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留学群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答题时间:90分钟)
第Ⅰ卷(26分)
一、语文基础(14分,每小题2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干涸(hé) 悲恸(tòng) 游弋(yì) 大事渲染(xuàn)
B、分外(fèn) 琐屑(xiè) 窗棂(líng) 锐不可当(dǎng)
C、汲水(jí) 造诣(zhǐ) 蛰伏(zhé) 无边无垠(yín)
D、缄默(jiān) 狭隘(ài) 占卜(zhān) 细流脉脉(mài)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主宰 锤炼 洗劫 甘败下风
B、萧瑟 凝重 隐衷 心旷神怡
C、雄辨 教唆 怂恿 荡然无存
D、殉职 矫健 崛起 扑溯迷离
3、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 坦荡,宽广平坦。
B、安然无恙:没受损伤或没发生意外。 恙,祸患。
C、声名狼藉:名誉扫地。 狼藉,乱七八糟。
D、心腹之患:比喻致命的祸患。 心腹,喻要害。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居前,蔡锷的铜像伟岸而生动,阳光下仿佛闪烁着一代名将精神的光芒。
B、这个人能运用专业知识在不毛之地成功地种出庄稼,使人们脱离饥荒的灾难。
C、陈立同学学习勤奋,乐于助人,德高望重,被大家选为“优秀少先队员”。
D、栽植的林木,必须能不依赖人工灌溉自然生长,否则,我们就会劳而无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环境是发展的基础,对于环境污染的问题,早就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重视。
B、青春可以逝去,但我们为祖国科学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永远也不会冷却。
C、这首爱情诗在内容上突破传统主题,提出了一种女性应独立自尊、张扬个性。
D、我们的书稿在内容和语言方面的确存在不少问题,要认真修改后才能出版。
6、下列语句排序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的心,就像一个到处是福利院、却没有惩戒机构的国家,定然毁灭。
②在人们心里,自我原谅的力量很大
③这个人就可能被自己害了
④但当它强大到放弃良知、颠倒黑白的程度时
⑤这是人类本能当中的自我保护机制
A、①②⑤④③ B、①⑤②④③ C、②④③⑤① D、②⑤④③①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舍,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B、雨果,19世纪法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作品有《巴黎圣母院》等。
C、柳宗元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他被贬永州时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西周到春秋的诗305首。
二、填空题(12分)
8、根据语境与拼音,写出正确的字。(2分)
分外妖ráo( ) 喉咙嘶yǎ( )
hún( )然一体 气势huī( )宏
9、在句末括号中,写出下列复句的类型(2分)
A、与其委托别人转达你的意见,不如你自己直接去找他谈。( )
B、妈妈说要把电脑送到姥姥家,除非我真能先写好作业再玩。( )
C、既然洋专家说这台电脑是冒牌货,那它一定是台冒牌货了。( )
D、这里不是冒险家的乐园,而是智者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 )
10、默写(8分)
(1)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
, ?(茅盾《白杨礼赞》)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诗经 关雎》)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曹操《观沧海》)
(4)《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人不了解外面变化的语句是: ,
, 。
第Ⅱ卷(34分)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列课文选段,回答其后问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chéng,苦于
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彻:chè,彻底
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匮:kuì,缺乏
D、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wú,通“无”
1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将
B、且焉置土石 焉:哪里
C、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诸:之于
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虽:虽然
13、下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杂然相许——家人七嘴八舌地表示赞成
B、其妻献疑曰——他的妻子表示怀疑说
C、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D、曾不若孀妻弱子——连寡妇孤儿都比不上
14、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5、由于“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产生了移山的想法。是什么坚定了他移山的决心?(2分)
四、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列课文选段,回答其后问题。(7分)
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70%—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到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其次是培植草皮。有了草皮覆盖地面,即使有风,刮起的沙也不多,这就减少了沙粒的来源。
①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树种草。②我国沙荒地区,有一部分沙丘已经长了草皮和灌木,不再转移阵地了。③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来。④根据近年治沙的经验,陕北榆林、内蒙古磴口、甘肃民勤地区的流动沙丘,表面干沙层的厚度一般不超过10厘米。⑤10厘米以下,水分含量逐渐增大,到40厘米的深处,水分含量达到2%以上,这就是湿沙层了。⑥湿沙层的水分足够固定沙丘的植物需要。⑦所以在流动沙丘上植树种草,是可以成活的。⑧林木和草类成长以后,沙丘就可以固定下来了。
16、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和“培植草皮”,请写出这两种方法各自的作用。(2分)
培植防护林的作用是:
培植草皮的作用是:
17、第二段中④⑤⑥⑦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几句话的意思,并指出其作用。(4分)
18、为什么说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用得准确?(1分)
陕北榆林、内蒙古磴口、甘肃民勤地区的流动沙丘,表面干沙层的厚度一般不超过10厘米。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其后问题。(4分)
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会想出惊人的见解;别人以为平常的事物,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
苹果落地,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牛顿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创立了“万有引力”说,支配了人类思想。
壶水滚沸,谁不常常见到?只有瓦特把它当作问题研究,因而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至今蒙受其利。
生、老、病、死,都是极普遍的人生现象,释迦牟尼偏偏要寻根究底,求个解答。他因此抛弃尊位和家庭,独自去潜修静想,终于创立了佛教。
我们中国的孔子,也是个好问的人。他到太庙里去,看见每样事物都要问。他知道老子熟悉典籍,就去向老子问礼。他能够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难道真是天生的?
