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精心推荐
活动总结范文 | 活动总结怎么写 | 活动总结模板 | 活动总结ppt | 活动总结报告
如果你希望深入理解“数学实践活动总结”的相关内容,不妨仔细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在工作中常常被要求编写各种类型的文件,查阅范文是我们首要的处理方式。范文能够激发我们对于生活哲学和人生价值等重大话题的思考。你是否已经对如何撰写范文有了一些想法?
数学实践活动总结 篇1
李璐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没有现成的教材和固定的套路,选材既是前提又是关键。这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多的独立空间和挑战。在确定活动主题时,我们可以关注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如:
“节约水资源”、“绿化校园”等。也可以在教材中延伸,如学了24时计时法之后,让学生为自己设计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并计算出学习、娱乐、休息的时间,既巩固了课内所学的知识,又能感受到数学的用途。
本学期我结合教材“小数乘、除法”的教学内容,设计了“水费中的数学问题”这一学科实践活动。
一、前期准备。
1.五人一组调查了五户家庭的用水和支付情况,并记录了调查结果。
2组织学生分组上网,收集国内外缺水情况
二、过程。
1按照五户人家的水费,每户要缴多少钱?
2按照每户的水费,人均用水量是多少吨?
三。通过比较这五个家庭的用水情况,你想说什么?
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计算我们的日常用水量和水资源的浪费情况,与严重缺水的现状形成强烈反差,让学生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号召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水资源。
三。引导学生制作节水小报、节水广告、小制作等。
4带领学生到街上、家里进行节水宣传。
三、收获。
1通过这项活动,学生可以巩固十进制乘法和除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三。培养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沟通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能力。
四、反思。
学科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学习方式、活动过程和结果、评价均具有开放性。因此,一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首先,时间是开放的,根据内容的需要,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将时间安排为一周、几周,甚至一个月。其次,空间是开放的,不必在教室里完成。活动范围可扩大到校园、家庭、社区等。
再次,活动的方式方法是开放的,孩子们可以上网搜索资料,在家里或社区调查数据,可以实验、计算,可以画,可以写,可以宣传,可以设计……,可以在活动中不断生成。虽然有设计师的意图,但没有固定的方案和现成的材料。
由于活动形式的开放性,活动过程的不确定性以及活动结果的不可预见性,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完全不同于学科教学的素质要求。所以,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更多的是活动实施过程的设计者、引导者、参与者,主要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发现性学习,保护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共事的态度和技巧,努力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从而将有效指导、平等参与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有机结合起来。
数学实践活动总结 篇2
一、实践准备
1、课堂观察,发现问题。
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我们还进行了
进行一场网络研讨:数学学习——问题在哪里?,一场现场研讨。通过观察和研讨,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商议,我们改变了原先“由实验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确立子课题”的计划,分学段确立了两个相对统一的子课题,既低年段以“倾听习惯的培养”为子课题,中高年段以“预习习惯的培养”为子课题。做这样的改变,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问题相对集中,可以通过这两个子课题的实施寻求解决途径;另一方面是子课题相对统一,也就是研究的目标相对一致,更有利用实验教师间的互相合作、交流、研讨,有利于课题组活动的开展。
2、调查研究,制订计划。
子课题确立之后,各实验老师做好了实验调查工作准备,如:制定倾听习惯问卷调查表,倾听习惯课堂观察表。上学期一开学,各实验班的老师马上进行实验前测,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的倾听情况做了调查,并分析了调查结果,做出问卷调查报告。然后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子课题实施计划。
3、学习研讨,寻求理论支撑。
在准备的同时,老师们还认真进行理论学习和研讨。如阅读与课题相关的文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进行的那场有针对性的网络研讨——如何让倾听成为一种习惯?这场研讨效果非常好,参与人数多,面广,有实验教师,也有非实验教师,还有省内外的老师。贴子的内容非常丰富,经张华东老师整理,为我们提供了48个有价值的教学策略。
二、进入课题实验
1、课题组老师进入课题实验,在实验中观察、记录、反思、调整,并通过各种方式相互交流。例如把实验过程中的记录上传博客,大家在博客上互相交流,一阶段后,我们开展了一场课题实验老师交流研讨活动,展现了初期的部分做法。
2、课堂教学研讨
实验以来,本子课题共开展4节研讨课:
3、阶段性小结(老师和学生都进行小结)
每学期期末进行一次阶段性小结,部分班级也让学生进行小结。
4、预习妙用
评选倾听之星和预习小能手。
xxxx上学期,共评选县级倾听之星22人,评选办法:由实验老师推荐(有推荐理由),每个班级2名,发给证书和奖品;校级的人数自定。
三、课堂观察
1、实验班的前后变化。
从对同一个班级实验过程的随堂听课,我感觉到了学生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不论是倾听的状态还是倾听的质量,不论是发言的人数还是发言的质量,都有质的变化。从实验老师的过程记录,也可以明显地看到学生在倾听与表达方面的进步。这就是实验带给我们的收获。
在随堂跟踪听课中,我看到学生预习能力的提高,从原来的浏览到对重点内容的圈圈点点,再到有意识地思考、解决教材中提出的问题,部分学生还能提出质疑。
2、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差别。
在走进课堂月活动中,从实验班与别实验班的课堂上,我也感觉到了实验班有浓浓的课题味,课堂上老师比较重视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比较好。
在走进课堂月活动的随堂听课中,我也感觉到了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差别。非实验的老师较少有布置学生预习的现象,即便布置了,在课堂上也没有反馈和利用学生的预习资源,学生没能体会到预习的好处。而实验班的课堂,且不论“预习”的成效,但“预习”已成为习惯,先学后教已是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实践活动总结 篇3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是一种双边活动。数学新课程标准也较为明显地强调课堂中的教学应转变教师的角色,指出教师不但是综合性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强调了我们的综合活动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中获得对数学学习的理解。
