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报道 “中国考生‘美国高考(微博)’仅7%及格”疑云重重———
中国学生的应试能力一直为世人称道,然而不久前有关“中国学生考‘美国高考’仅7%及格”的说法却令中国学生的形象大跌。在叹息的同时,此结论也引发出不同的声音:有坚信中国学生应试能力极强而对此说法的“质疑”,当然也有据此举双手赞成的“反思”。
报告的结论到底准不准确?究竟该从报告的数据中得出怎样的解读?本刊对此进行了追踪采访。
■新闻追踪
一组数据引发多方争鸣
日前,杜克国际教育发布了《2012中国SAT年度报告》,报告发布后“中国学生考‘美国高考’仅7%的人成绩达到了1800分‘及格线’,而达到美国优质大学普遍要求的2000分以上成绩的更是只占2%”的结论进入了公众视野。报道中还指出,相关专家认为这一成绩是由于中国教育缺乏对批判性思维的训练造成的。报道刊出后由此引发的反思声、质疑声开始不绝于耳。
□反思声音
中国普设标准答案 学生思维受限
中国日报国际频道曾发布了一篇摘自《东南网》题为《理性看待美国高考的“中国合格率低”》的文章。文章指出,大一统的标准答案,积极、正面的表达,已经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只能在很小的圈子里,不远离中国的评价制度,孩子无法脱离现在的圈子,而在现实中能脱离这个评价制度的只能是极少数的孩子。文章中还提到中国考生合格率低,除了思维习惯的差异导致,还因为中美两国基础教育有很大的不同。
参考次数多 考生水平参差不齐
报告发布后就有网友表示,中国学生分数低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学生成绩差。许多中国考生为了挤进美国名校都会选择重复考试进行“刷分”,中国申请者平均参加SAT各科考试总计6.3次,其中的不及格率很有可能是考生在积攒“美国高考”的应试经验罢了。
□质疑声音
中国SAT成绩不低 剑指调查样本有误
面对中国仅有7%的学生达到1800分的“及格线”的说法,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种声音:“数据样本并不全是参加SAT考试的学生,而一般在参加SAT考试前学生都会经过专业的培训,因此这样的结论并不具有说服力,中国实际SAT的成绩要高于这个比例。”或许是因为这种声音中流露出了对中国学生的肯定,从留学专家到普通网民甚至是学生都表示了对该声音的支持。
1800分的标准并不低 堪比中国“一本线”
有观点称:美国高考1800分的“及格线”,相对于其2400分的满分,并不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60%意义上的“及格线”,而是一个75%的更高标准的及格线。将该“及格线”放在中国高考评分体系中,也并不是一个低标准的分数。如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份的高考满分为750分,那么75%对应的中国高考分数便是562.5分,对照一个全国各地的高考分数线,不难发现562.5分基本上是一个相当于各省“一本线”的分数,而“一本录取率”全国平均不到10%。这说明7%的及格率并不低,同时这个成绩也不能简单地作为“中国考生不擅长美国高考”、“缺乏批判性思维”的直接证据。
■刨根问底
有关中国学生SAT成绩的四种说法是否成立?
一、SAT考试存不存在“及格线”一说?
在观点争鸣中,1800分的SAT成绩被称作是“及格线”,然而“美国高考”是否存在“及格线”一说?1800分在SAT成绩上又有怎样特别的意义呢?
北京金东方美国部技术总监张伟用表示:“严格来讲,SAT考试中是没有及格线的,美国大学本身也没有SAT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这个及格线应该是一个误传。”
“对于SAT考试,1800分确实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分数。”杜克国际教育总经理吴雨浓表示,1800分是一个语言学习到能力提升的分水岭,1800分以下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靠语言学习和题海战术就可以有所提升;但1800分以后想要提升成绩就比较困难了,因为能力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学生没办法在短期内迅速改变自己的能力水平。吴雨浓指出:“SAT考试是一个能力考试,语言和能力都是考试的障碍,而SAT的每一道题都有自己的难度标签,难度越高的题目跟语言的相关度越低,这说明在高难度的题目上对学生们的能力要求更高。”
二、该成绩能不能直接反映中国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
报告发布后,很多人根据中国学生的成绩认为其缺乏批判性思维,究竟依据报告及相关数据能否直接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针对这一问题,新通教育罗林老师认为:“直接得出这一结论是不谨慎的,语言障碍、备考时重心放在语言上以及对美国文化背景了解不够也是影响考生成绩的重要因素。”杜克国际教育负责人吴雨浓表示,缺乏要看跟谁比,由于中美教育之间本身就存在一定差异,那么倘若通过这样的数据跟美国来对比,很难得出一个精确的结论说中国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但SAT作为一个能力考试,实际的考察点是学生在这12年的时间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它通过很多题目来测试学生这样的能力,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学生确实在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上有一个提升的空间。
三、中国学生实际获得1800分的比例真的低于7%吗?