够了,够了,不必多举了。举出这几个人物,无非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但是不能不求知识,不能不明道理。要求知识,明道理,处处都会碰到问题。不能勤于发问,是多么可惜啊!
19、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20、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2分)
A、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B、第1段中加点词“这样的人”,指的是能提出问题、虚心求教的人。
C、文中提到牛顿思考苹果落地的事例,是为了证明善于发问的可贵。
D、瓦特是一个“别人以为平常的事,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的人。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其后问题。(13分)
致爱丽丝
人们聚集在像宫殿一样的大厅里,一场盛大的圣诞宴会和舞会正在进行。大厅四周有闪闪发光的圣诞树,有面带笑容、两腮长满白胡须的圣诞老人,有摇曳的蜡烛和红酒……丰盛的大餐之后,水晶吊灯下,衣香鬓影,舞姿翩翩,人们快乐的笑声就像那飞舞的雪花四处飘散……
可是下面我要讲的这个故事,却与这豪华的舞宴无关。
贝多芬的经典钢琴曲《致爱丽丝》,我们也许都听过。他写这个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他在一个寒冷的圣诞之夜的经历。那一天,20多岁的贝多芬徘徊在维也纳的街心,贫困孤独的他在寒风中高昂着头颅,火焰般的鬈发飘在风中。空气中隐约有富人们餐桌上烤鹅和苹果的香味。
突然,贝多芬发现了一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女孩。女孩叫爱丽丝,她的一位邻居雷德尔老爹正病得厉害。双目失明的老人有一个愿望,他说,在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之前,他是不能死去的,否则他的灵魂就不能升入天堂。爱丽丝跑到斯蒂芬大教堂求助神父,但被拒之门外。
“什么愿望 ”贝多芬问。
“他想再看一眼森林和大海,再看一眼塔希提岛和阿尔卑斯山。”爱丽丝含着泪水说,“多好的老人呀,可惜没有人愿意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
贝多芬拉起爱丽丝的手,来到了雷德尔的身边。他轻轻地打开了昏暗的房间角落里那架尘封已久的旧钢琴。触琴的一刹那,他仿佛被一种无法言说的神秘招引,心底的激情顿时化作了美妙的声音,他弹奏着,那么自如,那么专注……
“啊,看到了!我看到了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岛四周的海水,还有海鸥、森林、耀眼的阳光……尊敬的先生,感谢你在这圣诞之夜,使我看到了我想看到的一切——我终生热爱的大自然。”
“不,要感谢天使一般的爱丽丝把我引到了这架钢琴前……请允许我把这首曲子献给她吧——可爱的小爱丽丝。我会把它的乐谱记录下来,带着它,走遍全世界……”说完,贝多芬低下身来,吻别了爱丽丝,旋即走到了圣诞节冷寂的星空下。
一支名为《致爱丽丝》的钢琴曲,从此成为经典,为世人喜爱。
我想那个圣诞之夜,贝多芬是快乐的,雷德尔是快乐的,爱丽丝是快乐的。贝多芬的一生是伟大的,也是充满苦难的。世界不曾给过他什么欢乐,而他却创造了永久的欢乐献给世界。
21、第二段中作者说,他要讲的这个故事,与“豪华的舞宴无关”。文章第一段描写豪华舞宴的作用是什么?(2分)
22、雷德尔老人为什么要“再看一眼森林和大海,再看一眼塔希提岛和阿尔卑斯山”?(2分)
23、贝多芬为什么要把他在圣诞之夜创作的这首乐曲献给爱丽丝?(2分)
24、尾段中作者说“我想那个圣诞之夜,贝多芬是快乐的”,请根据文意说明贝多芬“快乐”的原因是什么?(2分)
