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课堂知识,需要提前精心设计和准备教案,书写教案课件的过程中也需要投入一些心力。老师们需要做好教案和课件的准备工作,营造一个有趣的课堂环境。那么是否有优质的教案课件素材可供参考呢?编辑老师为你精选了一份关于"定向教案"的相关信息,让你在阅读了这篇文章后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定向教案 篇1
本课是第四单元《家住平原》一课中的内容,《家住平原》一课共选取了两个典型案例──稻作文化的湄南河平原和用机器种庄稼的美国中部平原,向学生展示出同为平原地区却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色。《用机器种庄稼》一课介绍了乔治家所在的美国中部平原农业生产的特色即高度机械化,让学生从自然条件角度出发去理解这一特点,并通过与湄南河平原比较,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自然条件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不相同的,从而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美国中部大平原农业的两大特色──高度机械化和商品性农业,并且熟悉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图景
技能目标:使学生学会在观察、合作、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学习区域知识。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形成因地制宜的观念。
学生合作探究,积极拓展,师适当引导,并且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对比的方式学习区域知识。
【展示】湄南河平原的农业生产景观图与几张乔治家所在的美国中部平原农业生产景观图。
【师问】通过观察以上图片请同学们分析,乔治家所在的美国中部平原农业生产与湄南河平原相比较,有什么特点?
乔治家所在的美国中部平原具有高度机械化的特点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从地形、地势、农田类型、气候、人口、科技发展等多角度思考)
【师】请同学们按座次四人为一组进行探究,每组把探究成果写出来,最后请一小组的代表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点评】这样的方法既节约了时间也可以得出比较全面的探究结果。
美国一家以生产水果为主的农场,拖拉机上载有激光接收器,田块中间设有依靠激光波导的发射台,只需一个人操作,就可使拖拉机完成耕地、整地、灭草、灭虫、栽苗等所有劳作,提水喷灌、滴灌和喷洒肥料、农药都由电脑控制,运输由飞机来完成。
美国中部平原与湄南河平原相比较在生产方面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生】合作探究并汇报。
(师生归纳):美国中部平原因为降水少,农田类型为旱地,加上地广人稀(劳动力少)所以用机械化生产,而且主要种植的是小麦、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
湄南河平原由于位于季风区降水多,农田主要以水田为主,加上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所以以人工劳作为主,而且主要种植的`是水稻
(点评: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自然而然的认识到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人们应选择不同的生产方式)
乔治家经营的农场面积达600公顷,美国1994年小麦的平均产量为2526公斤/公顷,按此计算,乔治家一年可收获多少小麦?
(师问):这么多的粮食(小麦),根本吃不完,那么应该怎么办?
(师):在这一地区几乎每家每户都像乔治家一样,这样的农业被称作商品性农业。那么你认为什么是商品性农业?请试着叙述。
(师):通过以上学习请同学们归纳出美国中部平原农业生产的特点是什么?
以高度机械化为主要特点的商品性农业对乔治一家的吃、住、行、交往等生活有怎样的影响
《乔治家农场及附近景观示意图》《平原人家》。
(师问):通过今天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帮助?你有什么收获?
陕西的农业生产能否推行美国机械化生产的经验?(从地形、地势、农田类型、气候、人口、科技发展等多角度思考)
(师归纳):陕西因纬度跨度大又分三大地形区,自然条件不相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而在每一地形区内应因地制宜
点评:通过辩论一方面使学生对陕西的自然条件更加了解,另一方面通过与美国对比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本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中教师不在是表演,而是学生在交流合作,师生在互动释疑。特别是关于:“商品性农业”这一难点的教学中,我改变了过去直接灌输的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计算与资料分析自己建构这一知识,学生印象深、乐于接受,也浅化了难点。但在探究中对于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还不能积极自信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定向教案 篇2
本课主要介绍中国自然环境概况,即中国人民生活的环境。本课侧重于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环境只是人们生活的舞台,如何体现人的存在,如何协调人地关系是本课的主旨。同时,本课内容为第三课的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
(1)通过读图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讨论分析不同地形区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农业生产、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2)通过读剖面图理解我国地势的特点,进一步讨论这样的地势产生的影响。
(3)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进对家乡的关注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不同地形特别是山区及学生所在地地形区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分为想学(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学会(新旧结合掌握知识)→会学(读图分析掌握方法)→会用(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提问】刚才大家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
【承转】中国的山水和土地养育着亿万中华儿女,也孕育出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今天,我们将在这优美的画面、动人的歌声中去了解祖国的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使壮丽河山长在,灿烂文明永传。
【提问】(1)请同学们回忆地形的种类,看图找一下中国有些什么地形?
学生确定中国地形多样。
(2)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属于什么地形区?
【提问】请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情况。
学生从生活习惯、农业生产、交通等方面讨论。
【展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南丘陵等地的图片。
【提问】其它地形区的人民是否一样生活生产,为什么?
学生结合图片分组讨论分析,农业生产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地自然环境的制约。
【叙述】一般情况下,我们经常把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都统称为山区。
【提问】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确定山区面积广大。
【提问】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你有什么看法?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分析对话,鼓励学生结合旅游等亲身休验和所见所闻,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问】我国的山区主要分布在哪里?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你愿意参与吗?
为第三课东西差异、西部大开发作铺垫。
【承转】刚才我们讨论了我国的地形特点,那么在家是否知道各类地形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什么呢?(海拔)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下我国地势的分布特点。
【提问】(1)对照陆高表,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平均海拔高度分别是多少?
