的资料,依据这些事实明确提出问题,要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相联系,而不仅仅停留在适者生存的层面上。

  2.做出假设。针对事实和问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提出假设。在这里,假设可以是:黑褐色的生活环境,不利于浅色桦尺蠖的生存,对黑色花尺蠖生存有利,这种环境的选择作用使该种群的S基因的频率越来越低,即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3.进行简单数学计算,加深理解。完成课本活动“用数学计算证明遗传平衡中的种群基因频率计基因型频率不发生变化”。可以将全班分成几个组,各组设定的比例不同,但计算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都不变,即完成总结归纳。

  探究之后,教师应强调,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可以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第一课时可到此结束)

  关于“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内容的教学,可直接使用教材中的引言,引出物种的概念。指出人们是如何定义物种,至于为什么如此定义物种可以不深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依据物种定义,举例说明并区分物种。学生理解物种的概念后,教师可以在提出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虽然基因频率发生很大的定向变化,但并没有形成新物种的原因,并通过师生套路得出,只要物种的种群之间和种群内部个体之间,没有形成生殖隔离,基因交流就不会停止,遗传组成的差异就不会拉大,新物种就难以形成。什么因素可以阻止种群间基因交流呢?由此可引出隔离的概念。

  学生初步理解隔离的概念之后,可以安排学生讨论隔离的各种可能的方式,教师归纳出隔离的类型。然后组织学生阅读分析教材中的“资料分析”,组织讨论“资料分析”中提出的几个问题。最后教师应强调,一般情况下,地理隔离是生殖隔离的先决条件,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一个物种的两个种群,就成了两个物种。

  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内容的教学,可以学生自学为基础,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使学生理解共同进化的含义,无机环境的变化、无机环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有性生殖的出现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作用。特邀请一线专家、名师、学者为广大新教师整理编辑了部分精品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最后,组织学生讨论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1.种群定义:一定区域同种生物全部个体

  特点: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得基因传给后代。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3.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特点:频率可变。

  4.结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原因: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结论: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第二课时

  (一)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物种的概念

  2、隔离的概念及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二)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的概念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3、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中学生物教师资格证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3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第1课时(本节共需3课时),第二节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整个八年级下册的重点,学生在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基础上,要继续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只有深入了解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才能更好的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本节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本节实际生活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在学完本节知识以后,就可以将这些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也可以信心十足的参与社会上有关生态学问题的讨论,例如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有关生物入侵的问题等。

  2、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理解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

  (2)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3)通过了解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及食物网,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的教育;通过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

  3、教学重点:由食物关系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4、教学难点:本节安排的各项活动。

  二、说学法

  本节课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孩子们,虽然在七年级上册和八年级上册就已经接触过一些生态学的知识,但在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方面还有许多盲点,孩子们都很活泼,感性认识能力强,也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根据孩子们的这些特点,我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每一步都安排了分析讨论活动,加强他们对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的感性认识。并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如分组讨论法、边学边练法、观察法、提炼总结法等,让孩子们在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同时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小老师”作用,最终达到共同进步;

  三、说教法

  建构主义认为,新知识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以转化和发展而获得的,因此在课堂上,我着力于构建具有知识性、创造性、体验性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启发法。

  四、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七个环节:

  (一)、温故知新知识迁移

  复习:1、什么叫做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为什么?

  2、生态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成分具有什么功能?

  构成生态系统需2个因素,既生物和环境,研究生物和环境的科学称为生态学,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林德曼曾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

  (二)、创设情境朗诵导入

  学生朗诵林德曼描述的场景: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一只彩蝶翩翩飞来落在鲜花上津津有味地吮吸花蜜,冷不防背后划过一道绿色刀影,转眼之间,蝴蝶已在螳螂的绿色大刀下奄奄一息。螳螂正要品尝美餐,蛤蟆出其不意地吐射长舌,一下子把它卷入口中。蛤蟆还没来得及吞咽螳螂,悄悄爬到近旁的长蛇猛地一窜,准确无误地一口咬住蛤蟆。正在这时,盘旋在天空中的鹰一个猛子扎下去用利爪紧紧攫住蛇。在大自然里,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场面。

  通过朗诵激发学习兴趣,适时提问:1、此场景包含了几种生物?生产者是?消费者是?(介绍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四级消费者)

  2、各种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体现了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

  (三)、观察思考探求新知

  (通过4个观察思考和:4个互动使学生对食物链和食物网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这样设计活动,符合认知规律。)

  1、预习课本P74-76,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1)写学案P21填空题

  (2)观察思考3:活动:分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

  下图是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系统中生存的部分植物和动物。仔细观察此图,讨论有关这个生态系统的几个问题。

  ①、草原上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什么作用?