25、通观全文,可以看到贝多芬是怎样一个人?(3分)
26、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展现了小爱丽丝美丽的心灵。
B、贝多芬充满激情的弹奏,让老人最后一次亲眼看见了他所热爱的大自然。
C、贝多芬记下了乐谱,带着它走遍了世界,《致爱丽丝》才成了经典。
D、圣诞之夜的豪华舞宴是快乐的,雷德尔老人昏暗的小屋里也涌进了快乐。
第Ⅲ卷(40分)
五、作文(40分)
27、一直以为苍蝇是害虫,可研究发现苍蝇浑身都是宝;一直崇拜某位歌星,却忽然发现他竟然那样粗暴无礼地对待歌迷……认识、态度、思想、风气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请以“转变”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试题答案】
一、语文基础(14分,每小题2分)
1、A(B“当”应读“dāng”;C“诣”应读“yì”;D“脉”应读“mò”)
2、B(A“败”应为“拜”;C“辨”应为“辩”;D“溯”应为“朔”)
3、B(“恙”意应为“病”。)
4、C(“德高望重”的意思是“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5、D(A、滥用介词“对于”,造成主语残缺。B、“信念”与“冷却”,主谓搭配不当。C、宾语残缺,应加上“新理念”这类的宾语中心词。)
6、D
7、C(“宋代”应为“唐代”。)
二、填空题(12分)
8、(2分)娆 哑 浑 恢 (每个0.5 )
9、(2分)A选择复句 B条件复句 C因果复句 D并列复句(每句0.5)
10、(8分,4句,每句2分,错1个字扣1分。)前三题略。
最后一题答案: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11、(2分)B“彻”意应为“通”。
12、(2分)D“虽”应解为“即使”。
13、(2分)B“疑”在文中的意思是“提出问题”
14、(2分)略
15、(2分)A、家人的支持。B、子孙无穷而山不加增的认识。
四、现代文阅读(24)
(一)(7分)
16、(2分)减小风的力量。 减少沙粒的来源。
17、(4分)用了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陕北榆林等地的流动沙丘含有一定水分,植树种草可以成活。进而说明用植树种草的办法固定沙丘的可行性。(说明方法1分,概括2分,作用1分。)
18、(1分)用“一般”表明是通常情况,不排除个别地方超过10厘米的可能。去掉“一般”,就绝对了。
(二)(4分)
19、(2分)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
20、(2分)B(应指的是能发问、能见人所未见的人,与“心虚”无关。)
(三)(13分)
21、(2分)反衬圣诞之夜贝多芬、爱丽丝和雷德尔老人的清苦。(舞宴的豪华与贝多芬、爱丽丝和雷德尔老人的清苦形成对比)
22、(2分)因为他终生热爱大自然,觉得不再看一眼他的灵魂就不能升入天堂。
23、(2分)爱丽丝在圣诞夜的寒风中为垂死的邻居奔走求助,她的善良感动了贝多芬,激发了贝多芬的灵感,所以贝多芬要把作品献给她。
24、(2分)他帮助了别人并体验了创作成功的喜悦。
25、(3分)贫穷孤独(充满苦难),高傲、善良(乐于帮助穷人),心底充满激情,极富艺术才华,给世界创造了永久的欢乐。(两点1分,三点2分,四点以上3分)
26、(2分)D
五、作文(40分)略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留学群中考频道......
语文试卷 | 数学试卷 | 英语试卷 | 政治试卷 | 物理试卷 | 化学试卷 | 历史试卷 |
语文答案 | 数学答案 | 英语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学答案 | 历史答案 | 政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