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熟悉了平凡的日常,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感悟,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记录。我。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所学的知识,记录获取的启发和经验。留学群特地为您准备了一份与“条例学习心得”相关的资料,请将此篇文章加入您的阅读收藏!
条例学习心得【篇1】
从事审计工作,作为一名审计执法人员,变成了某种意义上有“权力”的人,当自己的角色在执法者和公民身份之间不断变换时,才对“权限”这个词有了一点认识。而这次新的《审计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的颁布,使我对“权限”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
新条例主要从四个方面进一步规范了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权限:一是增加规定了查询账户和存款的具体程序。二是增加规定了封存资料和资产的程序和期限。三是扩大了可以公布的审计结果的范围。四是明确了审计机关可不事先通知而直接审计的情形。
粗略望去,审计机关似乎增加了不少的“权力”,如在原来查询单位账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对被审计单位以个人名义在金融机构的存款的查询权;配合新修订的《审计法》对封存权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该项强制措施的程序和时限;取消了原来对审计结果公告范围的限制;明确指出审计机关享有可有条件的不事先通知而直接审计的权力等。
但细看之下,却发现我们增加的不是“权力”,而是“权限”。就好比一个圆的半径越大,它所接触的各式各样的边界也会越多,相应的受到的限制也越多。比如我们的账户查询权,必须先要有授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人签发的协助查询单位账户通知书和协助查询个人存款通知书;在查询个人账户时还要满足相关的实质性要件,即审计机关有证据证明被审计单位以个人名义存储公款;此外在审计实践中还要履行相关的必要程序——两人以上共同查询,出示工作证件和审计通知书等。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该项审计查询权就没有办法行使,即使出于其他原因行使了,它也是有瑕疵的,违法的,对方可以就此提出异议。如此势必会影响到审计的公信力和权威,甚至引发相应的诉讼和法律责任。这是因为当我们的权力超出它的边界的时候,就变成了对正当权利的侵犯,就成为了邪恶的力量,就必须要有相关的权力来制约它,以防止其滥用,并使遭受破坏的权利得到相应的救济。
再如封存权的行使,源自新修订的审计法第34条的规定:“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在被审计单位有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转移、隐匿所持有的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等行为时,有权予以制止;必要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有权封存有关资料和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但审计法只是规定了审计机关在什么情况下有这种权力,至于怎样行使该项权力,有没有相应的时间、程序上的规定,则并未说明,这显然不利于对被审计单位和个人的权利保障。新条例则明确提出应持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人签发的封存通知书。此外,明确了封存的期限是7日以内。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7日。即封存最长不能超过14天。且解除封存的条件是“依法收集与审计事项相关的证明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后解除封存”。并指出,封存的保管责任——“对封存的资料、资产,审计机关可以指定被审计单位负责保管,被审计单位不得损毁或者擅自转移”,这实际上是在加强国家审计监督权的同时,进一步的对其进行了限制和规范。毕竟,封存权是对被审计单位和公民财产流通权利的限制,具有行政强制性,因而权力越大,受到的约束和限制就应该越多,所承担的责任也应该越大。
5月1日,新条例马上要生效实施了。媒体和社会各界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笔者看到网上很多评论说审计的权力又扩大了,审计监督权又加强了,这些话都不假。国家审计作为一种国家监督、法律监督,其本身也是对权力的制约,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过程中必然要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没有相应的职权,又怎么来履行相应的职责。但是,身为审计执法队伍的一员,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增加了多大的权力,也就增加了多大的责任,这些都是对等的。只有看到权力背后的责任,看到权力的界限——权限,我们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我们的权威也才能真正在全社会树立起来。
条例学习心得【篇2】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党支部工作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是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作为一名组工干部,通过对《条例》的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支部建设更加制度化。继《党委工作条例》、《党组工作条例》的出台,又一部党内法规――《党支部工作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党对基层组织建设的进一步深化认识,对党建工作成功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既发扬我们党长期积累的党支部建设宝贵传统,又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用制度进行约束,并加以规范,进行指导。
二是支部建设更加系统化。《条例》共8章37条,《条例》指出了党支部工作的五条基本原则,详细规定了党支部的组织设置、工作机制、每届任期,明确了党支部的八项基本任务,对农村、社区、国有和集体企业、高校、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党和国家机关以及流动党员中的党支部强调了各自的重点任务,更加突出了组织生活的政治性、严肃性、重要性,将主题党日活动写入条例,并进行了规范,强化《条例》落实和保障,更加重视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以及委员的培训和后备队伍建设,将村、社区党支部工作纳入县级党委巡察监督工作内容,加强了党支部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培养作用,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应当注意通过党支部了解掌握党员干部日常表现,干部考察应当听取考察对象所在党支部的意见。
三是支部建设更加规范化。《条例》是一部系统性、规范化、制度化的党支部工作法规,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遵循,是我们今后基层党建、党支部建设、党支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作为组工干部,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条例》精神,严格落实《条例》精神,加强对《条例》贯彻落实的督促、指导、检查,使《条例》贯彻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条例学习心得【篇3】
教育督导工作是督导人员受同级政府委托,对下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实行教育监督。教育督导机构的任务是监督、检查下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的情况;
评价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与教育质量;
帮助和指导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
反映下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工作及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对教育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教育督导机构的职能是对下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行监督、评价、帮助和指导,但其他行政管理机构也都有对下级行政部门与学校工作进行监势、评价、帮助和指导的职能,那么督导机构的职能与其他行政职能的区别在哪里呢?