学生读图回答。
(2)如果我们自东向西穿越这三个地形区去旅游,会看到地表起伏有什么变化?
(3)你能解释“大江东去浪涛尽”,“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原因吗?
【提问】(1)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今天所学内容或者说出你印记最深的。
(2)我们知道了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那么你对于人类对地形环境的适应和利用有些什么看法呢?
本课的教学应突出人们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很大的不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而反思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定向教案 篇3
《稻作文化的印记》──重点讲述以精耕细作的水稻生产为核心的文化与生活。水稻适宜在高温多雨、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自然环境中生长,因此热带和亚热带的冲积平原成为水稻生产的主要分布区。同时水稻生产又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形成了物质、社会、精神三个层面的稻作文化印记。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不同地区的人们应该利用各自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1)了解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知道自然环境与人们生产和生活以及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2)理解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能根据资料、地图和图片描述,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出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特征,说明水稻生产和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理解因地制宜的观点,认识协调人地关系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学习重难点和重点:
难点:湄公河平原稻作生产与人们生活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
运用资料、地图、图片以及已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能够将分析方法灵活运用到其他水稻生产区。
教师阐述情境:晓明想出国旅游,可不知道去哪里好。旅行社给了他几组图片,其中这些图片吸引了晓明。下面我们和晓明一起来欣赏这组图片。
PPT显示图片:通过欣赏,我们知道晓明被湄公河优美的风景吸引了。晓明决定,趁五一假期的时候去湄公河平原旅游一趟。那谁能讲一讲,在这些图片中你们都看到哪些相同的元素?学生寻找答案并回答:水。教师引导:通过图片给我们的第一直觉是湄公河平原水多。那下面我们就跟着晓明一起出发了。
情境1:请同学们帮助晓明找找他要去的'湄公河平原在哪里?
学生活动:教师PPT出示图3-1和图3-2,让学生观察地图和总结归纳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
教师小结并板书: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地跨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
情境2:来到湄公河平原的某个国家,晓明发现当地农民种植了非常多的水稻,好奇的晓明立马展开了探究,到底有哪些条件让这个地方种植这么多的水稻呢?请同学们也一起来探究一下在湄公河平水适合种植水稻的条件吧。
学生活动:教师出示地图,学生观察并归纳总结适合发展稻作生产的条件。
教师小结并板书:2、稻作生产的条件:①地形为冲积平原,土壤肥沃;②受季风影响,雨量充沛,水网密布,灌溉方便;③地处热带,高温无霜,光照充足。
情境3:探究了湄公河平原适合水稻生产的条件,明白了水稻是湄公河平原主要的农作物后,晓明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水稻生产的流程。于是,晓明就向当地的农民们请教。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从学生回答中引入)我们看到每个环节都要投入大量的劳动。而在生产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这些劳动重要靠什么来完成呢?(人力劳动)
由此可以看出,水稻生产是怎样的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以人工劳作为主的传统农业)。
学生活动:大家仔细看了农民插秧或收割的姿势了吗?谁来模仿一下?并谈谈感受。
教师:结合古诗,总结我们要在实际生活中热爱劳动,珍惜粮食。
教师:这种精耕细作的以人工劳作为主的稻作生产对当地的社会生活有什么影响?(稻作文化留下了哪些印记?)
4.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这种稻作生产在当地社会生活中留下了哪些印记?
5.教师总结:自然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人们的生产生活要适应自然环境。不同区域人们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世界因为不同而美丽。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为生存的自然条件不同,各地的人们都要根据各自区域的特点来选择发展道路,因地制宜的开展生产。
所以,我们面对世界上不同的民风民俗、社会风尚、生产方式时,要尊重不同,认同差异。
定向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海拔最高牧区案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地理环境、生活、生产、风土人情等方面分析牧区的特点,体会牧民如何利用不同的自然条件安排生产生活,感受多姿多彩的牧区生活。
2.过程与方法从地图和相关的资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牧区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识到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并感受牧民对草原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饱满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地理环境、生活、生产、风土人情等方面分析牧区特点。
难点:从地图和相关的资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去过什么地方呢?哦,你们领略过我们平原的秀丽美景,今天,老师想带着大家一起到海拔最高的牧区看看,愿意同老师同行吗?
新课教与学:
在去之前,那我们先了解一些关于海拔最高牧区的有关情况吧。首先是我们要知道牧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情况。请同学看图。我们再了解牧区的气候,气候由哪两个因素组成,牧区的气候特点请同学来说一说。(终年气温较低,日温差较大)
我们了解了牧区的基本情况后,你觉得要去牧区选择什么季节去最合适呢?哪些人不适合去高原牧区呢?那我们应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呢?(汽车、火车、飞机)有没有同学知道关于青藏铁路更多的信息呢?(青藏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克服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困难,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总长1142KM,累计投资88.9亿元,建了整五年时间。)那青藏铁路建成以后对青藏地区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呢?好,我们准备很充分了,那我们就出发。我们从南京坐火车,走京沪线到陇海线,在到兰青线,日过三天,火车行进在青藏线上,各位旅客请注意,前方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了,放眼望去,你们看到什么了呀?看到这个场景,我想起曾经遇到一个游客,他说:“青藏地区看来没有纯粹意义的农民,而有纯粹意义上的牧区和牧民,你们觉得呢?”(青藏地区的耕地很少,即使从事农耕的农民也会饲养少量的牲畜,他们是完全依赖畜牧业的牧民。畜牧业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
另外,在青藏牧区,除了我们刚刚看到的绵羊、山羊外,你知道还有什么优良的畜种吗?(牦牛、藏羚羊)好,让我们一起去近距离的接触它们吧。展示图片牦牛,在这图中你获取的有效信息还有哪些?展示图片藏羚羊,藏羚羊是我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它们之间也有逃脱不了的命运,看!远处这场景,你最想说什么呢?
