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首企盼这份"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能为您呈献更为全面深入的信息。为了尽早完成工作计划,万无一失的方案准备刻不容缓。我们需谨慎筹备方案,以更好地组织公司员工并推进工作,或许可以考虑制定一份详尽方案。这将为您的生活开启更多机遇!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篇1
为了更好地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努力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理念,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构建“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的课程管理模式与探索幼儿园个性化、园本化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模式,为幼儿园保教工作注入新思想、开创新局面、明确新方向,特制定《天勤幼儿园课程计划》,作为幼儿园课程设计、教材选择、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依据与指导。
幼儿园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和谐、健康、快乐发展的教育机会与条件。
1、注重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重视早期幼儿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
3、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进行切合实际的课程选择与调整,形成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
以培养“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特点的在情感、态度、认知、技能等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新时代儿童”的目标为核心,通过幼儿园课程实施,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
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责任感。
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与探索的兴趣。
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
6、尝试运用语言及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性。
7、能积极关注周围事物中的科学现象,对科学活动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方法。课程阶段目标4―5岁。
构建幼儿园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启蒙性、整合性和开放性,以适应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建立共同性课程、选择性课程与辅助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共同性课程面向全体幼儿,体现促进幼儿基本发展的课程。选择性课程是以共同性课程为依据,以幼儿园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为方向,带有幼儿园自身的特点,符合幼儿园实际情况(硬件设施,环境资源,师资条件等),又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园本化课程。把握好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的关系,选择性课程占总课程的20%,二者相互补充、不断完善,使幼儿园逐步形成科学化、特色化、个性化的适合幼儿发展的园本化课程。
以“生活”、“运动”、“游戏”、“学习”为幼儿园一日活动最基本的活动形态,强调一种活动的综合教育作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互动渗透,有机整合,关注幼儿自身的兴趣、经验和需要,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生活旨在帮助幼儿形成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交往行为,使幼儿在共同的生活中愉快、安全、健康地成长。
运动旨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动作协调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幼儿健康的体质奠定基础。
学习旨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积极体验,使幼儿在认知、态度和能力等方面有所发展,为幼儿后续学习打基础。
游戏旨在满足幼儿自主自发性活动的需要,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的发展。
选择性课程内容主要以科学启蒙教育为主线,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以趣味性、启蒙性、生活性、整合性、渗透性为原则,其目标是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多形式、多途径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情感和探究科学的欲望,积累关于周边事物粗浅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新一代儿童。
(1)、将幼儿园新课程新教材(运动、游戏、学习、生活)作为主题活动实施的共同性课程教材。
(2)、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幼儿园主题式课程》作为辅助教材。
(3)、将科学启蒙教育园本化课程内容(主题和非主题)作为选择性课程教材。
1、课程安排的原则。
(1)选择性原则。幼儿园对各年龄段一日活动中的各类课程配比,规定了一个大致的、原则性的范围和时间,各班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组长的协调下适当调整一日活动的课程安排。
(2)开放性原则。各年龄段可根据主题教育实践需要,每月可安排一次以上的社会实践活动。
2、课程管理网络。
课程实施的管理和调控,必须建立一个互动的教育反馈系统。幼儿园成立课程管理领导小组,由园长、业务园长、教学助理、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人员组成,园长任组长,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制定、实施、反馈、调整、评价等。领导小组下设课程研究组,由业务园长、保教助理、科研室主任等人员组成,业务园长任组长,课程研究组主要负责课程实施的研究、课程内容的拓展、教师培训等。各教研组在课程研究组的指导下,组建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心组,由教研组长任组长,备课组长、特色组长与骨干教师为组员,开展每周一次以上参与式研讨、教材培训与集体备课活动,进行班级情况交流、课程活动案例分析、观察方法与记录的研究等,以保证课程教材的全面、深入的实施。另外,幼儿园将课程权下移,由班级管理,使课程管理更具开放。
3、课程实施保障。
经费保障。积极投入幼儿园课程改革经费,用于课程环境的创设、教师的培训与奖励,教学具的添置等。
