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

目录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范例

字典 |

2023-09-25 11:03

|

【 liuxuequn.com - 小学教案 】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六年级科学教案 |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 篇1

  馒头发霉了

  教学内容:青岛版P7~P9

  教学目标:

  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

  2、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

  发霉的馒头、显微镜。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认识和观察馒头或其他物体上的霉及其形态。

  学生用眼去观察馒头上的霉,观察没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回忆以前见过的霉。

  知道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霉的形态。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话好图,并对颜色进行描述。

  二、猜想假设

  2了解霉的功与过

  让学生了解人类对霉的利用,然后指出没给人类和动物带来的危害。

  描述抗生素的诞生情况。

  三、制定方案

  3探究合适霉生长的环境条件。

  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推测物体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

  交代实验的方法,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的条件进行对比实验。

  四、实施探究

  4了解防止事物发霉和物体发霉的办法几依据。

  夏天食物最容易发霉,大人们一般怎么做防止事物的发霉。

  五、展示交流

  指导学生认识真空包装防止事物发霉。

  指导学生认识太阳晒防止物品发霉。

  指导学生认识利用干燥剂方式食品的发霉。

  六、拓展创新

  电冰箱能保鲜食物,是什么原因?

  物体在什么环境下容易发霉。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 篇2

  《最新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科学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规律,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探索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为适应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和情况制定相应的教案。本文介绍了一份最新的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希望能帮助老师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分子和原子的基本结构及其运动规律。

  2.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化学实验中所使用的化学物品的性质和用途。

  3.认识天文现象及其规律,了解地球、月球和太阳等天体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4.全面了解身体构造及其功能,了解人类的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

  5.了解珍贵动植物的保育意义,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

  2.认识和理解天文现象及其规律。

  3.认识人体构造、功能和健康饮食。

  4.了解珍贵动植物的保育意义,并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三、教学方法

  1.学习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动形象的实验过程和自然现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2.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等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和提高其实际应用技能。

  3.独立实验和小组合作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以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和安全常识,培养其实验精神和创造力。

  四、教学内容

  1.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包括化学实验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化学物品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式的表示方法以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2.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通过一些实验和现象,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式的表示方法。

  3.原子和分子

  让学生了解原子和分子的基本结构和运动规律,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并逐步了解化合物的命名和示意式。

  4.天文知识

  引导学生了解天文现象的基本规律,包括地球和月球的运动规律、日月食等基本知识,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加深对天文知识的理解。

  5.人体结构与功能

  深入探讨人类身体组成,重点介绍器官的名称、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

  6.珍贵动植物保护

  介绍一些珍贵动植物的基本情况,并探讨对它们的保护意义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五、教学评估

  针对每个教学主题,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和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评估方法可以包括测试、实验报告、小组展示和口头表述等形式。

  六、教学结果

  通过“最新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化学、天文、生物等方面的知识,并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培养创新思维,掌握实验精神,提高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利用健康测试等活动,认识什么是健康,确定研究影响健康因素的主题。

  2、对自己和周围的同学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

  3、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什么是健康。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

  人体健康测试记录表。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什么是健康?

  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完善学生的理解。

  板书课题:《我给健康下“定义”》

  二、探究学习。

  1、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五幅图。

  说一说:他们的行为健康吗?

  师生交流评议。

  2、人体健康测试。

  学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21世纪人体健康标准,测试自己和好朋友的健康状况。并将测试情况记录在测试记录表上。

  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讨论。

  分析:从测试结果中发现了什么?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代表交流汇报,师生评议总结。

  三、拓展活动。

  学生小组合作确定研究主题。(教师加以引导,学生自主确定主题)。

  第二课时

  一、争议中引入,讨论中明确。

  健康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的理解可能更会引起争议。基于此,教材不仅设计了几种对健康的不同见解,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形成对健康的认识。然后,教材又出示了几幅不同内容的画面,包括正面的合理饮食、注意锻炼、认真读书等健康行为,也包括情绪暴躁摔书本、善于挑剔打架等不健康的心理方面内容,旨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健康不仅仅只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状态、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从而完善对健康定义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

  二、活动中分析。

  在学生达成对健康概念的定义后,教材编排了人体健康测试活动。测试的标准选自21世纪人体健康标准,意在使学生对健康做进一步的了解。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结合标准分组测试或给自己打分,然后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教学中应注意,学生测试的结果会出现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于原因的分析也会有所区别,特别是标准中的第一条和第二条、第四条可能不被学生所接受,因为在他们的头脑里,可能认为这几点并不是健康所包含的范围。