首先,督导机构除了督导职能之外,没有或很少有其他的行政职能,因而能够集中精力专门从事督导工作,并能保证和促进督导工作者结合实践,认真学习督导的理论知识,深入研究督导工作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督导工作水平和质量。
其次,督导范围广泛、内容综合,这是专门督导机构的另一特点。整个普教系统作为督导工作的主要对象,这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教育管理系统工程。从督导的内容看,不论是宏观指导还是微观督导都具有综合性,涉及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没有一个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那是不行的。
第三、督导工作制度化和系统性。自从教育督导工作开展以来,已对各级督导机构制订出必要的工作制度。如,规定各级督导机构在一定年限,对下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完成一次督导。每次督导都是综合性的,而且要建档。这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大作用。
第四、督导工作的客观性。督导机构和督导人员除了督导工作本身外,没有行政决策任务,不对下级布置工作,也没有改变决策和下达行政指令的权力,同时,没有处理其他行政事务的义务。它的基本职能就是“督查、评价、帮助、指导、反馈”,因而督导工作具有客观性。
从以上职能可以看出,督导机构的职能是其他行政职能机构所不能代替的,正因为教育督导有其特殊性,所以它的作用在教育管理中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首先是教育督导的监控、导向作用。随着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的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部门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应该加强宏观管理和宏观控制,对教育工作的监督、评价、指导与帮助也逐渐变得突出了。而督导工作又是整个教育行政管理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使教育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起了监控、导向作用。对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重视基础教育,提高办学积极性,并为教育办实事起着促进和激励作用。
其次是帮助、指导作用。在对一个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行督导中,要深入了解该地区制定的有关教育工作的具体政策、制度、计划及其实施情况;
了解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领导、管理情况,了解学校内部的各种情况.要总结正面典型经验,还要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也就直接或间接地对当地教育工作起着帮助指导作用。
第三是信息反馈作用。教育督导工作,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学校,广泛接触基层干部、学校师生和广大群众.在这个过程中.能听到各种反映.这些反映有些是要由基层政府解决的,有些涉及中央方针政策的就要反映给中央有关部门,以便上级领导部门作出新的决策。因此,教育督导工作起着信息反馈作用。
第四是对改进领导作风起着促进作用。由于督导制度与督导机构的建立,督导人员就要按制度办事,要深入下去.这样对基层情况了解清楚,反映的及时,问题也就能顺利解决。
条例学习心得【篇4】
在集中学习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中现将心得总结如下:
一、《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共分为六章,由总则、事故预防、事故处理事故、责任与损害赔偿法律责任、附则组成,以保护学生、学校合法权益为宗旨,突出强调了学校依法负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责任,明确了社会各方面保障学生人身安全、预防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的共同职责,规定了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应当遵循依法、客观公正、合理适当的原则,尤其加强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的措施,界定了学校对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规定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处理的途径、程序及赔偿办法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通过解读条例,老师们都认识到:
(1)加强职业道德学习,让师德闪光。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师爱为魂。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条例规定: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抢险、救助、防护措施,优先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和学校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或学生遭受侵害时,应及时告诫、制止、保护,必要时与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沟通或者报告公安机关处理。我们应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事故灾难或是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时,树立优先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在校园隐患发生时,勇于担当第一责任人,能让师德在新时代新教育中闪光。
(2)多方宣传教育,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老师们在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有许多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为此,我们作为教师要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班主任要利用晨会、班队活动、思品等课程时间有机、灵活地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
学习了这一条例,更增强了我的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使我更加会把学生的安全放首位,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让我们的校园变成安全校园,幸福校园,和谐校园。
条例学习心得【篇5】
这几天,我按照学校党支部的安排,认真阅读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通过阅读、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如果不坚决反对和有效预防腐败,听任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就不能取得政权,即使取得政权后也不可能保持政权稳定。如果不能坚持不懈地做好反腐倡廉、拒腐防变工作,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党的十六大以来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条例,这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要求,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拒腐防变意识。
搞好政治理论学习,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拒腐防变意识的基础和前提。党员干部是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重点。作为一名党员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会议的精神实质,深入、系统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主动接受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打牢思想基础,筑严思想防线,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切实做到勤政为民、廉洁从政。【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心得体会】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心得体会。