制度保障。建立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机制保障。建立幼儿园课程教材持续发展的机制,课程改革奖励机制、教师课程技术培训机制等,确保课程方案的全面实施。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篇2
大围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领导小组
一、幼儿园分析
公明大围幼儿园于20xx年创办。目前,幼儿园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全
园教职员工共31名,学历达标率为100%,大专以上学历占30%,设有6个
教学班级,幼儿150多名。
这两年,幼儿园抓住深圳市光明新区发展的时机,在幼儿园基础设施的改建、
幼儿园发展定位、师资队伍培养与课程教学改革、幼儿园管理制度与幼儿园文化
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优化,逐渐培育出了一支富于爱心、执著敬业、教学
功底扎实、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并培养了一大批体魄强健、兴趣浓厚、自
信乐观、个性鲜明、和谐发展的孩子,赢得了家长们的信任。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遵循着“教育源于生活、教育高于生活”的思路,不断
地从生活进程中挖掘教育资源,逐渐探索出了能够适合我园生活教育活动的思路
和策略。形成了以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展示生活、创造生活为主线,以情境体
验性、动态生成性、多方协调性的生活环境为背景和载体,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活
动内容和多元的活动形式。
二、课程理念
幼儿园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尽可能地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和
谐、健康、快乐发展的教育机会与条件。
1、注重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重视早期幼儿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
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
3、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进行切合实际的课程选择与调整,形成
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
4、突出课程的有效整合,构建具有渗透共融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目标
课程总目标:
让每个孩子在接触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活的过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培养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勇敢自信、具有初步责任感、身
心和谐发展的新一代“三有(有基础、有能力、有潜力)”儿童。
关于“三有”的概念界定:
1、有基础,主要是指孩子通过生活、学习,获得正确的生活态度、具备基
本的生活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2、有能力,主要是指孩子初步具有独立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和表现生活和
创造生活的能力。
3、有潜力,主要是指通过学习生活来健壮孩子的体格、陶冶孩子的性情、
滋润孩子的心灵、启迪孩子的智慧,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具体目标:
目标一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
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目标二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有
初步的责任感。
目标三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目标四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与探索的
兴趣。
目标五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
目标六积极地尝试运用语言及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想象
力和创造性。
分阶段目标:
●小班上学期课程目标:
1、在成人帮助下学习正确洗手、穿脱衣服、自己用餐、喝水。
2、能理解成人的建议和指示,了解集体生活中基本常规、体验与教师和同伴共
处的快乐。
3、愿意招呼熟悉的人,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4、爱护玩具和物品,整理自己的玩具和物品。
5、初步了解身体主要部位的名称,在成人提醒下避开日常生活中的危险。
6、喜欢体育活动,愿意活动身体,尝试简单的基本运动。
7、愿意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不同物品,尝试分类、对应、排序。
8、学习使用普通话,尝试翻阅图书。
9、愿意做音乐游戏,初步感知游戏中的节奏、旋律,学做简单模仿动作和形体
动作。
10、尝试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表现熟悉物体的粗略特征,体验乐趣。
11、初步了解传统节日的名称,体验节日的快乐。
12、亲近自然,愿意摆弄简单科学材料。
●小班下学期课程目标:
1、有独立做事的愿望,学习正确洗手、穿脱衣服、自己用餐、喝水。
2、接受成人的建议和指示,遵守集体生活中的基本常规。
3、会主动招呼熟悉的人,在成人提醒下使用礼貌用语,愿意帮助他人。
4、爱护自己和幼儿园的玩具和物品,并学习收拾和整理。
5、了解身体主要部位的简单功能,知道避开日常生活中的危险。
6、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尝试用各种材料和器械活动身体,学习基本运动方法。
7、喜欢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不同物品,尝试对其分类、对应、排序等,发现其差
异。
8、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愿,喜欢翻阅图书。
9、喜欢做音乐游戏,感受游戏中的节奏、旋律的显著变化,并随之变换动作。
10、初步有对色彩、线条、简单图形的认识,萌发幼儿表现的欲望。
11、喜欢参与节日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12、初步感知自然现象,激发探索科学的萌芽。
●中班上学期课程目标:
1、学会正确地使用餐具、手帕、毛巾、便纸等,养成自己做事的好习惯。
2、学会礼貌待人,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懂得保持公共环境整洁。
3、尊敬父母和长辈,感受家的温暖。
4、理解和遵守日常生活中的规则,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不宜行为。
5、初步积累爱护身体的基本常识,知道哪些是危险的事,了解交通规则,避开
危险的事及物品。
6、通过尝试、模仿与练习,使动作轻松、自然、协调。
7、亲近自然,能够用简单的观察方法,有目的地感知周围自然物和自然现象,
初步发现自然的变化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