了解牧区的大致情况,让我们走进牧民,了解更多我们想知道的牧民生活吧。吃(展示图片):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在西藏,马肉、驴肉和狗肉是从来不吃的。有些地方的藏民连鱼肉都不吃。因为藏族人认为狗和马是通人性的,是不能吃的;而驴被视为一种很不干净的东西,也不会食用。所以,在西藏千万不能提起吃驴肉、狗肉等事情。穿(展示图片):藏族同胞居住在青藏高原,那里海拔高,昼夜温差大。他们所穿的藏袍,袍袖宽敞,当气温升高时,可以方便地褪去一只袖子,以调节体温,同时有利于起居、出行。另外,藏袍腰肥襟大,白天当衣穿,晚上则可以当铺盖,和衣而眠。除此,藏胞在放牧、耕作中,遇到天气多变而需要调节体温时,褪下袖子就行了。而把袖子褪下来系在腰间,弯腰干活也十分方便。由此,慢慢地形成了穿着习惯,也就是在气温正常时,藏胞们穿藏袍时,一般只穿一只袖子。住(展示图片):了解牧民从游牧到定居的生活变化。行(猜猜看):根据牧区特色和条件,藏族同胞平时靠什么而行呢?
各位游客,我们的旅游接近尾声了,前一段时间都是我说你们听,接下来,我想听听你们对这次旅行的感受,谈谈当地的自然环境对牧区生活的影响,怎么样?规则:小组讨论,请代表发言。
感谢各位对本次活动的积极参与,跟大家一起度过的时间我非常愉快。欢迎各位下次再来我们牧区看看,相信我们的牧民生活会越过越好。最后我代表藏族同胞送上我们珍贵的礼物──哈达,祝福各位身体健康,生活愉快,万事如意!再见!
板书设计:
地理位置 生产方式
气候条件 生活方式
教学设计体会:
新课程要求建构的主导不是学科知识的给予,而是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是教学改革的要求。针对这一要求,我在教学设计时多从学生的视野出发,以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出发,为学生提供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相关的知识,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这是本教学设计的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是整合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从自然环境到受自然环境影响的牧区生活再到让学生认识到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条理清晰,层层递进,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同时也体现了教材运用的灵活性。第三,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生成资源的利用和捕捉。
不过,在整堂课中,还有很多不足和缺点,需要各位批评指正,我自己觉得最大的缺憾是在课堂中一些问题的设计不够严谨,指向性不够明确,以致于学生“答非所问”。面对学生的“答非所问”又不能很机智地转化,所以,本人觉得个人素养急待于提高。
附件:
(1)酥油是藏族食品之精华,高原人离不了它。酥油是似黄油的一种乳制品,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的脂肪。藏区人民最喜食牦牛产的酥油。产于夏、秋两季的牦牛酥油,色泽鲜黄,味道香甜,口感极佳,冬季的则呈淡黄色。酥油滋润肠胃,和脾温中,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颇高。在食品结构较简单的藏区,能补充人体多方面的需要。
(2)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糌粑是以青稞磨成粉为原料,经炒熟后,以酥油为粘合剂制作而成的。其做法是:先将酥油溶化在热奶茶中,然后加上适量的青稞粉,搅拌成团状后,用手捏成形状后直接进嘴吃。青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突出的医药保健作用。青稞做成的糌粑不但是藏族人民的传统食品,而且作为藏餐出现在拉萨的主要饭店,成为招待外宾的重要食品。
(3)浙江: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人口:全省常住人口为4898万人
西藏:土地面积为12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藏族占全自治区总人口244万。
教学反思:
上完这堂课,我的心情无比轻松快乐,学生热情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我很感动。再通过老师的及时肯定点评,学生积极想要展示自己的欲望被点燃,得到肯定和认可后,又很满足,我觉得这堂课对我来说很有收获。教育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领域,她必然会和社会上的很多领域相联系,成功的教育最终必然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正如,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教育为改良社会而设,为教育社会人才而设”。他所创立的“生活教育”内涵丰富,其中包括了“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我们教育的对象——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最终必将走入社会。那他们需要什么呢?需要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需要走上社会后最有用的基础知识和提高自己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而这些正是新课程下教育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
(一)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以讲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课堂里安安静静,师长高高在上。而新课标要求师生互动平等和谐,当学生处在这种宽松、民主、愉悦的状态时,最容易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有效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求知。而且还能充分利用学生亲身体验得到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创设有兴趣的场景,让学生兴趣盎然,积极鼓励学生观察自然与社会,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学会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学促教、互教互学。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通过师生间的交往,增长了知识,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每个学生都有得到肯定的需求和欲望,当这种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明显增强,不仅仅是主体行为的参与,更是主体情感与思维的参与;不仅仅是主动参与课堂的讨论、回答、辩论、表演等活动,更是注意力、好奇心和兴趣的高度集中,是思维激活与发展的过程,所以我觉得在课堂上及时肯定,适度表扬也是可以借鉴的好方法。
(三)这堂课通过海拔最高牧区案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地理环境、生活、生产、风土人情等方面分析牧区的特点,体会牧民如何利用不同的自然条件安排生产生活,感受多姿多彩的牧区生活。教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旅游”的形式进行教学,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其实也是一种生存能力的培养,也符合当今教育目标的要求,故花去大量时间我觉得也值,最主要的是学生有了这种意识,变书本的知识可以为自己的生活所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不失教育的目的,更加彰显了历史与社会课开放性的特点。我们正在实践着新课程,正在摸索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做社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将使每个同学在情感、智力、能力各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这也是我们所有实践新课程的老师们最大的心愿。
(四)长期以来,人们把课堂学习转化为文化知识的学习,把文化知识的学习转化为教材内容的学习,把教材内容的学习转化为考试要点的学习。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也绝非只是教材内容的学习,师生在课堂上的交往、交流、对话和合作中不断地生成着新的知识,如同课程专家所言: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科书中学到的多。通过充分、大胆利用学生资源,创设情境挖掘学生的教学资源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唱主角,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当然,如何有效、高效的用好这些资源,有待我们继续研究和实践。
(五)在这堂课中还值得肯定的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渗透着思想教育,比如在讲到藏羚羊的生活环境时提到青藏铁路给藏羚羊让道的事实,让学生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也激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热情。还有对藏族同胞的风俗习惯的理解及尊重,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让学生了解到祖国大家庭的各民族的民族风情。