  ②、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与草原的植被有什么关系?

  ③、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2、无论是捕食还是竞争关系,都是因食物而发生的关系,这就构成了食物链

  (1)记忆食物链的概念

  (2)观察思考B:以上图中的草、鼠、蛇、鹰为例,请同学们分组讨论食物链的写作特点。

  提示: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食物链的起点和终点;二是箭头方向;三是食物链的组成。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由各组推荐的代表回答,最后老师汇总出食物链的写作特点。)

  食物链写作特点:

  ①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它的起点是绿色植物,终点是消费者。

  ②用箭头表示捕食关系,被捕食者在前,捕食者在后。

  ③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没有分解者。

  知道食物链的写作特点后,介绍捕食食物链和碎屑食物链。

  3、互动一:写出林德曼场景中的食物链

  (1)此食物链包括几个环节?介绍营养级

  (2)捕杀鹰后,蛇的数量如何变化?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是?最少的是?

  (3)如果在食物链中加上人的话,处于第几营养级?数量如何?

  联系实际:人类居于最顶端,数量理应最少,现实中全球约70亿人口,说明什么问题?超出地球的承载能力,这也就是我国为何一直控制人口数量的原因。

  (4)某一生物所居营养级是否固定?为什么?

  4、观察思考C: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你最多能找到几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之间有联系吗?

  以组为单位讨论、总结出食物网的概念和网中生物之间的关系。(对食物链有深刻的认识后再学习食物网,水道渠成。)

  互动2:我来露一手:根据文字描述绘制食物网,加深对食物网的认识。

  互动3:曾有一段时间,人们非常喜欢吃蛇,不法商人大量地捕杀野蛇,对几种生物有影响?会带来什么后果?

  互动4:是分析思考,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增强保护生物的意识。自然界的生命是普遍联系的,在这张生命的大网中,可谓是 “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作为生态系统的一员,应尊重生命,尊重自然规律,这其实是尊重人类自己。

  (四)、经过“交流互动、自主探究”和“4个互动环节”能及时反馈,查漏补缺,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节的重点。

  (五)、总结提升构建整体

  通过畅所欲言这一环节构建整体,由学生总结本节的重点,教师适时点拨补充完整;回答学生心中的疑问,把知识进行延伸,提高兴趣,最后教师总结本节和下一节的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复杂关系,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的。本节是下一节的基础,下一节是本节的提升。

  (六)、作业:

  ①、学案P23

  ②、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书上要求,动手制作生态瓶,为第三节课做准备。(老师提供3条小鱼和水草)

  (七)、板书设计

  §23.2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1)定义:

  (2)写法:草→兔→狐

  2.食物网

  中学生物教师资格证说课稿3

  课程介绍: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物的分类》。生物分类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特别是对形态学知识要求很高,历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新课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对该部分要求“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意在让学生体验分类的方法,而不是对生物进行属或种水平上的鉴定。如何让教学重点从掌握生物分类的具体知识和技能,改变为让学生自主的掌握分类的思想方法,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我选择了它作为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希望能得到各位专家的指导。

  对于生物的分类,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程序、综述”这样7个方面进行剖析。

  ㈠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的地位

  生物的分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下册中第13章“生物大家庭的分类”的第2节,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是对各类生物特征的复习,也是对生物类群的整理和归纳。学好本节内容,可以让学生对整个生物界的全貌有概括性的了解,并学习到科学的分类方法。

  2、重点、难点的确定

  在本节课中,各类生物的特征在前面都已经学习过,学生应能很(比较)好的理解和应用。而且新课标将具体内容标准定为“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让学生自主的掌握分类的思想方法。

  3、课时的安排

  由于本节课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学生又是初次尝试分类的基本方法,所以本节内容将分成3课时进行。第1课时为尝试分类和科学的分类,第2课时为给动物分类,第3课时为给植物分类。本节课我主要讲的是第2课时。

  ㈡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拟定了下列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②知道脊椎动物分成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以及各类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①尝试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②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情感。

