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 | 年代 | 都城 | 疆域约当今之省域 | 备考 |
后梁 | 907~923 | 汴州 河南开封市 |
拥有今之山东全省河北、河南之大部及山西、陕西、安徽、江苏、内蒙诸省一部分地方 | 盛时有州七十八,河北北边幽燕之地初为刘仁恭所据后为李晋所有,关中之地则为李茂贞割据,岐王李茂贞所据有岐、陇,泾、原、武诸州地,其最大势力时则包括同、华、鹿、坊、宁、分、延、庆诸州,几占有今陕西全境及甘肃省之地 |
后唐 | 923~936 | 洛阳 河南洛阳市 |
拥有今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诸省及安徽、江苏、湖北、甘肃、内蒙各省一部分,四川贵州之地则得而复失 | 五代十国中之疆域以后唐为最大,北取幽燕,西取李茂贞关陇之地,又灭前蜀,遂掩有全国五分之三的地域,唯蜀中地取得后不久为孟知祥所据,其全盛时有州一百七十余 |
后晋 | 936~946 | 洛阳 河南洛阳市 |
拥有今年内山东全省,陕西全省,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之大部分,及江苏、安徽、湖北、内蒙、甘肃、四川各省一隅之地 | 北方割去燕云十六州之地,又称臣于契丹(最大时有州一百一十一) |
后汉 | 947~950 | 汴州 河南开封市 |
与后晋区域相若 | 与后晋区域相若,盛时有州一百零七 |
后周 | 950~960 | 汴州 河南开封市 |
拥有今年内之山东、河南、陕西三省全境,与河北省之大部,江苏、安徽两省江北之地及湖北、山西、内蒙、甘肃之一部分 | 后周疆域大于后晋、后汉,北复三关,南收淮南,唯失河东之地为北汉所据,其全盛时有州一百一十八 |
吴国 | 892~937 | 扬州 江苏扬州市 |
拥有今江西省全境与江苏、安徽两面三刀省之大部分及河南、湖北一隅之地 | 南唐承有吴之土地,其后开拓兼有闽地,并一度征服楚国,及宋太祖建国,长江以北,淮南之地全为宋有,楚地亦失,再不久而亡(吴盛时有州二十八,南唐盛时有州三十六) |
南唐 | 937~975 | 金陵 江苏南京市 |
拥有江西省全境与江苏、安徽两省大部,及河南、湖北、福建、广东一隅之地 | |
前蜀 | 891~925 | 成都 四川成都市 |
拥有今之四川全省与陕西、甘肃、西康、贵州一隅之地 | 前后蜀之区域略等,唯后蜀初无秦成阶三州,后一度得之于汉又失之于后周(前蜀盛时有州五十四;后蜀盛时有州五十二) |
后蜀 | 925~965 | 成都 四川成都市 |
与前蜀之地相若 | |
闽国 | 893~945 | 长乐 福建福州市 |
拥有今福建省之地 | 仅次于荆南,为十国中第二小国,盛时有州七 |
楚国 | 896~951 | 长沙 湖南长沙市 |
拥有今湖南全省及贵州、广西一隅之地 | 最盛大时有州二十九,为南汉取去十四州 |
南汉 | 905~971 | 兴王府 广东广州市 |
拥有今广东、广西两省之地 | 全盛时有州六十三,州数虽多,而州区甚狭小 |
荆南 | 907~963 | 荆州 湖北荆州市 |
拥有今湖北省与四川省交界处一隅之地 | 在十国中区域最小,仅有三州 |
吴越 | 893~978 | 杭州 浙江杭州市 |
拥有今浙江一省及江苏省东南隅这地 | 吴越晚叶曾一度侵得福州之地,有州十二 |
北汉 | 951~979 | 太原 山西太阳市 |
拥有今山西省之大部分地方 | 盛时有州十,事实上为契丹之附庸国 |
中考政策 | 中考状元 | 中考饮食 | 中考备考辅导 | 中考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