8、结合日常生活,学习并识别数字,初步理解数量、重量、颜色等概念,学习
比较和归类、集合等方法。
9、学会用结伴、轮流、请求、商量等方式与人交往。
10、喜欢阅读,初步理解其表达的内容。
11、愿意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方法,进行绘画和制作,有初步的想象能
力。
12、在游戏中愿意用动作、歌声、语言等表现所理解的事物和自己喜欢的角色。
●中班下学期课程目标:
1、学会正确地刷牙、漱口,学习生活自理能力的技能,对自己能做的事情
表现出自信。
2、有初步的同情心和责任意识,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
3、爱父母、教师、长辈。了解他们的职业与自己的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
4、关注同伴,乐于与同伴友好交往,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规则意识。
5、了解人的身体和年龄变化,能配合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危险的标志与
信号能及时做出反应。
6、大胆尝试新奇、有趣的动作,具有安全意识和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
7、了解环境与人们生活的依存关系,具有热爱自然,珍惜资源,关心和保护
环境的意识。
8、初步理解质地、距离、方位和时间等概念,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工具,
掌握比较、测量等方法。
9、能注意倾听、理解他人意思,积极地表现自己的主张。
10、学习欣赏各种中外儿童艺术作品,初步留意周围符号的意义。
11、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方法,进行拼装、拆卸、制作和绘画,体会成
功的快乐。
12、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大班上学期课程目标:
1、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自立意识,独立完成日
常生活中的小事。
2、学习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需要和快乐。
3、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大胆尝试新奇、有野趣的活动,获得身体活动的经验,
动作协调、灵活,具有安全意识和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
4、当别人不愉快时,能学着安慰别人,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他人关心的
情感。
5、创设利用良好的活动环境,了解社区内及城市其他典型的设施,景观,参与
民间节日活动,,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6、对周围事物表示好奇,喜欢摆弄物品。
7、对衣、食、住、行等基本物品的来源和接触到的科技成果感兴趣,探究、操
作、试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感兴趣,积极尝试用简单的认知方法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
8、了解生活现实中数的实际意义,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数量关系,获得
一些时间、空间概念。
9、能从多方面感知周围生活中的美,积极参加形体艺术活动,学会具有技巧性
的集体舞蹈及基本动作,展现基本的形体美。
10、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同伴的讲述。会主动用语言与人交往。
11、关心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简单标志和文字,喜欢阅读,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12、主动参与“休闲特色吧”活动,能大胆表现交流自己和同伴的经验。
●大班下学期课程目标:
1、积累自立生活的经验,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
2、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规则意识,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
3、会自我保护,遇到意外能寻求帮助。
4、具有同情心,当别人有需要时能提供帮助。
5、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6、能观察、照料自然角等,对其变化敏感,并尝试记录。
7、了解环境与人们生活的依存关系,具有热爱自然、珍惜资源、关心和保护环
境的意识。知道一些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以及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初步
的多元文化意识。
8、多种媒体学习多途径收集和交流信息,能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工具与材料,进行制作与小实验,并学会做相关记录。
9、在生活游戏中能进行比较、推理等智力活动。
10、能大胆用唱歌、舞蹈、演奏、绘画、制作、构造、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形
式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与创造。体验合作创作的快乐,并能在集体面前
创造性地与同伴合作表演。
11、能围绕一个话题与人交往,能在集体或公众场合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
12、尝试用图像、文字、符号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四、课程构架与设置
1、课程架构
我园的课程体系是多元化教学活动建构而成。以单元主题活动为主线,整合
及学科、区域、一日生活等各方面活动,满足幼儿各种潜能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单元主题与学科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学科教学让幼儿获得基本技能及技巧的
学习,主题活动为幼儿提供运用已有知识、技能的机会。这两种教学相互补充,
满足了孩子不同的学习需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科教学既保证学科领域的系
统学习,在内容上又灵活地与主题活动相结合;活动区活动、一日活动也做为教
育手段整合在主题教育中,使孩子的学习更具有内联性和完整性。
2、课程设置
我园全日制招收3~6岁幼儿,按幼儿年龄设大、中、小三个年级组,根据
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和本园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课程。我园课程的设置以《3-6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篇3
一、园所分析
我园是一所20xx年独立办园的'年轻学校,是上海市二级一类幼儿园。生源充足,设施设备先进,适应教改需求。xx年至今,我园在音乐教学上进行了较深入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一定的适应农村幼儿发展需求的音乐教学经验,并向音乐艺术的整体化的办园特色努力。
二、课程组织及任务
1、课程组织