  (如何达到)

  a、利用学生前面学过的动物知识为基础,以及书87页的表格练习,让学生知道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又分成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以及各类的主要特征。再通过拖动动物图片,强化学生的认识。

  b、通过有无脊柱这个简单的特征,使学生初步尝试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通过填写表格和拖动图片,并且讲出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通过为生物标本室的脊椎动物归类,使学生亲身体验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c、通过分组对脊椎动物标本分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d、通过对生物标本室里各种动物标本的观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情感。(与b点结合介绍:同时~~;并~~)

  ㈢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本节课中,使学生自主的掌握分类的思想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从而真正学会分类的思想方法呢?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2个活动,第一个是借助多媒体的动画功能,让学生拖动动物图片,为动物进行分类,活动很有趣,但是要求学生讲出拖动的理由(也就是主要特征);第二个是走出课堂,让学生参观标本室,参观很精彩,但是要将脊椎动物归类(同样是根据主要特征)。这样的2个活动,学生很乐于参与,而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就主动的学会了分类的思想方法。

  ㈣教学方法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思想,我大胆的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了“课堂——标本室——课堂”的新型模式。我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手段,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标本资源,采用了观察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设计一个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主动探求知识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式教学理念。

  ㈤学习方法

  “受人与鱼,莫过于授人与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学会”知识,更是为了“会学”知识。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多种途径,如: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实践等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㈥教学程序(附课堂教学结构流程设计表)

  1、情境导入(这部分需要2分钟)

  a.处理:本节课通过播放各种动物图片,引出“给动物分类”的内容。【呈现】

  (组织学生观看并说出其名称)

  b.优点:由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入手,通过精美的图片,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欲望,使学生一上课就融入学习和探究的氛围中。并为课堂教学奠定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基调。

  2、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这部分需要5分钟)

  a.处理:介绍科学家根据动物有无脊柱,把他们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然后提问:你知道图片上的这些动物,哪些是脊椎动物,哪些是无脊椎动物么?【呈现】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邀请:你愿意帮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吗?

  (组织学生拖动图片,将这些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呈现】)

  b.优点:由浅入深,通过有无脊柱这个简单特征,使学生初步尝试着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再通过拖动图片,进一步加深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认识。

  拖动的过程,又使得课堂生动活泼起来,更好的吸引住了学生。

  3、对脊椎动物进行分类(这部分需要15分钟)

  a.处理:介绍根据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一些特征,又可以将它们分成许多不同的类群。然后提问:你能根据书87页的提示,将这些脊椎动物分成5大类么?哪5大类?分别有哪些动物?【呈现】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填写书87页表格,得出结论。)

  邀请:你愿意帮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吗?哪些是鱼类?为什么?

  (组织学生拖动鱼类图片,并讲出鱼类的主要特征。【呈现】)

  同样的方法,组织学生拖动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图片,并讲出主要特征。【呈现】

  b.优点:通过填写表格,发展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通过拖动图片,进一步使学生学会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并且对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有所了解。拖动图片很有趣,但还要求讲出理由,这就使得学生既乐于参与,又更好的掌握了知识。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

  4、分组对生物标本室里的脊椎动物进行分类(这部分需要16分钟)

  a.处理:发出请求:生物标本室里的脊椎动物标本弄乱了,你能根据这些动物的特征重新分类整理吗?【呈现】然后强调进标本室的注意事项。【呈现】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明确分工。然后到标本室,观察标本,记录。)

  b.优点: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亲身体验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这种走出课堂,使学生与动物近距离接触的活动,既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也是对学生热爱动物的一种情感教育,并且充分利用了学校资源。

  5、表达和交流分类成果(这部分需要5分钟)

  a.处理:组织1~2个小组交流分类成果,其他组进行补充或纠正。【呈现】

  b.优点:检验学生的实践成果,使学生享受到实践的喜悦。

  6、疑难解析(这部分需要2分钟)

  a.处理:提问:鸭嘴兽、蝙蝠、白暨豚、穿山甲、海龟各属于哪类动物?为什么?【呈现】

  (组织学生辩论、得出结论)

  b.优点:使学生对脊椎动物的各类群有进一步的认识,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㈦综述

  以上是对“生物的分类”这一节教材的认识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本着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大胆的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热切的观察和热烈的讨论中,使学生主动而轻松的掌握了分类的基本方法。整堂课,生动活泼,学生由始至终处于一种兴奋好奇的状态,成功的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结构流程设计表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播放各种动物图片。

  设疑:你认识这些动物吗?观看并讲出其名称。由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入手,通过精美的图片,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欲望,使学生一上课就融入学习和探究的氛围中。

  二、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讲述:科学家根据动物有无脊柱,把他们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设疑:你知道图片上的这些动物,哪些是脊椎动物,哪些是无脊椎动物么?