(六)记得有位教育专家这样说过:“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将是一眼活泉”。我觉得很有道理。在知识更新如此快的今天,我们能给学生的越来越觉得不够用,只有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才行。在很多时候相信学生也会激起我们的灵感或者补充我们认识上的不足。这节课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这一眼泉水更有活力。在整堂课中,当然还有很多不足和缺点,我自己觉得最大的缺憾是在课堂中一些问题的设计不够严谨,指向性不够明确,以致于学生“答非所问”。面对学生的“答非所问”又不能很机智地转化成有用教学资源,所以,本人觉得个人素养还急待于提高。
定向教案 篇5
【课程标准】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史记》的作者及写作年代,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
二、能力和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屈子行吟图》,培养学生观察、想像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司马迁取得历史学研究巨大成功之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道教、佛教兴起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评价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和丰富多彩,形成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大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司马迁的创作历程,学习他为了事业的成功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通过对“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播”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宗教与宗教文化的区别,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多样性。
难点:佛教、道教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屈原、司马迁的传说与故事。
1、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2、我们本地人过世之后,如何祭奠?
听、讲,集中注意力。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起来简介屈原的生平事迹。
2、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见识、书上的介绍,谈谈屈原的成就。
3、教师总结,突出其伟大的成就(世界文化名人,被译为多国文字)。人们为什么纪念屈原?
清晰明了,便于掌握。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1、开门见山指出司马迁及其《史记》。抽学生介绍司马迁的生平及事迹。
2、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观察书上的插图,讨论、思考、归纳得出“司马迁写成此书的原因?”
3、问:《史记》是怎么样的一本书呢?学生阅读教材,
认真思考,特别是理解“纪传体”通史的。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抓出其中的要点。
2、简介佛教的教义。让学生思考,佛教为什么在我国逐渐流行?你能举出佛教对我国影响深远的事例吗?
阅读、理解、思考、发言。
通过例子,加深理解,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知识点。
简介道教的教义,让学生谈谈道教传播的原因。
说说道教对今天影响的事例。
阅读教材。
学生认真听讲,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老师的问题指导下再读教材,并作下笔记。
讨论课堂,加深理解,进一步熟悉教材。
学生认真听讲,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老师的问题指导下再读教材,并作下笔记。
1、问:战国时期的社会发生着什么深刻的变化?你怎么看这个时期的变化呢?
2、得出结论形成了多种观点,即百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当时主要的学派有哪些?分别有哪些代表人物?
3、小结:战国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如何出现的?情况如何?
4、指导学生阅读小字:了解战国时百家争鸣的争鸣情况。然后问学生几个问题:战国时期,适合哪一种学派的学说来治理国家?商鞅、秦始皇他们治国采用的是哪一个学派的观点?后来汉武帝采用的是哪一学派的观点?你怎么理解这一历史现象?
根据你的理解,该采用什么学派的观点来治理今天的国家?
【课程标准】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一、识记与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战国编钟,秦始皇陵兵马俑,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二、能力和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鉴赏战国编钟、秦始皇陵兵马俑、《兰亭序》、《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通过对历史文物价值的讨论,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评价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杰出的艺术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陶冶情趣,养成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意识;通过对杰出艺术成就的原因分析,使生认识到人民的创造性是历史文明和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
难点:王羲之、顾恺之的书画成就和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课前收集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和王羲之的故事。
问学生,有哪些同学学过美术、音乐、书法?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重要的美术作品、乐器、书法作品?而引入本课。
听,集中注意力。
指导学生阅读、观察编钟图,谈谈发现。
抽学生讲知音的故事。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成就。
先阅读教材、观察书上的图,谈谈有什么感想。
教师将知识要点落实在教材上。突出其在雕塑史上的崇高地位。
阅读教材,落实知识点。
仔细观察书上的字帖,让学生畅所欲言。
抽两个学生来讲王羲之的故事。
谈王羲之的品格。
阅读教材,找出要点。
教师讲解,指导学生观察两幅名画,体会之。
定向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二)目标5“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理解民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与传承文明的主体”中的5──1“选择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例,了解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的状况及其变化”这一二级目标编写的。本节课讲述学生生活方面家庭、服饰等的变化,目的在于让学生形成一个基本概念:身边的一切都有历史,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本节课以时间为主线展示事物的变化及变化的轨迹,叙述事物的发展脉络。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不同种类的图片和资料的描述,在观察、比较中分析和感受家庭、服饰的变化。
(2)能选择自己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例,描述它们的历史发展过程。
(3)能设想未来生活的变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描述身边熟悉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和讨论法。通过直观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家庭、服饰等的变化;通过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初步形成一个理性认识:一切事物都是有变化的轨迹。
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口头调查父母或祖父母小时候的衣食住行状况。
教学评价建议:
本课所涉及的概念名词较多,教师可作简明的解释,学生理解教材即可,不必深入挖掘,更不必让学生记忆。重点是引导学生从现实出发,从身边熟悉的点滴事物出发,感受变化,感受历史,教学评价应侧重于学生能否关注身边的历史,是否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和小组活动,能否通过收集、处理历史资料,描述一个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
老师:听着这首亲切的歌,使我们更爱我们的家。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家庭来看看自己的家,好吗?