我园成立课程部,下设课程领导小组、基础课程部和特色课程部。课程领导小组由园长、课程部长、教研组长等组成,主要负责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制定、评价、调整及师训等。各教研组在课程部的指导下负责本年级组课程的组织、实施。
2、职责任务
规划幼儿园课程设置框架,科学制定各类型活动的时间和比例,制定和调节不同季节的作息时间安排表,负责课程和教学评价,定期组织课程设计和组织实施的会议,负责幼儿园课程资源库的建立和补充完善等。
三、课程理念
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并提供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需求,尊重并提供幼儿个性发展的需求,尊重并提供幼儿地域文化发展的需求。
四、课程目标
仁爱之美:感恩、关爱、欣赏。
个性之美:大胆、勇敢、自信。
礼仪之美:洁净、礼貌、谦让。
创造之美:想像、创造、审美。
具体目标: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2、初步形成文明生活的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责任感。
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
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初步的审美情趣。
6、积极尝试运用各种感官和方式进行表达和表现,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7、喜欢倾听音乐,对音乐艺术敏感,积极参加各种音乐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表达,有初步的剧院文化修养和艺术形态。
五、课程特点
生活性、艺术性、本土性:
1、生活性
以二期课改理念为指导,尊重幼儿的兴趣,尊重幼儿的生活,尊重幼儿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围绕幼儿生活选择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方案,提升幼儿生活经验,拓展幼儿的视野。
2、艺术性
《指南》中指出,要从生活习惯、规则意识、学习能力、情感与自我意识及审美情趣等多方面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艺术审美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农村幼儿普遍拘谨、不自信、气质欠佳,缺乏明确的精神需求,而音乐艺术教育则从外在的艺术环境、内在的艺术熏陶、直接的艺术体验、间接的艺术欣赏陶冶着幼儿的艺术情操,提升着幼儿的艺术情趣、改善着幼儿的艺术气质,逐步形成用“艺术的、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核心价值观。
3、本土性
《指南》中强调课程内容具有地方或幼儿园特色,白鹤是上海市有名的沪剧之镇,白鹤孩子们的生活中时时弥漫着浓郁的沪语戏曲。因地制宜地将沪剧引入我园的课程,凸显了课程的地方色彩,也是尊重幼儿生活经验的直观体现。
六、课程资源
1、二期课改配套教材(生活、运动、学习、游戏)——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2、多元整合幼儿园活动课程——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年版。
3、“嫣红姹紫开遍”幼儿园综合性主题教育新创版——百家出版社2015年版。
4、白幼园本音乐教材推荐。
七、课程实施的保障
1、教师专业发展和园本研修推进策略
根据二期课改精神和教师专业现状及特色构建需求,以《文学艺术室》、《技术开发室》、《道德风尚室》、《课堂实践室》为载体,以“个人原创、自主推荐、课堂实磨、全园展示、分层研讨、现场解惑、经验共享”为白幼园本研修的一般流程,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技术。
2、课程评价与调整策略
通过每月常态幼儿发展水平评估(症断性评估)、每学期期末的专项评估(结果性评估)、教师课堂教学展示、随堂听课、园本教研、组长例会等收集课程实施效果的信息。
在全面收集信息的基础上,每年暑期由课程领导小组进行课程信息的分析、课程内容的调整、课程实施策略的完善等。
3、行政支持和社区支援策略
不断完善幼儿园教育环境,专业设计和创建,融入更多“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和“生活性、艺术性、本土性”的课程特点。
通过家长会、幼儿成长手册、家园联系栏等各种途径向家长宣传本园的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实施途径及方法,扩大家长对课程的了解,增进其对课程实施的关注和支持,使家长成为有效的课程资源。
归纳学校周边社区的可利用教育资源纳入课程,扩大新课程在社区的影响力。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篇4
按照县教研室的要求,我们在客观、全面分析本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遵循《课程指南》的原则,以课程的园本化实施为基本原则,以教师为主体,对现有的课程梳理、归并、整合,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监控、课程保障以及评价等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形成能全面体现课改理念和本园特色的园本化课程体系,为全体教师提供开展保教工作行动指南,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一、课程背景
(一)概况
吉岘乡中心幼儿园是国家20__年投资200多万元新建的一所县级二类幼儿园,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3.78平方米,个学班,60名幼儿,5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她们有着丰富的幼教工作经验,有着出色的技能技巧和教育素养。家长、社区资源是幼儿园教育的一大补充,我园成立了家长发展委员会,家园、社区一体化,增强教育合力。
(二)优势
1、依法办学、以德立园
近年来,我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落实《规程》、《幼儿园指导纲要》精神和县、乡的工作要求,坚持以德立园、依法办学,结合本园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为抓手,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反思相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思路,努力探索,加强研究,切实提高办园质量和教学水平。
2、保教质量不断提高
根据《幼儿园工作纲要》开设有“语言、健康、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特色课程。利用绘画、游戏、手工比赛、文艺展示等活动形式充分展现幼儿在众多领域的学习成果。同时坚持走“以科研促教研”之路,积极开展园本培训,不断转变教师的理念,将新课程与“娃娃军校”紧密结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积累了一定的园本资料,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园本课程。
3、探索多样化的办园形式
教师队伍团结协作、务实进取、开拓创新,有相应的教师培训制度,教师考核制度等,建成了一支良好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开展入园前幼儿的家长辅导工作,探索多样化办园形式,以满足社会对幼儿教育理解和不同层次的需求,在家长工作上做到家园携手,共同成长。首先在真诚的沟通中达成共识,其次召开家园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参与教育活动,促进家园合作,从而达到家长、教师和幼儿共同成长。