  邀请:你愿意帮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吗?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答:脊椎动物有啄木鸟虎、

  金丝猴、蜥蜴、青蛙、松鼠、鱼、蛇、大山雀。

  无脊椎动物有草履虫、梭子蟹、珊瑚、河蚌、蚯蚓、蜗牛。

  拖动图片,将这些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由浅入深,通过有无脊柱这个简单特征,使学生初步尝试着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再通过拖动图片,进一步加深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认识。

  拖动的过程,使得课堂生动活泼起来,更好的吸引住了学生。

  三、对脊椎动物进行分类讲述:根据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一些特征,又可以将它们分成许多不同的类群。

  设疑:你能根据书87页的提示,将这些脊椎动物分成5大类么?哪5大类?分别有哪些动物?

  邀请:你愿意帮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吗?哪些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为什么?讨论,分析,填写书87页表格,得出结论。

  答:

  脊椎动物可以分成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拖动图片,将脊椎动物分类,并且讲出分类的依据(主要特征):

  红鱼属于鱼类,它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青蛙属于两栖类,它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蜥蜴属于爬行类,它体表无羽毛,有鳞片或甲。

  啄木鸟、大山雀属于鸟类,它们体表有羽毛、卵生。

  虎、松鼠、金丝猴属于哺乳类,它们身体被毛、胎生、哺乳。通过填写表格,发展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拖动图片,进一步使学生学会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并且对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有所了解。

  拖动图片很有趣,但还要求讲出理由,这就使得学生既乐于参与,又更好的掌握了知识。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

  四、分组对生物标本室里的脊椎动物进行分类请求:前段时间,我们学校的同学在打扫生物标本室的时候,不小心把里面的脊椎动物标本弄乱了。你能根据这些动物的特征重新分类整理吗?

  强调进标本室的注意事项:

  1、标本繁多,各小组组员内要明确分工,分散记录。

  2、标本不可触摸,只能观察。小组讨论,明确分工。

  到标本室,观察标本,记录。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亲身体验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这种走出课堂,使学生与动物近距离接触的活动,既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也是对学生热爱动物的一种情感教育,并且充分利用了学校资源。

  五、表达和交流分类成果点评。小组汇总。

  交流。

  补充和纠正。检验学生的实践成果,使学生享受到实践的喜悦。

  六、疑难解析提问:鸭嘴兽、蝙蝠、白暨豚、穿山甲、海龟各属于哪类动物?为什么?辩论、得出结论。

  答:鸭嘴兽、蝙蝠、白暨豚、穿山甲属于哺乳类;海龟属于爬行类。使学生对脊椎动物的各类群有进一步的认识,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附

  生物标本室里的脊椎动物

  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

  中学生物教师资格证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该课题是济南版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内容。我是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的。根据要求,我主要谈谈第4个方面。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隶属于课程标准确立的“人与生物圈”课程主线中最大的主题之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的二级主题,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共同组成绿色植物三大生理作用,教材在编排上将其安排在两者之前,既充分考虑了学生主体的认知规律,也科学考量了三者的辩证关系。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对前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适应不同的环境有更深刻的理解,又可以为后面光合作用以及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全章占居举足轻重的地位。

  2、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2)、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叶片的各部分结构。进一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制作临时徒手切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切片标本,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对蒸腾作用知识的拓展迁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2)、培养敢于实践、乐于探究的生物科学素养;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说重点与难点

  重点:练习制作徒手临时切片,观察叶片的结构,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难点:练习制作徒手临时切片,观察叶片的结构。

  4、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充满好奇,乐于动手,对制作临时装片及显微镜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5、说教学准备

  教师:实验用具、材料及医用消毒棉,酒精和纱布,课件等。

  学生:兴趣小组准备关于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的实验资料。

  二、说教法:

  1、直观教学法: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实现知识的升华和内化。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发现未知,并在“动脑、动手、动口”状态中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体验互动法: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实现学生认知过程与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

  三、说学法:

  1、自主探究法:通过观察蒸腾现象实验以及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

  般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分析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优化教学秩序,我是这样导入的:

  1、创设情境,激疑导入

  首先复习各种植物类群所处的生活环境,明确各种植物类群均需要水,那么植物吸收水分用来做什么呢?此时,多数学生会误认为植物吸收水分用于自身组成。让同学们带着疑惑看典型例子——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一生所需的水分约200千克,其中作为植物组成成分的水分为1.827千克,维持植物生理过程的水分为0.25千克,两者的水量加起来约为2.077千克,仅占植物吸入体内水分总量的1%,那其余的99%的水分到哪里去了呢?

