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喜欢写文章,发表在空间、博客,可能自己因为比较内向,“写”比“说”有更多思考的时间和修改的机会,有可能比脱口而出的话在更大程度上避免歧义的产生,不必立即做出回应,从而降低焦虑水平。相比对话这种接近式的近距离言语交际,书面交际的人际距离最大,这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满足独处的需要。
现在写文章的次数越来越少,更愿意一对一地交流,感觉文字有太多局限性,无论我怎么斟字酌句也难以避免歧义的产生,有时,还更有可能被误读。我觉得根本的原因,还不是想要清晰表达或清静独处的愿望未能实现,而是我很难用概括性的语言文字来回答那些因人而异的问题,往往只是过于片面性的看法。
比如“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提问者往往是想从中找到能让自己活下去的理由,所以这不是在讨论生命的一般意义,而是对于某个特殊个体而言的存在的特殊意义,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答案。包括“如何建立自信”“抑郁症该怎么治”“怎么跟人相处”“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我很难一概而论的给出确切回答,只能转载那些回答了这些抽象的问题并给出具体建议的文章。
我们常常在寻求事物本身的一般意义或是对于他人而言的特殊意义,却忘了问问自己“对我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才是我们想要寻求的答案。
而要找到正确的答案,首先要提出正确的问题。
中考政策 | 中考状元 | 中考饮食 | 中考备考辅导 | 中考复习资料 |