(三)问题
1、幼儿家长文化素养、教育观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祖辈教养现象普遍,因此在家园合作教育上有一定挑战。
2、教师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缺乏。教师的创新能力、总结提炼能力等较欠缺与新教材的有机整合较欠缺,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要进一步提高。
3、保育和教育工作要平衡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保育员队伍调整合理。对于保育员的保教观念,也是需要指导和培训。
4、对课程执行情况的督查、指导力度有待加强。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理念
1、注重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为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
2、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进行切合实际的课程选择与调整,形成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
3、突出课程的有效整合,构建具有渗透共融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目标
1、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责任感。
2、主动地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养成守纪律,讲文明的习惯,培养真诚友爱、坚韧勇敢、团结协作、不怕苦、不怕累等良好意志品质。
3、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
4、积极地尝试运用语言及其它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课程结构
(一)课程的结构
我园招收3~6岁幼儿,全日制,按幼儿年龄设大、中、小三个班,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和本园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课程。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
环节中,实施课程园本化。以游戏、生活、运动、学习为活动板块。通过课程实施,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认知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基础性课程的四种课程类型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得以实施。
四、课程安排
(一)作息表
吉岘乡中心幼儿园冬季一日活动安排
(二)周安排表
吉岘乡中心幼儿园周活动安排表
五、课程的实施
基础性课程的实施,充分考虑课程的平衡性问题,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课程的保障。选择性课程的开发与择定,既要综合考虑本园的条件和特点,也要能充分满足幼儿个性发展的需求。
园长负责指导教师制定和落实班级课程内容的计划。其中把握三个核心要素:
1、教师的预设计划与幼儿在活动中的实际进行应基本一致,但是随着实践活动的有序展开,原预设的计划应随着幼儿行为变化不断做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2、教师在设计计划时的关键点应聚焦于活动教育价值的.分析、幼儿经验的分析以及开展活动的主要形式、资源挖掘等。
3、班级课程计划要体现当前主题活动开展的线索,活动之间要承上启下、互为关联。内容的选择与开展符合幼儿年龄段特点:小班——以点为主、中班——线形推进、大班——呈网状结构。
六、课程的评价
评价包含幼儿发展、幼儿园课程、教师发展三个部分。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篇5
建立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的理论改革的实际需要,它对幼儿园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园本教研能让教师在教研中获取复杂的、不确定的知识和能力,它的目的是促使教师成长,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帮助老师在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成功实现课程改革,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即让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儿童发展的促进者。
一、指导思想
依据我片区幼儿园本学期的教研计划,我们的教研活动更侧重于关注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事件开展以案例研究为主题的互动式研讨活动。从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入手,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为教师提供展开教师间互动研讨与交流的平台,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激发教师参与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师对教育实践的反思和总结。
二、工作目标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
三、教研活动的具体安排
九月:怎样开展幼儿一日活动(以校为单位开展讨论)
十月:如何提高家长工作的实效性(以校为单位开展讨论)
十一月:课堂教学评价(片区为单位进行评价)
十二月:如何组织新年活动(以校为单位开展讨论)
一月:如何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以校为单位开展讨论)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篇6
一、 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努力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课程理念,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构建“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的课程管理模式与探索幼儿园个性化、园本化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模式,为幼儿园保教工作注入新思想、开创新局面、明确新方向,特制定《天勤幼儿园课程计划》,作为幼儿园课程设计、教材选择、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依据与指导。
二、课程理念
幼儿园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和谐、健康、快乐发展的教育机会与条件。