  此时,学生形成了认知冲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趁此导入课题。(板书课题名称)继而进入第2个教学环节:

  2、观察思考,深化认知

  活动一: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

  (由于植物的蒸腾现象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提前一天要求兴趣小组同学做好实验,课堂上呈现实验各装置初始状态图片)

  此时兴趣小组展示图片,阐述设计思路:选取三支粗细相近的枝条,甲去掉全部叶片,乙去掉部分叶片,丙不做处理。分别插入三支锥形瓶内,并用塑料袋罩住露出管外的部分,扎紧袋口。在三支锥形瓶内分别加入等量的水,液面上加适量的食用油防止水分的蒸发并做上标记,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引导学生指出对照实验,明确单一变量。

  然后兴趣小组呈现实验装置,通过观察、对比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

  (1)、塑料袋的内壁有什么物质生成?

  (2)、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3)、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以什么状态出来的?

  (4)、比较各塑料袋内水珠的多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5)、对该实验你还可以怎样设计?

  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归纳出蒸腾作用的概念,理解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并能通过对照实验认识到叶片多少影响蒸腾作用效率,为学生理解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的做法做知识铺垫。接着提出问题:叶为什么可以进行蒸腾作用呢?当然这与叶的结构有关,自然展开第3个教学环节:

  3、自主探究,互动交流

  具体操作分两步:

  第一步,制作临时徒手切片,让学生按照“五个环节”展开:(1)明确目的要求(2)清点材料用具(3)阅读实验步骤(4)讲解操作要领,强调安全问题(5)做好分工,开展实验。

  第二步,观察制好的临时切片,请同学们遵循“四个动作”进行:(1)、看看(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结构)(2)、画画(简单绘制叶片基本结构)(3)、比比(将绘制图与课本叶片结构模式图比对,强化认知)(4)、赛赛(组内抢答各部分结构名称)教师巡视并指导。

  在学生对叶片的基本结构有了感性认识之后,教师结合生活实例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叶的正面绿色深些而背面浅些?”“秋天的落叶为什么大多是叶面向下而叶背朝上?”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叶片的结构,完成重点知识的学习,为下一节光合作用的学习奠定基础。然后,利用课件“叶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对叶片基本结构进行总结概述。(板书:叶片的基本结构)

  在学生了解了叶片的基本结构后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水分到底是从叶片中的什么结构中散失的呢?继而展开第三个活动:

  2

  活动三:观察表皮临时装片

  为使学生能形象的了解气孔的位置和分布,指导一名学生进行形象演示:

  将课前刚摘下的冬青叶一片用镊子夹住浸在盛有70℃以上热水的烧杯中。片刻后学生很容易观察到叶片表面产生气泡。据此使学生明确气泡是从气孔中冒出的,气泡的位置就是气孔的位置;并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正面和背面气泡数目?并迁移学生的认知:分析气孔的数目、分布特点与蒸腾作用的关系,初步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气孔是什么样子的呢?组织学生制作蚕豆叶表皮临时装片,甲、乙两组分别制作上、下表皮临时装片,引导学生重点观察保卫细胞和气孔,然后相邻甲乙组互换观察。学生能够观察到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引导学生明确气孔不但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并借此引导学生比较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的形态及排列特点。(板书:比较表皮细胞、保卫细胞)

  对于影响蒸腾作用强弱的因素这部分教学,展示在“春天阳光下、夏天阳光下、阴天潮湿环境、电吹风吹叶片”四种情况下蒸腾作用强弱的课件,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强弱受四种因素的影响: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以及空气流动状况;并通过课后思考与练习中“某一植物在一天当中某些时段的失水量”加深认知理解。

  接下来回归到开始导入的问题:植物体内99%的水分用于蒸腾作用是不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呢?随即引入第4个环节:

  4、体验感悟,讨论交流

  活动四:体验感悟蒸腾作用的意义

  体验:用吸管喝水。让学生体会到蒸腾作用能使植物体内产生一种使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从而促进根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感悟:用热棉球擦皮肤。让学生感悟出蒸腾作用能降低叶表面的温度。

  讨论交流:结合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及蒸腾作用示意图,在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基础上,讨论交流如下问题:

  (1)、“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

  (2)、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树叶不会被灼伤?