提问:(1)你了解自己的家吗?(2)你有没有想过你爸爸(妈妈)像你这样大的时候,他(她)的家是怎样的?(3)你爷爷(奶奶)像你这样大的时候,他(她)的家是怎样的?
老师:把学生说的都写在黑板上,并对学生进行鼓励。
课件展示:一起探究:请同学们比较:“图5—1420世纪初期的.一个家庭”与“现代的一家三口”。(小组讨论)
提问:现在的家庭与20世纪初期家庭相比有哪些变化?
老师:在学生讨论、回答以后,作出归纳:图片反映的表面信息是20世纪初期家庭成员的构成是四世同堂、聚族而居,今天大多数的家庭是三口之家。我们仔细观察、挖掘还会发现好多变化。这就是说百年来家庭在家庭成员、家庭规模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老师:从古到今家庭有了好多变化,那么,我们的服饰又有哪些变化呢?
课件展示:亲近服饰:图5—15、图5—16、图5—17。(分别为书本中的图片)
提问:(1)这三张图片上的衣服各有什么特色?是什么影响了他们的服装特色?在学生讨论、回答后,再出示问题:(1)服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什么关系?(2)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改革中原传统服饰,采用北方少数民族的短衣紧袖的胡服?(胡服骑射)(3)从唐代妇女衣裙的飘逸、低领薄衫、雍容华贵的风貌能看出唐代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老师:经过学生的讨论、交流,进行归纳:战国时期赵国国王赵武灵王(公元前325~前2),是我国古代社会初期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国势衰微、面对强敌的情况下,他推行了“胡服骑射”政策,抛弃了中原传统的衣冠制度和作战形式,大胆学习北方游牧族军事上的优点,一改中原地区的宽袖长袍为短衣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胡服,以适应骑战的需要。对于当时和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胡服的优越性日益被中原人民所接受。着窄衣小袖的楚国木俑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气;雍容的贵妇穿着宽袍大袖的华服,反映了开放的盛唐气象;身穿旗袍的妇女形象反映出满族的生活习俗对清代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从三张图片中可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服饰(衣)变迁的轨迹。通过图片,可让学生直观感受服饰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提问:从旗袍的被接受到流行,再到成为中华民族服装的象征,这一曲折过程说明了什么?
老师:清代满族妇女服饰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以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开始在达官贵妇中流行。自20世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无不穿著,甚至成了女性在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中的礼服。对于课件中的提问老师提供参考答案:民族融合,文化交融与文化改造,创新不断作用的结果。
课件展示:继续探究:我们身边碗、鞋子、头发、交通工具、住房等从古到今有何变化?
课件展示:碗、鞋子、头发、交通工具、住房等从古到今的变化情况。
课件展示:图5—18“席地而坐”、图5—19“坐榻盛行”、图5—20“坐高椅子”。
提问:你能看出这三幅图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哪个方面的变化吗?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
老师:不仅服饰有它的过去,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都如此,图5-18、5-19、5-20系列图片即是一例(此三幅为书本中的插图)。《汉代陶俑》中两人为席地而坐,魏晋时期《洛神赋图》中人物坐榻盛行,为低坐,而到五代十国时期的《韩熙载夜宴图》中人们普遍高坐椅子。从不同时代的文物中可以发现日常生活(坐)的历史,看出人们生活习俗、方式的演变的过程。
老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图片和分析问题了解了家庭、服饰、座椅以及我们身边的、生活用品、住房、饮食等的大致发展过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追踪一下从你出生记事到现在身边事物的演变发展过程。分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小组确定某一个方面或事物谈变化;每组确定召集人、组织人、代表发言人;讨论时要联系自己从各种途径获得的信息和资料,包括课前对长辈的调查结果;尽量提供具体事例;时间在5分钟左右。教师巡视观察小组讨论的进展。
老师:请各组代表发言。代表发言后,要求其他组成员评价或补充,教师归纳。
课件展示:课后探究:(1)现代服装有什么特点?(2)现代服装与现代社会有何关系?(3)请你描绘以后家庭的蓝图。
结束语:变化是永恒的。身边的一切都有来历,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身边的每一件事物都可以为我们展示许多生动的故事。我们可以从这些事物的变化中,捕捉到社会的影子,感受历史变迁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最后祝愿同学们用实际行动去编出更多更精彩的生活故事。
参考资料:
赵武灵王与“胡服骑射”──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我国古代社会初期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对于当时和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战国中后期,列国间战争频仍,兼并之势愈演愈烈,各诸侯国均在发愤图强,以图立于不败之地,进而吞并诸国,称霸华夏。当时,赵国无力抗击一些小国的侵扰,而赵武灵王即位后,赵曾屡败于秦、魏等国,国力大衰。面对严峻的形势,赵武灵王决心振兴赵国。他分析了当时赵国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认真研究了壮大力量的办法,下令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他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赵国被动挨打的局面,靠中原传统的步兵和战车配合作战的方式是不能成功的,笨重的战车只适合在较为平坦的地方作战;众多的步卒也无力对付那奔驰迅猛,机动灵活的骑兵。因此,必须学习诸胡的长处,只有以骑兵对抗骑兵,才是增强赵国军事力量的惟一出路。同时,只有改穿胡服,才能适应骑战的需要。当时,他改革传统的舆服制度,而效法胡人的服饰习俗,阻力巨大。由于胡服骑射顺应时代的要求,代表赵国的利益,符合人民抗拒强敌侵扰的愿望,最终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胡服骑射对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胡服不仅只适应于作战的需要,它比中原原来的衣冠更便于人们的生产劳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从而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胡服的优越性日益被中原人民所接受。
