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寻求奖学金
我来美留学之前,就知道自己的积蓄只够维持一段时日,只要一适应求学生活,就得寻求奖学金甚至打工,绝不能让自己坐吃山空。然而,初来美国,为使自己尽早适应新环境,得预留绝大多数时间去图书馆,去体认学校的文化、人情,去观察社会风俗习惯,打工确是不宜。因为,打校外工是非法的,又多半耗体力而少报酬,对学业有害无益。而校内打工,则多半是图书馆或餐厅的零工,也只是浪费时间,对自己的学习和经济情况帮助极少。相反,拿奖学金的好处就太多了,既可以免去学费的开销,又可以 让自己名正言顺地享有一份“系”里的参与感。能完成系上的研究任务的话,就能获得一份成就感;能和其他老师或研究生合作的话,就多少可以体会到一点归属感。姑且不论获奖学金是一种荣耀,单在学业、经济效用、群体交往的效益上,自然比打廉价劳工合算得多。因此,第一学期,我投注心力学习,观察周围的环境,并在和系上师友的接触中,偶尔透露自己寻求奖学金的心境和愿望。
意外的机遇
认真学习、勤奋进行教授指定的实验和报告,努力练习写作,学会与师友交谈,是留学之初最重要的关键。我鼓励自己在下课后,多认识几位老美同学,多跟教授闲聊几句,并和上课的教授约谈,至少一周两次。初生之犊的我,尽管能深谈的英文有限,但至少聊及家常琐碎的时候,我能达到加深教授对我的印象。甚至,当我去参观校内附设的幼稚园,也不忘敲门进入主任办公室表示谢意,并概略地表达自己对幼稚园规模的看法,因此,我认识了园主任。我原本目的是为了方便日后的参观活动,没想到的是,在接近第一学期期末时,那位主任竟然主动问我是否愿意在她办公室工作,并指明因幼稚园是系办的,我可以享受奖学金学费全免,并可拿每小时五块五的薪资。这个机遇,出乎我的意料,而且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之所以说它是意料之外的收获,是因为我以为所谓奖学金,只是在系里为教授工作,只有和“有钱有势”的教授“相互看对了眼”,才有获奖学金的机会。怎知道在那些公认的权力外缘,仍有德泽可以披被!自然,我很乐意地接受了那份工作。
经验的丰收
借着这份工作,我磨练自己支配运用工作、学习和休息的时间;我也得以观察、衡量、思索和探究美国人正式和非正式的应对礼貌、行为模式和办事态度。因为工作关系,我鞭策自己扩展能力和兴趣,又因为领受奖学金的关系,我得以免费接受“公众演讲”的英语训练。在这个训练的结业期间,指导老师为我拍摄的录影带更邀请我系里的指导教授写评语;最后,这两位指导人的书面评语和报告分送系里、我工作的老板处和外籍学生办公室存档。这个程序,无形中又为我的个人资料添加了一笔多姿多彩的印记。接下来的三个学期,我不但仍享有那份工作,我还伸展自我的活动空间,担任我校(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的中国同学会会长、外国学生联合会的文化部主席,并协助我系主办学术讨论会的大会工作。此外,我在师长、朋友的交往中,进一步赢得了友谊和信任。最后,我被选为当年“国际学生杰出贡献奖”的受奖人;最终,我不但得以省下自己三学期的留学基金,完成了硕士学位,同时赢取了不少社区、校方和工作地点所给的隹评。这些虽然忙碌却有价值的过去,又帮助我取得了博士班的入学资格,也让我具备了应对往后更复杂、更高消费的生活环境所需的条件。
另外,和中国留学生最有关系的,就是个别财团、学术交流基金会提供的硕士、博士论文研究奖学金,如蒋经国学术研究奖、中国时报学术研究奖、美国学者学会(ACLS)学术研究奖、福特基金会学术研究奖、亨利露丝基金会、道奇基金会、约翰霍普金斯奖助研究计划以及海峡两岸的政府奖助研究计划等。这些基金会多半是鼓励深入研究本国文化、人文、社会科学等主题的奖助单位,对于想在这些学科范围发挥专长的有心人,获奖机会并非没有可能。
除了大基金会之外,各学院、学系都会有一些私人捐赠的奖学金,获取条件大小不一。有些明文详列在每学期发行的学院目录上,如哥大的教师学院手册就刊载110多种名目精彩的奖学金,供有心人猎取。有些则未必刊载于校刊目录,却存在于各系负责人手里。有时候,恐怕是遭遇经济恐慌的人硬着头皮去声援呐喊,才发现原来系里某处有些不为人知的财源呢!这种财源,有些相当慷慨,只要是学生的情况值得同情,大钱、小钱不等,只要系负责人签名同意拨予,或给支票,或给现款,非但不扣税,更不要求任何工作或研究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