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留学群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课文探究
1.老信客对同村刚刚从上海落魄回来的年轻人说“这乡村不能没有信客”,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乡村不能没有信客的原因。
2.从文中记叙的两个信客身上,你看到了他们都具有怎样的思想品质?
3.信客终年跋涉,非常劳苦。但从文章内容分析,你认为信客最痛苦的是什么?
4.当信客不再从事信客的工作时,乡村的人们是怎样做的?这说明了什么?
5.“信客本来识字不多”,可是当他做了教师后,却是“实际文化程度在几位教师中显得拔尖”,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6.作者为什么要倾注那么大的热情为信客树碑立传?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关于友情1
余秋雨
常听人说,人世间最纯净的友情只存在于孩童时代。这是一句极其悲凉的话,居然有那么多人赞成,人生之孤独和艰难,可想而知。
我并不赞成这句话。孩童时代的友情只是愉快的嘻戏,成年人靠着回忆追加给它的东西很不真实。友情的真正意义产生于成年之后,它不可能在尚未获得意义之时便抵达最佳状态。
其实,很多人都是在某次友情感受的突变中,猛然发现自己长大的。仿佛是哪一天的中午或傍晚,一位要好同学遇到的困难使你感到了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你放慢脚步忧思起来,开始懂得人生的重量。就在这一刻,你突然长大。
我的突变发生在十岁。从家乡到上海考中学,面对一座陌生的城市,心中只有乡间的小友,但已经找不到他们了。有一天,百无聊赖地到一个小书摊看连环画,正巧看到这一本。
全身像被一种奇怪的法术罩住,一遍遍地重翻着,直到黄昏时分,管书摊的老大爷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我的肩,说他要回家吃饭了,我才把书合拢,恭恭敬敬放在他手里。
那本连环画的题目是:《俞伯牙和钟子期》。
纯粹的成人故事,却把艰深提升为单纯,能让我全然领悟。它分明是在说,不管你今后如何重要,总会有一天从热闹中逃亡,孤舟单骑,只想与高山流水对晤。走得远了,也许会遇到一个人,像樵夫,像隐士,像路人,出现在你与高山流水之间,短短几句话,使你大惊失色,引为终生莫逆。但是,天道容不下如此至善至美,你注定会失去他,同时也就失去了你的大半生命。
故事是由音乐来接引的,接引出万里孤独,接引出千古知音,接引出七弦琴的断弦碎片。一个无言的起点,指向一个无言的结局,这便是友情。人们无法用其他词汇来表述它的高远和珍罕,只能留住“高山流水”四个字,成为中国文化中强烈而飘渺的共同期待。
那天我当然还不知道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只知道昨天的小友都已黯然失色,没有一个算得上“知音”。我还没有弹拨出像样的声音,何来知音?如果是知音,怎么可能舍却苍茫云水间的苦苦寻找,正巧降落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班级?这些疑问,使我第一次认真地抬起头来,迷惑地注视街道和人群。
差不多整整注视了四十年,已经到了满目霜叶的年岁。如果有人问我:“你找到了吗?”我的回答有点艰难。也许只能说,我的七弦琴还没有摔碎。
我想,艰难的远不止我。近年来参加了几位前辈的追悼会,注意到一个细节:悬挂在灵堂中间的挽联常常笔涉高山流水,但我知道,死者对于挽联撰写者的感觉并非如此。然而这又有什么用呢?在死者失去辩驳能力仅仅几天之后,在他唯一的人生总结仪式里,这一友情话语乌黑鲜亮,强硬得无法修正,让一切参加仪式的人都低头领受。
当七弦琴已经不可能再弹响的时候,钟子期来了,而且不止一位。或者是,热热闹闹的俞伯牙们全都哭泣在墓前,那哭声便成了“高山流水”。
没有恶意,只是错位。但恶意是可以颠覆的,错位却不能,因此错位更让人悲哀。在人生的诸多荒诞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友情的错位。
1本文节选自余秋雨的《关于友情》的第一部分。
1. 质朴典雅、警辟畅达是余秋雨散文语言的重要特点,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个最有代表性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2. “人世间最纯净的友情只存在于孩童时代”,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句极其悲凉的话”?
3.“我的突变是发生在十岁”,作者这里所说的“突变”指的是什么?
4.“如果有人问我:‘你找到了吗?’我的回答有点艰难。也许只能说,我的七弦琴还没有摔碎。”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
5. 作者说:“孩童时代的友情只是愉快的嘻戏,成年人靠着回忆追加给它的东西很不真实。”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谈谈你的理由。
6.请你把自己知道的有关珍惜友情的名人名言抄录在下面。
资料网站
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198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艺术创造工程》(197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文化苦旅》(1992年,知识出版社出版)、《文明的碎片》(1994年5月第一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秋雨散文》(1994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山居笔记》(1998年,文汇出版社出版)。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获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山居笔记》获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 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摘自《教师教学用书》2002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10 信客
课文探究 1.当时邮政业务还没有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的通讯必须要有专人担当,于是就产生了信客这一特殊职业。 2.两个信客都具有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的优秀品质。3.信客最痛苦的就是要蒙受别人的怀疑、遭受别人的欺凌、招致别人的憎恨。4.人们想起他的种种好处,经常送去关怀和温暖,就是那位把他扭送到巡捕房的同乡也向他去道歉,并请他代办本乡的邮政事务。人们还推举他做了老师,由于工作出色,还担任了校长,他死时,人们还纷纷赶来吊唁。这些都说明社会总体还是有良心的,奉献者终究会赢得人们的敬爱与怀念。5.由于他常年游历各处,又经常代人写信,眼界开阔并且对各种新知识都能够容纳,所以他的实际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才成为一位“拔尖”的教师。这说明长期的实践积累也是提高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6.因为信客具有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的优秀品质,而这种品质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正是在现实生活中要大力提倡的,所以作者要通过对信客的褒扬来推动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
阅读拓展 1.只要是符合要求即可。如:“故事是由音乐来接引的,接引出万里孤独,接引出千古知音,接引出七弦琴的断弦碎片。一个无言的起点,指向一个无言的结局,这便是友情。”2.因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成年人没有真正的友情。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友情的社会中,难道还不悲凉吗? 3.作者从《俞伯牙与钟子期》这本小书中领悟到了人与人之间还有那种至死不渝的真正友情。4.自己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还没有找到生死与共的真正知音。5.作者的这个观点是偏颇的。因为在童年时代也会有真正的友情,而不是像作者所说的那样是“成年人靠着回忆追加给它的”“很不真实”的东西。6.只要是关于友情的名言即可。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留学群中考频道......
语文试题 | 数学试题 | 英语试题 | 政治试题 | 物理试题 | 化学试题 | 历史试题 |
语文答案 | 数学答案 | 英语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学答案 | 历史答案 | 政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