旗袍──清代满族妇女的服饰。1840年以后,西洋文化传入中国,许多沿海大城市,得西文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风行于本世纪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汉族妇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服装式样的变化在时代风尚的影响下不断变化。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旗袍风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矮,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臂的旧貌,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适合当时的风尚,体现了女性解放的思想。青布旗袍最为当时的女学生所欢迎,几乎成为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洛神赋图》──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名作,以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所作《洛神赋》为题材而绘制的。曹植是曹操的儿子。曹植的哥哥曹丕在一次战役中得到甄氏。曹植爱慕甄氏,但后来得知甄氏自杀身亡,他非常难过。后来在路过洛水时,曹植追思高唐神女的故事,夜梦心上人甄氏前来相会,遂作《感甄赋》,后来被改名为《洛神赋》。《洛神赋》写得冷艳哀怨,缠绵悱恻。顾恺之把这种意境氛围表现得极为成功。
《韩熙载夜宴图》──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名作。韩熙载是个贵族,生活奢靡。南唐后主李煜为规劝他,派画家顾闳中潜入他家,目识心记,画下了这幅作品。据说李煜曾把这幅画拿给韩熙载看,希望他有所节制,但韩熙载并不以为然。规劝的目的没有达到,这幅杰作却成了画坛一宝。
定向教案 篇7
:
一、知识能力:了解秦的暴政,识记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与楚汉之争的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秦始皇,为巩固同意采取的措施引入新课;通过分析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的关系,及陈胜吴广起义与秦灭亡的关系,学习因果关系的方法。掌握农民起义的动态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科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反抗和秦灭亡的主要原因,,肯定和赞扬陈胜吴广起义的首创精神及推翻暴政的历史功绩;认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秦王嬴政横扫六国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建立了一套什么样的制度,并且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当时的秦帝国强大无比,那么为什么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几年就灭亡了?
师: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的内容,相信同学们在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会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首先,咱们一起来看本节课的第一部分,秦的暴政,体现在哪些方面。
师:首先同学们来看一首歌谣,然后告诉老师,你从这则歌谣里得到了什么信息。同学们主要卡老师用红色标出来的字。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师:对,通俗的说就是吃不饱穿不暖,那么咱们换句话说这是什么现象?对,赋税很重,还有什么?看关键字,修长城,守边关,这些活是给谁干的?对,国家,那么咱们可以说是什么?很好,徭役、兵役繁重。
材料二:当时在秦国的市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PPT(出示秦朝的刑具)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思考。
生:看书思考秦朝的刑法残酷,犯法者即使免于处死,也逃不脱割鼻、断腿、挖膝盖的刑罚。所以买鞋的人少,买拐杖的人多。
:总结,手段野蛮残暴,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文化,阻碍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激化了秦朝知识分子与朝廷的矛盾。等等```````
过度:秦始皇采用这种野蛮残暴的方式加强思想控制,知识分子只能按照皇帝的要求去想事情,不能有多余的想法,即使有不满意的地方,也不敢说出来。人们思想更加压抑,更加憎恨秦始皇。秦朝人思想压抑、赋税、兵役、徭役繁重、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忍受严酷的刑罚。他们对秦始皇的统治强烈不满。渴望着改变。终于公元前2,秦始皇死在了出巡的途中。 人们期待着残暴的秦始皇死后,生活能轻松一些。 人们的愿望实现了没有?
师:自公元前2,秦朝灭亡以后,出现了两个霸主?
师: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此后项羽和刘邦之间展开了长达五年的争夺,史称“楚汉之争”,接下来同学们自主完成老师所给的表格。结合课本50页的材料研读。
师:总结,初期项羽实力强大,有楚霸王之称,封刘邦为汉王,他们之间的争夺故称为“楚汉之争”!后来刘邦善于用人,爱戴百姓,与公元前2取得这场争夺的胜利,建立汉朝,刘邦就是汉高祖。以上就是这节课的全部内容。
课堂小结:首先同学们合上课本,我们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秦始皇所期望的万世流传的帝国基业,只存在了15个年头,便在历史上消失了。席卷六国的强大秦朝,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它给了我们什么深刻启示?原因:秦朝对人民实行暴政。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四、课堂练习。
定向教案 篇8
1.学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
2.能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分析区域地形、地势的特点。
三、教学流程
复习引入:阅读地图,要知道地图的“语言”,你知道地图有哪些基本要素?
(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2)活动:观察图1-32,确定各条等高线的海拔,计算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
(6)活动:观察图1-32,比较等高线的疏密程度,识别坡度的`陡缓。并把答案填在P17上。
(1)说明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而成的。
(2)指导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完成图1-33下的活动,并把答案填在P17上。
(1)显示:中国地形剖面图,观察地形剖面图所反映的地势。
(4)归纳:地形剖面图直观地反映了地表高低起伏和坡度缓急。
根据越野的目的,是探险?还是观光?确定路线。并完成P18活动。
练习: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是盆地还是山地?山谷还是山脊?