1、注重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重视早期幼儿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为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每一个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造机会。
3、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进行切合实际的课程选择与调整,形成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
三、课程目标
以培养“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特点的在情感、态度、认知、技能等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新时代儿童”的目标为核心,通过幼儿园课程实施,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
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责任感。
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与探索的兴趣。
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
6、尝试运用语言及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性。
7、能积极关注周围事物中的科学现象,对科学活动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课程阶段目标 4-5岁:
1) 学会正确的刷牙和使用筷子、毛巾、手帕、便纸等,对自己能做的事表现出自信。
2) 有初步的同情心和责任意识,关注同伴,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
3) 爱父母、老师、长辈。了解他们的职业和自己的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
4) 理解和遵守日常生活中的规则,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不宜行为。
5) 了解人的身体和年龄的变化,能配合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危险的标志和信号能及时地做出反应。
6) 通过尝试、模仿、练习,使动作轻松、自然、协调。
7) 亲近自然,学习简单的观察方法,有目的的感知周围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初步发现自然的变化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
8) 结合日常生活,学习并识别数字,初步理解数量、重量、颜色、质地、距离、方位和时间等概念,学习比较和测量等方法。
9) 学会用结伴、轮流、请求、商量等方式与人交往。注意倾听、理解他人意思,积极的表达自己的主张。
10) 喜欢阅读,初步理解其表达的内容。学习欣赏各种中外儿童艺术作品,初步留意周围符号的意义。
11) 愿意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方法,进行拼装、拆卸、制作和绘画,有初步的想象能力,体会成功的快乐。
12) 在游戏中愿意用动作、歌声、语言等表现所理解的事物和自己喜欢的角色。
13)有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有初步的观察能力,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6岁:
1) 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排泄、盥洗、整理物品等生活习惯,独立自信的做力所能及的事。
2) 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尊重他人需要。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规则意识、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
3)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大胆尝试新奇、有野趣的活动,获得身体活动的经验,动作协调、灵活。具有安全意识和初步自我保护的能力。
4) 探究、操作、实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感兴趣,积极尝试用简单的认知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 了解环境与人们生活的依存关系,具有热爱自然、珍惜资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6) 了解社区内及城市其他典型的设施、景观,参与民间节日活动,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7) 对衣、食、住、行等基本物品的来源和接触到的科技成果感兴趣,接触与运用多种媒体,学习多途径收集和交流信息。
8) 知道一些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以及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初步的多元文化意识。
9) 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实际意义,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数量关系,获得一些时间、空间概念,会进行比较、推理等智力活动。
10) 能从多方面感知周围生活中的美,能大胆用唱歌、舞蹈、演奏、绘画、制作、构造、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形式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与创造。
11)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同伴的讲述。会主动用语言与人交往。
12) 关心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简单标志和文字,尝试用图像、文字、符号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13)喜欢探究,学会观察,敢于问题,乐意与人协商、合作,有初步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常见的自然现象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四、课程设置
构建幼儿园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启蒙性、整合性和开放性,以适应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1、课程体系
建立共同性课程、选择性课程与辅助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共同性课程面向全体幼儿,体现促进幼儿基本发展的课程。选择性课程是以共同性课程为依据,以幼儿园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为方向,带有幼儿园自身的特点,符合幼儿园实际情况(硬件设施,环境资源,师资条件等),又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园本化课程。把握好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的关系,选择性课程占总课程的20%,二者相互补充、不断完善,使幼儿园逐步形成科学化、特色化、个性化的适合幼儿发展的园本化课程。