如果说我们的教学是为了学生的生命,那么学科综合活动才是学生回归生活的真正领域。因此,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体验生活中数学的乐趣,爱上数学。这是数学综合学习活动中教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重点。
但如何教学生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真正起到学习实用的作用呢?从多年来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探索中,我们认为应该大胆创设出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让知识**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因此,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用心经营,有效地“激”起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真正得以发展。
一、用心营造,激发“学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兴趣是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
真正的学习不是老师教给孩子的,而是学生自己教的,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而这一系列的活动源于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故此,作为数学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经营者,我们更有必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学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用心营造有利的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机。
而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兴趣的培养,充分地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对于这些枯燥泛味的数学知识来说,我们更应创设一切实践时机,重视所有活动情境的创设,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活动组织形式,让每个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都能发现问题并且乐于去解决这些问题,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数学实践活动总结 篇4
韩艳红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即将结束。现将本学期综合实践课活动总结如下:
首先,在思想上提高认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数学实践是验证这句话的最好检验。现在众多教师都认识到了它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但课本上每学期仅有的两个实践活动内容,远远满足不了教学实际的需要。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打开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使他们看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所学知识,鼓励学生接触生活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设计了两个主题:1。近年来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2.调查家长对学生学习和学校教育的支持。通过本学期的数学实践活动,我们认为教师要做好数学实践活动,任重道远。
我们应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探索和尝试,构建具有个人特色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为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再努力!具体做法:
1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学生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所需材料和知识,除了在教师帮助下获取外,学生自己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得:1、进行实地考察或现场调查;2、综合运用有关图书资料;3、查阅电子资料。学生在个人实践中,懂得做事的道理,培养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2、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研讨。教师成为学生心理支持最可靠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探索的主体,一个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研究者。
师生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他们共同参于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3、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花费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家长担心活动会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对综合实践活动并不非常支持,由此可见,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还有待改善。
数学实践活动课解放了学生的头脑、眼睛、嘴巴,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需要不断探索。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王建国“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四个领域之一。在传统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教师习惯于按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习惯于上新课、上实践课、上复习课。数学综合实践是以学生数学学习的直接体验和感受进行的,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发展。
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性学习”而言的。**性学习注重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和**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让学生乐于学数学,学好数学,提高数学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这学期我们广辟渠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性学习,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下面将活动做以总结。