关于对报告的探讨,网友们多围绕“只有不到7%的人成绩达到1800分的‘及格线’”进行探讨,却忽略了该数据源于杜克国际教育对样本调查的结果,并不了解真正参加SAT考试的学生获得1800分的比例。
北京金东方美国部技术总监张伟用通过自己实际接触的案例告诉记者:“我觉得仅有7%的学生能考到1800分的这个数字并不可信,我接触的学生能考到1800分的几乎占到30%,但这可能跟我接触的学生群有关系,也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但我个人觉得如果只统计高二、高三的学生的实际SAT成绩,要远高于7%这个比例。”
杜克国际教育负责人也表示:“我们采样的学生并不是全部参加SAT考试的,而实际参加SAT考试的学生都会经过一个系统的准备,因此我觉得实际参加SAT考试的中国人群里面1800分以上的比例应该要比7%这个数字高,当然这也是我的个人观点。”
四、1800分的SAT成绩能否与中国的“一本线”比高下?
舆论中不乏认为1800分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可以堪比中国“一本线”的呼声。然而1800分的SAT成绩究竟能否与中国的“一本线”一比高下呢?
针对这一问题,新通教育罗林老师认为:“这样比较是没有根据的,是在没有充分了解美国教育体制、考生人数、招生人数、招生标准等指标的前提下,将中国高考与SAT考试进行对比,没有任何意义。毕竟在美国SAT考试只是一门辅助学校对学生进行衡量的手段。”
杜克国际教育总经理吴雨浓也表示,中国高考不是一个参照能力模型来评价的,它是一个淘汰性的考试,并且“一本线”本身也不是一个绝对数字,而是根据人群来划分的,因此两者很难加以比较。
■溯本求源
对中国学生SAT成绩报告的正确解读□中国学生SAT数学成绩超过国外学生
杜克国际教育总经理吴雨浓先生指出:“从去年美国发布的美国学生SAT成绩分布状况来看,中国学生的数学成绩平均比美国学生高30分。”
北京金东方美国部技术总监张伟用先生也谈到中国学生在这方面的优势:“美国的大学在录取时一般参考SAT中的阅读和数学两项成绩。哥伦比亚大学每年35%左右的学生考到1500至1600,即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学生是考出2300或将近满分的总成绩;中国学生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分数普遍在2300左右,占哥伦比亚大学优秀学生群体的前30%。”
□数据表现的是中国学生的整体客观情况而不是SAT考试本身
吴雨浓先生强调:“首先,中国仅7%的学生SAT成绩达到1800分的数据源于我们去年的报告,而去年报告的整体意图是通过一组数据来表述中国整体学生的学术状态,这个数据更多的是描述了中国学生学术能力的一个水平,表现的是中国学生的整体客观情况而不是SAT考试成绩本身。这个数字是拿SAT作为一个工具产生的,更大的意图是为了指导中国学生。而今年的报告是基于学生的分数尝试解读学生的状态、考试的状态、能力和语言的分量,表述了更深入的实际情况。”
据了解,今年报告分析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于学生的实际能力做一个模型,基本展现中国学生学术、语言能力的情况,当然这也只是抽样的结果;第二部分是SAT考试最近三年和过去六年的一个模型对照;第三部分是讲语言和能力的分量,以提前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或者语言加以训练的意识。
新通教育罗林老师则提出了不同看法:“首先,报告使用的并非真实成绩,而是模拟考试成绩;其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和数据均来源于报告发布方的内部数据,其代表性和统计学意义无法得到保证。因此这份报告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不宜过度依赖此报告中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