直观地反映了地表高低起伏和坡度缓急。
定向教案 篇9
第一课时
1、教学内容:P18例1P20练习三题1、2
2、教材分析及重难点
本单元以定向运动引出单元内容的学习,并以此贯穿整个知识块。而在我们生活中,定向运动的相关知识并没有过接触,学生不了解什么是定向运动。因此,在课前,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了解有关定向运动的资料,教师也需要做相应的准备。
例1的学习是让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时,可以与主题图的教学结合进行,通过情境使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活动中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索。
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通过方向与距离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
练习三第1、2题是相应的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
教学重点: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3、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教学建议
在教学例1时,教师们要明确指出: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例1图)
练习三第1题,(图)教师不能提高要求,只要学生能说出是()在()的()偏()方向上就可以了。原因有二:(1)地图上所标出的城市比较集中,学生在度量时误差会比较大,度数便不好说;(2)这是一张球形的地图,是立体的,无法用测量平面图的方法准确量出度数。
第2题教材提供了句式,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量出度数,更精确的确定位置。
定向教案 篇10
文明的中心──城市为初中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中的内容。本单元以中国和世界为舞台,从人们生活的差异着眼,选择典型的具有特色的区域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自然环境只是作为区域生活的背景、文化传统、社会生活则是侧重点。本课内容以“城市”为主题展开,并以“文明的中心”为标题,点出了城市的地位,城市虽然面积远远低于乡村,但它却是当今人们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最为活跃的舞台,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较高水平。增强对城市的认识,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一课。
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课对“文明”一词的认识可以从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去理解。课文以上海为例,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表现在对外贸易、资金流动、国际会议、民间往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乃至在世界经济活动中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在介绍国际大都市这个概念时则主要侧重在城市的影响力超越了国界,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两点。教材图文并茂,图片真正成为课文的一部分,图文互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重点:
1.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2.理解国际大都市的内涵;
初一的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他们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的能力较低,很多学生的学习还深受小学时的影响,依赖性非常的强,良好的思维习惯还没有养成,缺乏丰富的想象力。但是初一的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是非常强的,我们可以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出发,用直观的图片和材料来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得到不断加强。
1.通过对国际大都市上海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家园和建设美好国家的情感。
2.通过对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设计,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点。
1.理解标题“文明的中心”,认识城市的地位,加强对城市的认识。
2.学会充分使用图片资料来帮助对课文的理解,并有所拓展和创新。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创设民主、和谐的环境,使学生在充满关爱的气氛中,勤奋学习,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和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创设情境,感染学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活动能既轻松愉快,又专心致至地深入进行。
构建探究阶梯,用生动的语言,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并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增加他们动脑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去,使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掌握规律和培养能力提供有效的保证。把成功让给学生,把思维活动推向高潮,加强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能力。通过师生,积极配合,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在上课前屏幕上展示的是一幅城市繁华建筑群的景观图,同时配上轻柔动听的背景音乐。(设计理由:好的导入能给学生创下一种情境,给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打好情境铺设。)
铃声响完之后,投影上就逐一出现以下问题:
1.如果你父母要选购一些高档家具和家电,他们会到城市还是农村购买呢?
2.你要找工作,是城市还是农村给你选择的机会多呢?
3.如果你要上大学深造,你选择农村还是城市的大学呢?
4.如果某人出了车祸重伤,是立即送往农村还是城市的医院就医呢?
(设计理由:新课程强调要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几个问题都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都能反映出是城市,从而得出城市的条件比农村优越,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个条件深入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说明城市是比农村优越,并提问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是城市先产生呢还是农村先产生。学生反映出城市是产生于农村之后的,由此得出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也即转入今天的课题:文明的中心──城市。
(设计理由: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让学生自己逐步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再适当补充材料,如: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分布在城市等。)
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城市,然后在屏幕上打出一张城市面貌图,在这一张图上有上海东方明珠这一标志性建筑,问;这是哪个城市呢?
学生一下子就热情高涨起来,马上说出是上海。
(设计理由: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学习上海,当然不如由学生自己认出这个城市是上海来好,因为直观清晰的图片能与学生的所见所闻能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在瞬间被激发出来,能促使学生在整节课都学习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师:直接告诉学生:上海不是一个普通的城市,她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怎样的城市才是国际大都市呢?
如何理解国际大都市的内涵,在这里我采用了两张图片:
第一张是太湖流域图,并告诉学生整个太湖流域乃至华东地区经济发展的口号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以上海为经济发展的龙头”,请问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呢?
第二张是上海APEC会议领导人的合影图,并告诉学生,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并且是成功的召开了,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设计理由:怎样的城市才是一个国际大都市,要求学生理解这一名词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而这两个图片都非常点睛,可以让学生理解国际大都市对周围的带动和影响非常大,这个影响力甚至是超越国界的,并且在国际上的地位很高,直观的图片和深入的问题,两者图文结合,形象直观,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
下一个环节是认识国际大都市的风貌。这里我选取了四张图片,反映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在对外贸易、资金流动、国际会议和民间往来等四方面,从而使学生了解上海在中国、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
(设计理由: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读图分析能力,使学生对国际大都市的认识从图片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象直观。)
接下来是对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形象进行深入的了解,我播放了一段录像,让学生对上海的方方面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更加深入认识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设计理由:放一段录像比教师说更多的话都有效果,这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全面具体的认识上海,形象而直观。)
在对上海有一个深入和整体的认识之后,就要让学生举一反三。我安排让学生自己来说,来说说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应具备哪些条件。在说之前,学生们先进行四人小组的讨论。
(设计理由:通过讨论,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好习惯,也可以通过交流进行知识的互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较全面的掌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这个时候要做到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过程中去,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帮助。)
到此学生们对上海、对国际大都市已经有了一个较理性的认识。在这个时候还要再进行知识的拓展。所以我告诉学生一个消息:上海已经取得了世博会的承办权,并且打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请同学们分析上海为什么会打出这一主题,这说明了什么?上海的城市建设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呢?