1、 利用自然资源和生命资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数学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材是数学课堂教学资源之一。在校期间,学生主要在课堂上学习。例如:
《合理存款》就充分发挥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自己从小探索,利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寻求解决办法。教学研究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发展。教学科研离不开日常的教学活动。以教育科研促进日常教学工作的发展,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开展教研活动。
因此,我们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的数学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
数学实践活动总结 篇5
——数学大组活动(一)
张晶上周五我校数学教研活动正式揭开序幕,二年级的曹聪老师和袁禛老师分别执教一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我给运动员编号》和《童装尺码》。
曹聪老师的这节《我给运动员编号》开场以门牌号码为切入点,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入手,让孩子们说说门牌号码在日常生活中代表的含义,从而引出数字编码都有具体的含义。然后出示201班参加运动会的学生名单,让孩子们试着给这些运动员编号。曹聪先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始讨论。每个人都渴望尝试,并在活动记录表上填写了自己的想法。
曹先生也在观察每个小组的活动,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小组填写好记录单后,曹老师挑选有代表性的两个小组的记录单,拿到讲台展示。其中一项记录是以单数和偶数为基础,由男女运动员进行编号。
另一张记录表按年级和班级编号。
曹先生希望我们能根据两项记录的特点以及性别,年级和班级第一次优化和修改数字。在第二个小组活动中,孩子们有了可依依靠的证据,很快就修改了先前的数字。曹老师选择二个小组的记录单展示评议。
最后,安排教室扩容,让大家回去收集邮政编码、身份证、学生证号等,这些都与自己的号码研究密切相关。
袁禛老师的《童装尺码》这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活动1认识儿装尺码的两种表达方式;活动2介绍国内常用童装尺码表;活动3小组活动,动手测量;活动4 活动总结、评价。首先让学生调查自己的衣服尺码,然后介绍中国(6-15岁)常用的儿童服装尺码表。
使同学知道如果看到一件衣服标有“6y”,就表示这件衣服适合6岁左右,身高在115厘米左右,胸围是60厘米、腰围是54厘米的孩子穿。通过这个尺码表,让学生明白,为了知道自己的尺寸,他们需要知道自己的身高、胸围和腰围?那么如何较准确的测量?
全班以小组合作和具体实践操作活动的形式进行。过程包括:实地测量、动手操作、合作伙伴合作、分析反思等活动。
整个过程承载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如测量知识:起点对准、测量工具选择、胸围、腰围的精确测量等。幼儿体验知识发展的过程,积累经验,促进幼儿对长度单位的更深理解。
同时,要在数学中认识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后,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现场评价。全体教师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首先,两位老师分析了他们的课,发现班上有很多不足之处。我希望你能多纠正一下。两位老师谦虚谨慎的好奇心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数学老师。
首先,袁东升老师认为这两节课上的比较成功,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上一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对老师的基本素质要求极高,而这两位老师都在一节课内完成了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到活动中。接着顾芬芳老师激动地说:“袁禛老师这节课是她听到的最好的一节数学课,袁老师教态自然,声音洪亮,对待学生和蔼可亲,整堂课的教学流程新颖,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美中不足的是时间不够,最后的拓展活动没有延伸。袁老师如果能够把讲解的时间缩短,让学生在课前充分调查童装尺码表,让学生先了解,在讨论,这样大部分时间都能量自己的身高、胸围、腰围,自己体验性更强,学生的兴趣更高。”“曹聪老师这节课让学生自主**运动员编号的方法,美中不足的是教学情境设计不够完善,可以让学生充分的体验运动会的场景之后,让学生有序地进行编号。
”尹桂芳老师提出宝贵而中肯的意见:“编码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是很有难度的,曹老师要及时地给予编码的实际意义,例如生活中的门牌号码是第几单元、第几栋、第几楼、第几号延伸出来的,所以门牌号一般有四位数;而运动员的号码是跟年级、班级、性别联系起来的,所以一般有四个号码,对于编号的意义进行及时总计归纳,让学生理解编码问题实际上是**于生活中的。袁老师设计的这节课考察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老师这节课有的放矢,指导到位,如果在测量环节上增加体重、胸围和腰围对尺码的选择更为重要,而年龄的选择在较为次要这个环节,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就更尽善尽美了。
”其他老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需要老师课前做大量的准备活动,课上才能更好的把控课堂,在时间分配上要综合考量,尽量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培养他们大胆质疑、尝试思考能力,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分析问题的创新能力。
王燕老师认为:“活动课小组分工要明确,任务分配到个人,记录单上要有详细的要求。它以活动为基础,在课堂上解决,在课后扩展。
”最后吴惠芳校长作总结发言:“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形式可以更加丰富,不仅可以设计活动**,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学具,如卡片、玩具等等。对于课上生成的教学资源要及时利用,例如袁老师课上一个孩子测量胸围出现明显偏差,不要回避,可以及时地纠正错误,这样的教学更加有实际操作意义。
”最后全体数学教师达成共识:为了更好地去发掘学生内在的潜能,在活动中,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束缚,让学生大胆尝试,允许失败,鼓励学生努力克服困难,不断**,这样的活动课时间可以延伸到一个小时。
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有表达思想、展示才华的场所。我们相信,只有用心去经营,全面去“激起”,我们的数学综合性学习活动才能真正实现其“活动”性——“活”而有效,“动”而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