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留学群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0分)
(一)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恰当的字填写在横线上。(4分)
你踏着隆冬的脚步,带着人们的渴盼,捎着新春的信息,来了。飘yì① 的雪呵!你的舞姿是那么轻yíng② 舒展,你的心灵是那么晶yíng③ 纯洁。你为大地送来温馨、和谐和慰jiè④ ,你给人们带来丰收、欢欣和喜悦。
① ② ③ ④
(二)下列成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锐不可挡 张皇失错 汤然无存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草木皆兵 生东击西 出其不意 触目惊心 转弯抹角
(三)默写(8分)
(1) ,恨别鸟惊心。
(2)荡胸生层云, 。
(3)少壮不努力, 。
(4) ,山山惟落晖。
(5)气蒸云梦泽, 。
(6) 予独爱莲 , , ,不蔓不枝。
(四)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为了塑造更美好的企业形象,打了一则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请认真品味这则广告,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广告中的“联想”一词,有哪两方面的含义 (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谈谈这则广告妙在哪里。(2分)
(五)仿照下面的句式,改变地点和内容,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2分)
我梦想,来到了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我梦想,坐在了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感慨;
我梦想,
我梦想,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陋室铭(12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2分)
德馨( ) 可以调素琴( ) 案牍( ) 西蜀( )
2.解释下面的加点字。(4分)
(1)有仙则名( )(2)斯( )
(3)惟吾德馨( )(4)白丁( )
3.解释下列句子。(2分)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 )(2分)
A.自己同诸葛亮、杨雄一样,都居住陋室,居住环境不好。
B.为了衬托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一样有名。
C.以古代名贤自况,进一步突出“德馨”。
D.为了说明诸葛亮的草庐和杨子云的亭子都很出名。
5、有人认为本文反映出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2分)
(二)阿长与《山海经》(16分)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3分)
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摘录原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4分)
3、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4分)
4、“我”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2分)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样说?(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目(16分)
成全一棵树
①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树苗栽在门前。
②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走出来。“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犹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
③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树苗,抢着去挖树坑。他人小力气弱,挖得很吃力。母亲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树坑比母亲挖的都大、都深。
④树苗栽种下了,孩子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给每一棵树浇水。母亲看着,心里想着,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她真的不相信那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
⑤可是不久,那棵树苗和其他树苗一样,也鼓出了叶子。只不过稍迟了几天,叶片稍细小了些。可不管怎么说,它活过来了,它也是一棵树了。
⑥每一天,孩子都要拎着水桶浇树苗。孩子是认真的。他浇水也不厚此薄彼,一棵小树一桶水。那棵由他乞求母亲允许亲手挖坑栽种的小树苗,孩子也只浇一桶水。
⑦小树一天一天长大了。开始的时候,那棵小树明显地不如其他的树壮实,显得有些楚楚可怜。可是第二年夏天,它竟然慢慢地赶上了它们。
⑧这一年冬天,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她这个残疾的孩子也去读书。而在此之前,她是不想,也难有这个能力让这个孩子去学校。孩子背着母亲用布片为他缝制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学校,可他的脸上却是永远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
⑨放了学,除了做作业,孩子就浇那几棵树,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树之间。春去秋来,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
⑩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阳光。大家都叫他阳光。他也喜欢这个绰号。
⑾几十年过去了,拐腿的孩子已经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这一年,他回到了家乡,母亲早已是满头银发了,儿子归来的消息使她分外高兴,这一天她早早候在门口迎接儿子。和母亲同在门口的还有那几棵树。
⑿他是坐着轿车回来的。他没有让车子进村,在村头他就下来,一拐一拐地走向自己的家。
⒀远远地,他就看到了家门口的树——高大的、快有一抱粗的树。他看见了自己的母亲。她依着树。他心里一热,急急地奔了过去。在那棵他亲手栽种的树下,他把母亲接在怀里。他发现母亲真的老了,身子轻得像一片树叶。他叫了一声娘,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⒁他在老屋里住了半个月,每天都一拐一拐地扶着母亲到树下的青石板上坐,陪着母亲说话。有一天说起身边的树,他忽然神秘地说,“娘啊,你知道这棵树为什么比别的树长得快吗?这里面,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呢!”
⒂母亲望着巳人到中年的儿子,望着他那一脸的得意,她平静地笑了,点点头说:“其实娘早就知道了。那树长得高长得快,还不是你每天半夜起来喂它一泡童子尿?开始我也纳闷,后来有一天半夜我悄悄地跟着你,看见你一边喂它一边说小树快快长大吧……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改变了主意,让你上学堂吗?就是因为我看见你天天半夜里去偷偷喂那树啊!”
⒃他一下子怔住了。
⒃他百感交集。许久许久,他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跪在了母亲的面前。
⒄他明白了。他终于明白了母亲。母亲的心永远是一颗母亲的心。
1.第④段画线句“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请联系上下文,品读出母亲此时复杂的目光:(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⑧段面线句“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请联系全文,写出促使母亲做出这项决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2分)
3.第②、④、⑧、⑨段中“一拐一拐”共出现4次,作者突出这一细节的用意:一是强调他是个残疾的孩子;二是 (2分)
4.第⒄段写道:“他百感交集。”如果你是一个戏剧或电影的编导,请为他设计一段独白。[【独柏:戏剧、电影中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的话。】(20字左右)(2分)
5.从全文看,本文既写了______________的经过,又写了______________的经过,这两条线索交叉进行,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4分)
三、作文(40分)(任选一题写作)
(一) 生活教会我
(二) 让我感动的人
要求:1任选一题写作。
2.中心明确,事例具体。
3.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一)逸、盈、莹、藉
(二)挡——当 错——措 汤——荡 生——声
(三)略
(四)(1)
①指作为电脑的“联想”(品牌)和联想集团。
②指人类思维的活动。
(2)妙处:该广告一语双关。它既指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联想,也暗指大家的生活里不能没有“联想集团’’的产品,并以设问的方式引起读者注意。(本题4分。其中第1小题2分,答对一点给1分;第2小题2分,答出“双关”给1分,答出“妙在哪里”给1分,只答设问给1分,不答设问不扣分。)
(五)我梦想,登上了齐鲁的泰山,在云雾的飘绕中,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我梦想,来到了茂密的松林,在皎洁的月光下,观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
二、阅读理解:
(一)略
(二)略
(三)
1.(6分,各2分)(1)那棵树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母亲担心它不会长成一棵大树。(2)孩子做这件事可能没有结果,也没有意义。(3)孩子一生下来就残疾,母亲为孩子的将来忧虑。
2.(2分)母亲看到孩子天天半夜偷偷给那树喂童子尿。
3.(2分)突出孩子的自强(志坚)。回答“做事努力、认真或执著”等得1分。
4.(2分)要点:抒发自己感激之情,或对母爱的赞美;语言得体,感情真切。
5.(4分,各2分)孩子成全了一棵树苗;母亲成全了一个孩子。(必须写出“成全”或者类似的说法。)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留学群中考频道......
语文试卷 | 数学试卷 | 英语试卷 | 政治试卷 | 物理试卷 | 化学试卷 | 历史试卷 |
语文答案 | 数学答案 | 英语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学答案 | 历史答案 | 政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