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家相比,北京市申论考试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现四大特色。
北京市2010年应届生公务员考试大战在即,根据2010年新公布的北京市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的规定,申论考试“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与国家相比,北京市申论考试体现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一套试卷对应所有考生
国家的申论试卷分为两套,分别对应报考省级职位和市地职位的考生。这就限制了考生的备考计划,只有在报名之后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准备对应的考试类型。而北京市申论考试只有一张试卷,对应所有考生,考试的要求也是相对固定的,大大方便了考生的备考。
二、主题偏重社会问题
从2004年到2009年,北京历次申论考试的试题题材分别是:
2004年,奥运设施建设中的节约问题,为社会主题;
2005年,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为社会主题;
2006年,政府招商引资,打造诚信政府,为政府建设与经济建设交叉的主题;
2007年,听证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从听证会存在的透明度不高、程序不完善、民主性不强等角度,阐释听证会制度发展完善的必要性,为政治主题;
2008年,行业自律,为经济建设与政府建设交叉的主题;
2009年上半年,国民文明素质提高,为社会的主题;
2009年下半年,酒后驾车问题,为社会问题;
以上7次申论命题中,题材内容的主题可分类梳理如下:
经济主题:2次,其中交叉或综合出现2次。
政治主题:3次,其中与其他主题交叉或综合2次。
社会主题:4次。
可见,社会问题是北京申论考试最常用的题材,这与国家偏重经济问题的考查是不同的。
三、选材颇具地方特色
北京市申论考试在遵循申论命题普遍规律的同时,也遵循着本市命题的特殊规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1.选材多微观、具体。
北京的申论命题,从宏观高度组织题材的很少,不像国考习惯于从宏观高度组织题材,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问题,而是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选取一些具体的、特定领域的某一方面主题来命题,命题思路层次较低。如2005年的北京申论考试,就从青少年深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选取角度,谈对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2009年上半年的申论考试从国民旅游产生的一些不文明现象,谈国民文明素质提高问题。2009年下半年的申论考试以最近一些酒后驾车肇事案谈起,考察道路与行人安全问题。
2.命题内容贴近社会热点。
北京申论考试材料一般都为当年的热点问题。近年来,这种将考点集中在社会热点上,并选取合适的切入命题点已成为申论考试的命题趋势。这种命题趋势在2009年上半年北京的申论考试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2009年是奥运成功举办后的第一年,围绕奥运期间体现出的方方面面问题,2009年上半年的申论材料就以奥运为大背景,以国民在奥运期间的良好表现为切入点,从游客在国内、境外旅游出现的不文明行为角度命题,谈国民文明素质不高的问题。这正是命题人通过“命题导向”来使更多的“准公务员”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大政方针的命题思路。未来的申论考试也会以社会热点为大背景,从具体的小问题角度切入命题。这与国考更关注“长期热点”是不用的。
3.更加关注民生。
重视民生,是事关改革发展全局的大问题,是当今中国的主题。在北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伴随着深刻而剧烈的社会转型,民生问题日益凸显,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各级政府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新型权力观、政绩观,以及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在施政中更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倾向于“民生”路线,并且反映到申论考试命题中,选题也更加倾向于民众。如2005年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规范青少年理智上网问题;2009年上半年的国民文明素质提高问题。与“民生”关系紧密的医疗、养老保险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问题、就业问题、教育公平问题、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也可能成为北京申论考试中的命题思路,这就预示着:政府重视民生,申论关注民生,必须把“民生”作为应考申论、准备题材的重要方向。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