国际大都市由于它的吸引力巨大,使得许多任都涌向城市,这会给城市带来什么影响和问题呢?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设计理由:这两个问题都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这样有深度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挑战性,教师又积极的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引导,可以引起学生的成就感,激励学生做深入探究和分析,并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同时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地学观点。)
本节课是以城市为研究区域,重点认识了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和风貌。课文以上海为载体,了解国际大都市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从而对城市有深入的了解,加深学生对城市的认识。
填充图册第20页,文明中心-城市的相关内容。
定向教案 篇11
本课是学生了解中国人文环境的第一课。该课主要是介绍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教师教学中要借助学生探究祖国河山的好奇心,利用读图竞赛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知识、借助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1.通过对我国面积、四至的介绍及对我国东西、南北距离的量算,感受祖国疆域辽阔的事实。
2.通过模拟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的15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四大海及两大岛的位置。
3.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海陆位置比较,分析我国海陆兼备位置的优越性。
3.通过本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强化民族自尊心,形成保卫祖国领土的神圣责任感。
师:(导入)前面我们了解了“世界大家庭”的概况,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咱们温馨的“小家庭”。这里的“小家庭”指的是什么?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读图竞赛,就用一本《历史与社会图册》,不用教材,看哪一组同学对自己的“家”了解的更多、更详细。把图册翻到P20~21页,看《中国行政区划图》,说出我们“家”的大小;这个“家”是否就代表我国的领土,为什么?
生:中国有约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经济专属区,这辽阔美丽的地方就是你我共同的家。
生:这个“家”不完全代表我国的领土,领土是指国界线范围内的领陆、领水、领海和领空的总称。
师:(肯定并补充学生的回答)这句话中的“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经济专属区”改为“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比较妥当。“海洋国土”不仅包括一国的内海和领海,而且还包括该国管辖的经济专属区和÷大陆架,是一国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所有管辖海域的形象总称,是一个集体概念。(通过补充介绍,鼓励学生质疑,问题也迎刃而解)
师: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说说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几位,仅次于哪几个国家,与哪个洲差不多大?
生: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与欧洲差不多大。
师:根据我国的轮廓──雄鸡,快速找出我国的四个端点。
生:最东端:黑龙江与……,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最南端:南沙群岛……,最北端: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师:2月份时,我国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生:北部黑龙江冰天雪地……,南部海南岛烈日炎炎……。原因:海南处于热带……。
师:(肯定并鼓励学生的回答)夏季,当北京时间6点时,我国新疆帕米尔高原上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生:满天星斗……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
师:(肯定学生的回答)介绍时差的形成和计算的方法。让学生找出我国南北两个端点的大致纬度并计算纬度差,找出东西两个端点的大致经度并计算经度差。
生:南:3°N 北:53°N 纬度差:50°; 东:135°E 西:73°E 经度差:62°
师:(归纳)我国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造成了我国南北气候的差异,使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我国东西相差约62个经度,相差4个小时。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动脑、动手活动,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师:再看图册,看哪条重要纬线穿过我国,穿过哪几个省区?
生:北回归线从我国的南部穿过,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个省区。
师:我国绝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温度带?一小部分位于哪个温度带?
师:下面我们分两组进行模拟探险活动:一组按逆时针方向沿着陆上国界,说出沿途经过的陆上邻国,共几个?另一组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大陆海岸线,说出经过的大海、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最大的'两个大岛的名称。
生:陆上领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共15个。
生: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四大海,韩国、日本……,共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两个大岛:台湾岛、海南岛,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
师:(肯定学生的回答)下面进行抢答,看哪些同学反映快!在我国的陆上邻国中,说出与我国东面相邻的国家?
师:我国的15个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什么?
师:(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以鼓励)翻到图册P16~17页看《世界政治地图》,说说我国与英国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与蒙古有什么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不同之处?
生:(同组同学讨论)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濒临太平洋;英国是欧亚大陆西部的岛国,濒临大西洋;中国与蒙古都位于亚洲,蒙古位于中国北部,是一个内陆国;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美国位于太平洋东岸,并且美国濒临三大洋。
师:(归纳)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海陆兼备的位置有何优越性?小组讨论回答。
生:太平洋给我国带来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与那么多国家相邻,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师:通过我们刚才对两幅地图的分析研究,确实感受到我国疆域的辽阔和位置的优越。大家再看看地图,还有什么问题?
生:我们国家这么大,也有不利的一面,就是领土太大,不利于管理,国防建设会有许多困难。
师:(归纳)我国领土辽阔,海陆兼备有极大的优越性,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为我国社会的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领土过大,确实在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这位同学很善于思考,我们要向他学习。但是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的管理工作是做的比较好的,今年的“非典”,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那么,我们国家是如何对国家实行管理的呢?请同学们课后调查一下,下节课我们一起分析学习。
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很强,能按照自己设计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能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基本能运用地图并能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但在教学中未能摆脱老师问学生回答的习惯。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多给机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