三、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许多铸成大错的党员干部,在反省自己一步步走向堕落罪恶的过程时,普遍反映出一点,就是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便宜、小动作、小利益开始,诱发他们私欲膨胀,不顾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原则,心存侥幸,降低了标准,放松了的要求,逐步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造成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作为党员就要警钟长鸣,时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牢记“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防微杜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切能够做的事情做起,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四、要自觉接受监督,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条例学习心得【篇6】
一是要把握好党组工作原则:《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对党组工作原则作出了相关规定,坚持党的领导,保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据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开展工作,落实党组管党治党责任;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组的活力和党的团结统一;坚持党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与本单位领导班子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责相统一,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民主程序转化为本单位领导班子的决定。只有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好民主集中制,才能杜绝工作中出现一言堂、拍脑袋决策等情况,有效推进党组决策明朗化;只有不断完善党组工作制度,切实用制度治党,把党员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才能达到从严治党的目的。
二是要履行好党组书记职责:作为单位党组书记,要切实履行好单位党建第一责任人,推进单位党组工作,抓好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宣传及贯彻执行。党组在工作中要认真履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及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到党管干部,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及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将单位职工培养成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切实践行“三严三实”,严格落实中央区、市、县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监督。
三是党组在议事决策时必须要做到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坚持充分协商,实行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执行党组会议相关规定,推进党组议事制度建设,确保党组决策落到实处。
四是终身责任追究能有效推进党组决策:终身问责制,能让党员领导干部有所敬畏,守住制度底线,有了制度的边界,才能让党员清楚明白什么行为是允许的,什么行为是禁止的,时刻以制度作为行动的底线,便于监督,便于管理,让党组管理走上正规化、制度化。
《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第一章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党组工作,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当准确掌握《条例》主要内容,以《条例》为准则,进一步推进党组工作,增强做好党组工作的能力,坚持从严治党、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加强督促落实,确保《条例》各项规定要求落到实处。
条例学习心得【篇7】
近期以来,本人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和强化了自己的政治思想认识,增强并巩固了自己的党风党纪和廉洁奉公意识。主要体会有:
一、充分认识,坚定信念。“不树正气不能立大业”,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准则》进一步重申党的信念宗旨、优良传统,紧扣廉洁自律主题,为广大党员干部确立了一个更加清晰、更加具体的行为标准;《条例》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组织和广大党员划出了一道不可触碰的底线。《准则》和《条例》既是对党的各级组织的有力约束,也是全体党员的基本遵循。
二、学深悟透,坚守底线。积极主动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领悟《准则》和《条例》,把学习《准则》和《条例》与学习党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学习掌握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同时,率先垂范,带头坚决执行《条例》规定的“六大纪律”,时刻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坚守底线思维。
三、学以致用,推进工作。在日常岗位工作中,认真组织和带领基层交警队伍严格对照《准则》和《条例》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及时查找问题、纠正问题、肃清问题。同时,积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通过学习和查摆,切实加强队伍党性修养,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扎实推进交警岗位职责履行,完成好县委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党委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私心毁名节。我将坚决做到执行纪律不变样、遵守规矩不含糊、守住底线不逾越,执行纪律要求,树立良好警风。
条例学习心得【篇8】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条例》指出,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把抓好党支部作为组织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把抓好党支部作为管党治党的基本任务,把抓好党支部作为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
《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为新时代党支部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对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和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把《条例》当作支部建设的“说明书”,决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跟纸上写写而已,而要以提高贯彻力为抓手,把《条例》贯穿于支部组织设置和组织生活等全过程和各个方面,进一步彰显党支部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当前农村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优势,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党员干部作为党支部建设的核心力量,要学习好《条例》内容。各级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自觉做学习贯彻《条例》的表率,学深悟透,以上率下带动好、影响好广大党员严格贯彻执行。坚持学思践悟,把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记在心上,落在行动上,正确指导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确保《条例》各项规定要求落到实处,真正发挥《条例》的指导作用,切实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