  三、活动后确定研究主题。

  人体健康测试活动后,教材刻意编排了确定研究影响健康因素的主题活动。教材中提示了几种研究的方向:即心脏、大脑、心理、青春期发育等内容,以引领学生研究的走向。教学中,教师应提示学生可以研究这几方面的内容之一,也可做某一方面的专项研究,力求完成知识训练点的内容。例如可引导学生在研究心脏方面内容时,专项研究心脏的作用或心脏跳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等。但应注意,教师切不可限定学生研究的主题内容,以免限制学生学习自主性。

  【教学后记】

  待学生确定研究主题后,教师应立即将学生进行分组、编排,并布置以组为单位课下进行方案设计(也可下一课时课上进行),进而做好研究的衔接工作。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卵石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岩石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作用。认识流动水的力量、重力对地表改变的作用。

  2.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加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

  3.形成喜欢大胆想象,想知道,爱提问的科学态度。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准备

  1.水槽(水)、燃烧钳、酒精灯、岩石(板岩或页岩)、带盖的玻璃杯、碎砖

  2.教师准备:能反映河道上、中、下游岩石分布情况的图片或录像;能反映上游山体风化现象的图片;高原沟壑图片、三角洲图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卵石的形态特点,揭题

  1、出示卵石实物

  问:你见过这种石头吗?在哪里见过?

  2、这种石头叫卵石(板书:卵石)

  想一想:为什么叫它“卵石”?

  3、卵石不分大小,都形似鸟卵,光滑圆润。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雕刻家是如何造就它的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板书:卵石的形成

  二、获取卵石形成的事实,并进行预测

  1、让学生根据生活经历说说卵石是哪里来的

  2、出示河道上、中、下游图片或录像了解事实,这是一条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的图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猜一猜:河流上游的岩石最初是从哪里来的

  三、研究卵石的形成过程

  1、了解风化作用

  (1)根据以上学生猜想提出:好好山体是怎么会松动、滚落的呢?

  进一步观察上游的图片→高山图片分析发现

  A、山体松动:温差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B、山体裂缝:水结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C、树根胀裂:植物根长大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这些都是导致岩石破碎的原因。

  (2)设计温差变化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实验方案

  师:刚才大家谈到温度变化会引起山体松动,你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

  (3)实验验证

  (4)汇报交流

  (5)小结:温度的变化、水结成冰、植物的根长大等原因长期对岩石产生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

  2、认识搬运中产生的磨圆作用

  (1)问:河流上游的岩石是怎样变成下游河滩上的卵石的呢?

  (2)学生猜想

  师:你能用模拟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

  (3)分组设计模拟实验方案

  (4)分组实验。实验注意:要留一至二块砖作比较

  (5)汇报交流:你们是怎么实验的,为什么这样做,实验的结果怎么样?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6)小结:岩石在流水的搬运过程中,岩石和岩石之间有摩擦,岩石与河床之间有摩擦,岩石与水之间也有摩擦,岩石受到这一系列的摩擦作用使得岩石越来越小,棱角逐渐被磨圆。

  3、形成结论

  (1)师:根据以上研究,你认为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分组讨论,然后把你们的结果告诉大家.

  (2)分组讨论

  (3)交流小结: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化,在重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来到了上游的河道中,流水又将岩石搬运到中游和下游。在河水的长距离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到达下游的岩石就变成了光滑圆溜的卵石

  四、拓展延伸

  1、问:上游的岩石在流水的作用下变成了下游的卵石,我们还见过哪些由于流水的作用使地表发生变化的现象?

  2、让学生根据生活经历说一说

  3、了解江中的沙洲、高原上的沟壑形成原因

  4、想一想,今天的高山在遥远的将来可能是什么样呢?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唐山大地震的惨烈程度,归纳地震灾害的特点:暴发突然,猝不及防,预测预报困难,成灾广泛,后果严重。

  2.能明白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推测地震的成因。

  3、能用模拟实验感受地震产生的原因。验证推测的正确性,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4、了解我国古代对地震的探究,了解科学家在地震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侯风地动仪的接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5、地震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既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处,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事物的能力。

  6、通过唐山地区的重建,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教学准备

  1、反映唐山地震及其它地震破坏情景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视频资料等。

  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和现代地震仪的资料。

  3、地震中的逃生技巧资料,演习教具。

  教学过程:

  一: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

  1.讲述:今年5.12号在四川的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关于地震你知道一些什么?