2、课程结构
(1)共同性课程
以“生活” 、“运动”、“游戏”、“学习”为幼儿园一日活动最基本的活动形态,强调一种活动的综合教育作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互动渗透,有机整合,关注幼儿自身的兴趣、经验和需要,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生活 旨在帮助幼儿形成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交往行为,使幼儿在共同的生活中愉快、安全、健康地成长。
运动 旨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动作协调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幼儿健康的体质奠定基础。
学习 旨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积极体验,使幼儿在认知、态度和能力等方面有所发展,为幼儿后续学习打基础。
游戏 旨在满足幼儿自主自发性活动的需要,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的发展。
(2)选择性课程
选择性课程内容主要以科学启蒙教育为主线,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以趣味性、启蒙性、生活性、整合性、渗透性为原则,其目标是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多形式、多途径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情感和探究科学的欲望,积累关于周边事物粗浅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新一代儿童。
3、时间安排(每天450分钟/每周2250分钟)。
五、教材选择与内容安排
教材的选择:
(1)、将幼儿园新课程新教材(运动、游戏、学习、生活)作为主题活动实施的共同性课程教材。
(2)、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幼儿园主题式课程》作为辅助教材。
(3)、将科学启蒙教育园本化课程内容(主题和非主题)作为选择性课程教材。
六、课程管理
1、课程安排的原则。
(1)选择性原则。幼儿园对各年龄段一日活动中的各类课程配比,规定了一个大致的、原则性的范围和时间,各班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组长的协调下适当调整一日活动的课程安排。
(2)开放性原则。各年龄段可根据主题教育实践需要,每月可安排一次以上的社会实践活动。
2、课程管理网络。
课程实施的管理和调控,必须建立一个互动的教育反馈系统。幼儿园成立课程管理领导小组,由园长、业务园长、教学助理、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人员组成,园长任组长,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制定、实施、反馈、调整、评价等。领导小组下设课程研究组,由业务园长、保教助理、科研室主任等人员组成,业务园长任组长,课程研究组主要负责课程实施的研究、课程内容的拓展、教师培训等。各教研组在课程研究组的指导下,组建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心组,由教研组长任组长,备课组长、特色组长与骨干教师为组员,开展每周一次以上参与式研讨、教材培训与集体备课活动,进行班级情况交流、课程活动案例分析、观察方法与记录的研究等,以保证课程教材的全面、深入的实施。另外,幼儿园将课程权下移,由班级管理,使课程管理更具开放。
3、课程实施保障。
经费保障。积极投入幼儿园课程改革经费,用于课程环境的创设、教师的培训与奖励,教学具的添置等。
制度保障。建立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机制保障。建立幼儿园课程教材持续发展的机制,课程改革奖励机制、教师课程技术培训机制等,确保课程方案的全面实施。
七、课程的评价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篇7
一、园所分析
我园是一所1989年独立办园的年轻学校,是上海市二级一类幼儿园。生源充足,设施设备先进,适应教改需求。98年至今,我园在音乐教学上进行了较深入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一定的适应农村幼儿发展需求的音乐教学经验,并向音乐艺术的整体化的办园特色努力。
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分析
表格略
二、课程组织及任务
1、课程组织
我园成立课程部,下设课程领导小组、基础课程部和特色课程部。课程领导小组由园长、课程部长、教研组长等组成,主要负责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制定、评价、调整及师训等。各教研组在课程部的指导下负责本年级组课程的组织、实施。
2、职责任务
规划幼儿园课程设置框架,科学制定各类型活动的时间和比例,制定和调节不同季节的作息时间安排表,负责课程和教学评价,定期组织课程设计和组织实施的会议,负责幼儿园课程资源库的建立和补充完善等。
三、课程理念
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并提供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需求,尊重并提供幼儿个性发展的需求,尊重并提供幼儿地域文化发展的需求。
四、课程目标
仁爱之美:感恩、关爱、欣赏、
个性之美:大胆、勇敢、自信
礼仪之美:洁净、礼貌、谦让
创造之美:想像、创造、审美
具体目标: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2、初步形成文明生活的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责任感。
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
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初步的审美情趣。
6、积极尝试运用各种感官和方式进行表达和表现,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7、喜欢倾听音乐,对音乐艺术敏感,积极参加各种音乐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表达,有初步的剧院文化修养和艺术形态。
五、课程特点
生活性、艺术性、本土性、
1、生活性
以二期课改理念为指导,尊重幼儿的兴趣,尊重幼儿的生活,尊重幼儿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指南》),围绕幼儿生活(农村典型生活场景和事物特征)选择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方案,提升幼儿生活经验,拓展幼儿的视野。
2、艺术性
《指南》中指出,要从生活习惯、规则意识、学习能力、情感与自我意识及审美情趣等多方面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艺术审美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农村幼儿普遍拘谨、不自信、气质欠佳,缺乏明确的精神需求,而音乐艺术教育则从外在的艺术环境、内在的艺术熏陶、直接的艺术体验、间接的艺术欣赏陶冶着幼儿的艺术情操,提升着幼儿的艺术情趣、改善着幼儿的艺术气质,逐步形成用“艺术的、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核心价值观。
3、本土性
《指南》中强调课程内容具有地方或幼儿园特色(p9),白鹤是上海市有名的沪剧之镇,白鹤孩子们的生活中时时弥漫着浓郁的沪语戏曲。因地制宜地将沪剧引入我园的课程,凸显了课程的地方色彩,也是尊重幼儿生活经验的直观体现。