  接着引述问题“夏季移栽植物时,应采取哪些措施有利于植物成活?”来拓展学生思维,唤其环保意识,诱其环保行为即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5、拓展思维,环境教育

  最后对全体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检测及对部分学生的综合技能进行考核,达到因材因情施教目标,引导学生进行第6个教学环节:

  6、梳理内化,达标升华

  让学生结合板书对本节内容梳理、归纳以求内化,并通过导学案进行达标训练,以求升化。

  当堂达标(我能行):(略)

  中学生物教师资格证说课稿5

  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济南版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汗液的形成和排出》,根据教学内容和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我决定用1课时完成。

  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课:说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继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完成以后,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必须及时排出体外,人体废物的排出途径有三条,本节所讲的为其中之一,故本章内容与前三章联系非常密切,互为因果。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新陈代谢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课标》中对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是:描述汗液形成和排出的途径。本节内容包括“皮肤的结构”和“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两部分。

  (二)教材处理

  本节课中增加了一些图片,视频,动画,准备了模型,从而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在问题设计中联系了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拓展延伸中还介绍了生活小常识,因此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目标

  学生对于皮肤很熟悉,但真正准确认识的并不多。他们对抽象的理解还存在困难,而对于形象的理解相对要容易一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直观的图片、模型、视频、动画的演示,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可以纠正、加强他们的认识和理解。新课标指出:人体结构域生理的知识对学生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适应的关系,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本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本节课内容,根据学生实际和课标要求从以下三个方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别皮肤的各部分结构,推测皮肤的功能

  2、了解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以及它对人体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图片、模型、视频了解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2、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皮肤的结构与功能,难点是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于皮肤在人体分布的位置和结构特点,使它具有各种功能,汗液的行车和排出过程又是通过皮肤排出体外的,因此将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是学生不能用肉眼观察到的,是抽象的,微观的,以至于学生难以想象和理解,故将其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

  教法:1、直观演示法

  2、问题探究式教学法

  3、观察法

  学法指导

  小组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声、像、图、文相统一,真实、形象、生动的展示皮肤的结构及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进而上升为理性知识。

  2、皮肤的模型:直观、形象、重复利用

  四、教学过程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约2分钟)

  师生共同认定目标(约1分钟)

  合作探究,学习新知(约20分钟)

  归纳总结,形成体系(约2分钟)

  达标测评,拓展延伸(约15分钟)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图片,炎热的夏天,小明喝了大量的水,但他的排尿量却没有明显增加。这是怎么回事呢?从而引起学生思考,分析,提出猜测和假设,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师生共同认定学习目标

  出示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解汗液的形成,首先要了解一下我们皮肤的结构,指导学生对教材中皮肤结构的模式图和相关文字介绍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案上的相关题目。然后展示皮肤结构图,让学生辨认各部分结构,检测学生自学效果,同时也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皮肤的结构图,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下列六个问题,。充分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汇报交流,并尝试着说明理由,要求学生回答时要有依据,表达思想时注意逻辑性,要条理清晰,运用生物学语言,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本环节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语言组织的能力

  展示皮肤的结构视频,对皮肤的结构再认识,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

  2、除了具有表皮和真皮两部分之外,还具有一些附属结构,如:皮脂腺,毛发,指甲,汗腺。汗腺分泌汗液,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是怎样的呢?

  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通过各组学生的相互订正和补充,学生就能初步构建关于汗液的形成和排出的知识框架。

  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让学生体会其过程,从而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汗腺的结构是如何与功能相适应的。

  本环节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结合事例,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3、汗液分泌可以带走一部分热量,从而说明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除此之外,皮肤还具有哪些功能呢,在了解皮肤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推测皮肤的功能,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提供生活中的实例,学生分析讨论对其功能进行分类总结,然后播放皮肤的功能视频,加强学生的认识,从而培养了学生依据实例进行推测的能力,同时也树立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4、既然皮肤对我们人体这么重要,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则根据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进行点评和补充,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四)归纳总结,形成体系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通过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使形成条理清晰的知识体系,从而培养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五)当堂测评,拓展延伸

  重在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为什么我们在夏天排出的汗液比冬天多呢?