  2.让学生讨论,相互交流,再全班交流。

  3.让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小资料

  唐山地震发生的时间,地震的级别,地震给唐山造成了什么样的灾害?

  4.地震后发生了什么现象?地表形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让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二:认识地震的形成

  1.实验;用一叠纸、木片等物品地表岩层进行模拟实验。注意安全

  a.把一叠纸平放在桌上,两手从两边把纸慢慢向中间挤压,观察现象,如果是一层层的岩石当挤压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b.用薄木片进行上面的实验,直到木片折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问:实验说明了什么?

  3.讨论:地震是怎样产生的?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4.看P49的小资料,了解地震的形成。

  三:发生地震时怎样做

  1.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2.如果现在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么办?

  3.进行一次课堂演习:发生地震时怎样逃生。

  四:全课总结:通过学习你明白了一些什么?出现地震时,在家里你会怎么做?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2、能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大胆的想象,并应用类比推理对溶洞以及钟乳石等的形成进行推测。

  3、探究中能够与人合作、积极交流,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

  4、通过研究溶洞,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1)滴管、烧杯、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吸管、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石灰石、鹅卵石等。(2)收集一些溶洞图片资料,有条件的可以让学生课前参观当地的溶洞。

  2.教师准备:(1)有关溶洞的声像资料。(2)溶洞及钟乳石、石笋、石柱的成因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溶洞及其内部地貌特点。

  1、教师提供生动、丰富的声像资料,引导学生认识溶洞。

  2、深入仔细地观察并结合已有的经验,使学生认识溶洞内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花,并充分描述其特点。

  二、研究溶洞的形成原因。

  介绍溶洞存在的地理位置。人们经过考察发现,溶洞大多位于石灰岩构成的山中。

  1、提出问题:溶洞大多位于石灰岩构成的山中,溶洞的形成与石灰岩有关吗?有什么关系?

  (1)学生分组讨论。

  (2)提出假设。

  2、指导学生做岩石腐蚀实验。

  (1)提出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2)分组实验。

  (3)师生交流。①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什么现象?②你们从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秘密?(石灰岩的岩石都能被盐酸腐蚀)

  3、利用类比推理分析溶洞的形成。

  三、研究钟乳石、石笋、石柱的成因。

  1、学生根据钟乳石的形态特点和溶洞的形成过程推想其成因,让学生充分讨论生并利用实验验证。

  问:当酸性水流经石灰岩表面或沿裂缝渗透到岩石后,流走的水中会增加什么物质?

  2、分组实验

  (1)用吸管往少量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会发现什么现象?

  (2)继续往里面吹气,又会发现什么现象?

  (3)用酒精灯给再次变清的石灰水加热,直到水分蒸发,有什么现象发生?

  3、分组汇报并分析实验结果。

  4、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推想钟乳石的成因。

  5、播放钟乳石形成的课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钟乳石的形成过程。

  6、引导学生根据钟乳石的形成过程,推想石笋、石柱的成因。

  7、播放石笋、石柱的形成课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石笋、石柱的形成过程。

  四、拓展。

  1、大便器用久了,表面会形成一种难以除去的物质,你们有什么办法除去它吗?

  2、炊壶底部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摩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声音的产生、响度与音高的区别。

  2、使学生知道声音要通过物质传到人的耳朵。

  3、学生能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

  4、通过展示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与交流及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生进一步理解声音的产生、响度与音高的区别。

  2、学生能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展示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与交流及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制作的各种乐器。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二、展示交流。

  1、教师公布规则。

  2、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要求加以简单的介绍。

  (教师引导学生对展示的乐器进行评价,并试着提出改进建议)

  3、师生共同评出“创意奖”、“制作奖”。

  三、拓展。

  教师适时的引出噪声的话题,并引导学生探究控制噪声的方法。(学生阅读“科学自助餐”)

  第二课时

  一、举办演奏会、组间互评

  ◆模拟课堂

  师:本节课我们通过演奏会的形式,独奏、合奏一些简单的乐曲。一方面让大家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提升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参观、学习,了解其他小组乐器的独到之处,以便于今后制作出更好的乐器。

  活动要求:

  1、演奏者要先展示自制的乐器,介绍乐器的发声原理和特点。

  2、观众要安静地倾听,尊重每一个同学的劳动成果,不能持讥讽的态度。

  3、客观地评价乐器制作水平及演奏效果,最后将评选出优秀制作奖和优秀表演奖。

  (学生参与演奏会的学习、欣赏活动,同时填写下面的评价表,根据其他小组的表现在不同数量的星星中填上颜色。)

  评价内容

  我们搜集了所需的全部资料☆☆☆☆☆

  我们能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了验证☆☆☆☆☆

  我们的乐器演奏效果还不错☆☆☆☆☆

  我们小组能密切合作☆☆☆☆☆

  二、小组自评

  ◆模拟课堂

  师:本小组在以下这几个方面表现得怎么样?讨论一下,客观地给自己打分。

  评价内容

  乐器的外形美观☆☆☆☆☆

  乐器的设计有创意☆☆☆☆☆

  乐器演奏的声音准确、优美☆☆☆☆☆

  小组成员在演奏时能做到团结、合作☆☆☆☆☆

  三、改进乐器

  ◆模拟课堂

  师:经过近三周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如果要对自制的这个乐器进行改进,它将会有什么新变化?请在“科学记录本”上画出结构图。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 篇8

  无限宇宙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2.搜集整理资料,并对其解释和说明。

  3.体会到和茫茫宇宙相比人的个体的渺小。

  4.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5.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或投影片——银河系、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谈话提出问题。

  从地球到太阳系,从太阳系到银河系,随着人类不停地探索,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入,前面我们对太阳系、银河系的一些情况进行了学习。人们现在已经知道的宇宙的构成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二、学习新课:指导学生认识宇宙的构成

  1.小组活动:猜想:人们现在已经知道的宇宙的构成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在活动中教师要要求学生在组内交流,对组里的意见进行整理,并用图或文字进行记录。

  2.全班交流。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适当进行板书。特别对有不同的想法的学生要求进一步陈述理由,突出矛盾,引发后续学习的焦点。

  焦点问题如:

  (1)太阳是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不是宇宙中能发光发热的恒星?还有哪些天体是恒星?

  (2)我们的太阳与银河系是什么关系?太阳在银河系的什么位置?

  (3)银河系是不是整个的宇宙?人们把银河系以外的恒星集团叫什么?

  3.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4.根据录像内容,解答上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问题。

  5.小组活动:根据现在人们已知的情况,用卡片,按从大到小、从远到近的顺序摆出宇宙的构成图。要求在小组内先画、再摆,然后说明图的内容。

  6.小组汇报:展示宇宙的构成图,并说明图的内容。

  7.集体评价。

  8.师生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宇宙是由广阔的空间和无数的天体构成的。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现在我们认识到宇宙是由广阔的空间和无数的天体构成的。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不断深化,这与探测工具和技术的发展有什么关系?人类从古到今是怎样探索宇宙秘密的。

  二、指导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1.谈话,从古到今,人们用哪些工具和技术观察宇宙,都有哪些发现?

  2.小组讨论,并作记录。

  3.学生交流,教师作适当记录,关注不同的意见。

  5.师生小结:随着探测工具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不断深化。

  6.整理学习:按照观测工具和技术发明的顺序,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进程进行相对应的整理,并填写课本61页表格。

  观测工具与技术出现认识宇宙的进程

  7.学生交流填写表格的情况。

  8.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能找到宇宙的边吗?

  9.师生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宇宙是由广阔的空间和无数的天体构成的。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探测到的宇宙空间会越来越大,发现的天体会越来越多,同时了解的宇宙的秘密也会越来越多。

  三、拓展学习。

  1.谈话:宇宙是无限的,关于宇宙,你还想知道哪些事?

  2.小组交流,并作记录。

  3.学生交流问题。

  4.分组: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理,把选择相同问题的学生分为一组。

  四、布置作业。

  以组为单位,带着问题,阅读有关宇宙秘密的书籍。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2、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作用。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3、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4、向学生进行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教育。

  教学准备

  1.为学生准备沙尘暴天气的图片以及沙尘暴天气的影像资料。

  2.导致沙尘暴现象的有关资料,近几十年来我国出现沙尘暴天气的数据。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了解学生已有的对沙尘暴现象的认识。问:你们见过沙尘暴现象吗?有哪些现象?

  二、新授

  1.了解沙尘暴天气的主要现象。

  (1)出示沙尘暴天气发生时的图片,或沙尘暴天气发生时的课件,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有什么现象?