六、课程设置及组织形式
(一)课程设置
1、课程结构
我园全日制招收3-6岁幼儿,按年龄设置小班(3-4岁)、中班(4-5岁)大班(5-6岁)三个年龄段,并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和身心特点及发展水平设置相应的课程。
基础课程:生活运动游戏学习
特色活动:音乐活动沪剧欣赏
生活活动:
帮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培养初步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安全、愉快、健康的生活环境中成长。主要内容有生活自理、文明交往、自我保护、环境卫生、生活规则等,为幼儿的后续生活奠定基础。
运动活动:
旨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动作协调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安全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为幼儿的健康体质奠定基础。主要内容有形体操、徒手操、律动、体育游戏、器械运动、利用自然因素锻炼等。
游戏活动:
旨在满足幼儿自主、自发性活动需要,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的健康发展,主要内容有角色游戏(我爱我家、理发店、肯德基、小商品市场、汽车站等)、结构游戏、表演游戏(大、小舞台)、自由活动等。
学习活动:
旨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积极体验,促使幼儿在认知态度和认知能力等方面不断进步,为幼儿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学习活动主要以主题形式推进和以各类区域活动辅助。各个主题活动计划还在不断的实践改进中。
2、课程分配
3、课程组织
七、课程资源
1、二期课改配套教材(生活、运动、学习、游戏)——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2、多元整合幼儿园活动课程——少年儿童出版社20xx年版;
3、“嫣红姹紫开遍”幼儿园综合性主题教育新创版——百家出版社20xx年版;
4、白幼园本音乐教材推荐;
八、课程实施的保障
1、教师专业发展和园本研修推进策略
根据二期课改精神和教师专业现状及特色构建需求,以《文学艺术室》、《技术开发室》、《道德风尚室》、《课堂实践室》为载体,以“个人原创、自主推荐、课堂实磨、全园展示、分层研讨、现场解惑、经验共享”为白幼园本研修的一般流程,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技术。
2、课程评价与调整策略
通过每月常态幼儿发展水平评估(症断性评估)、每学期期末的专项评估(结果性评估)、教师课堂教学展示、随堂听课、园本教研、组长例会等收集课程实施效果的信息。
在全面收集信息的基础上,每年暑期由课程领导小组进行课程信息的分析、课程内容的调整、课程实施策略的完善等。
3、行政支持和社区支援策略
不断完善幼儿园教育环境,专业设计和创建,融入更多“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和“生活性、艺术性、本土性”的课程特点。
通过家长会、幼儿成长手册、家园联系栏等各种途径向家长宣传本园的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实施途径及方法,扩大家长对课程的了解,增进其对课程实施的关注和支持,使家长成为有效的课程资源。
归纳学校周边社区的可利用教育资源纳入课程,扩大新课程在社区的影响力。
九、幼儿一日作息安排表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篇8
设计意图:
在美工活动中,幼儿对捏泥的兴趣非常之高,尤其喜欢模仿大人包饺子、做花卷等。一次角区活动中,我听到一位小朋友说:“真想自己动手包饺子,可是妈妈就是不让,要是能让我自己试试就好了。”孩子一句无意的话引起了我的许多遐想,让我感触很多。在成人眼中或许会认为孩子只是浪费粮食,添忙而已。但却忽视了孩子会从中得到更多的体验,既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又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及创新意识,从而满足幼儿在劳动中获取快乐情感的情绪。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面粉及其辅助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面点。
2、通过实践操作,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
3、在活动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及分享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辅助材料:花生米、绿豆、红豆、豆沙、肉松、枣等
2、辅助用具:面板、盘子等
3、事先掌握捏、撮圆等技巧
4、做好活动前的准备——洗手
活动过程:
1、出示精美面食,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1)桌子上有什么?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
(2)平常吃的面食是谁做的?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试试?”
(点评:教师运用已做好的面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充分调动起幼儿动手制作的积极性)
2、介绍备好的材料
导语:“小朋友,你们知道做面食需要哪些材料吗?”
(点评:引导幼儿知道材料的用途,为制作面食做好铺垫)
3、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导语:“如果让你当小设计师,你想用什么材料设计小面点呀?”
(点评:通过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拓宽幼儿的想象空间,以便更好的发挥幼儿的创造力)
4、幼儿制作,教师进行指导
(1)启发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提醒幼儿注意节约。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制作出与众不同的面食。
(点评:幼儿制作中,教师随时鼓励有创意、有新意的幼儿,肯定幼儿的想法,拓展幼儿思路,帮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5、欣赏作品,进行评价
(1)幼儿自评:“请介绍自己的作品,用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2)幼儿互评:“选出你喜欢的作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再问问小伙伴的想法”
(3)教师讲评:鼓励有创意的幼儿,赞美每件作品的优点。与幼儿交流,帮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的知识,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劳动。
延伸活动——将面食送入伙房加工蒸熟,让幼儿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点评:这一环节设置十分有必要,能帮助幼儿更进一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幼儿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使幼儿真正在活动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