  (七)生活小常识:增加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一、皮肤的结构表皮

  真皮

  皮肤的功能:保护、感受刺激、调节体温、分泌和排泄

  二、汗液的形成和排出:分泌部导管体外

  六、教学反思

  1、运用了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加深了学生印象。

  2、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3、很好的运用了当堂达标教学模式

中学生物教案 篇10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模块3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本章第一节的知识延伸,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中最重要的一个功能。《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揭示了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和特点。能量的流动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不论从个体层面还是群体水平,都是存在的。我们学习时,一般在群体水平上研究,这种将群体看作是一个整天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同时,在本节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能量流动的概念以及能量流动的方式和过程。能过具象化的表示或阐述能量流动的流程。能够概述能量流动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尝试调查周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建立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基础之上的,它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对生态系统有基本的了解,但是缺乏将个体看做一个整体进行系统性分析的能力,这样会导致分析能量流动时以个体的视角审视,无法深刻领会能量流动的内涵。同时学生缺乏具象化思维能力,可能会无法分清能量流动的过程和方向。

  知识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流动渠道和研究目的。

  2、概述能量流动的特点。

  3、说出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能力目标

  1、使用数据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

  2、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相关数据,计算能量利用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农业发展和生态农业的建设,形成生态学观点。认同科学服务于社会观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1.在群体水平上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

  2.阐述能量流动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本节教学可以从“问题探讨”出发,引发学生的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能量角度考虑,并提示学生“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生物需要不段的获取能量才能够生存”。进一步引导学生“那么什么是能量呢?能量一般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呢?不同的生物获取能量的方式是如何的呢?”在一步步的引导中,学生能够逐渐明确能量的存在形式,可以将抽象的“能量”概念具象为“食物,阳光”等实物。

  然后再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回答“是不是获取了能量以后,所有的能量都被利用呢?能量是沿着什么线路进行流动的?”。其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能量流动的短暂性思考,铺垫后面的知识内容。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之上,提出能量流动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我们如何研究能量流动最能够直观的表现能量流动的脉络呢?”

  网络资料的准备:制作能量流动的多媒体视频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实用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qun.com/a/5143265.html
延伸阅读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咏苎萝山》--李白。”在整理的过程中留学群小编汇总了与古风古韵的经典唯美语录相关的信息。优美的句子是灵魂的音符奏响生活
2023-09-11
物业春节安全工作方案篇1为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烟花爆竹违法犯罪活动,净化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环境,严防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
2023-09-11
“感激自然的美景,感激温暖的阳光,感激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腻之处。”我们能够从书籍中寻找到一些优美的句子。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类型的句子,你是否要求自己写出符合高标准的句子呢?我们通过详
2023-09-11
写心得体会需要包括哪些方面呢?当我们从某个阶段有新的感悟,一次次总结,一篇心得跃然纸上。写心得体会时应该注重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有益思考,这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法学实习心得”相
2023-09-11
当我们经历过非常重要的事情时,都会对自己当时激动的心情做一个发言,这些感言也是记录难忘经历的证明。要写出一篇优秀的感言,有几个关键要点。首先,要表达真实的情感,不做过多修饰和矫饰,
2023-09-11
高中学生物理月考总结篇1这几天,学分式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并不是什么概念、性质搞不懂。而是不知如何应用。上次月考,需要用分式方程的题常常找不出分式之间的联系,列不出分式方程,所以月考
2023-08-31
笔灰染白了您的青丝岁月,岁月加深了您的皱纹。随着教育不断发展,教案的使用也愈发频繁。写教案时可以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如何与教案合理的配合来掌握课堂节奏呢?经过收集,留学群小编整
2022-12-11
留学群专题“中学生物教学反思”为你推荐以下内容。不打无准备之战。准备教案是教师必不可少的工作要求。好的教案可以在师生间建立紧密的联系,怎样写出令人称赞的教案呢?也许以下内容“中
2022-12-18
古语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往往都需要撰写报告。报告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结尾所组成。我们写报告时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以下为编辑为你收集整理的中学生寒假社会
2023-01-15
本文是栏目小编为您准备的关于“中学生心得”方面的资料整理。随着我们生活和学习的不断积累,我们会获得全新的理解和感悟,这也是自我提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闲暇之余,我们可以写下自己的心
202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