  (2)分小组汇报并归纳沙尘暴天气发生时有哪些主要现象,并在全班汇报。

  (3)全班归纳沙尘暴天气发生时的主要现象。

  风将地面尘沙吹起;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沙子,空气相当混浊;车上、建筑物上、人的身上到处落是的沙子;天气灰暗,看不见阳光,影响人的行走和交通,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2.探险究沙尘暴现象形成的原因。

  (1)学生分小组查阅资料,并在小组内对所查阅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2)全班汇报: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

  多发生于沙漠、沙地、干旱的沙质_露地表;空气易受热,形成冷暖空气的上下对流;强风的作用……

  3.探究沙尘暴对人类人危害。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沙尘暴对了类有哪些危害?教师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些沙尘暴天气发生时的资料片,让学生充分了解沙尘暴对人类的危害。

  (2)了解近几十年来我国发生沙尘暴天气的情况: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

  (3)学生探究活动:绘制简单的图表,并展示学生绘制的图表。

  (4)学生活动:根据所绘制的曲线图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曲线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沙尘暴天气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特别是80年代以来,次数明显增多;沙尘暴的强度越来越大;土地沙化的面积在不断扩大……

  (5)让学生结合上面的分析及自己对沙尘暴现象的亲身体验进行讨论:沙尘暴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沙尘暴所到之处,造成土壤风蚀,植物破坏沙尘暴使地表层土壤风蚀、沙漠化加剧,覆盖在植物叶面上厚厚的沙尘,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作物减产。大气严重污染,危害着人类身体健康;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狂风裹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凡是经过地区空气浑浊,呛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数增加,沙尘暴天气携带的大量沙尘蔽日遮光,天气阴沉,造成太阳辐射减少,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恶劣的能见度,容易使人心情沉闷,工作学习效率降低。严重影响交通,沙尘暴天气经常影响交通安全,造成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降落,使汽车、火车车厢玻璃破损、停运或脱轨。人畜死亡、建筑物倒塌、农业减产……

  4.探究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1)学生猜想,并在小组内收集大家的意见,并将猜测的原因填写在表中。

  (2)学生探究原因:学生分小组查阅资料探究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并填入上表。

  (3)全班汇报总结。

  5.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师:面对沙尘暴现象出现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土地沙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1)分小组讨论,并收集意见。

  (2)全班汇报讨论。

  (3)总结:植树造林,建立良好的生态屏障;将已经开垦成农田的土地还原成草地、山林,恢复生物保护带,在沙漠土带科学种树,建立生物屏障;有计划地发展畜牧业,不要过度放牧;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三、课后扩展:课后小论文

  面对沙尘暴现象日益频繁的现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想了解更多小学教案网的资讯,请访问: 小学教案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qun.com/a/5171019.html
延伸阅读
小学四年级英语教案篇1教学目标:听英语故事《Theblindmenandtheelephant》,并能进行复述。教学重点:复习上节课所学句型。教学难点:听英语故事《Theblind
2023-09-25
如果您希望阅读一篇优质的文章,不妨浏览“小学英语全英教案”。若您希望深入了解该话题,请关注我们的网站。教师会将教科书的核心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因此编写教案绝不能草率对待。设计
2023-09-23
今天小编为大家挑选了一篇与"我上小学教案"有关的文章。教案课件是每位教师在新学年开始前都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个教师都需要用心撰写教案课件。出色的教案课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
2023-09-23
招小学老师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遵循四个“有利于”思想
2023-09-23
每一位教师在上课之前都需要精心设计教案和制作课件。现在正是教师开始撰写教案和制作课件的时候了。只有把每份教案课件写得完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如果想要了解“森林防火小
2023-09-22
教学是老师的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下面是由留学群编辑为大家整理的“精选六年级科学教案课后反思模板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
2022-04-06
学习科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下面是由留学群编辑为大家整理的“通用六年级科学教案下册教科版”,仅供参考,欢
2022-04-06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呢?下面留学群小编为大家分享小学六年级教师教案,
2023-06-05
一个好老师不会因为学生的人数而降低上课质量,准备好一份完整的教案,是每位老师的本职工作和任务。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你知道教案的写作格式吗?由此,出国留学
2023-04-30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课件是老师的重要参考,如何才能写出好教案课件呢?根据您的需求,栏目小编整理了《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202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